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还是不生? 作者:李叙-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进一步发扬广大音乐才能教育法,铃木先生写成了一本书——《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对才能教育进行了理论总结。概括起来包括以下要点:
  ——采用灵活的培养方法,任何孩子的能力都会提高;
  ——为所有孩子提供受最高水平教育的可能性;
  ——生命力是培养一切能力的原动力;
  ——教育越早实施,其效果就越好;
  ——在反复训练过程中能培养良好的能力;
  ——培养能力的好与坏是由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优劣决定的;
  ——教育培养能力,光教不能培养能力;
  ——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条件。
  音乐才能教育的作用
  铃木的音乐才能教育运动始于1954年,想在音乐方面证明“能力不是天生的”这一观点。铃木认为要教育孩子在音乐方面达到某种高深而优秀的程度,就要使孩子的大脑充分活跃起来,由此而获得的优秀能力,必定在其他方面也会反映出来。
  每年各种才能教育训练的毕业生共有1300名左右。其中,在小学生里演奏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意大利协奏曲这样高难度曲目的学生约500名。
  经过对这些在音乐上取得成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孩子的成绩同样相当不错,他们几乎都是班里的班长或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就是说,掌握了音乐技能的小学生们,在学业上也会发挥了出色的能力。


  铃木的能力法则——能力与遗传法则无关
  从遗传的角度来说,遗传学家肯定会说:“莫扎特是接受了优良遗传因子的人。”
  但是,下保证的人是在得知莫扎特在音乐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之后才下保证的,并不是在出生时就知道了遗传因子的优劣而下保证的。当看到结果后才判断“这是个好苗子”,如果这样做遗传保证的话,恐怕谁都会做吧! 

  有的父母常常这样一本正经地说:“我的孩子学习这样差,而人家的孩子却学习得那么好,那是因为人家的孩子家长都毕业于名牌学校,有好的遗传因素,而我只有认命啦!”
  铃木对这样的说法抱怀疑态度,他不断开展实验性的教育,得出如下结论:遗传有遗传法则,能力有能力法则。能力与遗传法则无关,能力是在不断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获得的。
  所有孩子由于遗传造成生理上的千差万别,这是事实。但不管怎样,各种能力都是根据出生后的环境条件获得的。与遗传有关的只不过是像哭声有大有小,对环境条件的感受程度和适应速度的不同而已。尽管这样,这些不同也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逐渐消失。
  人们往往把能力归结为遗传,这是由于能力法则尚未广泛应用的缘故。当时的人们普遍对孩子开展的教育与能力开发无缘。
  孩子受教育既然离不开环境,那么才能教育要早期实施,铃木先生认为,可能的话,最好从零开始。
  铃木自认为自己开发能力较晚。由于培养方法不当,在自己的能力提高上确定蒙受了重大损失。但他没有因此而失望,而是认为:不管年龄大小,以良好的方法进行训练,经过努力必然会提高能力。
  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条件
  培养孩子的能力是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父母所创造的环境——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重要条件。
  为了尽量把孩子培养成为心地善良、感觉敏锐和能力强的人,家庭日常生活应该是欢乐的、充满爱心的,这是首要条件。创造夫妻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乃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基础。
  铃木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天生的”或“有某某素质的”说法都是毫无道理的。对此,大脑心理学科这一新的学也做了说明,认为刚出生的婴儿脑子里好像一张白纸一样,空空的,大在以后每天生活的刺激下,脑细胞逐渐连接起来,形成了能力。
  所有孩子的能力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不同类型的父母和家庭环境进行培养的,他们培育着与这些环境相适应的千差万别的孩子。只有愉快的、温暖的家庭才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最佳环境条件。否则只是外表上装饰得漂漂亮亮的房子不能算做是一个能培养好孩子的家庭。
  《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中的经典语录
  1。 从婴儿到幼儿时代;再从少年期到青年期;然后跨渡到成人时代,一个人在各个时代从环境中所吸收领悟事物的能力,年龄越小吸收与领悟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对婴儿来说,比什么都重要的是父母自身所造成的良好环境,这是孩子的第一印象。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不能脱离了父母而单独进行,因而家庭教育时对一个孩子的全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3。 只有当孩子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才让他开始学习;并且,一定要在孩子还想学得更多的时候结束。
  4。 培养学生全面的才能比什么都更重要,因为片面而单一的才能往往可以和无能划等号。没有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缺少丰富的想象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伟大人物,更不可能获得完美而快乐的人生。
  5。 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笨人,只有许多没有充分训练而低能的人。
  6。 父母在面对孩子时要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要强忍着不呵斥孩子,要多鼓励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能力像出生的嫩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7。 自卑是孩子前进的大敌,要想让他进步,首先要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8。 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不要动辄指责孩子,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多给孩子一些适宜的奖励,夸奖远比指责的教育效果好。
  9。 形成了良好音乐感觉的人肯定也就具备了心理上的协调能力。内在的音乐感觉能激发孩子的美好感情,能抚平孩子的心灵创伤,能安抚灵魂。
  10。 只有真正感受到音乐之魂的孩子,才能从音乐中感悟出生命的意义。只有这样进行的音乐教育,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简单教给孩子几首曲目。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内心感觉。



  王东华的母亲教育理论 

  王东华,男,1963年6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其致力人类文化启蒙的另一教育专著《发现母亲》(80万字),1999年一经推出,即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其主编及编著的《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超薄学习》,2002年及2003年分别被选作为全国妇联“世纪父母读书活动”和“学习型家庭读书活动”用书。由于其在母亲教育研究及普及方面的突出成绩,200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助西爱心大使”称号,2001年入选《中国青年》“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
  因为家庭和父母的原因,王东华的童年苦闷不已,这段人生经历成为了他研究的第一块试验田。1999年《发现母亲》一书的出版奠定了王东华关于母亲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从事教育研究不仅让王东华“发现”了母亲,更让他发现了自己。
  王东华的工作是从探讨大学教育起步(《新大学人》),也曾将目光投向中学生(《决胜中考》),不过他终于还是相信“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最重要的教育是早期教育。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待,而母亲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母亲在育儿方面有着本能的优越,她所担任的人口再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物质再生产。
  应该说,王东华的教育理论是本土化的。《发现母亲》就是发现国人在教育子女时母亲“缺失”的情况,从而提出人类应该重视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在这之后王东华还主编了《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中国家长教子书》两套丛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套书不是专为王东华的母亲教育理论配套的,其中个案的育儿方式各异,事例并不都突出母亲的重要性。同时,王东华的母亲教育理论至今似乎还没有实践成功的报告,这就使其理论和实际运用上免不了有脱节。
  因此,母亲教育理论仍处于摸索阶段,年轻的父母们在实践过程中自身需要具备较多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好在作为中国人自己的理论,相信每一对希望尝试的父母都能够比较容易理解。  

  很多母亲在了解王东华的理论后感动地哭了,因为在很多方面,母亲教育理论首次正视母亲在育儿方面应有的崇高地位。不过,王东华也让愿意尝试其理论的母亲们担负起更沉重的育儿义务,他批评年轻母亲们为身材而减肥、拒哺的行为,并要求母亲们有强壮的身躯。王东华还希望母亲能服三年的“母役”专职抚养孩子,孩子不能寄养,也不能寄宿。对于收入不丰、尚未还清房贷、更面临着孩子高额教育费用的年轻父母来说,实在力不能及,恐怕需要整个社会创造条件才能实现。但是假如你很想成为天才的母亲的话,建议可以按照王东华的设计尝试一下。
  “早产儿”的智本能
  王东华发现,人类拥有一个比性本能更为本质的智本能。与性本能不同,智本能的发育期仅是诞生后的前几年,假若错失,智本能便迅速递减而萎缩。在王东华看来,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降临世界时,婴儿大脑的大部分还是空白,出生以后的头几年是形成正常个性和心理机能最重要的时期。此时脑的正常发育,特别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决定了他今后心理发展的方向。 

  虽然胎教在今天也颇为盛行,可王东华似乎更在乎婴儿诞生之初的教育。他认为人脑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零岁以后的第二次诞生。而狼孩就是因为这段时间接受信息的偏差,终究不能完全还原到人类。
  婴幼儿在智本能发育过程中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如果漠视这种能力,等孩子养成习惯以后再进行教育,那么都是“再教育”了。这种忽略天生的智力成长而导致的智力阉割,最令王东华心痛不已的。
  家庭的镜像
  孩子对社会的认识像同心圆一样不断扩充着半径,家庭、家族、社会,如涟漪般一圈圈扩大。
  王东华认为人生的头三年存在着一个镜像期,这时的大脑尚不能对事物进行分析加工,只是像摄像机和录音机一样全盘接受。此时孩子的模仿属于范式模仿,与其最为亲密的母亲,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此时对孩子行为范式的养成比开发智力更加关键。
  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小社会——孩子的大家庭或家族成员,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中国古人对此已有深刻认识。《大戴礼记》说,王太子在孩提时,辅佐大臣要逐去邪恶之人,同时选择天下德才兼备的人士陪同太子,使之“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后皆正人。”在接触大社会之前,“家风”给予孩子的印记是最为深刻的。
  至于父亲,王东华认为他的作用绝非可有可无,只是更明显地体现在孩子稍许长大之后。父亲并非单纯的“经济赞助商”,他是母子的庇护所,又是孩子步入社会的向导。不过出于人类的本性,父亲强行扮演着形象不佳的“产翁”角色,这使王东华不得不更为突出家庭中的弱势者——母亲的作用。如果我们就此认为王东华只强调母亲,那是不公正的。
  从理论到实践
  王东华理论诞生至今只有短短的七年,其实际运用情况还不清楚,将会遇到的问题也尚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以王东华本人为例,在他研究“母亲危机”的过程中,辞职当起个体学者,每月靠妻子的菲薄工资度日。
  除去经济因素不论,这一理论还面临着社会的种种阻力。比如父母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孩子周围环境氛围如何营造,这些多是由现阶段中国国情造成的,不是父母们一厢情愿能够改变的。因此有人把王东华的成功看作是理想主义者的胜利。我们在借鉴此理论时可以分阶段实行。相信有志于实践这一理论的父母们每走出的一小步,对孩子都会有积极的效果。


  第三章 生于70年代的父母的思考路径
  当我们研究了众多育儿书,分析了不少早期教育理论,探寻了一些70年代父母的思想,参考了一些育儿论坛里父母所讨论的话题,会得出一个结论:育儿问题不简单。 

  因为不简单,所以没有一种教育理论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没有一本育儿书能让父母找到绝对合适的育儿方法,好在今天有互联网,70年代父母可以通过论坛来寻找“同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