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大掌柜干脆的承担起了讲解的重任,用大白话给石磊说明了一下。今个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简单的说,因为石磊新上任了,所以这些人包括大掌柜自己,都是过来重新划分利益的。尤其是和石磊不对付的窦家,肯定是要让出不少利益来的,其中自然有石家的一份。

可其他勋贵家,未尝不想在这个份额里再吃掉一部分,只要拉到内地去,妥妥的都能赚取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价,比抢钱都快,没有哪个勋贵家里会不动心的,当然相应的,这一次的争抢也会格外激烈些。

而那位刺史大人,本来就有点被流放的性质,他的跟脚原本在长安那边,到这里了他堂堂刺史说话都不够硬气,就想拉上前途无量的石磊,一起做个攻守同盟,保住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能在各大勋贵那里卖个好。

其实后者才是最重要的目的,这位刺史还没死心,没打算一辈子蹲广州这地方,还想回长安那边,施展一下他的政治抱负呢。

这要是一次性得罪了这么多的勋贵,他基本就别想再朝内陆跑了,一辈子老死在这个岗位上都不是没可能,毕竟他这样的职位,想接任的还真心不多。

那些权贵们自己的贴心手下人,可都舍不得扔到这么个旮旯来,就为了照顾下自家的生意。,怎么说也是上州刺史了,同等的职位弄到内陆去,多容易出成绩,以后也能成为家里的强援,不至于再这么个逼仄的地方等着发霉。

当然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其实这位刺史老兄,要是真舍得下脸面想玩强硬的,他这位置可是军政一把抓的,这些人还真不一定能奈何的了他。

只不过就算挣到再多的家财又有什么用呢,在岭南这地方,想花出去都不容易,总不能见天的造园子养小妾吧,所以刺史老兄说话还是硬气不起来。

至于那几个老外,确实是番商们的代表,或者更像是一种牙行的性质,每个都分别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过来一同商议利益划分的问题,这样他们的东西更能卖上价格,要不然面对大唐的众多勋贵们,他们缺乏点讨价还价的重量级筹码啊。

番商们不是不想直接从船主们中间,选出几个实力最为强悍的家伙,代表他们的利益,这样就不用被这些行会的人过道手了。可他们相互之间的心思很难猜测,内部的龌龊也是不少,选个真心能让人服气的家伙太不容易了。

而且这些货船,漂洋过海的不远万里来到大唐,在海洋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有可能这边刚选出一个头头,那边一个飓风过来,连人带船就都没了。

或者被不知道从哪来的海盗们光顾一番,原本实力最强的,就变成实力最弱的,不能服众不说,被其中的某些家伙,顺手给吞并了都有可能。

这些过惯了海上生活的家伙,遇到大唐这样的强大帝国,自然是老老实实的做生意,可遇到实力弱小的势力,肯定也没少干些强盗的活计,抢到同伴头上,都不知道多少次了。

所以指望他们齐心协力的,选个利益代表人是不太现实的。还不如指望那些定居在了广州城内的老乡们,替他们争取利益。

而石磊来上任的时间赶的正巧,正是番商们开始朝广州这边云集的时候。没办法现在的远洋航行,很多时候还得指望季风,才能到达目的地。

每年五六月份的季风,正好把他们送到广州这边,等到十月十一月期间,来自北方的季风,再把他们送回家。

滞留的这段时间,正好让他们处理手头的货物,再从大唐商人手中,收购到足够多的精美丝绸和瓷器,回到各自的家乡,再赚取一道暴利。

只是哪怕番商最多的时候,整个广州城也就有那么两千出点头的外国人而已。即便是以大唐的富庶,每年三四十船的奢侈品货物,也就差不多饱和了。

他们的船太能装了点,这些东西又都不是特别大件的玩意,这个数量已经是容纳的极限了。而且广州这边,毕竟发展还是有些落后的,番商的人数再多点,衣食住行就可能供应不上了。

当然还有一重考虑,这些番商的手下,也都是彪悍的水手,手上不知道沾染了多少血腥的家伙,大唐这边还得防着点他们劫掠的可能,两千人也是防守力量能够完全控制住的极限了。

另外广州这边还有专门给他们居住的番人坊,方便他们遵照各自的习俗生活的同时,未尝不是对他们的一种限制。

有了程家大掌柜的这番指点,石磊对目前的局面也就大体有数了,而具体如何操作,他心里也已经做好了打算。(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一章 尴尬的开局

既然明白了这场宴席的意图,石磊也就大体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了。当刺史过来隐晦的问及石磊,对这些事情是个什么想法,他打算和石磊同进退的时候,石磊很干脆的表明了自己的心思。

大的方向上来说,广州地面上的事情一切照旧就好了,石磊只会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上的事情,不会对其他的事情随便插手的。而在利益划分上,唯一的要求就是需要保证自家的商队有足够的份额,当然这些都会从窦家商队那里拿出来。

不过石家的规模有限,能力也有待发展,因此只会拿自己能啃下来的那一份,不会搞多吃多占的事情。

至于窦家剩下的那些份额,就看其他的勋贵代表们都是什么意见好了,他们各凭本事,能抢到多少份额算多少,石磊是不会去搀和的。而刺史也紧随着石磊的步伐,表示他的份额不会有任何变化,窦家让出的那些份额,他是不会参与抢夺的。

在一片“高风亮节”这类的夸奖声中,吃下了定心丸的宾客们,心满意足的准备磨亮刀子,对准窦家的生意下手了,这场宴席至此也算是宾主尽欢了。

大家都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除了倒霉的被完全排挤在圈外的窦家,所有人脸上都是满意的微笑。

宴席结束后不久,石磊就见识到了广州城上下对他的诚挚欢迎,一块面积足有千亩的桑田的地契,被送到了石磊的手上,还告诉他这是他应得的其中一部分。

只要他在现在这个位子上一天,这块产出不小的桑林,就会一直归属他所有,也就是说这块利益,就是专门为孝敬他这个位子的。石磊也懂得这种潜规则,因此毫不客气的就把这地契收了起来。

随同这个地契一起送到石磊手上的,还有专门服侍这块桑林的桑农,以及以纺织为生的很多当地织娘。这倒是省了石磊很多的麻烦,虽然要给他们开一笔不小的工钱,养着这些熟练工,可石磊绝对是掏的心甘情愿的。

他这趟带过来的,固然都是精兵强将,论打仗都是以一当百的高手,还有特种部队的那些顶尖精锐做外援,不论是水路和陆路,他们的本事都是不差,因此在武力方面,石磊一如既往的充满了信心。

只是对他想开展的大计划来说,这点人手又根本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而且专业也不对口啊。

他们更适合干些杀人的活计,当水手或者做泥瓦匠都不太合格,也太大材小用了点,所以就只能等着长安那边派过来的人手到齐以后,才能真正开展他的计划了。

而这千亩桑田如果真的没有匹配的人手的话,石磊就只能抓瞎了。还好送礼的人考虑的足够周全,这诚意也是满满的,顺道就解决了石磊的后顾之忧。

甚至连销售都不用石磊犯愁,只要做出了丝绸,自然有这些番商们马上就会买下来,绝对是趟赚的良心福利。

石磊也不含糊,趁着现在时间还来得及,也别耽误蚕茧的生产,赶紧找人买来足够数量的蚁蚕,经过一番精心的改造以后,就投入了生产之中。

有了这千亩桑田,石磊手底下最大的丝绸生产基地,就算是有着落了。相信这里一定能够给他带来特别丰厚的利益,因为石磊改造出的特种丝绸,品质比之大唐市面上常见的那些,高出的何止一个层次啊。

哪怕这些番商们消化不了,那些勋贵们的代言人也都是识货的,肯定不介意顺道做个丝绸买卖。

要知道石磊家的丝绸,在长安那里也是供不应求的高端货,好多权贵都对这华贵异常的特种丝绸情有独钟,所以这些商队的人买回去以后,绝对不用愁销路的问题。

甚至可以说石磊同意卖丝绸给他们的话,绝对是让利给他们的行为,石磊自家可都是做成衣物以后才会卖出的,从来都没单独卖过丝绸原料的。这些权贵对这些特种丝绸还不得打破头,起码场面不会比分割那些远洋货物的热情来的低多少。

不过由此石磊还是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手头的人手,还是太少了点。哪怕长安那边的队伍派过来的,顶多也就是保证长安到广州的这样一条商路的正常运行而已。石磊想要在广州当地落实自己的计划,还是得招募全新的人手才可以。

石家的扩张实在是太快了点,这种抢占市场,进一步扩张的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的时候,却发现自家的底蕴,还是太差了点,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掣肘。

而等到自家商队,浩浩荡荡的带着拳头产品来到广州的时候,那些自家出产的丝绸,还有这些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精品瓷器,立马就征服了那些番商们的身心,连带着其他勋贵家的商队,都跟着想要分上一杯羹。

在广州这个地方,想要大量的运进金银来是不太现实的,山高路远而且地形复杂,那些东西又死沉死沉的,谁知道会在路上经历些什么。

哪怕广州这边算是大唐的特例,允许直接用金银进行交易,可以物易物的形式,依然占到了大头。石家商队就选择了和番商们直接以物易物了。

和其他勋贵们倒是好说了,回到长安以后再钱货两清都行。把自家带来的最后一个铜板,都换成了番商手里的紧俏货以后,石家商队很快就又踏上了回程的道路。

除了一小部分商队成员留在广州这边,弄个类似货栈一般的集散中心以外,其他的人手,又一溜烟的全跑回长安去了。结果石磊手头能用来实现计划的人手,还是一点都没有增加,这就让人挠头了。

而且除了人手方面的问题,一点没得到缓解以外,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同样困扰着石磊。

他计划中需要大动干戈的房子和船,都对资金有着很大的要求,而他手头现在的钱,快要连启动资金都不够了。

自家商队带过来的所有物资和银钱,全都换成了利润丰厚的货物运回去了,这些东西确实能够为自家带来不小的利润,可问题是石磊手头的现钱,可是一点都没增加,而他总要留点现金,好顾着自己和手下这帮人的衣食住行吧。

所以石磊现在,不得不面对一个挺尴尬的局面,他头一次如此计划清晰,雄心勃勃的想要做一番大事,结果自己竟然既没有人手,也没有钱财,这叫一个操蛋啊。(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一箭三雕

要说起来石磊现在管理着的人手其实并不少,只是手下的府兵就有一千多人,只是他们都算是给国家干活的,可不是他石磊的私人武装,想让这些府兵给自家干活显然不太合适,哪怕额外给工钱呢,也少不了一个公器私用的名头。

况且这些人平时的任务也挺重的,除了完成必要的训练任务以外,上番这样的事情倒是一般都轮不到他们去,这些都只是石磊这个折冲都尉最基础的日常工作内容而已。

因为广州这边独特的地理位置,一边是大海,一边是以冯盎为首的岭南本土势力,石磊和他手下的这些府兵,还要承担类似边防官兵的职责,防御可能的海上袭击的同时,还要对岭南的其他州县进行警戒,又要保证半个广州城的治安,所以任务就变得比较繁重。

除非是石磊不想过了,把这些正事都扔到一边,才会拉手下人去给自己干活。

哪怕他接手的时候,这些府兵很是老实,没给他找任何麻烦,让他把新官上任三把火烧起来的机会的都没有,如此明目张胆的拉去干私活也不太现实,到时候那些想要跳出来的家伙就有话说了,而且人家还是有理的一方。所以这解决人手问题,必然是不能从府兵们身上下手了。

好在这些府兵确实听话,平时的日常工作,都不用牵扯石磊太多的精力,他们自己就能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石磊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干自己的事情,只要派几个手下人过去盯着点,顺便加强一下他们的训练强度就得了。

既然此路不通,石磊只好想别的招了,然后他就注意到了之前差点被忽视了的番商身上。

自家的商队已经成功的分到了足够的奢侈品份额,弄了很多牙角和宝石香料,跑回长安去赚取巨大的差价了,而且大都会做成成品向外出售,其中的利润又增加了好多倍。

但是他们却没有和奴隶商人做买卖,运奴隶回去赚取的利益太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