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倒是符合温格的风格,他还没在阿森纳正式上任就先插手俱乐部转会操作,这和他当年跳槽摩纳哥之前如出一辙。
“谁?”
“维埃拉和皮雷。”
“一个是我的主力,一个是我的主力替补,阿尔塞纳,是不是有点儿狠了?”
奥德里奇气极反笑。
开车的戴恩一直观察着后视镜里两人的神情,他有些紧张。
他礼聘温格,自然要给他带去他想要的球员,可阿森纳其他人出面,估计会泡汤。
米尔沃尔好歹也是伦敦球队,而且是挺起腰板自封伦敦之王的球队了,哪会把主力卖给阿森纳!
温格也知道让戴恩出面此事多半会黄,所以他才亲自来当说客。
“维埃拉在米尔沃尔要打多少年替补你才会给他主力?你上赛季末扶上位的意大利小伙子应该是你未来计划中的中场主力吧?至于皮雷,的确,我让你卖他给我有些强人所难,可是米尔沃尔不缺替代者吧?”
奥德里奇扭头凝视着温格,不答反问:“你们是不是已经私下接触我的球员了?”
开车的戴恩立刻澄清道:“没有!真没有!我们不会干这种龌龊事!”
奥德里奇翻个白眼,淡淡道:“我一向尊重我的球员,我会试图挽留他们,劝他们留下,但阿森纳开出的条件,我会通过经纪人转告他们,假如他们想走,那你们就给我一个满意的报价吧。”
“一千万英镑,打包两人。”
温格露出微笑道。
奥德里奇摇摇头道:“不可能。他们跟米尔沃尔还有四年合同,一个23岁,一个20岁,你们要买的是兵工厂十年脊梁,一千万英镑?阿尔塞纳,不是我危言耸听,转会市场的金钱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不信我们就等着,就在这个夏天,你们会看到顶级球星是什么身价,而这仅仅是开始。”
从五月份联赛结束之后,转会市场上的谣言就满天飞。
而英超方面,曼联因为夺冠,下赛季将会征战欧冠,收入自然会比去年更高,也让他们变得财大气粗起来。
弗格森提前敲定了索尔斯克亚还不满足,五月中旬把一份一千万英镑的报价秘密呈给了奥德里奇:求购拉尔森。
好在拉尔森对转会没兴趣,直接拒绝。
但曼联还在孜孜不倦寻求超级前锋,毕竟坎通纳下赛季就31岁了。
而外界传言与曼联距离接近的是巴西天才罗纳尔多,曼联与巴塞罗那同时开价两千万美金向荷甲埃因霍温求购巴西射手。
这已经与当年AC米兰创世界足坛转会身价纪录买下伦蒂尼的1300万英镑相差不远。
而罗纳尔多在埃因霍温两个赛季,第一个赛季表现惊艳,打进了三十多个进球,第二个赛季大半时间在养伤,剩下的时间就在和俱乐部主教练闹矛盾,上个赛季的表现不值一提,所以实际上这样的转会身价并不是他巅峰价值体现,制造的轰动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求购罗纳尔多失败之后,曼联将目标转向了英超连续几年顶级表现的阿兰·希勒,目前的进程来看,曼联只等欧洲杯结束后就宣布希勒加盟,双方只差合同上签字。
过不了几天,这笔转会就会出现转折点,凯文·基冈的介入令弗格森再次与英格兰天才级球员擦肩而过,上一次是加斯科因,这一次将是阿兰·希勒,而希勒的转会身价将会创下新的世界足坛转会纪录:1500万英镑!
在这样的背景下,纵然皮雷和维埃拉的人气和大众评价追不上希勒,但慧眼识珠的温格如果认为两人加起来就只值1000万英镑,那么奥德里奇不会念及旧情选择放人,哪怕跟球员闹翻也在所不惜。
温格敢要这两个人,必然胸有成竹能够说服两人加盟阿森纳,毕竟他们都是法国人,而且温格在法国国内执教的时间不短,皮雷和维埃拉早就听闻过温格的大名,再加上阿森纳的豪门背景,米尔沃尔始终还是一座留不住大神的小庙。
不管怎样,奥德里奇跟温格做交易,立场是不同的。
他买图拉姆,花的是他自家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温格想买奥德里奇的球员,花的是阿森纳俱乐部的钱。
第161章 群嘲开启,吸引仇恨
回到伦敦的奥德里奇在第二天就主动前往索斯盖特的家中。
在索斯盖特的公寓外,狗仔队成群结队,不理智的伦敦球迷也虎视眈眈地看着他的宅邸,甚至有人高举着侮辱性的牌子。
无缘94年世界杯的英格兰在家门口错失了晋级96欧洲杯决赛的机会,他们当然觉得这是耻辱,而在点球大战第六轮出场的索斯盖特就成为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奥德里奇依旧开着他那辆老旧的宝马,他把车停在索斯盖特家门口,推门下车之后,周围的记者蜂拥而上,又是拍照又是提问。
“霍尔先生,您对索斯盖特射失点球有什么看法?”
“米尔沃尔会迫于压力卖走索斯盖特吗?”
不得不说,有些成为了“国家公敌”的球员顶不住压力就会选择离开祖国,吉诺拉是一个,未来的贝克汉姆也动过这样的念头。
奥德里奇好整以暇收拾一番情绪,面对周围的记者们,等他们拍照结束后,他轻描淡写地说道:“你们都是白痴吗?还有那些不理智的球迷,踢丢点球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为英格兰足球感到悲哀,国家队显然病入膏肓,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冷静理智地面对失败?找一找失败的原因,总结教训。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英格兰国家队在失败面前就会寻找借口,主教练的责任,球员的责任,场地的责任,天气的责任,鬼知道他妈吃的早餐有没有责任!现在,英格兰从上到下都把责任推给了加雷斯,我只想说,你们都是煞笔,是不是英格兰国家队没有他就会变得更强?就能夺冠了?如果这就是你们的目的,那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未来还会有多少人敢为英格兰效力,白痴们,醒醒吧!”
奥德里奇说完后就推开面前的人,径直朝索斯盖特的家中走去。
说实话,他是故意开启了“群嘲”技能,目的很简单:吸引仇恨。
奥德里奇敲敲门,开门的是索斯盖特的妻子,她目光闪烁不敢去看外面如狼似虎的记者和球迷们,只稍稍打开门让奥德里奇进去就把门关上了。
索斯盖特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踢丢点球的打击加上舆论的谴责,还有围攻他家的威胁,都让他内心煎熬饱受折磨。
奥德里奇在他家里待了一天,开解索斯盖特,甚至还亲自下厨像是朋友一般在这里陪着他们一家人。
到了深夜,安德鲁派来了助手,为索斯盖特一家安排了去地中海度假的飞机,让他们暂时离开英国,避免成为大众焦点。
翌日,奥德里奇成为了众矢之的,因为他开始主动跟全英国的媒体以及足球圈内的评论家开火。
他的矛头直指英格兰主帅维纳布尔斯,直接将对方批的体无完肤。
而针对德国vs英格兰的半决赛,奥德里奇更是在《每日邮报》上发表了一篇技战术评论,标题就是:英格兰自毁长城!
英格兰擅长的是442,不能说战术打法是落伍还是不符合潮流,因为在国家队层面上,跟俱乐部也是截然不同的,俱乐部可以通过一个赛季,两个赛季,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锤炼,磨练出一套成熟的战术。
但是国家队没有那个时间和条件,队员之间的默契度就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后来打下丰功伟绩的西班牙国家队强势之处就是他们能够移植俱乐部成熟的战术体系。
“英格兰到底在打什么战术?首发阵容中,除了门将希曼,剩下十人是皮尔斯,索斯盖特,亚当斯,因斯,普拉特,麦克马纳曼,安德顿,加斯科因,希勒,谢林汉姆。这十个人里面有几个是正印后卫?三个,亚当斯,索斯盖特,皮尔斯。很多人说英格兰的战术打得变化多端,但实际上,这场比赛只是打了一个场上过半数球员都不熟悉的352,或者343。三后卫,双后腰,双边前卫,前腰加双前锋。维纳布尔斯在想什么,我不知道,但从最基本的阵型中,我们就看出了球员的不默契,进攻中,加斯科因非常卖力,但他在前腰位置上表现平平,因为他被德国成功限制住了,英格兰除了开场三分钟依靠角球破门之外,运动战中创造的机会无非是几脚后腰插上的远射以及麦克马纳曼错失的半单刀机会。但是德国队却抓住了英格兰后防线不默契的弱点,屡屡打爆了英格兰的边路防守,扳平比分的进球就是在禁区前左路,德国边后卫插上吸引了英格兰防守注意力,然后防守空当变大,电光火石之间,一脚精妙的直传打穿了防线,德国人再出人意料地横传另一侧,小将昆茨破门挽救了德国。在失球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英格兰退守的人数几乎是德国进攻球员的两倍!但为什么还是丢球了?你不能责怪加斯科因跑回禁区防守是错的,可后防线上只有三名真正的防守铁闸,这就是问题所在,我相信如果是传统的四后卫体系,在进攻球员回防的基础上,英格兰的边路防守不会暴露出那么多的问题,如果不是德国队错失了几个机会,他们完全有能力在90分钟内解决战斗,而他们的机会很多来自打穿了英格兰的右边路防守。点球是失利的原因吗?是,但英格兰要把希望寄托在各个球员都是点球高手这方面吗?如果是,那么我们没必要谈论英格兰足球未来如何发展,只要每场比赛11个球员都龟缩在禁区内,然后等着踢点球就能捧起冠军奖杯了。”
奥德里奇的评论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纵然维纳布尔斯要为英格兰止步半决赛承担责任而下课,格伦·霍德尔离职切尔西即将走马上任国家队,但外界还是认为维纳布尔斯带领的英格兰踢出了漂亮的足球,小组赛4:1大胜荷兰就是一场经典的比赛。
接下来几天,奥德里奇出镜率极高,各方媒体采访他,或是出现在球评节目中,他与各路名宿或专家针锋相对的论战。
哪怕是4:1胜荷兰的比赛,也被他认为不值一提,因为荷兰的全攻全守令他们的后防线暴露出了弱点,而在当代国际大赛潮流中,防守胜利才是主流。
不少中立客观的球评家也声援奥德里奇,在反复复盘英德大战的比赛录像中,条理清晰地分析出英格兰战术体系的脆弱,尤其是防守方面。
一些记者也明确指出奥德里奇之所以突然变成了大嘴巴,目的只有一个:保护索斯盖特,为他开罪也好,让他从公众视野消失也罢,都是为了让索斯盖特从打击中重新振作起来。
最终,欧洲杯在六月底落下帷幕,德国战胜了黑马捷克,以世仇的姿态在英格兰本土捧起了欧洲杯,这让英格兰人愤怒之极。
或许英格兰一直在为66年本土世界杯上击败德国捧起雷米特杯的悬案而还债,此后三十年国际大赛两队遭遇,德国队都会让英格兰留下伤痛的记忆,而英格兰逢德不胜的记录也已经延续了二十多年!
欧洲杯尘埃落定,奥运会又接踵而至。
米尔沃尔队内的球员,有参加欧洲杯的国脚,也有被各国青年梯队招入去打奥运会的,比如皮雷和维埃拉。
奥德里奇的假期结束了,比他想象中早了些,而且在回到伦敦后又做了很多计划外的事情,至少就英德大战而去打口水战就不是他的本意。
法国队半决赛被捷克淘汰,比赛结束之后,图拉姆就没有回国,而是留在了伦敦,直接找到了奥德里奇,提出了转会申请。
图拉姆出道法甲,在法甲就成为了球星,原本来到米尔沃尔是打算淘金的,他自己也没料到在英格兰也闯下了赫赫威名,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两年,他认为该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如果说90年代的意甲是顶级射手的炼狱,那么对于防守球员来说,这里就是求道成仙的洞天福地。
图拉姆向往意大利,几乎和同时代绝大多数后卫一样想去意大利成为世界级的后卫。
而恰恰在这个夏天,意大利有球队正式向他发起了邀请:帕尔马。
米尔沃尔俱乐部每天都有成堆的转会意向传真,有的是报价了,有的是询价,也有的想要租借他们的年轻球员。
奥德里奇每天要浏览至少二十份来自不同国家的俱乐部报价,而大多数在他眼中都是侮辱性报价。
两三百万英镑就想带走他的球员,简直是痴人说梦,哪怕是豪门也不行。
也有的球员不想转会,譬如有球队为内德维德开价一千二百万英镑,特雷泽盖七百万英镑等等。
但大多数球员不想走,有些是忠诚,有些是下家不满意,他们如果要走,一定会是去比米尔沃尔竞争力更强的俱乐部。
帕尔马在90年代初走上了一条辉煌的崛起之路,过去三年中,在意甲中是争冠队伍,欧洲赛场上收获了优胜者杯和联盟杯冠军,加上牛奶大王斯蒂法诺·坦济对俱乐部的大力投入,令帕尔马成为了意甲赛场不可小觑的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