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 月10日,管制委员会下令减少“对占领区间商品和服务行业正常交易的一切不必要的限制”。但差不多与此同时,管制委员会却禁止德国人从这一占领区迁移至另一占领区。委员会通过了许多有关税收、住房和劳动关系的法律,但对于发展占领区间贸易或作为先决条件的直达运输问题却没有提出值得注意的计划。12月17日,罗伯逊将军和克莱将军建议对德国人开放所有占领区的边界。克尔兹加以反对,并没有提出理由。索科洛夫斯基原则上同意,但却说:“现时无法切实执行。”事实上当时各占领区主问很少交流物资,大部分生产是依靠当地的原料,并在当地销售。即使大力重建中央管制机构和直达交通运输,也很难使贸易再度正常进行。有技能的盟国人员本来有限,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忙于使地方机构运转(尽管进展缓慢),就是忙于制定工业水平计划,这一计划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德国的中央经济政策。mpanel(1); 
  第二节 工业水平计划 
  经济管理局的工业水平委员会在1945年9 月18日首次开会。委员会手头有一份美国的报告,这是在五个星期之前由卡尔文·B ·胡佛教授根据极不充分的统计材料所编制的(他在文件完成前一周就回美国从事他的教学工作了)。委员会决定,为了遵循波茨坦准则和为了把德国拉到欧洲平均水乎,德国的生活水平就要降到1930—1938年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七十四,这恰好是1932年所达到的水平,而1932年乃是为希特勒上台铺平道路的衰退年。讨论一开始,俄国人立即提出三个问题。第一是波茨坦协定中有关德国生活水平的条款写得含糊不127 清。其次,俄国人坚持在计算生活水平时,必须把一切工业能力也同样拉到欧洲平均水平,而对于那些(由于拆迁或限制)大大低千欧洲平均水平的工业能力则不作任何弥补。这将意味着有意要把德国弄穷,即使为安全着想没有必要这样做。此外,他们不同意在确定工业资源水平时,特别是电力供应水平时,应对德国比较缺乏自然资源以及人口高度集中这两点作任何考虑。至于在计划生效那一年德国可能有多少人口的问题,也同样有争论。当委员会进而考虑个别工业的许可水平时,这些根本性分歧自然要导致所提数字差距极大。一般说来,英国和美国提出的数字相当接近,法国建议的数字要低一些,但三个西方盟国之间要达成妥协是不难的。进一步的协商是要和俄国的数字取得协调。俄国的数字往往定得很低,看来只是为了讨价还价。这种协调工作经常是使俄国数字和西方协调数字之间取得平衡,而不是采用四国数字的平均数。 
  钢铁工业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战前德国每年用五百万吨钢(总产量是一千九百多万吨)去制造各种各样的钢铁器具,诸如钉、铁皮、餐具、炉子,管子、工具和家庭用具等。即使在战争的最后一年,还有九百六十万吨钢划归民用。英国因此认为钢的生产能力应定为九百万啤,而胡佛报告中的数字是七百八十万吨,法国印建议则是七百万吨。俄国人开头提四百六十万吨,通过对预算的统计基础展开争论,后来俄国人把数字提高到接近五百万吨。克莱将军在提出建议数字之前已经向高一级的机构即协调委员会提出过这个问题,现在他叭特有的精力来干预此事小他本人同意七百八十万吨的数字,但他接到了国务院的建议,认为适当的数字是三百五十万吨。因此他建议以五百五十万吨用作国内消费,他之所以能比较心安理得地这样做是因他本人有一种印象:即128 战前德国的消费量为“大约九百万吨或一千万吨”。得到内阁全力支持的英国人为确定一个较为现实的数字而坚决斗争,后来这个问题转到了管制委员会去。1946年1 月10日,管制委员会取得一致意见,认为虽然要给德国留下生产七百五十万吨钢的能力,但任何年度的产量不得超过五百八十万吨。尽管这样,对这两个数字的解释仍有争论,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华盛顿直接向伦敦提出才好解决。 
  一旦这些关键数字获得解决,计划的其他部分进展就比较容易一些了,虽然计划的完成还要求进一步作出一系列的妥协。这类妥协,对经济事实可稍加忽视,而对政治压力却不得不多加注意。在最后阶段因追求速度而妨碍了充分磋商,这就产生了计划本身的某些脱节之处。例如化学工业的能力就定得太低,以致不能供应其他工业按许可水平开工所需的原料。但是美国领导人不准备冒这样的风险,即由于挑剔细节而把辛辛苦苦制成的整个计划搞垮。英国人了解这个政策的弊病所在,但不准备在这一点上和盟国发生裂痕。因此他们决定仅仅做出如下规定作为接受这个计划的条件,即德国的西部边界要保持不变,中央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起来,德国应被看作一个经济整体,应该为它的出口找寻市场,德国的人口在1949年不应超过六千六百五十万。1946年3 月26日,管制委员会最后取得一致意见。两天后,即距波茨坦协定中所规定的日期大约两个月,工业水平计划便公诸于世了。 
  该计划把德国工业分为三类,一类是要予以禁止的,另一类是允许存在但要限制产量的,第三类是听任自由发展的。与这三类相应的工业大致如下,一是直接具有军事性质的工业,一是能够用于军事但基本上还是民用的工业,第三是没有任何军事意义的工业。因此从这方面看来,这个计谢是试图对付发动全面战争所出现的问题的,在全面战争中,这样一个广泛的经济生活领域,可以从和平目的转而服务于军事目的,而一旦战争爆发,除非是与战争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生产,其他喇几乎难以继续下去。29如果说解决方法不能令人满意,这与问题的复杂性不无关系。 
  十四项工业要予以禁止,十二项要加以限制。这些工业的全部设备除为达到规定的生产水平所需者外,都要用于赔偿,即使不用于赔偿,也要予以拆除。对于另外六项工业,规定了生产水平,但明确指出所规定的生产水平乃是通盘计划时的估计数字,而不是一种限制,这一点意味着美国对俄国和法国的胜利,因为俄国人一直要求有权把目前超过规定水平的一切生产用于赔偿。根据估计,到1949年,德国的出口要达到三十六亿马克,或仅略低于1936年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六十六(按不变价格计算)。出口物资的大部分将是煤,药品,纸和纺织品。进口将不超过三十亿马克或相当于1936年进口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一,其中食物和饲料将不超过半数。这样就会有相当数量的剩余——根据统计数字来判断。然而,出口要达到1936年的百分之六十六,而工业计划产量的总水平(除了建筑)却只是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五十五。因此必须拨出比例相当大的工业产量用于出口,提供国内市场的则相应缩减了。但问题不尽如此。战前德国的出口约有三分之二是出售金属、机械和化学品,而这些工业恰恰是受到最严格限制的。这类工业产品的减少又不得不用煤和消费品工业产品来加以填补。虽然这方面在技术上未加限制,但其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了战争的影响。按该计划推算,到1949年,这方面的生产各不相同,如煤可能达到战前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上西里西亚的产量业已丧失),纸张和印刷只达到百分之六十五。而且还必须从这些已经缩减了的产量中提出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于出口。国内的生活水平就得厉行紧缩。130 即使我们假定计划具有可靠的数学根据,但关于数字如何取得的情况则很难令人聊信。计划中对德国所提出的种种要求只有碰上好运气才能够达到。自1946年以来,自由世界已对经济计划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根据这种经验。很少有人试图对产量和经济发展作一番核算,除非是进行大概的推测、而且要预计到会有大量差错。工业水平计划的虚假就在于它计算得十分精确,而且没有为难以预见的情况雷下余地,显而易见,这是又一次为了避免盟国之间的分歧而不顾现实。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计划的编制者似乎是受了作为他们计算基础的战前数字的迷惑,似乎是在假定他们正在处理一个已经确立的、正在经营着的工业。诚然德国工业遭受战争的破坏,不象人们起初想象的那样严重,但是它已处于一种难以迅速恢复的停顿状态。同时,世界形势也决不是战前那个样子。譬如,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未来若于年中,粮食和原料与工业品相比就要少一些——但没有为贸易方面的不利变化而自有余地。我们应该看得清楚,把德国经济资源从用于军备转到从事和平时期的生产,从重工业转刻轻工业,会造成好几年的脱节现象——然而这一点几乎没有加以考虑。东部失去的领土,其生产占战前德国国民收入的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十五,谁也说不出怎样去弥补这一损失。甚至更为严重的是没有注意到库存问题。投降时国内还有相当多的物资,能使一定数量的工业重新投入生产,这一情况便把一旦库存告罄该怎么办的问题掩盖住了。连“管道”都没有,更别提里面空无所有了。重建库存使之达到合理水平,需要相当数量的外汇。外汇通常要靠出口物资去换取,生产出门物资则需要进一步的原料供应(包括食物,因为工人必须生活),而原料又需要进口。在某种意义上讲,以积累库存形式表示的德国资产,业已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中挥霍光,虽然考虑到这个市场的情况,“挥霍”这个词似乎用得不尽恰当。事实上这不是重新开始发展一种停滞的经济的严峻向题之一。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刺激问题。德国工业伪战时纪录131 毕竟还是突出的:1944年的生产比1938年高百分之四十。但在1944年,人们仍然认为尚有可为,即使当时的情况只是为了避免故败。到1946年,那只驴子几乎丧失了它所有的胡萝卜。盟国已接手管理这个国家的责任。为共同利益而工作的道德感衰退了。金钱的作用实际上已经停止。即使口粮配给标准让德国人使劲干,却也没有什么东西来诱使他们这样干;因而他们的显著个性就一笔勾销了。雇主方面很难得到信贷,没有几个人打算定货。工业水平计划,甚至波茨坦协定本身,都是作了这样的假定,即德国人会全心全意和占领国合作来重建他们的国家。然而与其说是要求他们重建国家,倒不如说是要求他们把生活下降到仅仅足以糊口的程度。如果他们不合作,又怎么样呢?俄国人准备使出残酷无情的手段,这样就可以少为此而烦恼。他们惯于采用专横的严厉手段,只有使用这种手段,计奶中所要求的物资转移才有可能贯彻执行。但就英国人和美国人而言,一旦政策不再是纸上的蓝图,而使其结果在实践中显露出来时,他们国内公众所能容忍的强制手段和铁石心肠是有限度的。同时为了不宝于危害他们的另一目标——建立民主生活方式,他们所能够做的事情也是有其限度的。 
  工业水平计划的重要性不在于它的效果(因为没有实行多久就被放弃),而在于它暴露了盟国在建立和平问题上所具有的本质性的矛盾。这样说,我们就没有必要再来追述计划出笼时英美方面感到气愤的情景,只要提一提这种气愤是对要求一个确确实实的和平所作出的反应的第一个里程碑就可以了。 
  第三节 赔偿物资暂停交付 
  在这整个时期内,西方各占领区的经济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整个冬天,英占区和美占区的口粮配给量要维侍一般消费者每天一千五百卡路里还有点困难。有人认为足够维持生活水平的最低限量需要有二千卡路里,由于难民涌进,人口剧增,而1945年的收成又比预期产量降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美占区只能从本132 身的资源中提供每天九百四十卡路里的定量,而英占区据估计在战前就奠进何它所需粮食的半数,现在只能提供四百卡路里。因此在1845年6 月1 日到1946年4 月15日期间,英占区必须输入一百万吨粮食,美占区必须输入五十多万吨粮食(时间上略有不同),为了避免陵英美人员依靠德国的供应而输入的所有粮食则不计在内。尽管有粮食输入,1946年3 月间的供应还是开始呈现短缺,英占区的配给量不得不降为一千零十五卡路里。到月底;美占区的配给量降为一千二百七十五卡路里。 
  盟国的目标是尽快把配给量恢复到一千五百卡路里。要把定量提高到二千卡路里,在当时情况下只能是遥远的希望。因为即使保持一千五百卡路里的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