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箭正中阿巴泰后心,将他射下马来。随后重新背上硬弓,纵马杀向敌军大队。
四周清军,包括顺军将官,连红娘子都看傻了。这哪里是人啊,简直就是杀人机器,挨上死,碰上亡啊!
看着王烁煞神一般滚滚杀来,清军再无斗志,发一声喊,打马就跑,回头都不敢。
顺军士气大震,奋死呐喊冲杀。
这些人大多是能打的军官,再加上身边亲军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壮士卒,战斗力本就非同一般。有王烁这万人敌带着,简直如虎添翼,杀得清军仓皇奔逃,一路跑回山海关去了。
王烁并不住手,回身继续追杀身后没来的及逃走的清军,枪快如闪电。后来,所有清军都刻意绕开他逃跑,唯恐被他碰到。
王烁的五十人卫队,那也是将官和哈克什训练出来的高手组成的,拼杀起来毫不逊色。
五十人把红娘子和鲁小钰看护在中间,宛如一条黑龙,在清军大队里摇头摆尾,来去如风。
红娘子和鲁小钰武艺并不比这些人差,打到最后,她俩成了领军人物,倒把施大柱挤到一边去了,估计施大柱那时候的心理阴影面积无穷大。
红娘子担心王烁有失,一个劲催施大柱跟上王烁,不要管她和鲁小钰。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鲁小钰就是只长了一副文静面皮,平日里调皮捣蛋,战场上更是一只母老虎,本事不在她之下,根本不用别人保护。
施大柱听红娘子屡次催他跟上王烁,忍不住大声反驳道:“我追的上吗,不服你去追追试试!”
红娘子不以为杵,反而笑问道:“你们大将军平日就是这样子在战场上玩命啊?”
施大柱撇嘴道:“他要是带着他的白云踏雪兽和亮银枪来,这里就没咱什么事儿了!”
红娘子让他说的一愣,真是英雄出少年!天幸大明,总算出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第284章 震撼之余想损招 忠言逆耳难改观
李岩和宋献策在山上,看着王烁带领一千骑军,虎趟羊群一般在大队清军中穿梭,没有多久就把看着气势吓人的清军队形给搅了个稀烂,接着就撵在敌军屁股后面追,敌军仿佛见了魔鬼一般,拼命躲着他,没命逃窜。
两个人互相对视一眼,都感到了对方心里的震撼。
他们要保的这位主子,在军事指挥和冲锋陷阵上,恐怕无人敢望其项背。如果再有一个好的发展策略,统一华夏可翘足而待!
两人信心大增,心情也由刚才的郁闷里转出来。
李岩先反应过来,对宋献策道:“走吧,进城见见咱们那位大顺陛下。”
宋献策道:“我的马让骑兵们借走了,他们还没还回来呢。”
李岩“哈”一声笑道:“他们不会回来了,你在这等着吧,我进城了。”说罢徒步带着士卒下山。
宋献策连忙追上去道:“你这人,怎如此不讲义气?我年岁大了,哪比的了你快手快脚?”
李岩却知道,宋献策此时眼珠乱转,四下里打量周边地势,是在思考御敌方略了。
鞑子虽让王烁一顿冲杀给吓了回去,但兵力未损,早晚还会杀回来。
敌军势大,此时不想好御敌方略,待鞑子杀回来时就晚了。
他放慢脚步等宋献策,同时也在思考下一步如何迎敌。
两个人在一起嘀嘀咕咕,最后竟想出一个整王烁的办法,此时暂且不提。
单说李自成,他在永平城头上见大队满清骑军被一个小将带人给撵了回去,这才松一口气,问身边众人,那小将何人?却无一人识的。
从杀散敌军的部队打的旗色上,他知道是李岩率领的,在密云的中权亲军后营到了,心下稍安。
永平县尉前来,将他接到县衙里去暂时休息。这小小县城,连个知县都没有,也就县衙能让他凑合住了。
刚在后堂安顿下,亲兵来报,军师宋献策和中权亲军副将制将军李岩来参见。
李自成嘴里连说“快请!”自己也跟着亲随迎出去。
遭遇了惨重失败,他又变成没架子的那个农民军领袖了。
宋献策和李岩进来,欲大礼参拜,被李自成双手拉住道:“都到什么时候了,还弄这些花活?快进屋,咱们赶紧商量怎么办。”
两个人心里就又暖暖的,想起当时在河南相聚的时日。
可是这一次,他们面临的,是不知要强大多少倍的敌人,还有机会东山再起么?
刘宗敏重伤,仍旧昏迷不醒,牛金星在京师,现在能指望上的,就只有李岩和宋献策了。
回到县衙后堂坐定,李自成讲了山海关失败的经过,然后说道:“吴三桂这小子已经叫朕打残了,估计他手下已经不足两万人。鞑子只骑军就不下三万,后面还有没有,尚且不知。
可是,咱们更惨,连一万人也没有了。都怪朕没听军师的话,才有这次惨败。”
宋献策道:“这怪不得陛下,是臣判断失误。当时应该臣亲自来就好了。”
李自成摆手道:“不说这个了,已经败了,咱们只要都活着,就有翻本的机会。先看看下一步如何走?”说到这里,才问道,“你们如何赶来了,密云那边没事吧?”
李岩将赶来的经过告诉李自成,然后道:“清军大队人马在翁后至中胁的半途就已经改道向连城来了,估计再有两天即可到达山海关。密云不会有清军大队出现了。”
宋献策问道:“陛下下一步如何打算?”
李自成道:“朕想先回京师,待各营人马聚齐,在京师与鞑子决战!”
宋献策道:“如今各营人马一路未到,鞑子势大,恐不待我各路聚齐,鞑子就会杀到京师。”
李自成问道:“依军师之见,当如何?”
宋献策道:“陛下可在京师等待各营,各营若不能到,陛下可分兵两路,一路沿直隶南下,一路向西进山西,均沿途聚集士卒,于潼关内汇合。即便各营聚齐,亦不可与鞑子决战。”
李自成奇怪道:“朕聚齐了大军,难道还怕鞑子吗,为何不能与之决一死战?”
宋献策道:“陛下想必知道,各营人马,多是投我明军与往日山林间盗匪聚成,人心杂乱,战力不一,军纪败坏。虽人众,然并无战胜之把握。
鞑子骁勇彪悍尚且不论,其远离故土,无后顾之忧,上下一心,志在必得。且鞑子刚刚获胜,士气正旺,难以直蓥其锋。
陛下应避开其锋锐,与其拉开距离,留出足够时间先整固部属,严肃军纪。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完成整军。待全军如臂使指,士气可用,方可一战而胜,直驱鞑虏于关外。”
李自成刚刚失败,急于聚集军队报失败之仇,心里并不赞成宋献策的主张,只是装作思考的样子,并未接话。
宋献策如何看不出李自成心中想法?他现在是尽人事,把该说的说了,你爱听不听吧。
当下说道:“依臣之见,陛下应考虑撤出河北、河南,甚至要撤出山西,留出大块空间做为缓冲。陛下退至陕西,依潼关之险据敌。然后行整顿士卒,巩固后方之法。
只要方法得力,不出一年,即可重出潼关。
鞑虏乃异族,天下汉人愿真心投靠者十中无一。
那时,陛下兵精粮足,万民拥戴。登高一呼,天下响应。大军一路向北,鞑虏当望风披靡,天下可传檄而定。”
宋献策还有一层意思没说出来,那就是让出主要战场,让满清和明军打去吧。一来可以减轻李自成一人独抗天下的压力,二来可以抽出时间整顿军队,巩固后方。三来,可以坐山观虎斗,让大明和满清争个鱼死网破,然后李自成出来打落水狗。
大明虽然死了皇帝,然而南方富庶之地尚在掌握之中,不可能因为死了崇祯大家就散伙不干了。死了皇帝可以再立一个,朱元璋子孙到处都是,立个皇帝还不简单?
是以,宋献策料定,大明和满清还有许多恶仗要打。
宋献策这个主意,可以说是十分高明的。但此时一心想报山海关之仇的李自成,能听的进去吗?
第285章 心不死仍欲决战 不经意赚出太子
其实,在宋献策心里,李自成占据陕西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做为王烁势力的屏障,王烁可以不考虑外部忧患,安心发展。
同时,若是机会成熟,李自成在清军压迫下无路可退的时候,可以趁机逼迫他退位,交出军队由王烁代他。
那样,王烁平白就能多出至少十几万军队,实力可以迅速发展到和满清抗衡的水平。
王烁军队的实力,宋献策今天在永平西山上已经看到了,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士卒战力,他的卫队都可以做为李自成亲军的楷模。
没有这五十人运转自如的跟着王烁冲杀,清军不会败退的那么快。而且,人家一人未伤。
李自成要是想去西北惹王烁,估计比现在败得还惨。再说,李自成新败之际,又有自己和李岩在两下里通融,仗就不会打起来。
他又哪里知道,跟着王烁来的这些卫队可不是士卒,基本都是团以上军官,个个拿出来都能当将军,打起仗来当然比李自成那帮人强多了。
但就算公平论实力,王烁的军队有自己独到的建军思想,实力确实比李自成的亲军要强。
李自成觉得,自己的实力还没有象宋献策说的那样,糟糕到偏安一隅的地步,他调集几十万大军,将满清从北京赶出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山海关一战,不听宋献策的吃了亏,这时候就不好意思再反驳。
于是说道:“军师这个主意值得考虑,咱们今天就回京师,朕再下旨,让各营加速赶路,尽快来京师汇合。只是,这后边跟着个大尾巴,着实令人生厌!”
宋献策看出李自成不死心,还有想和满清一战的意思,也不再相劝。
自从打下西安,李自成就不喜欢听他的,而是喜欢自己拿主意或者听牛金星的。
也难怪,牛金星会顺着他的意思来,他宋献策却仍旧不改就事论事的毛病,说出的话来,往往是不好听的多。
当下听李自成提断后的事,就道:“咱们还有两万生力军,敌军合起来估计现在就有六七万。
满清的主力正在赶来,两天以后,敌军数量可突破二十万,是咱们的十倍。陛下可于今日即刻返京,准备抵抗的事。我与李将军带这两万人沿途阻击敌军。”
又思考一阵说道:“事情顺利,可拖延敌军半月;若是不顺,敌军十日之后,就会到达京师。”
宋献策料定多尔衮要等他的主力赶到,才会大举入侵。京师对他来说,毕竟是陌生的地方,凭着几万人马,他不敢贸然进来。万一被对手断了后路,他就有去无回了。
等他主力到达,至少还需两日,休整一日,这就是三天。
从这里到北京,走也要走五天,他和李岩沿途再阻击一下,半月多尔衮能到达京师城下就不错。
李自成听宋献策如此说就道:“如此也好,就有劳军师和制李公子了。只是,你们二位也须小心,莫要与敌硬拼,一定要好好的回来,朕在京师等二位安然回来。”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李自成准备带着他的原班人马回北京。
临走,李自成忽然想起来问道:“今日在城下杀退敌军的那个年轻将军是谁,朕怎未见过此人?”
李岩淡淡答道:“他是臣昔日同门师弟,听臣到达京师,便来看臣。正碰上敌军追赶,便带大家将敌军击退。”
李自成知道李岩出身江湖,结交的天下豪杰众多,这也是他忌惮李岩的一个地方。
听李岩如此说便夸道:“果然英雄出少年呀!他可愿意从军?若是愿意,你叫他来,朕可提他做将军。”
王烁向来不愿见高官,下跪磕头的事他做不来。男儿膝下有黄金,他跪父母,跪长辈可以,让他见崇祯磕头,他都在肚子里问候崇祯祖宗八代,何况是李自成?
李岩知道他这毛病,平日也不带他见军中将领。听李自成如此说,他考虑到日后阻击满清,还需王烁带兵指挥,有个职务方便一些。
想了想,李岩对李自成道:“臣这师弟是江湖中人,平日懒散惯了,不愿为官。可是他得臣师傅真传,武艺、兵法均在臣之上。
臣想留他几日,帮臣阻击追兵。他没有军中职务,确是不便。可容臣与他商量,他若答应,陛下再酌情封赏。陛下之意如何?”
李自成知道江湖人的臭毛病,自高身份,不愿服从任何人,听李岩说王烁是江湖中人,就失去了兴趣。
想想说道:“这样吧,朕留一道旨意,封他做后军左果毅将军,给你当副手。他若愿意,你便于军中宣读,你看如何?”
此正中李岩下怀,他躬身施礼道:“臣代师弟谢陛下隆恩!”
见李自成要走,宋献策装作不经意的问道:“前明太子不知还活着还是死了?”
李自成“哼”一声道:“那个倔种倒是命大,死不了。朕没空,有空了,把吴襄和他一起宰了拿来下酒,朕倒要看看他吴三桂还保谁!”
宋献策轻声道:“这种人留着也是祸患。”话锋一转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