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享也到没有想到板垣征四郎像个不死的蟑螂一样,竟然一直顽强的挣扎着,日本人占据了田王寨,缩在桐柏山中势力竟然一下达到了两万多人。不过,先锋军也以此为借口,57军直接进入了湖北,接管了襄樊,并迅速统管了枣阳、随州、广水各地,与信阳连起来,直接把这支日军堵死在桐柏山中。

因为先锋军进入湖北引起了中央政府的严厉斥责,但此时孟享也顾不得这些,屡次让鬼子逃脱,虽然也有先锋军不着力的缘故,但也让他有些恼火。

“难道还要打造出一个鬼子的长征英雄不成?”孟享恼怒道。日本人已经借着这件事情在国内大肆宣传,低调处理了那些被歼灭的鬼子,随之神化了这一支从山西,辗转陕北,河南,并跳出中央军和先锋军围堵的英雄队伍,并经常用来证明先锋军并不可怕。

板垣征四郎的名望再次大升,也激励了更多的日本人参军。至于原驻蒙兵团司令官莲沼蕃的死则是直接被人忽视了。

对此,孟享铁了心要把日本人的这支鼓吹为英雄的队伍灭掉,但中央军的实力实在是让人不放心。这2万多名鬼子从若是向南冲出来,说不定能冲破中央军的封堵,直接威胁到武汉。原历史上随枣会战就是在随州和枣阳一带。真要那样的话,可就太丢人了。

所以,孟享这才命令57军进入湖北,快速的接管了桐柏山周围的县市,也引来了老蒋的强烈不满。此时南边中央军的枪口都对准了先锋军,如果再有异动,可以直接开枪。老蒋还向先锋军讨要这些地区,但先锋军吞到口中的就从来没有吐出来过,又耍起了民意公投这一招。

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就是如此了。低保白送百姓好处的政策屡试不爽,而之后的全民公投也是被先锋军吃得死死的。

当然这背后,离不开先锋军组织体系的功劳。

从古到今,聪明人、圣贤之士从不缺,好政策也是比比皆是,但却没有多少奏效的,要么是执行时间短,要么是地域局限多,有的干脆就是一纸空文。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执行的问题。

中央党早早就喊出了减租减息的口号,但落实起来却是差之千里,只流于形式。

自古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和小吏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歇,即使后世,也一样。这其中就牵扯到执行的问题。

后世之所以新朝换代,最根本的就是组织的强大可以渗透下层的方方面面,维持住稳定。这就是严密的政党体系的优点所在,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强化组织和集体的同时,也在弱化个体的人性化因素。同时维持一个庞大的组织网络,必然是引起行政成本的巨幅增加,而且这么庞大的一个体系,必然自成系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新阶层。

当然还有更多的缺点,使得孟享不敢再以此为标准。发挥民众的主观能动,民众自己管理自己,政府宏观调控,如此或许能消除很多的麻烦和隐患。

但此时的百姓,虽然有小人物的狡黠,但碍于眼界的狭窄,只关心身边和眼前,所以使得思想容易为人左右。这就需要政府过多的引导,这也是发挥基层组织的时候了。而孟享手中就掌控着一支最是严格的基层大军。在四五万严格按照指令办事的克隆人的监管下,先锋军的政策已经保障了落实到民众半自治的乡镇没问题。下边的自治的村庄也可以监督到位。

正是有了这个庞大组织的带动和监督,先锋军新占领的地区,虽然地方管理时间短,但却能够在很快的掌控局势。虽然不是很稳固,但比起浮任与县市的中央党来要好得多,而其他势力因为缺少拉拢的资本也同样无法与之匹敌。

就这样,先锋军很快的控制了上述地区,打着民主的旗号,赢得了社会上的支持,倒是让老蒋无可奈何。

先锋军的全民公投,虽然因为很多百姓愚昧,不可能真的就知道选举。但不能因为百姓愚昧就不施行,就像因为孩子不懂事,不让其动手自立一样。被代表和自己亲手做最后一步是两种概念。自己选了的即使错了,也有自己的担当,怨不得别人忽悠宣传,甚至收买、贿赂。

当然,先锋军做了各项前期准备,力求公正。不过,有了先锋军的低保政策的影响,这种最实在的实惠,倒是让百姓都齐齐选择了先锋军推出的代理人。而克隆人因为他们的性格并不适合人际的交往,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履行监管职能的。

先锋军38年起就开始培养进修基层干部。这些以热血青年和投奔来的旧官僚为主的先锋军干部在经过了培训磨砺后,已经开始在各基层顶起了大梁。

有民众的监督和克隆人无私的监督制衡,那些贪污腐败、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的现象少了很多。毕竟这些基层干部需要从下边选举支持,决定他们仕途命运的其中一支力量在下边,依靠全民选举,自然是要为下边的大多数人来说话。比起上派人员,只需要捧好了上边即可的官吏要强多了。

自治全民选举的权利只停在乡镇上,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和集中更多的权力渡过原始积累阶段。孟享有着历史和基地双重金手指,自然要充分的利用起来,不会过分的民主,捆住手脚。不过那些克隆人是他得以表现民主模范的最大依仗,那么多人都是听从他一个人的声音,即使民主的形式一样可以把大部分权力都集中在他自己的手上。

孟享此时推行的低保等各项政策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有了二十万无比忠心的克隆人这根金手指,就可以补全完美的那点遗憾。

这样的威力很快就能爆发出来,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卫立煌和汤恩伯了。他们一个在在洛阳、中条山,一个在伏牛山。这本来是老蒋安插的棋子,但因为周围百姓心向先锋军,使得他们越来越艰难,就连手下的士兵也时常自动消失,跑去投奔附近的先锋军。

时间短了,还能用严格的军纪和杀鸡骇猴的手段震慑,但时间长了,就连那些低下层军官也开始溜号,两人才着急了起来。

不过,两人的对策不一样,汤恩伯挟打败逃窜的板垣征四郎的名声,在请示了老蒋后,领着大军直接离开了伏牛山和商洛、洛南等地区,提前一步进了湖北。本来打算扎根襄樊,但却被先锋军占了个先。打又打不过先锋军,他只能遵从老蒋的命令,驻守在了钟祥和荆门一带。硬着头皮挡住了先锋军继续向南的脚步。

孟享倒是没心思理他,占据一地,消化吸收一地。他也不想和老蒋闹出太大的乱子,毕竟二战机会难得,哪里还顾得上在国内内斗。此时联合战区的地盘,无论是从人口也好,还是从资源也好,已经暂时够在二战中获利的基本需求了。剩下的土地慢慢的吞并就是了,孟享也不急着需要什么名头。有实力就是最好的权力。无形之中,此时的孟享已经慢慢的成为了华夏第一实权人物了,处理事情比起老蒋都管用。

这也是卫立煌选择靠向先锋军的一个原因了。大势之下,很多人都明白未来必然是属于先锋军的,中央军与之的实力相差太多了。

若是此前众人只以为先锋军比中央军装备强,但随后的几次大战中,众人意识到先锋军无论是从人数等总体规模上,还是个人的技战术,纪律等方面,已经都超出了中央军。最关键的是,先锋军还特别有钱,更有民众的支持。即使战区内的经济也是比国统区要好很多。每天新建的工厂和轰响的机器,街头随处可见的印着华夏制造的商品。都在预示着一个新的奇迹正在诞生。

不说别的,单纯是去年全年11万吨的钢铁产量,就让很多人意识到了先锋军的强力所在。此时无论是工业救国也好,知识救国、教育救国也好,先锋军的地盘上都能找到新的希望。无论是工业,还是新农村建设,甚至是义务教育和各类大学和职业学校,联合战区内都能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那些抱着军队强国的思想的人更是为先锋军屡屡打垮日本人而心动不已。他们知道日本人的实力,那时就能打得中央军溃不成军的实力却在先锋军面前屡次吃瘪,一点风浪都翻不起来。而且先锋军强大不仅仅是表现在远超日本人的各类火炮、坦克上,就是空军也是压过了日本人一头。

即使是海军,新的镇远号此时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之一。还有四艘航母,各类巡洋驱逐舰,已经有了护卫起华夏海防的能力。这些虽然是买来的,总体实力比起日本海军来还稍逊一筹,但这样的实力已经跨进了海军大国的行列,世界上也是数得着的。

这样的实力比起中央军来,自然是不一个档次,这如何不让他人择良木而息?

汤恩伯自知自己的根基在老蒋那里,毕竟有中央的大义的所在,提升速度也快,到了高位后,到时候无论是投在那一边都是一种资本。

而卫立煌提升的位置暂时已经到了顶点。他和孟享一起领了二级上将。不是李宗仁、阎锡山等人那样的一方霸主,很难当上一级上将。而他又不是老蒋的嫡系,因为之前对老蒋的一些举措不满,所以他选择偏向先锋军也就不稀奇了。

张自忠和傅作义,甚至阎锡山都投靠了过去,一样是活得很滋润,这让卫立煌也是放心了不少。

动心的不仅仅是他,各路大小军阀都有很多动心的。因为顶了两三个年头,老蒋的钱口袋也不宽裕,加上旁边先锋军的这一对比,更显出投奔先锋军前途的光明来。

西北军和东北军的老底子差不多都被先锋军吞并了,西南诸侯还各自保有地盘并没有太大压力,只是不少的手下选择了自行投奔。毕竟西南诸侯没有几个有钱的,挡不住先锋军高待遇的诱惑。就连川军也是大批的投奔到了先锋军的麾下。

当初川军喊着不赶走日寇不还家的口号,走向了抗战前线。虽然这其中有很多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在背后使然,但不可否认数十万人的川人的鲜血洒满了华夏大地。这个时空,因为先锋军的崛起,其中拉拢了不少的川军底子,所以先锋军就成了不少有家不能回的川军的投奔对象。

除了吃饱喝足不扣军饷,优厚的抚恤金外,相比那些死了找不到尸首的其他士兵,先锋军的将军待遇一般的厚葬是吸引那些热血男儿投奔而来的另一个原因。

荣誉和利益,先锋军都能满足,这就是先锋军吸引人的所在。逐渐的,联合战区内的那些不安定的杂音也就慢慢的消失了。RO!~!

第二卷扬帆,38到39第473章新基地布置

第473章新基地布置

马上打天下可以,马上治天下很难。

即使先锋军强势,还有大把的钞票砸下去,并用低保来稳固,这些也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后世比照身边就可以看出来,一个政策的执行不是三天五天就能有效果的,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什么情况都会出现。而捋顺这些也需要时间。

这也是先锋军没有攻出去的原因了。随着先锋军的强势崛起,捣乱的也格外多。另一条战线上的斗争一样满是刀光剑影。若不是孟享有一帮忠诚的克隆人手下掌控了大势,只怕根本应付不过来这样的局面。后世政权迭代的时候,刀枪不离身的情况也是很正常。

尤其是在那些新占领的领土以及大城市鱼龙混杂的地方,这样的麻烦事情最多。

不过,随着基地二十万克隆人数量趋于饱和,控制各地的力度加强,此时联合战区也就基本稳定了下来。

此时的联合战区的范围已经差不多覆盖了半个华夏了。整个北方,除了东北和热河的部分土场还没有入手,其他地方尽在先锋军的控制之中了。即使是东北地区,在长白山和老爷岭的北端,魏寒潮等人也已经建立起了新的根据地。整个半年的时间,终于在关东军的不断清剿下,巩固住了根据地。虽然无法江浙不断膨胀的根据地相比,但也是一种进步,至少他们在强大的关东军环伺下站住了脚。

虽然关东军很强大,但魏寒潮他们借助山林和山地地形的掩护,武器不缺,人员不缺,只要内部不乱,就暂时没有危险。而这半年来,孟享通过增加了一些克隆人在内部稳定,以及魏寒潮精明的算计,使得统合不少小山头的第二游击纵队也暂时没有内乱爆发的危急。

此时他们依旧是依靠先锋军的补给,但距离太远,使得补给相对困难。能站住脚就已经不容易了,谈不上发展。不过,孟享已经准备借助鸡西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附近的安置新的分基地。只要有了基地,补给也就不再是难题。

不过,在南方地区,由于煤炭和石油资源的缺乏,使得很难建设起分基地来。

当初的江浙根据地就是借助了广德和长兴的煤炭。此时的江浙的根据地已经到了浙赣铁路边,不是推进游击,而是掌控巩固。浙赣铁路从鹰潭到义乌一段都被先锋军控制了,断开了浙江和江西鬼子的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