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结婚——那并不在他们一开始定的“交易”范围内!
但是,她明白,谁先跨出那一步,事实上已经说明了无需言传的一切。
九月炎风醺人醉,迎着风,身边的男人紧紧位住她的手。依附着他替自己寻觅的方向,雨薇无忧地往未知的前方去——母亲为她设想的一切,没有因为那只手环而实现,但母亲替她牵了线,这冥冥中的一切呵————看来,明天也会是个好天气,很暖的天气。
(完)
后记郑媛
记得才不过三年前,当我还不是郑媛的时候,我过的是你们无法想象的穷日子。
虽然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很多人以为我的成功轻易得像是垂手可得,过程十分轻松愉快,但我确实不是一炮而红的作者。
在写作的历程上我不曾幸运过,过去你们没听过我,那是因为我的名字淹没在众多作者的大名下,无足轻重到让你们记不住。
不到二十岁,我就开始写小说,连续十年以上的耕耘,才终于得到你们的青睐,那真是很辛苦、很辛苦的一段过去,大好的青春大概一大半都耗在写稿上了。如果我没有因为熬夜而满脸皱纹,那已经要感谢佛祖保佑了!
那段穷到每天吃同样的水煮面、熬夜写稿,一直到早上十点才沾床睡觉的日子,一直存留在我的脑海里,现在回想起来,那像一场梦,我不明白当初自己为什么那么固执,日子已经过得那么苦,到底支持自己继续梦下去的理由是什么?
有时蓦然回首,我都替自己捏一把冷汗,如果我仍然是当初的我,如果我仍然等不到今天,我是否照样每天吃水煮面过日子、每天都是度小月?
答案当然不是。
命运很奇妙,我不得不相信人生是阶段性的成长,除非自己赖着不走,否则不会停滞。
当我以郑媛的名字,出版第一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预料到自己的书能卖到什么地步。
依靠自己对文字的直觉,早在“残酷情郎”还没出版时候,我一口气写完了后续三本书,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快速度,也因为这样我有了积稿,多了喘息的机会。
一直到现在,每月一本稿子对我来说仍然是很吃力的。
我必需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写稿,才能达到你们要求的速度,但还好,写作一直是一件快乐的事,我大概天生注定吃这行饭,所以辛苦的时候傻傻的度过,快乐的时刻当然更不舍得放下了!
现在,我想进一步认识我的读者、认识我的朋友、认识我周遭的人群。如果有机会,想把你们都写进我的故事里。
被很多人眷顾,我承认自己真的很幸运。以前我像是站在大水潭边丢石头的人,许多努力一去不回,听不到掌声。
现在我得到很多关注,许许多多的朋友主动找我对话,再也不像过去一样,我只能单向等待。现在有很多互动从台湾、大陆、香港、星马、加拿大、澳洲、美国……朝我涌来,有很多居住在异国的陌中人,他们全都是我读者,全都成了我的朋友。
很奇怪,当我高中的时候,我热烈的爱上Kierkegaard和Gide,认为自己是全天下最孤独、最不被了解的人。
当我大学的时候,我读ErnrstCassirer的“人论”和MichelFoucault的著作,而且三不五时跷课,窝在房间里心醉地一遍遍熟读Proust的“追忆似水年华”……到现在,在我家书房的柜子里仍然有一大批学生时代的藏书,里面还保留着当时的眉批。
那段言涩、年轻的日子,我以为未来我会成为一个哲学家——或至少是个追求真理的人。
但今天我成了一个写爱情的人。
我不后悔自己没有成为一名哲学家,或者其他任何严肃的学究。爱情小说让我更贴近人生,接近生活,不再沉浸在自已的臆想中,每天只忙着和自己的心灵互动,钻研苦涩的真理。
但学生时代严肃的阅读,对我来说确实有莫大的帮助。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我总能写一些让他们揪到肠子里的心痛故事?
大概是当时严肃的阅读,所学到的深刻省思,我特别能抓住某种不易捕抓的感觉。
记得前阵子“清”风泛滥,有一位朋友指着书店里一整排刚出炉的清装小说问我:“翻翻里面,一堆影子,你气不气?”
“你都说是影子了,又有什么好气?这表示我才是正版,认明‘郑媛’两个字,谨防假冒。”
我云淡风清地回答。
朋友愣了一下,然后笑得抱肚子。
人生到处是哲学,你说是不是?
过苦日子的时候,人绝对学不会幽默,最多只能苦中作乐。
现在我竟然有幽自己一默的时刻,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