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演讲谋略与技巧-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演讲主题。
                 
  4。以精练、优雅的文字写出全篇主题句主题句,就是最能明确表达演讲主题的精炼语句。这几句话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甚至精雕细刻,使它以警句、格言的面貌呈现给听众,使他们易记并能牢记不忘。现摘录几位名人演讲中的主题句如下:
                 
  “有了旧的灭亡,才有新的发生。旧的思想灭亡,即是新思想的萌芽。”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对一切国家遵守信用和正义,与所有的人和平与和睦相处。”
                 
  5。以一两句简明扼要的话写出段落核心句即使最杰出的演说家的演讲,听众也不可能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印象。可是,高明的演说家却能够让听众对他的全篇主题句或段落核心句产生深刻的印象。
                 
  6。编织全篇演讲纲略撰写讲稿应先拟出演讲纲略,演讲纲略大致分如下五个部分:
                 
  ①标题。
  ②内容提要。
                 
  ③开场白。
  ④每段的提纲。每段的提纲又分两个部分:一是段落核心句,表明该段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二是段落大意,表明该段要说明的主要意思。
  ⑤几句精彩的结束语。
  试看一篇学术演讲的提纲:
                 
  末世的荒唐与反思
                 
  ——论晚明时期才子佳人小说
                 
  (提纲)
                 
  '内容提要'
                 
  晚明是这样一个腐败的社会:皇帝以及它所代表的皇权,像一个晚期癌症病人,一切人对它不抱希望。生活在那个社会的人们都有一种末日将临的预感。因而他们谁也不再把大明政权的存亡当回事。贪婪邪恶的权臣,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甚至用流氓和强盗的手段明火执仗,巧取豪夺,全不把真理道义、廉耻、法律及国家利益放在眼里,他们的最大功德就是把大明江山的墙角掏空挖尽。浑浑噩噩的小官吏,仿效权门,鱼肉乡里,能捞就捞,能贪就贪,就像一群死囚面对最后一顿晚餐那样。清醒的知识分子,面对遍野哀鸿,满目疮痰,自知回天乏术,于是心灰意冷,退步抽身。他们视鸟纱如“脑箍”,避之如瘟神。他们时皇帝不再进谏,对权责不再抗争,对国人不再呐喊。他们沉湎于山水园林、诗酒佳人,以逃避现实。这样一来,朝廷虽然机构臃肿、叠床架屋,实际上却是无人可用,一片荒漠,国家机器再也不能正常运转。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这种现象是可悲的;但是从促进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出发,这种现象有它的进步意义。官僚集团的大部分成员的腐败所形成的空寂的荒漠,正是新生命萌发的沃上。晚明才子佳人小说,正是这一新旧转折时代的产物和见证。它的特征是充满诅咒、怀疑与反省。
                 
  '开场白'
                 
  各位先生:
                 
  我觉得我们的文学史研究有一种“跳山头”的现象,即大家都一窝蜂式的奔向几座“文学高峰”。高峰之间的大片“山谷”则理所当然地成了“被文学史遗忘的角落”。这显然造成了历史的断裂。
                 
  晚明才子佳人小说,正是被文学家忽略了的“山谷”。现在该是弥合历史断裂的时候了,该是进入这片“山谷”进行一番考察的时候了。
                 
  [段落提要」
                 
  [第一部分]官场的荒诞。
                 
  裹哀诸公,各怀鬼胎,失却了对国家——朝廷的最起码忠诚和责任心,失却了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行为准则。在他们眼里,国事再大也是小事,自己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了一己的私利,牺牲再多的国家民族利益也在所不惜。一切都丧失了理性和廉耻,一切都是荒唐的胡闹。一向秩序井然的官场,变成了一座不堪入目的疯人院。
                 
  [第二部分]堕落的快乐。
                 
  跟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一样,对乌纱的眷恋,对功业的追逐,是维护统治集团稳定的最有力的支柱。只要这个社会在客观上还有一点生机,乌纱——功业,就绝不会失去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然而明末,出现了历史的反常,知识分子视鸟纱为“脑箍”,躲避之如瘟神,浪迹江湖,潜身园林,吃喝玩乐,自暴自弃,在堕落中寻欢作乐。
                 
                 
  [第三部分]末世的悲哀。
                 
  明末,产生伟大封建臣民的时代已经过去,因为创立伟大封建功业的时代已经过去。
                 
  在这个末日来临的时候,国家以及国家的象征——君主,是可怜而悲哀的。他像一个人老珠黄、光彩褪尽的老妓女,被它的臣民遗忘得一千二净。
  昔日脉脉合情、争相献媚的情侣,一个个掉头另觅新欢。
                 
  [第四部分]末世的反省。
                 
  如果作家们只是一味沉溺于文人士大夫的诗酒之中,才子佳人的小说的价值将会降低一半。我们从中承受的将只有末世的悲哀,而感觉不到破晓的光明。事实上,作家们并没有辜负历史的期望。才子佳人的小说中,曾经一直被封建正统文学当作国家栋梁来赞美的文人士大夫,受到前所未有的冷峻的批判。才子佳人小说,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如此冷峻地批判自己的同类,如此清醒地认识本阶级的堕落和没落,作者需要承受沉重的悲哀与痛苦!
  然而,这正是一般知识分子自省的浪潮,一股在涅集中求再生浪潮。
                 
  [第五部分]涅粱与再生。
                 
  千年的治国老路受到怀疑,不愿再走下去了,再也走不下去了。曾经一直是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念,受到全面的怀疑和否定。在这种意义上,明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大的转折时期,其重要性,仅次于法兰西民族解放运动。
                 
  [结束语]
                 
  先生们,我以为明末的才干佳人小说不应该被文学家所忽略,正像明末的历史不应被历史学家忽视一样。(风阁1996:56—62)
                 
  二、众星捧月
                 
  可能大家都接触过或多或少的优秀演讲稿,林肯的《盖提斯堡演说辞》对你来讲或许已是耳熟能详。你从中去概括过优秀讲稿的特点吗?也许有的读者未加注意和重视。在这里,我们将优秀讲稿作了一下概括。
                 
  1。超越自我,说服听众演讲有何目的?对这个问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在众多的演讲者中,有人是为了显示“我多么有见解”,有人是为了炫耀“我多么有知识”,有人是为了表明“我多么会演说”,甚至有人是为了展示“我多么有风度”……
  不能这样!演说的目的不是这些,而是影响他人,影响他人的思想。感情,迸而影响他人的行动。黑格尔说:“演说家说服我们相信某些观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设法影响人的全部,就要激发我们的情感和欲望,震撼我们的心灵。总之,通过心灵的一切方面来感动听众、说服听众。”
                 
  因此在写演讲稿时,首先就要问自己:我到底想干什么?我到底要别人改变什么?我到底想要听众相信什么?我到底想要听众去做些什么?总之,先要忘掉自我,进而超越自我,要明白,是在为听众写稿。例如,林肯的《盖提斯堡演说辞》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他并非向众多的听众显示他善于演说,而是要人们相信他所执政的政府是神圣的,他的事业是伟大、崇高而富有正义的。他要人们坚定不移地赞成他的事业,拥护他的政府,坚定不移地跟他走,从而使他统治下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永世长存,并不断发展壮大。撰写演说稿的人,应该时刻想到如何影响听众,如何为某个崇高的
                 
                 
  目标进行演讲,彻底摆脱狭隘的自我表现、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不良动机,那么演说的效果就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达到超凡脱俗的效果。
                 
  2。倾向鲜明,感情强烈既然演说是为了影响听众而进行的,演说者自身就必须有鲜明的态度,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些必须明确,不能含糊。同时在演讲中还要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全身心地拥抱一切,因为“情不真,则无以惊心动魄”,“无以惊心动魄”就没有震撼力,感染力,也就不能影响听众,不能达到“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请再注意林肯的《盖提斯堡演说辞》。
  当时人们正普遍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赞颂烈士和自己卓著的功勋时,而林肯则慧眼独具,独树一帜,提出了鲜明的主张:不要忘记了先辈门尚未完成的事业,不要忘记摆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不要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林肯之所以能有这样高瞻远瞩的目光,与他是亲自指挥南北战争的统帅分不开的,与他对过去那场战争中勇敢的生者和死者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分不开的。因此他提出,只有继承先烈的遗志,完成先烈们未竟的事业,才是对先烈的最崇高的敬意和永远的纪念。所以公众普遍称赞林肯的演说是“在适当的地点说了恰到好处的话,无论从哪方面看,它都完美无疵,它是一篇誉满全球的演说辞”。有人评价说,炽热深沉的真情是这篇演说辞动人的关键。
                 
  3。奋力一向,千里杀将孙子兵法:“奋力一向,千里杀将。”这是教导军事家要学会集中优势兵力。而演说稿,也要遵循“奋力一向”的原则,集中全力解决一个主要问题。通常一篇演说辞只有一个中心。因为中心多了,就等于无中心,听众就很难把握演说者到底在说些什么,到底要干什么,听完演讲后仍不知所云,这样的演讲也就没有多大意义。有的演说者,学识丰富,满腹经纶,想要说的话非常多;也应该一次选一个最得意的问题传达给听众,而另外的高见留待下一次讲,不会有人要求演讲者作知识。学问的倾巢大展览。许多演讲者元视演讲这一规律,想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并将多个中心,多种问题在一次演讲中提出来,弄得庞杂臃肿,漫无中心,使得听众听得云里雾里,大喝倒彩,结果以失败告终。再看林肯的《盖提斯保演说辞》,该演说辞文情专一,毫无枝蔓。他点明了美利坚合众国的信仰,阐明了南北战争的积极意义,讴歌了烈士们的献身精神,而这些统统是为了表现一个主题:让我们活着的人继续为这个自由平等的国家而战。这样,所有关于国家、内战,烈士,都是为了拨响“要继续战斗”这个主旋律,典型的“奋力一向,千里杀将”。
                 
  4。脱“俗”入“觉”,境界开阔佛经云:“佛祖讲经,境界开阔,芸芸众生,心驰神往”。这句话的意思是:佛祖讲经之所以能让人信服,是因为境界开阔。什么是境界?境界是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思想所能达到的程度越高,境界越开阔。1988 年2 月1 日,海灯法师的掌门弟子寂诚法师曾向请教阐释“境界‘的人说:”目光短浅,人云亦云,或逐时好,或傍古人,谓之’俗‘。’俗‘则境界平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