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樵缧薜枚适堋4稹6x俱得。慈恩記云。以色界等更修起定方受報者。及欲界中不退定人。此定當知唯是生報色界更修方受報者。即名生報故。色界起定可受彼報。又同記云。先要由欲界起故後生色界復重起者。以隔色界一生故。欲界入定是後報業欲界起定既名後報業故。欲界起定力亦可受無相報。故二義俱得。問。設雖欲界得無想定。後生色界不重修者感無相報。何為業因可得何報。答。記文云。若生色界更不入定。但於餘地一生已而便受報。欲界之成所報意云。若色界中不更起定。下靜懀У乜者^一生而後生彼。欲界起定為其業因。隔一生故。是後報業問。若如此云。無想天報可愛生報後二種。何俱舍論唯順生受乎。答。案俱舍論意。望色界中更起定者。及曾欲界不退定者。皆是生報。俱舍舉之云順生受。若欲界退定。色界不重修。退故非業因。不受無想報問。欲界退人。先得之定思業在身。豈不受報。答。依俱舍意。不許思業在身受報。若依大乘。慈恩二釋。一云。若彼受報。應一千劫受彼果報。色界入定。此定生報感五百劫。前欲界業熟亦感五百劫。故一千劫而受彼果。二云。若欲界定感彼生報時。欲界生報時。欲界業受別報者。此欲界業便成生報。今時不受果。此業於受生未熟羸劣故。若爾。不定報問。何故俱舍不許思定在身受報。答。小乘義湣2辉S思業受報而已。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十七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二月七日)。
問。說滅盡定起處差別。云。此據未建立阿賴耶識教。若已建立。於一切處皆得現前意云何。答。未建立阿賴耶識教。是小乘阿含經等。言已建立者。是解深密等諸大乘經。彼小乘經說。滅盡定但有色界起。非無色界起此大乘中說。無色界亦起滅定。今論次上云。先於此起後於色界重現在。前託色所依方現前故為消此文。云此據未建立阿賴耶識教也。問。何故小乘說無色界不起滅盡定乎。答。記文釋云。先入滅定後退滅定。生於色界重起滅定。恐成斷滅。要依色身方入滅定故無色界不入滅定問。設無色界從入滅定。恐何斷滅。答。彼無以界本無色身。滅心心所入滅定者。色心俱盡。命根何住。恐永斷滅故不入。問。今大乘意。從建立阿賴耶識。於無色可滅定。所以何。答。生無色界雖無色身。依賴識根得住。亦起滅定。問。般若經等是大乘教。何說依色身得起滅定。答。法相宗意判。般若經是第二時。解深密經是第三時。既般若經第二時故。未立賴耶。說依色身起滅盡定。問。如天台宗判。方等經是第三時。諸部般若是第四時。若依此判。解深密經是方等故。在般若前。應般若經已立賴耶。解深密經未建立之。何般若經說依色身起滅盡定。解深密說依賴耶起。答若法依天台。般若經中說後三教。其中通教三乘共學。故順二乘說依色身起滅盡定。別圓二教不共二乘。可依賴耶起滅盡定。且通意說依色身。問。言無色界依賴耶識命根住故起滅盡定。賴耶識自入滅盡定。為當如何。答。賴耶識自不入滅定。但為所依令意識入。意識入定依心賴耶問。意識斷滅無有體性。有何物體依賴耶。答。入定但滅意識染分。淨分自性依心賴耶。問。意識所依是末那識。應云依止此末那識。何云依止阿賴耶識。答。論別依根。是末那識。據總所依。云阿賴耶。
伽第五十五。遁論第十五。第三百十八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三月八日)。
問。說無想異熟建立道理云。已生無想有情天中。名滅分位建立無想此之中云名滅分位者。何云事乎。答。言名者。無色四蘊。此無色四蘊名滅分位。立無想果問。記文出景法師解云。若就本識四蘊名上建立名之文。即應說言現起因蘊名上建立。不應說言名滅分位方始建立如此釋意何。答。於名所攝無色四蘊。今無相異熟。本識相應四蘊不滅。轉識相應四蘊滅處。方始建立。故即應言本識相應現起四蘊名上建立。不應說言本識四蘊名滅分位立無想果問。何故本識識四蘊。不說滅言立無相果。答。二無心定無想異熟。不滅本識相應四蘊四蘊故。彼四蘊不說滅言。今文中云名滅分位立無想者。謂滅轉滅相應四蘊。其名滅位。□無想果問。轉識相應四蘊滅者。於七轉識皆應滅耶。答。除第七識諸餘皆。問。何除第七諸餘皆滅。答。對法論云。二無心定及無想天。謂不恒行心心法滅之所建立不恒行者。前六轉識。第七恒行。故知第七彼所滅。問。爾所不滅第七識上。可立無想。何故前云本識相應四蘊不滅名上建立。答。記文釋云。故知但就彼天果報意識種子。立無想天意云。彼天果報意識現行已所滅。然其種子畜在賴耶。於其種子立無想果。第七末那雖是恒行。非是種子之所集在。故不於彼立無想果問。何必種子立無想果。設非種子。立之何妨。答。記文釋云。以彼種子前後相續體是果報無覆無記。於彼建立無想天故無想亦無想異熟意云。非種子法非恒相續。體非果報無覆無記。故不於彼立無想。□種子前後相續體是無記。立無想果。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十九條問。說無想天臨終行相云。後想已。是諸有情便從彼洠粝肷逊菬o想義。何以此文云相生已。答。記文有二釋。一唐三藏釋宣。後想□者。如人已來說名今來。亦如今來說名已來。亦如是二慈□果初生命終。皆無心想。一期無心。雖有色身定業感□□所引譬意如何。次釋雖立道理。何不消論文□命終後受生時。心想正生。說彼正生名為生已。西方語倒。先道□□生。後□無想有情便從洠АF┤缡篱g於已來人立今來名□名彼命終後受他生時心想正生。說為生已。非未命終□無想果中惠無心想。然論文云後想生已從彼洠д摺銖谋藳'。處有中名相生已問。如此二釋師弟相承皆□若全無心想菩薩淨天中見彼所見。若望大般若。此□未消此論云後想生。與經文合。何唐三藏譯大般若。自忘□諷諫三藏御言。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二十條。第四遍□。
問。於異生性。若小乘說拢婪堑妹惿浴4蟪俗谌绾握f□第五十六云。依未生起一切出世拢ǚ治涣惿詥枴T啤跫赐〕寺}道非得。有何差別。答。慈恩釋云。大乘無非□意云。小乘有非得故。於其立異生性。大乘無非得故。不許□起出世拢ǚ治唤枴F湮瓷鹫摺<词欠堑昧x。何破□起。答。未生起者。法未現言。非未生起法體可得。但於非得□非得法後非得似法有體故。不可云於非得上立異生性。一切拢惿浴枴TO云非得許有其體。約其非得立異□答。小乘宗意。約過未法立二非得。彼許過未是實有故。今大□未實有之義立無過未。所依過未既無其體。能依非得亦不可有。非得既無。有異生性。問。言未生起一切出世拢ǖ日摺:蔚嚷}法。答。記文云。不得見道□拢ü嗜缥目芍枴<仍埔磺小:纹姷馈4稹S浳脑啤H粑吹靡姷馈<础醪坏蒙辖⒐试茽栆病枴km得見道。未得修道。於應異性。何□生性。答。記文云。若得見一分。是拢N類故。不名異性問。不得見道立異生性□論其實體何物上立。答。記文云。此性即於見所斷惑云上建立問。若見惑上立異生性。即異生性可見所斷。何薩婆多說修所斷。答。是小乘義□問。爾大乘意如何可說。答。記文云。世第一法捨異生性。見道時斷。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一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三月十一日)。
問。說不相應行中方云。依所攝受論色分位。建立於方何但於建立方。不依四蘊亦立於方。答。凡云方者。就有形者上下四邊所建立也。無色四蘊既無形相。於何得論上下四邊。故於四蘊不立方也。對法亦云。唯依色不因果建立諸方故不可云四蘊立方。問。記文云。若據在名方。四蘊亦名為□文云隨在此處或在此生。即此方攝或依此釋。亦於四蘊可立於方。何云蘊不立方乎。答。四蘊雖無形。然隨所依色。或在此方彼方。或在此生彼生。隨所依色流轉方處。若據在方。亦可為方非謂蘊今可立方。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二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
問。有論文作問云。幾蘊是劣。幾蘊是妙答此問云。無常苦不淨染污若□劣。劣相摺敲畲舜鸷翁N劣何蘊妙乎。答。此答有漏五蘊是劣。無漏五蘊是妙也。問。若以無常名為劣者。無漏五蘊同是有為。不離無常。應名為劣也。何彼為妙。答。記文釋云。無漏五蘊雖復無常。非苦不淨。是故為妙如文可知。問。何雖無常非苦不淨。答。無常是有為苦相。苦不淨是無漏苦相。無漏五蘊雖有為故不離無常。非有漏故非苦不淨。故名為妙。非□常不可名妙。問。何論云無常苦不淨是劣。若雖無常猶名妙者。此中無常言即為無用。答。無常法亦苦不淨染污之義。名為劣也。若雖無□苦不淨不可為劣。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三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三月十三日)。
問有論文作問云。幾蘊是欲界繫。答此問云。於此間生未得對治。或得。已出。三時□行一切分位。是欲界繫此答意何。答。記文云。未得對治。是第一時。未得無漏及色界心對治。具有欲界五蘊。或得者。是二時。得無漏及色界心。但有欲界及不相應行。已出者。第三時。出無漏及色界定心。具有欲界五蘊問。且付第三時。出無漏及色界定心。具有欲界五蘊。可欲界繫樣何。答。若無漏智或世俗智斷欲惑者。住定時俗惑不起。然出定時欲界惑還起。具欲五蘊。是欲界繫問。以無漏智煩惱者。定無退起。何出無漏。欲惑更起欲惑不起。又欲五蘊不可更具。何具欲界五蘊。可是欲界繫耶。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二十四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三月十三日)。
問。有論作問云。幾蘊是色界繫答此問云。已得色界繫對治。若入彼定。或復生彼。未得上對治。或得已出。三時現行。是色界繫此答意何。答。記文釋云。已得色界對治若入彼定者。身在欲界得無色空。及入彼定。是第一時。或復生彼未得上對治者。身□在欲界得無色心已出□及第三時俱可有疑。付第一時所疑。身在欲界得無色□定名色界繫。不可然也。身雖在欲界。若得色界定。應是色界繫。雖得無色定。若身在色界。應亦色界繫。而身在欲界。既得無色定。何為所由色界繫。付第三時所疑。身在色界得無色心。何色界繫。若以身在色界所以名色繫。如第一時。身在欲界得無色定。應欲界繫。在欲界故何以彼名色界繫乎。答。釋第一時。記文云但成色界有漏種意云。身在欲界得無色定。以世俗智雖伏色界現行煩總。未斷色界隨眠種子。色界種子隨遂身故。名色介繫。付第三時。身在色界得無色心。已出還起色介繫。名色界繫。非身在色界□界繫。如未得定名色界界繫。問。付第一時。身在欲界□然凡世俗智不斷種子。若不斷色種。名色界繫者。以不斷欲界繫。可名欲界繫答。不斷種子邊。可名欲界繫。今但約彼現行伏邊。或立色繫。或立欲繫。若得色定伏欲現行以成欲種。名欲界繫。得無色定伏色現行以成色種。名色界繫。界繫中第一時者。得無色定伏色現行。身在欲界。攝色界繫。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二十五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三月十五日)。
問。有大乘論色色繫法云。三時現行義是無色界繫三時現行。一已得無色界繫對治。若入彼定。是第一時也。二或復生未得上對治。是第二時也。三□是第三時也。此中且付初後二時。無色界繫建立樣何。答。記□定者。自在下地入無漏心。是第一時。但成無色界繫種子此釋初時。次下文云。或得已出者。無色羅漢已得無色究意對治。已出具起無色繫法。是第三時此釋後時。如文可見。問。於此二時俱有妨難。付初時疑。入無漏心者。是以無漏智斷煩惱者也。凡以無漏智斷煩惱者。惑種俱斷盡。即非界繫攝。何云但成無色繫種判無色繫。付後時疑。言已出者。是退還義。羅漢退義諸部所諍。經部宗尚不許退義。況此大乘許退果義。何記文云。無色羅漢已得無色究竟對治。已出具起無色繫法。縱薩婆多說有退義。然於欲界令有退義。於其上界不許有退。無色羅漢自在無色。何無色界有果退義。
伽第五十六。遁倫記第十五。第三百二十六條。第四遍造(永觀二年三月十七日)。
問。經部師計唯有心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