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收已经过了,卫所以外的地里已经没有庄稼,你瞎转悠个什么劲儿呢?
顶多我就是在卫所里不出来,外面的春粮我不种不就完了?
我那一带粮食不种了,你到不了的地儿我照样种啊,你也饿不死我。
有本事你就再往前来,只要你兵力过于分散了,我立刻就派优势骑军吃掉你!
可等半天,王烁骑军就是不过宁远卫。
索尼判断,王烁这么干的意思,无非是他知道卫所坚固不好攻破,放弃直接攻打的意图了。
他这是利用骑军的速度,在各卫所游动,吸引我军出战,趁机攻破卫所。
如果我军不出卫所和他接战,他就到处找我军的防御漏洞,争取对我各卫所采取一一击破之法。
王烁是军事大家,他知道兵力不可过于分散以被我利用,所以也不会过宁远卫,给我们机会。
苏克萨哈赞同索尼的判断,只要我军呆在卫所里不出击,严防死守,王烁就没有任何办法。
这个时候,鳌拜和苏克萨哈没有在北京时的两黄两白旗封地之争,自然不会为了各旗利益产生冲突,也就不会互相谋害了。
鳌拜听从了索尼和苏克萨哈的建议,传令各卫所加固防守,无论敌军如何挑战,不得命令,均不得出击。
他们却不知道,这时候,李定国率领大军,已经在郑成功军舰和大海船的运输之下,在朝鲜北部,长白山脉东麓登陆了。
这时候,山海关附近仍是秋天,树叶开始枯黄,林海远远看去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而长白山脉已经入冬,第一场雪已经飘落。
李定国站在岸边的湿地里,看着天上漫天飞舞的雪花,心中万分焦急。
他的部队刚刚登岸,给养物资还在船上,这场雪下来,一旦大地上冻,建立基地就变得十分困难了。
找到的向导告诉他,没有那么快。这雪少说也得下三五天,雪停之前,大地不会封冻,他们还有时间。
向导是朝鲜族,会说汉话,是李定国花高价雇来的。但这人也就知道如何翻越长白山,再往前走,如何到达满清的赫图阿拉,他就不知道了。
满清在赫图阿拉的时候,还是女真部落里的一个较大部族,没有什么名气,朝鲜人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国家。
直到他们占领辽东,出兵过鸭绿江,大家才知道有满清这一号。
雪越下越大,由开始的碎片变作了雪团,无声的从天空中缓缓坠落,世界一片混白。
先遣军副军长冯绮山看着漫天大雪着急,亲自率领士卒上山砍伐树木。他们必须在大雪封山之前,把基地周围用树木圈起来。
这里根本没有人类的脚印,野生猛兽倒是不少,不建起树栅围墙,人和物资粮食发出的味道,会吸引来成群的猛兽。
先遣军军长牛方亮则布置军队向外防御,搭建营帐。
南京军区那个军的军长是郑成功的本族兄弟郑影,此刻正指挥部队从港口外的大船上往下搬运货物。
这些过去的旧军队,在经过王烁整编之后,加入了王烁军队的新骨干,已经脱胎换骨了。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之下,一路在海船上颠簸劳顿,下船之后却没有人叫苦抱怨,从士卒到军官,都默默无声的加入基地的建设中,没有人偷懒,更没有人闲着。
这才是一支真正的打不垮的铁军!李定国看着这些军纪严整的士卒,守住赫图阿拉老城的信心不由大增。
他吩咐牛方亮,先建士卒营帐,然后是军官营帐,最后才是他的帅帐。在士卒没进入营帐休息之前,他就站在雪地里,看着他的士卒劳作,和他们同甘共苦。
先期到达的热气球侦查测绘大队,由一个上校军官带着,已经在长白山以西工作了一个多月。
王烁也真够下本钱了,把所有军区的侦查热气球都给调来了,有二百多个,一千多侦察兵在茫茫群山里忙碌。
就是这样,在辽东这一望无际的大山里,找到赫图阿拉老城,也是十分困难。
那时候没有卫星定位,只有一个指北针判断方向,距离只好凭借人的肉眼,靠经验判断了。
费时半个月,还不能靠近满清西边的大城市,怕被发现,只能在没有人烟的群山里摸索,判断,最后才找到一座城池,样子,周边地势,山水走向,和去过赫图阿拉老城的密探描述的对上了。
然后就派侦察兵下去,接近老城,抓俘虏审讯,终于确定,他们找到的,就是赫图阿拉。
然后就是定位,画图,测绘,将沿途山脉特点做标记,从热气球上下来,在有特点的地形或者山顶做标志,标志必须清晰,不能让大雪掩埋。
这一千人马不停蹄又忙活半个月,才描绘出一条足以让大军通过的道路。
这道路也就通到长白山西面的山脚下,翻越长白山,还得找向导引路。
领军上校通过携带的电报机向李定国汇报,待他赶到预定登陆的岸边的时候,李定国的大军已经来了。
满清自以为,自赫图阿拉向东没有军队能够过来,西边又是他们的地盘,赫图阿拉十分保险,并未派重兵守御。
防守城池的,都是留守的爱新觉罗本族老兵和将士家属。
但城内粮食物资堆积如山,看来是将这最保险的老城当做了最后安全地带了。
听了探路上校的报告,李定国严峻的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微笑。
清狗,你们的末日到了!
第583章 定国翻越长白山 防寒装备立大功
部队在海边临时营地里休息一夜,第二天天一亮,李定国便命令南京军区的那个军留下继续修建基地,先遣军则冒着风雪前进了。
他们必须在目前地上的雪还不是很厚的时候,翻过长白山脉,否则随着积雪加厚,路会越来越难走。
此次长途奔袭,虽是以步军火枪军为主,但在没有后方补给的情况下,携带全军补给的骡马也不少,山上积雪厚了,骡马行走便十分困难。
部队顶着风雪,在前面向导带领下,在已经完全变白的莽莽群山的沟壑里,排成单兵线,跟随着山势,蜿蜒出二十多里地去。
士卒们背着火枪和弹药,还背着自己七天的口粮——大将军发明的炒面,艰难前行。
在没有后方补给的情况下,弹药必须携带充足。这一次大家都是携带着平日作战三倍的弹药,再加上自己的口粮,负重基本达到了极限。
好在这些士卒都是从西北军区里挑选出来的精锐,个个身强力壮,能够吃苦。
走一段,翻过一个山头,大家脸上也全都见了汗水。
打仗不再依靠刀枪等冷兵器,不需要保持身体的快速反应力,部队配发的棉衣也就厚实了许多,而且连以上军官和每个班的值岗士卒都配备军大衣。
这时候,这厚实的棉衣反倒成了累赘,爬山热啊。好多士卒脱掉了棉衣,放到跟随的骡马身上,让骡马驮着,自己则穿单衣前进。
考虑到长途远征的需要,军事总部给部队每个班都配备一匹骡马。
士卒身上顶多能背七天的口粮,七天是无法到达赫图阿拉的,全班剩余的粮食、炊具,则由骡马驮着。
骡马的负重已经相当艰巨了,再加上全班的衣服,那哪能受得了?
翻过一个山头,李定国命令全军就地宿营,得命令士卒把骡马身上的负重弄下来,不然别说走到赫图阿拉,就是翻过长白山脉,骡马也都给累死了!
没了骡马,这么多物资,指望人肩扛手抬根本不行。
这时候,那朝鲜向导给李定国出了个主意。地上的雪已经很厚了,咱可以做个雪爬犁,把重物都放到雪爬犁上,让骡马驮着,这就给牲畜解决困难了。
这是个好主意!李定国立刻传令,让全军上山砍树,在朝鲜向导指导下,做雪爬犁。
同时,他又传令给全军,这样的潮湿寒冷天气,骡马极易生病,没了骡马,咱们行军就会更加困难,速度就更慢。
所以,大家一定要关心好,照顾好每一匹骡马,它是咱们无声的战友啊!
这李定国的确有山区作战经验,在深山里行军,骡马有时候比人都重要啊!
西北军区的士卒也不是傻子,李定国这么一说,他们立刻就明白了,每个班都十分小心的看护着自己的骡马,给它四处寻找干草料,甚至晚上睡觉把班里的值岗军大衣都让给了骡马来盖。
有了雪爬犁,路上行军果然快了许多,在上难走的高坡的时候,士卒们让骡马空身过去,再全班用力,将雪爬犁拽上山坡。
下坡也用不着骡马,大家还得在后面用力拽着雪爬犁,稍不留神,雪爬犁自己就溜下山去了,把辎重衣服撒一路。
后来,大家想一主意,把雪爬犁上给装个刹车机关,就跟街面上那四轮马车一样,这下坡就省事多了。
李定国看着这些情况,心中不免一动。如果把一门大炮绑到雪爬犁上,每个爬犁再配两匹骡马,大炮完全可以跟上他部队的行军速度。
他出发的时候,是带着十门九零灭夷炮的,只是考虑到翻越长白山,道路难行,才忍痛将大炮留在港口的基地了。
现在他还在长白山里,走出去并没有多远,让炮兵跟上来还来得及。
他立刻命令通信连,派人回去,传他的命令,先弄雪爬犁运五门灭夷炮过来。
除了跟随大炮的炮兵,再每门炮配备两匹骡马,另外加南京军区的十个士卒,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在出长白山之前,赶上大部队。
雪停了的时候,他们终于翻越了长白山脉最高的山峰,到达了热气球部队建立的营地。
往西北看去,仍旧是莽莽群山,没有尽头。恐怕在到达赫图阿拉之前,他们都要在这如长白山一样险峻的群山里行军了。
好在李定国在南方群山里打仗习惯了,并不觉得有多大困难。这里的群山,比起川黔一带,在险峻上差得远了。
西北军区的官兵也大多是在山里长大,并不惧怕这没有尽头的大山。
只是这里要比陇中的大山冷的多了,滴水成冰,晚上寒风吹的呜呜作响,上个厕所时间长了都能将屁股给冻伤。
晚上士卒值岗,半个时辰就得一换,不然人就会给冻僵。
这时候,大家才觉出来总部配发的棉衣和棉靴的好处了。要没有这些御寒装束,人根本就没法在这冰天雪地里生存!
不止如此啊,大将军搞的那个睡袋还真是神了。
晚上睡觉,人合身往那个桶子里一钻,把头上的抽绳一拉,一点热量都不会散失,无论外面如何寒风凛冽,睡袋里面暖和着呢!
那时候没有拉链,工厂的工人就弄个面口袋的样子,再在口袋上方边山留几个孔,串上绳子。
睡觉的时候,从口袋里面把绳子一拉,口袋口自己就缩死了。
虽然还是有缝隙,但士卒有棉帽子,棉帽子在最上面,把口袋的缝隙自然就给堵个差不多。
也不能一点缝都不留啊,那还不把里面的人也给憋死了?
口袋内层有防水油布,不怕水浸。防水油布里面才是蓬松的鸭绒。
鸭绒间空隙多,基本阻隔了热量散失,士卒完全可以在零下几十度的旷野里美美的睡个舒服。
那个煤油炉子就更神了,把铁罐里倒上半下煤油,拧死进口,拉动把手打十几下气,在灶口上划根火柴,拧开开关一点,“腾”一下火就出来了。
大家把口袋里的炒面抓一把出来,放进配发的行军铁饭盒里,再抓一把雪放进去,在煤油炉子上,一会儿饭盒里的炒面就变热糊糊了,吃完了身上就暖和了,再用饭盒装上雪,一会儿热水也有了。
这样在极寒的东北行军,士卒竟然没有冻伤,而且生龙活虎,有说有笑,为有效保存士卒战斗力,下一步进攻赫图阿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584章 一路行军一路收 深山穷人得解救
东北的群山里,不是没有人烟,只是那时候人口极少,能在这寒冷的大山里生存的,都是一些少数民族部落,或者单独的几家猎户。
先遣军长途跋涉,难免要碰上部落的营寨,或者猎户的栖息地。
热气球分队已经把这些要碰到的居民点大致侦查清楚。
为了保守行军秘密,在接近赫图阿拉二百里左右路程的时候,李定国就让把碰到的营寨和居民点拔除了。
营寨部落里的人,能够听从好言相劝,跟着部队行军的,那是最好。和满清同族,坚决抵抗的,必须彻底消灭,不留活口,免得去给满清报信,让满清有防备。
战争是有它的残酷性的,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跟着部队行军的百姓,部队专门分出人来照顾他们,给他们吃喝,像对待中原百姓一般。
大将军是视天下百姓为一家的,不分民族,这个官兵们都十分明白。
百姓们见这些军兵待他们亲切,渐渐也就没有了恐惧,开始和士卒们交流。
王烁的部队里,不仅只有汉人,也有蒙古人和女真人,甚至还有藏人、朝鲜人。
只要真心拥护政府,愿意为解救天下穷苦百姓战斗,政府就一视同仁,不分任何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