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明上河图-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皇帝如此安慰士兵,康承训等人唯有苦笑。

身为武将,自然知道厢军士兵如此的表现,根本对敌人形不成真正的危胁。而一想到明天清晨,几万个精锐女真骑兵弃马而战,蚂蚁一样向着城头冲杀过来时的景像,几个殿前司的将领,无不浑身战粟,难以仰制自己内心的惶恐。

他们到并不是担忧自己的性命,实在是悠悠然负手走在前头的皇帝,他的安危关系太大,一想到自己可能成为宋朝百年江山汉人几千年传承的大罪人,纵然他们的身份只是武将,也很不想到皇帝再失陷敌手,或是战死城中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康承训犹豫半响,原本要再次劝说皇帝,待赵桓上了御马,前后仪仗摆开,向着宫中进发时,沿途的长安百姓得到风声,开始在道路两侧下拜欢呼。人头攒动,很多地方挤的水泄不通,一眼看过去,密密麻麻的人头随着赵桓的到来,忽高忽低,很是壮观。

而除了下拜和欢呼之外,很多百姓都情绪激动,自请上城帮助守兵防御城池,很多老人含泪而拜,口中称颂赵桓不离弃百姓,是大宋难得的英武之主。在这些激动的人群中,有靠着卖力气为生的苦役,也有普通的市民,还有前来参加秋试的应试举子。

他们紧紧围绕在皇帝四周,展露肌肉,大声求战,请求皇帝下令官府发给他们武器,让他们到城头助战,此时此刻,一切的身份地位,都不再重要。

衣衫破烂的脚夫,被衣着光鲜的绅士攀住肩头,身形瘦削的儒生,悄悄取下自己头上的儒巾,与一群逃难进城的乡兵弓手混在一处。皇帝没有出逃。愿意与百姓共赴国难,抵抗敌人,所产生的激励效应,连它的当事人赵桓,也完全没有想到。待亲眼见到此情此景,不仅赵桓为之动容,再三在马上向着百姓挥手致意,康承训等人也是为之动容。

靖康五年地秋天。在大宋和长安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时,这个年代不过百年,其实肩负着几千年高等文明的帝国,在文明和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终干在敌人的屡次打击下,在最高当权者皇帝赵桓的鼓动下,开始迸发出王朝建立初期刻意打压下去的尚武与坚毅的精神。

在这个民族初兴起时,在黄河流域地一个小小部落,就是依靠着这种精神,屡败强敌。终干一统诸夏。扫荡四夷,并且有了强汉盛唐,以先进的文明和强大的武力。相辅相成,成为不仅是东亚,而且也是螯个世界屈指可数的强盛文明。

这个文明,在靖康三年之前,已经迷失在自己建立的文明迷宫之内。越来越厚的经典,越来越多的约束,越来越多的繁荣城市,带给这个文明的,却也是越来越孱弱。

不仅仅是它的统治者,它地国民中优秀地一部份。血液中的强悍因子也越来越少,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宁愿屈服在异族的铁蹄下,也不愿意强壮自己地精神,锻炼自己的肌体。

在靖康三年的某一个瞬间,一个棋子的转变,使得整段历史洪流,开始往着另一个方向转变。

而到了靖康五年的秋天,这种变化则在一场关系到王朝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开始散发出它异样的光采。

长安战后,不仅军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就是很多士族儒生,普通百姓,也开始雄纠纠气昂昂的佩带起刀剑,练习骑射,而挥刀舞枪,流血流汗,也不再是一件丢脸和有辱斯文的事。

大丈夫当提三尺剑,平定天下,而不是做一个寻章摘句地书虫,在与壮烈与绚烂相比时,一切所谓的圣人语教都显的陈腐而讨厌,不再令人信服。

这是一个民族在被压迫到谷底时,由干它内在的传承和领导者的刻意激发,所反弹出来的巨大力量,这样一股力量,足以粉碎当世时任何的挑衅者!自然,这只是在长安之后,而在与来犯敌人进行了一次不是战斗的小规模接触后,任何一个有着不那么丰富军事经验的人,都不敢对长安是否能够固守有着不可动摇地信心。

长安城内,有殿前司八千名精锐禁军,六千名刚刚转为工程部队的厢军部队,一千二百零八十四人的灭火兵,这是宋朝的特殊设制,因为城市多火而特设,只然是军队编制,其实它主要的任务只是扑灭城市大火,并不负责做战。除了上述军队外,还有不到一千人的衙役、邮传、卫生检疫,粮草看守等杂役部队。

所有成建制的军事力量相加,不过是不一万八千人的实力,其中有一多半还只是辅助部队,真正可以一战的,就是那九千人的殿前司的禁军。宋朝的长安城,自然比周围十几里的唐代长安城小了许多,但是这样的军队展开在城头,仍然显的稀稀拉拉,连自己人的信心,都显然能感觉到这样的兵力铺排很成问题,在很多地段都无法兼顾。

文心手打组丫头手打,仅供试阅,转载请注明,同时请支持正版。

况且,在守城的同时,需要留下相当人数的预备队,准备随时支援吃紧的地段。这样的安排必不可免,而又使得城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在这样的守城力量对面,是不需要太大后勤保障的蛮族骑兵,他们由着辽东起家,一路横扫到江南,都是采取着以敌制敌的战略,因地制宜,在宋人和辽人的地界,靠着掠夺来满足军需。对这样的军队,采取断敌粮道或是坚守以待对方粮绝自退的战术,显然是完全的不可能。

对方士气高涨,战术射术娴熟老练,每个人都是久经沙战的嗜血战士。他们吃苦耐饥,沉默少言,是每一个统帅眼中最可爱的士兵,只要军令下达,则必定不死不休,绝没有畏惧和害怕的情绪。

没有虚弱,没有恐惧,也没有怜悯。他们是人,也是野兽。

在面对这样一支在战术战略都先行一步抢得先机,甚至在人数上也超过守军两倍的敌人,长安驻防宋军,则唯有因赵桓表现而鼓动起来的高昂战意和不死不退的决心,除此之外,就只是在弓箭强度射程上的领先,和一道并不坚固和特别高大的城墙。

在目睹了韩常的举动之后,赵桓并没有怪罪前线将士。他们原本就不是为了战斗而准备的部队,让所有的士兵都和精锐部队一样的善战,那只是疯子的痴人说梦。造成辅助部队也要上城与敌交战的局面,显然是最高统帅和高级将领们的责任,与那些士兵无关。

同时,他也并没有去试图改变前线将领的部署。因着长安被围一事,赵桓已经痛感自己在军事上的不敏锐和无能,下决心改变这一点。

然而一切均需时间,现在他只是需要换上战甲,到城下督促军队做战,至干具体的部置,目前自然是以康承训等前线将领全权负责。

在回到宫中之后,皇帝下令可以发给愿意上城助守的百姓武器,但是前提是先编队整训,不能骤然就拉上城头,否则,多人并不代表战力提高,反而会因为这些人的无序和慌张而影响城头的宋军。

这一道诏旨发过之后,赵桓不再接见外官,只是下令给他自己准备一套战甲。除此之外,便只是去后宫去见了一次孟后,说明自己不肯奉着太后逃跑的苦衷。

待到得晚间,赵桓只是在少数卫士的护卫下,在深宫渡过了战时的最后一晚,今晚之后,他便决定在城门附近居住,不再回宫。

靖康五年九月初四的清晨,当太阳半遮半露的在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一缕缕红色的光线投洒向长安城头时,长安城外,四万多金兵在花费了半天一夜的相应准备后,只派了少量士兵看守战马,其余骑兵弃骑下马,在清晨的阳光下开始出营列队,排成一个个庞大的步兵方阵,准备对着看起来防备薄弱的长安进行一次强攻。

战鼓轰隆隆的敲响,宫内的赵桓已经惊醒,简单的束甲准备后,立刻赶到了城头。

在他眼力所及之内,几十个排列整齐的步兵方阵,满带着杀气,站在他的对面。刀枪如林,寒光刺眼。

黑色的战甲和头盔汇集成了黑色的海洋,绵延数里的士兵方阵,所展现出来的力量与决心,那种百胜雄师所显露出来的雄壮与力量,沉淀淀的压在了城头宋军的心头。

随着队列的展开,鼓声越发响亮,在急如雨点响若雷鸣的鼓声中,金军开始慢慢突进,而在前方开始突进之后,所有的金军将领开始围成一团,先是在几个萨满的带领下,向着上天乞求顺利,然后分头散开,前去指挥自己的部队。

看到敌人越逼越近,康承训凛然下令,大声喝道:“厢军射手准备,床弩手准备,命城下力役百姓准备,一旦敌人逼近,就给我狠狠的砸,让这些畜生有命来,无命回!”

第五十一章 潼关大战(14)

随着大队金兵前进的脚步,太阳也慢慢升高,光线均匀的洒在交战双方的身上,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偏颇。只是在此时此刻,没有人去感受大自然的恩惠和慈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只有士兵手中闪亮的铁矛和那隆隆做响的战鼓。

敌人的脚步越来越快,手中兵器的寒光汇集成片,直压过来,使得城头的宋军士兵们,感受到了绝大的压力。

“稳住,稳住!”

看到有的士兵脸色发青,有的人双手不住颤抖,康承训久历战阵,知道就是精锐禁军在亲历战阵时,也必定会有些紧张,何况大段城墙的弓弩手都是不曾经历过战事的厢军杂役。

他不住下令,他身边的几十个亲兵也随着他的命令,大声再向其余的将领和士兵转达,一声声军令不停的飞快传达,使得城头军心稍稳。

等敌人逼迫到床弩范围附近时,遮天蔽日的灰尘向着城头轻飘飘的弥散过来,康承训默算距离,又稍停了片刻,方才大声令道:“用床弩!”

他一声令下,城头四角摆放的几十张床弩立刻开始发动,上箭紧弓,因为是三张大弓叠在一起,力道很大,所以每一张床弩都并排放了七支弩箭,几十张床弩依次击发,只听得“叭”的一声巨响,几百支有如长矛一般的长箭被击发出去,先是斜斜的飞向半空,在后依着算好的轨道,在半空陡然加速,飘向蜂拥而来的敌军步阵。

这样的漫射,面对的又是密集的金兵大阵,战果立现。

有人被整支长箭穿透,飞抛向半空,有人被一支长箭射在脑袋上,整个脑壳如同被巨石砸到一般,立刻粉碎。雪白的脑浆和着血水,如喷泉一般,激射而出,还有人被刺中腰腹,直插入地,一时不得死,又无力挣脱,只得在血水中发出一声声凄历的叫喊。请求身后的战友给他一个痛快。

更让金兵震怖地便是,一支巨箭射入阵中,常常在射穿一人的同时,劲力不减,又得穿透身后两三人的胸膛,这才颤微微的停驻在人的胸膛上,带出一缕缕血花,沿着冰冷的箭杆直流而下。

床弩,宋朝发明的当世最恐怖的远程武器之一,还在是檀渊之盟时。就射杀过辽国大将。令无数契丹人闻风丧胆。

在宋金之战,这种恐怖地武器最多是布置在东京城头,还没有发挥出它的威力。就已经被不知道它利害的女真人抢走。

而到得今天,长安城头放置的大量床弩,终干能发挥出它被设计之初所给予的使命。

床弩不停的击发,鲜血四溅,惨叫声声。

无数凶悍的战士,还没有靠近长安的城墙,就已经倒在了途中。

待金军稍近一些,已经逼至百步之内,城头的神弩弓手接得命令,用脚将这轻弩踩开。搭上箭支,分段齐射,一时间,无数的箭矢在半空中发出尖利地巨啸,铺天盖日,向着越来越近地敌军射去。

文心手打组丫头手打,仅供试阅,转载请注明,同时请支持正版。

电光火石间,整个金军的前排将士,好象被一支看不见的巨手按住了一般,齐涮涮地趴伏在地。鲜血抛洒向半空,跌倒的身体重重的的栽在地上,激起了一股股的尘土。

昨日韩常的举动,让不少金军将士对城头宋军的射术起了轻视之心,而此时此刻,密集的箭雨对缓慢又靠近的步兵团队,却是起到了极大的杀伤做用。

只是城下地这支军队,都是精挑细选,身经百战,鲜血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震摄做用,他们脚步不停,一直向前,同伴倒下,后面的人就默然向前,顶替了对方的位置。哪怕是身上中箭,只要伤的不重,并没有危及生命和影响前进,这些军人就会悄然掐断箭杆,继续向前。他们多半只是穿着简陋的轻薄铁甲,甚至只是穿着皮袍,手中拿的也是粗制滥造的木面包铁皮的轻盾,这些简陋地装备,并不能在这样的近距离为他们挡住劲箭,而这些女真战士,却是凭着丰富的经验,常常在瞬息间用滚倒和闪躲的动作,用这些最简陋的装备,在最大程度上减低着对方利箭所带来的杀伤。

待逼到城下五十步的范围左右,一直在阵中的各级将领立刻下令,金军阵中竖起云梯,开始向着城头急速冲来。

长安城并没有护城河,虽然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