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女婿-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的宝钞,依旧是子吃卯粮。不过,也不是只印不收。银行放出的贷款用的是盐票,收贷的时候,也只认盐票。”

“只需要几年,只怕在河北一地方就要替代白银和铜钱,彻底流通开来。因为有了印钱的本事,到时候,若是差钱,开机器印就是了,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偏偏老百姓和商家觉得这盐票使用方便,心甘情愿将真金白银送进银行里去,亏苏木得出来。”

大明朝开国之初发行宝钞,主要是市面上缺少金属货币,为繁荣市场不得以而为之。后来因此滥发,再加上随着生产力的恢复,金属货币开始大量发行,这才退出了市场。

古人有古人的局限性,却不知道掌握了铸币权对一个国家究竟意味这什么。

“如果哀家当初能够想到这个法子,也不会拿不出赈济款子,也不会因为皇帝大婚的钱而着急上火,好一个苏木,果然了得啊!”张太后不觉在心中暗自叹服。

“是啊,苏木什么法子想不出来。”正德附和了一句。

张太后:“只一桩,苏木不该拿官盐做抵押。若是将来有后患,岂不将盐司牵进去,到时候,百官不知道又该闹成什么样子?”

第四百八十二章简在后心

正德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用张太后所不熟悉的表情道:“太后所言差矣,尤其是先前一句。”

张太后愕然地看了正德皇帝一眼,问:“哀家哪一句话说得不妥当?”

正德皇帝:“先前太后说法是善法,这才一个长芦盐场,每年就能为国家赚来好几百万两银子,而且有不影响我大明朝的盐政。不影响我大明朝的盐政可是太后你老人家亲口说的,而且啊,银行每年赚来的好几百万两银子却不是国家的,而是朕、太康公主和苏木的。朕拿四成、太康拿三成、苏木拿两成,余下一成作为银行日常开销。朕赚了钱,自然要入到内库中,岂能平白拿出来给户部?”

“陛下……”张太后沉声道:“天下可都是陛下你的,要那么多钱做什么?还有太康这小丫头,将来嫁了出去,自有俸禄可拿,衣食无忧,怎可在经营银行钱庄谋利,传了出去,也不怕百官弹劾、百姓不敬,拿出笑话?”

正德怒道:“太后这话说得朕不爱听,就说这次朕大婚吧,太后你老人家问户部要钱。户部的官员们可不觉得这天下都是朕的,想拿多少钱就拿多少钱,还不是叫太后你自己凑钱?户部不肯出钱,凭什么叫朕反拿钱贴补给他们,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你就算给朝廷再多的钱,他们也花得出去。居家过日子,讲究的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钱多,自然有钱多的花发。打不比方,就拿河工来说吧,每年朝廷投进去几百万两银子,根本就看不到一个响动。如果你多给些,也一样。一条黄河,外加一条淮河,若想整治,在河堤上植树可以,把河堤全换成条石也可以。所以说,再多的钱,他们也敢都花出去。太后,管理国家这种事情,你就不能太妥协,否则大臣们就要得寸进尺了。太后对官员们就是太软弱了,难道还没看出来,他们就是想把朕当成一个摆设。说句难听的话,这大明朝就算没有了皇帝,靠着官僚集团们,也能顺利的维持下去。”

张太后从来没听到过儿子在自己面前长篇大论地谈论朝政,想不到今天却说出这么多话来,心中剧震:陛下长大了,陛下长大了!

太后呆了半晌,想反驳,却又无从说起:“这也些都是苏木以前跟你说的吗,陛下九五至尊,口中却全是经济,还有人君的体统吗?”

体统二字,张太后是自知无法说服皇帝的。

正德本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这次将话说开了,索性咬牙道:“太后,我们皇家多些钱总是好的,还记得先帝大行的时候,我们两让先帝下葬的银子都拿不出来的情形。最后,还得靠刘孔和等几个贪官,这才是真正的笑话啊!民间有一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一个人的家里,若是没钱,麻烦事就多了。真的日子好过,谁肯整天吵闹,闲的吗?朕的大婚的银子算是凑够了,接下来就是太康出嫁。穷人家嫁女还得陪上几床被子几张桌椅板凳,难不成太后你人心看着太康的终身大事办得潦草?”

听正德提起这事,张太后心酸了,半天才喃喃道:“还有两个月,等过完年陛下就要亲政,这国家该怎么治理,该用些什么人,万岁自己定吧,哀家再不管了。”

“娘,你怎么又难过了呢!”正德见母亲神色黯然,忙伸手去拍着母亲的手背,又陪她说了半天话,才哄得张太后开心起来。

等皇帝离开,张太后还有些郁郁不乐。

不片刻,张永就进得大殿来,说是要将密折收回去归档,这也是司礼监的规矩。

张太后:“张永,陛下回西苑了吗?”

张永欠欠身:“回太后的话,陛下回去了,算了,由着他去。万岁玩了十六年,还有两月就要亲政,以后再不能这么玩耍了,且让他高兴两个月吧!正如万岁所说,这当皇帝是天底下最苦最累的差事,永远也没有休息的时候。你们司礼监等下替哀家写一道旨,就说万岁大婚的银子已经凑够了,是陛下自己掏的腰包,叫礼部预先准备吧!还有,叫礼部派人去沧州顾家下聘。”

“是。”太后说一句,张永就写一句,不片刻就将两道圣旨写好。

然后,他悄悄问一句:“太后娘娘,陛下的内库里不是没钱吗?”

太后:“不用担心,苏木已经替陛下将银子找到了,不但这件,就连太康的嫁妆,都已经备齐。”

其实,张永他们刚才立在殿外侍侯着,太后和皇帝的对话早一字不差地落到耳朵里,听得明白了。

张永和苏木也算是不紧密的政治联盟,自然要替苏木说好话。

他今天抢了太康来信的头彩,在张太后面前也说得上话,故意露出喜悦的笑容:“恕奴婢多嘴,这是好事啊,太后娘娘你为什么闷闷不乐?这儿女手头的钱多些,做爹娘的怎么能不高兴呢?圣人之言,书上的话儿都是让臣民看的,可不是咱们天家的道理。依奴婢看来,苏木能够替陛下赚钱,就让他赚好了。难不成,太后还愿意看到万岁爷和太康殿下将来吃苦受累?”

听到这话,一想起自己的儿女,张太后“啊”一声:“哀家苦了一辈子,若能够让万岁和太康过上好日子,就算是死了也甘心。依你的话看来,苏木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张永:“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吧,陛下大婚如此重大之事,叫户部拿点钱出来,他们还推三阻四,眼睛里还有怎么皇家吗?倒是这个苏木为了陛下和太后你,什么事情都干,这才是真正的忠心啊!苏木此人,既忠且能,有这样的臣子多好啊!”

“既忠且能……”张太后:“先帝在时说过,这做大臣的,当公、忠、廉、能,只要有一项就能大用,苏木自己就占了两项。公字,他没做过官,也看不出来。至于廉,只怕……”

“是是是,苏木这人喜欢钱。”

张太后噗嗤一声笑起来:“罢了,其实,他能将心思放在皇帝陛下和我皇家身上,就难能可贵了,哀家这次到是要谢他一声的。”

心中顿时一动:这个苏木才华高绝,对陛下又忠诚。将来入朝为官,未必不是陛下的肱骨之臣,我却对他有成见了。大约是太康那件事吧,如今苏木已经将太康公主找到,哀家欢喜还来不及,怎么能再怪他?

如此人物,将来还真可堪大用啊!

……

从此,苏木这才是真的如了张太后的法眼了。

第四百八十三章圣旨到

长芦盐运使司将两百万两赈济真定灾民的款子解送到京城之后,吴世奇的代转运使的角色算是扮演完毕。

能够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凑到了这么多银子,此事自然引起了一片轰动,百官都在问,这个吴世奇究竟是什么人物,竟干练至此?

不过,吴老先生以官盐做抵押发行盐票一事,自然也随之传到了京城,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了。

长芦盐司这么干,不就是行宝钞旧事吗?

宝钞当年因为监管不严,只发不回收,最后形同废纸。这玩意儿,说到底就是抢劫。虽说为了赈济灾民不得以而为之,可你一个读书种子这么干就是不成。收刮地皮,残害百姓,圣贤书岂不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再后来,又有官员查到,这个吴大人还真不是正经出身,以举人身份选的官。当年他能够以举人做到扬州府正七品推官,也不知道塞了多少银子,可见此人的人品之卑劣。

与此同时。吴世奇当日为了做代转运使,无论杨廷和怎么循循善诱,也不肯将中旨退还一事时的丑态也在官场中流传开来。

这个时候,一个桑弘羊似的*臣子嘴脸呼之欲出。

这人政才突出,尤其是理财的手段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但这种人若是做了官,只怕非国家之福。

于是,御吏台的言官们这回是找到目标了,见天几十份弹劾折子送到张太后御案前。痛陈盐票之弊,以及吴大人私发货币之罪。若这罪名成立,吴老先生就算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

好在他老人家并不知道自己有皇家撑腰,只要正德和张太后收了银子,就要保他。

等张太后接到吴世奇的请求辞职的折子之后,又看了看满案的弹劾折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约是受了皇帝那一席话的影响,张太后内心中隐约已经对文官们制约皇权的心思有些不满,忍不住冷笑:“先帝大行,因为没钱,不能入土为安,你们这些言官去哪里了;陛下大婚,因为无钱置办婚礼,没办法亲政,你们这些言官又干什么去了;现在苏木打着吴世奇的名号替皇家解了燃眉之急,你们却跳出来找茬。你们这些人对于国家,对于哀家和皇上又有什么用处?”

垂帘十个月,张太后隐藏在血液里的政治基因已经彻底苏醒。

她自然知道如果任由御使们这么一天几十份折子弹劾下去,将来沧州发展银行实际上就是皇家产业一事迟早要***。到时候,正德和自己还真是颜面无存了。天下都是你皇帝的,你还去做生意,就不怕将来在青史上留下一个贪婪荒“饮”的名声吗?

当然,要想让言官们住嘴也是不可能的。

就张太后所知,都察院有十八道御使,一共一百多个言官。这一百多人从属于不同的政治势力,你根本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搞定。

而且,都察院的两个头,左都督御使和右都御使对于下面御使并没有直接管辖权,这大概是明朝政治中以小制大的传统吧!

除了御使台的御使,六部还有给事中。

这么多人中,难免有人郁郁不得志,专门鸡蛋里挑骨头给别人找不自在。在他们眼睛里,皇帝无疑是最大一个鸡蛋,只要骂上几句皇帝,甚至被皇帝打上一顿扳子,顿时就天下闻名,这生意很是做得。

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张太后不可会试图去说服言官们。

说服不成,堵又堵不住,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言官们的注意力从长芦盐司的钱从何而来上引开。

突然间,张太后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忍不住微笑起来。

旁边,张永凑趣地问:“太后娘娘可是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儿?”

张太后:“不是看到,而是想到。哀家想起自家小时候的一件事儿。哀家小时候嘴谗,经常去伙房偷东西吃。家里发现厨房里经常少东西,以为遭了小偷,就养了两条大狗。”

“可哀家不知道啊,有一天就去伙房拿了一只鸡,刚出门,两条畜生就凶神恶煞地扑过来,看架势是要把哀家给活撕了。”

张永啊一声,吓得嗓音都变尖了:“后来呢,太后娘娘你可曾受了伤?”

“伤没受,却吓得不轻,吓得我呀,连手中的烤鸡都落到地上了。”张太后看着张永,问:“后来,你猜怎么了?”

张永:“太后娘娘,奴婢刚才已经被吓得魂不附体了,又如何猜得出来。”

张太后:“当时啊,哀家以后这次定然要被咬死。却不想,那两头畜生却一头朝烤鸡扑去,为了抢肉吃,还打起架来。”

张永笑起来,连连用手拍着自己胸口:“原来如此,太后娘娘鸿福齐天,有惊无险,倒将奴婢给吓坏了。”

张太后:“这次,咱们皇家遇到的可是一百多头啊,现在,只需扔出一块烤鸡,就能让他们自己先打起来。”

说着话,张太后大起声音:“张永,拟两道圣旨。”

“是,奴婢这就写。”

自从上次替太康带信写了两道旨意之后,张太后发现张永此人笔头了得,以后遇到动笔的事情都叫他过来侍侯。

“第一道,免去吴世奇长芦盐运代理转运使和扬州推官一职,调任通政司经历。”通政司经历乃是正七品,吴世奇算是平调。

而且,通政司又是个清水衙门,根本就不管事。张太后也知道吴世奇现在的名声都是苏木一手造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