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明-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朱允炆突然想起了杨蝶,心里莫名其妙的一痛,倒是有些埋怨的看了眼杨杰,随即恢复正常,说:“孤王知道了,天色已晚,今日你就在侍卫房歇息,明天去一趟半山园,你们父女有段时间没有见面了吧?”

“谢殿下,微臣告退!”

杨杰看皇太孙的脸色明显有着不满意的神情,就知道殿下并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也十分无奈,作为臣子,可以推测出殿下防范皇上,可是又能怎么说呢?难不成立即表示效忠,并献策怎么去对付皇上吧,可能吗?

走出门口的那一瞬间,杨杰摇摇头,顿足而去。

朱允炆望着他消失的背影,仿佛也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他又怎么能明白,此时他与诸人之间的关系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大家在皇权的强势下,在东宫没有表明态度之前,怎么又有人帮他对抗自己的爷爷呢?

武将们不敢,他们已经被杀怕了。诸如傅友德,不是朱允炆首先矫旨,被眼光老辣的傅友德看出破绽顺势离开,否则,就算是他给与再多的暗示,傅友德也全当是试探。冯胜也不敢,否则冯秀梅就不会遮遮掩掩的只是警示,要不是冯胜心思缜密,可能到了京师也是落个人头落地。

文官们也不会,他们只会自命清高,信奉的是“忠臣不事二主”,没有朱元璋的明确传位或者是朱允炆的绝对优势,文官始终会处在墙头草的边缘观望。

夜,渐渐深了,朱允炆看看自己寝宫的方向,叹了口气,慢慢的提起笔,在砚台上沾了一下,开始用简体字开始书写前生的记忆。

正文第八十三章藉田风波

钟山皇庄,洪武皇帝率百官藉田。

所谓的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都不过是一个借口,江南气候日暖,钟山皇庄内的花生萌发新芽,没有想到当初也就是那么随意的一说,皇太孙竟然真的给他种出来了长生果。

倒也不是为了能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感到欣喜,但那长生果到底长得什么样,朱元璋真的是真想看看,除了孙儿的孝心,大明又增添新的农物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另外,钟山皇庄还有一个更深的意义,那就是旁侧的孝陵里葬着他的皇后,马皇后一直希望他能宽以待民,而钟山皇庄是皇后和朱元璋经常来的地方。只有在这里,已经六十八岁的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过去。

仲春三月,正是江南气候最为适宜的时候,虽然只是象征性的劳作,年迈的朱元璋已经是不堪重负,在一旁的朱允炆连忙接过其手中的小锄,顺手递给太监,然后将皇祖父扶了起来。

“皇祖父,回皇庄歇息一下吧!”看着朱元璋斑白的鬓角已经有汗渗出,朱允炆劝道。

摇摇头,扭头看了一下孝陵的方向,用手抚着孙儿的肩头,竟然有着异常的慈祥,道:“不用,你奶奶在看着朕呢?此时应该也正在笑朕已经老了,不中用喽。”

“皇祖父一点也不老!!”朱允炆忙回答道。虽然有些违心,但是安慰如此老人,也是理所当然。

“人家都喊你万岁,孙儿看皇祖父真的能活一万岁呢!”

“哈哈!”朱元璋大笑起来,对朱允炆更是柔和,说:“一万岁,那朕不成了妖怪?”

回过头来,看了眼在附近站着的百官,每个人都像模似样的拿着农具,但就不知道怎么下手,不由冷哼一声。好像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有些阴冷的说:

“也就是我的孙儿想我活一万岁,恐怕现在有的人心里正骂朕年岁高,疑心重,怕朕哪天疑到他头上,也难落得全尸,简直恨不得朕早死才好。”

扶着朱元璋的手瞬间僵硬,一股凉气从心里直冒上来,心中顿时涌起不好的感觉,因为朱允炆顺着其的目光看去,老将王弼正在远处拿着锄头自得其乐,可能是距离皇帝比较远,所以根本没有注意现场的气氛。

好像感到孙儿的反应,朱元璋拍拍朱允炆搀着自己的手,抬头望时,却见朱元璋有些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忙道:“若是皇祖父暂时不想回皇庄,那孙儿扶您去凉棚下稍作歇息,随后,孙儿还有好的东西要给献给皇祖父。”

“好,那朕就歇息一会,等等看我的孙儿有什么好东西给朕。”

朱元璋倒也洒脱,刚才不阴不阳的说了那一番话,将近处的百官吓的呆若木鸡,手里拿着农具,不知道是跪下请罪,还是当笑话听听就算了,不过,在众臣心中,可能也真的有皇帝刚才说的那种想法,对于年迈而又喜怒无常的皇上,是既敬且怕,至于皇上说谁,只有皇上本人知道,每个人心中的忐忑,只有自己知道了。

坐在凉棚内,朱元璋对身后的太监说:“你去传朕口谕,大家都歇着吧,朕和太孙说会话。让他们不要过来打扰。”

太监领命而去,朱允炆望着片刻后如解重负的百官渐渐散开,才将目光收回,有些疑惑的看着朱元璋,轻声的说了声:“皇祖父……。”

抬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朱元璋直接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允炆,你为国留贤是对的。”

“但你现在年纪还小,什么是贤能,可能还分不清楚,有些人可以留,诸如解缙、方孝孺他们,朕不是都给你留着的吗?可是有些人,是绝对不能留的,就比如说你保这个王弼……。”

“皇祖父…。。。”朱允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原来就推测出,朱元璋废除锦衣卫特权之后,还有另外后备的力量,现在基本上可以肯定有了,自己自觉做的隐蔽,但丝毫没有瞒过老朱的眼睛,不禁为冯胜的装疯而有些担心起来。

“允炆,其实当初你让王弼指挥孝陵卫,朕已经知道你的用意,朕也不想过问,想让我的孙儿有自己的主张,可是你看那王弼领你的情吗?不但不感恩收敛,反而偷猎孝陵的护陵神鹿,这些你可知道吗?”

听到这话,朱允炆心里不由暗暗叫苦,什么护陵神鹿,也就是放养在钟山附近的驯鹿而已,他倒是知道,上次小维对他说,王弼看到有鹿被狼咬死,抬回皇庄给大家打了牙祭,谁曾想到,落到了朱元璋耳朵里,竟然成了偷猎。

事情真相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凭着老朱身后这群可怕的特务力量,朱允炆心里隐隐感到不安。

“皇祖父,此事可能别有内情,不若传定远侯过来,问一个清楚,以免错怪了好人。”朱允炆这会还是试图挽回,但是朱元璋那里会给他这个机会。

闻听孙儿这样说:“传他过来,难道他会老老实实的承认,这种事,宁可信由,不可信无,王弼出身朕之宿卫,朕看他骁勇又让他统帅右卫亲军。虽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朕也封赐其为定远侯,你知道定远侯是什么意义吗?”

朱允炆想了一下,道:“皇祖父是希望他能和前汉定远侯班超一样,为国效力。扫平蒙元……。”

朱元璋赞许的拍拍朱允炆的手,接着说道:“不错,可是你知道王弼怎么想的,他还以为朕把其家乡定远县封给了他,衣锦还乡时还殴打当地县令,说定远县是他的。”

目瞪口呆,心想着这王弼也真傻的可爱,难道就没有人提醒他?继续听朱元璋说:“其实这些朕都可以不计较,只要朕活着一天,他们最多只敢偷偷的想,别想翻出什么风浪来。”

说道此处,朱元璋仿佛又年轻了许多,有些意气风发的味道,随即脸色一黯,轻声说:“可是朕已经老了,一旦朕去了,谁还能约束住他们。”

轻揉着朱允炆已经略显身材的肩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悲凉,说:“要是标儿不早去,或者是再给朕多点时间,也许朕真的可以不给他们计较这些……。”

“毕竟…。。允炆,你还小啊,这些人都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桀骜不驯,朕真的担心到时候主弱臣强,你又是太善了,如果换成你四叔那性格,朕……。”

朱允炆听到此处心中一震,而朱元璋适时的刹住了自己的话语,但是其中意味已经不言而喻。

小心翼翼的试探道:“孙儿其实也十分担心是否能继承皇祖父的大业,若是皇祖父有意……。”

话还没有说完,就觉得肩头上那双干涸的手一紧,朱元璋疾声打断了朱允炆的话,说:“此事休要再说,也不要试探朕的意思,你以为好玩吗?”

朱允炆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跪下请罪道:“皇祖父不要生气,孙儿不是那个意思…。。。”接下来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面对朱元璋,好像一点机巧也使不出来一样,十分之没脾气。

却是没有怪他的意思,朱元璋伸手将其拉了起来,并亲手帮他拍拍膝下的黄土,说:“这是在皇庄,就不要跪来跪去了,朕不怪你的,其实你这一段所为,朕已经算是满意的了。”

“比如说内厂,朕看搞的就不错,天天鼓捣些名堂,有些事甚至连朕派出的人都查不出到底在做什么,是杨杰帮你弄的吧,就知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皇祖父这样说,允炆感到很惭愧…。。。”朱允炆这句话倒是发自于内心,今天藉田,本来想在老朱面前献宝,谁知道反而被老朱弄的一愣一愣的,自以为很秘密的内厂,在老朱眼里形同无物,基本没有秘密可言,但就不知道朱元璋知道多少,关于傅友德和冯胜的事情,是他最关心的,万一被老朱知道,那可是没有一点转弯的余地。

“但是,朕有一个疑问,就是你怎么不让杨杰主持内厂,让他在那个理刑处呆着做什么,朕想了,要是你用他,估计朕的人还真的查不出什么?杨蝶那个丫头,还是显得稚嫩了点,傅雍嘛,老成有余,但是不是做此事的人,而孙儿你……呵呵…。。。”

老底被朱元璋掀了个干净,朱允炆红着脸,把对于杨杰的疑问说了一遍,正好他也想听听到底当年是怎么回事。

谁知朱元璋听后笑容一敛,眉头皱了起来,朱允炆心内大呼不妙,后悔不已。

果然,过了片刻,朱元璋徐徐说道:“允炆,你能考虑到这里,已经是很不错了,标儿这么大的时候,只会盲目的相信那些腐儒,连朕这个父皇的话他也不听。”

“但是光是想,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做。现在,朕就教你怎么做。”

摆摆手,召过一名侍卫,问:“你的佩刀呢?”

侍卫听陛下问起,后退了几步,恭敬的拔出佩刀举于头顶,将刀锋朝向自己。大声回道:“启禀陛下,刀在!!”

声音很大,以至于在远处的百官都感觉到了动静,不安的朝凉棚这边望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很好,就这样举着刀,给定远侯送去,就说是朕赐给他的,别的就不要说了。”

“是!”侍卫举着刀,起身退至凉棚外,而后转身走向远处。高举着的佩刀闪动着寒光,所过之处,百官一阵骚动。

这才醒悟到朱元璋想做什么,刚想说话,朱元璋却抬手止住,阴声说道:“王弼敢不死,朕就诛其九族。”

朱允炆心内一阵气苦,费尽心思想要保住王弼,而此时却生怕他不死。

正文第八十四章苦瓜

看着不远处百官一阵莫名的惶恐,和孙儿的满面的无措,朱元璋铺满皱纹的脸上露出自矜的神色,他要的就是这般效果。

去年发现孙儿筹建内厂时,朱元璋真的以为侍卫禀报错了,在他的印象中,无论是太子朱标还是这个孙儿,平时混迹于那些名流大儒之中,最不屑为之的,可能就是密探,太子朱标之前曾经十分嫌恶锦衣卫,认为这些人做的都是龌龊的勾当,以至于几次朱元璋想把锦衣卫交与太子主理。都被拒绝。并声称使用锦衣卫无王者风范、不是仁君之道,把朱元璋气个半死,但也无可奈何。

可是自从他宣布限制锦衣卫权力的同时,手下另外一股力量向他汇报说东宫正在筹建类似组织,不由是他惊讶万分,在一年多来,特别是诏命太孙监国期间,他对东宫所筹建之内厂加强了极大关注,发现东宫内厂虽然暂时还未有锦衣卫之前的实力,但是分工和办事方法不但和锦衣卫不谋而合,更有甚者,其中一些机巧防止了锦衣卫原来的弊病。

在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皇太孙命内厂彻查御史袁泰,详细过程都有人向朱元璋汇报,在举证的过程中,袁泰收受外藩贿赂、借出巡之际勒索地方官员,东宫内厂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情报处分成了举证司、侦知司、民事司等等诸多职司,在搜集罪证的同时相互不许沟通,且情报处只有向东宫举证的权利,宿卫处只听东宫的号令抓捕涉案有关,参谋处做出评估分析,理刑处针对其他三处进行监督,和署理后事。

当太孙将袁泰诸罪传至大理寺后,朱元璋才知道自己的确赋予锦衣卫的权利太大,也是早就蒋瓛诸人一手遮天的原因了。

当然,太孙针对袁泰,绝对和之前袁泰针对六艺书院有关,甚至说是蓄意报复,可是在朱元璋面前算的了什么呢?作为上位者,就应该清除异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