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赶尸家族 part1-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清道长道:“师弟,我看朱雀门主和林国余所说的也不无道理,不如咱们就亲自下到山下,问明一下情况如何?”

  承德道长道:“好,那就下山。如果真是我的门下惹事生非,我绝对不会轻饶了他们,但是如果是外人造谣污蔑我的门人,我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一时间两派气氛搞的极僵。朱雀门下弟子都恨极了这个卖拉面的老者,一路下山,就连阿剖都不扶住他,老者自己挑着他的担子,晃晃悠悠的走到了山下。

  一行人到了镇子上,由林国余和那个武当山的俗家弟子指认,到了饭店,先找到店小二和掌柜的问寻。朱雀仙子和林国余总想着他们应该会说出事实真相,哪知道一询问,掌柜的说自己是自愿在八月十五来临之时,多给武当山捐了些香火钱,武当山的弟子没有丝毫的用强,店小二更是直接说店外发生的事情他没有看到,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而山下的闲散人一听问到这事情,都纷纷地说刚才自己不在场,并没有亲眼见到刚才朱雀门和武当山的弟子起争执。又问到了附近的店铺,也都纷纷说给武当山捐香火钱完全是出于自愿,没有丝毫的强迫,有些店铺也推说不清楚刚才的事情,更有几家更是直接说事情是因朱雀门引起的,武当山的几个弟子是自卫还手。

  第八七二节武当峰(31)

  第八七二节武当峰(31)

  这样一来,倒把朱雀门的众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众人只不过见武当派的第三代弟子行事不端,才出手的,哪里知道武当山下众人要么和第三代俗家弟子相互勾结,要么是惧怕武当山三代弟子的淫威,居然再没有人敢替自己说一句话。眼下已经无计可施,就算承清道长出面,不和自己计较,恐怕也难挡天下悠悠之口,朱雀门在江湖上再无立足之地。

  朱雀仙子长叹一声。

  这时候承清道长也有些为难,看了一眼门下的大弟子,客座执事。客座执事道号玄聪,是承清道长的大弟子,此人年约五十余岁,颌有稀稀疏疏的几根胡子,面色微微有些蜡黄。玄真见承清道长看向自己,马上站了出来,说道:“师父,师叔,我料这其中必定有误会。那日小徒来信,曾经说到过杜聿明将军和孙将军都曾经见过林国余,林国余在缅甸屡立奇功,数次救了杜将军和孙将军。接他们的话来说,林国余必定不会是无端生事之人。何况朱雀门一向行侠仗义,或许这次是受人挑拨也说不定。”

  玄聪出来讲话,承清道长的另外一位徒弟也站了出来。此人名叫玄真,是八大执事中的号房执事,这人说道:“正是。那天我还和师兄谈论道,江湖上多年来都没有出现过林国余这样的少年英雄了,可惜无缘一见。以林少侠的所作所为,断然不会故意找我们武当山的麻烦的。”

  林国余心道:“这不是废话吗?天下有谁会无端的找武当山的麻烦?就连张习镇野心之大,也只是想着号令江南各派,绝对没有对武当少林下手的意思,更何况我无门无派,朱雀门也是一个小门小派,还在跑到千里之外的武当山捣乱?哪里有可能。不过我明明只见过孙将军,没见过杜将军,为什么这位道长这么尊贵的身份会公然说谎呢?”

  第八七二节武当峰(32)

  第八七二节武当峰(32)

  又想了一想,突然明白:“哦,怪不得承清道长派第三代中的佼佼者许绍光去给李宗仁当参谋,原来承清道长早就算到了这一招。武当山正在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承清道长是想通过派许绍光当上了李宗仁的参谋而取得和李宗仁将军的联系,从而保证在武当两派相斗是落于不败之地,自古以来门派之争只要有一方得到了官方的支持,都占了极大的便宜。只是恐怕承清道长也没有料到后来许绍光会被杜聿明将军要“借走”,从而使他的这一步棋没有取得成功,不过这结果也算不错的,杜聿明也是一方大员,承清能得到他的支持,虽然没有得到李宗仁的支持那样立竿见影,但是同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承清道长的这一步棋走的也真是不错,同样也可见承清承德两位道长在武当山斗的激烈程度了。

  承清道长道:“是吗?玄聪,绍光什么时候来信的?”

  玄聪答道:“是在十几天以前到的,因为师父师叔这些天一直在研究少林大会之事,所以绍光的来信并没有通报给师父师叔。”

  承清道长说道:“哦。那绍光的信上都说了些什么?”

  承德道长颇有不满的看了承清道长一眼,心道:“眼下正在商量朱雀门的事情,你却在这里扯什么‘绍光来信’,难道你想用一个三代弟子的来信就把这件事情这么拖过去吗?”

  玄聪答道:“绍光说是杜将军的部队已经自野人山退回了云南,部队伤亡惨重,原来的十万大军最后仅余四万多。孙将军没有与他一同穿野人山退到云南,反而是全军退到了印度。据说当天英国军人不买孙将军的账,说是中国军队不能打仗,退到印度之后只能引起地方上的恐慌。中国军队要退到印度可以,但是只能以难民的方式进入,不能以军队的方式退入,要求新三十八师解除武装。孙将军大怒,大骂英国守军背信弃义,亲自命令手下的部队全幅武装,冲到了英军守护的地点,眼看双方就要一场恶战。这时孙将军当初所救的一个英国将军正好败退到那个英军的守地,见到对面果然是孙将军,与英军将领说起了孙将军的战绩,以两千士兵解救了数万被日军所困的英军,称赞孙将军会打仗,这时那里的英军才允许孙将军进入印度。听说孙将军远征军中唯一一个编制建全的部队。”

  (孙立人一怒几乎与英军起冲突一事,完全是史实。残兵的新三十八师居然能吓住了英军,孙将军的确够牛!)

  第八七三节武当峰(33)

  第八七三节武当峰(33)

  承清道长叹道:“孙将军真是当世虎将,孙武转世。玄聪,还有什么吗?”

  玄聪道长继续道:“还有,赵正绍说在野人山里他们的后续残部退下的时候,遇到了日军的追击,当时有一人在野人山大发神威,以个人之力挡住了数百日军,救了这几支残部,后来据回去的将士们描述,那人应该正是林国余。连杜将军听到这消息,一直称赞林国余,说想要见他一面,正绍的信上说让弟子打听一下林国余的踪迹。”

  说到这里,林国余要是再不明白承清道长的意思,那就是蠢蛋了。很明显玄清道长是要借杜聿明和孙将军之口说出林国余是一个“好人”,不可能会做出污蔑玄风道人和他的徒弟这种事情。而且,也告诉承德道长,不要看林国余年纪轻轻,他可并不是一无背景的,两个将军都很看重林国余,想要把林国余留在武当山?先考虑一下自己有没有实力去和军队抗衡吧。

  不过他所说的倒是大部分都是真的。尽管许绍光的来信中还不能确定野人山出现的是不是林国余,但是当杜聿明和孙将军谈论如何从缅甸后退到国内的情况的时候,许绍光也的确听到了孙将军谈到过林国余,许绍光也专门向孙将军问过林国余救他的情况。后来退到国内之后,不少的残兵在大队之后退回,谈到山神的出现,许绍光也猜到了有可能是林国余,但是他并没有肯定。他只是在来信上稍提了一下而矣。并没有确认林国余就是山神。

  承德道长冷冷的问道:“林国余,你在缅甸真的这么厉害?居然被当地的百姓供成是山神?”

  林国余心想到这里并没有什么必要隐瞒,于是点头道:“不错。不过当地百姓供的那个山神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是我,有一部分是龙虎山的张天师。”

  承清听到林国余承认自己是山神点头不止,心想这个孩子真懂的顺杆爬。可是林国余之后的话把承清承德两位道长都惊呆了。

  第八七三节武当峰(34)

  第八七三节武当峰(34)

  承清道长道:“什么?张习镇天师的下落,你知道?”

  承德道长也道:“张天师不是已经失踪很久了吗?我听说他的儿子,少天师张鑫一直让全国的天师教弟子到处找寻他的下落,他怎么会在缅甸的?”

  身后的玄风道人和那些俗家弟子颇有些不满,本来正在商量朱雀门打了武当派弟子的事情,结果突然间又转到了张习镇的身上,可是谁都没有胆子打断两位老道长的话。

  林国余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此时张寻、其其格已死,张璞下落不明,再也没有必要隐瞒了,只是其中必要的一些情节,比如刘基和旱魃,很自然的就被林国余给省略掉了。听到张习镇练阳符经发疯,但是却成功的突破了第七层,承清承德惊的四只眼睛都合不拢,好半天才各念了一声道号:“无量天尊,想不到张天师会落的如此的下场。”

  承清叹罢,才说道:“师弟,你看今天的事情怎么解决?”

  承德道长看了一眼,也知道承清的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既然不可能把朱雀仙子和林国余怎么样,不如就做一顺水人情,说道:“算啦,都是一场误会。我想朱雀门主和林国余也不会做这些事情的,这件事情就些揭过,玄风,你和你的徒弟以后也不要再提这件事,记住祖师爷的教诲,万不可仗势欺人,不然我绝对不能饶你。”

  玄风道人心里十分的窝火,可是掌门和副掌门都统一的意见,他又能如何呢?只能躬身道:“是,徒儿谨记。”

  玄清道长道:“这样才好。朱雀仙子,我想你们此行必定是也要去少林参加少林大会吧,这几日我正和师弟商量此事。不如请朱雀门先到武当山一叙如何?”

  朱雀仙子看了看林国余,林国余点了点头,于是朱雀仙子也点头道:“那就叨扰两位道长了。”

  一行人又沿原路回到了武当山,再也没有人理会那个卖拉面的老者,镇子上本来聚了许多的好事者,等着看武当派如何与朱雀门一斗,见两下里相安无事了,也都深感无趣的退去。

  第八七四节武当峰(35)

  第八七四节武当峰(35)

  两队人舞刀弄枪的从武当山下来,大有一决生死的样子,可是却又有如宾主一般的回到了武当山,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一行人上到了武当山,玄清道长也算高看朱雀仙子,把她和林国余当成贵宾,奉为首席,若是其它教派,恐怕除了少林、天师教、峨眉山以外,还真是再没有哪个门派能享受到武当山如此的待遇,别说是朱雀门这样的三流门派,就算是青城、茅山恐怕都得不到这样的待遇。

  奉过茶之后,承清承德两位道长与朱雀仙子和林国余细谈,详问了一些事情,又谈到了少林大会之事。林国余才从这二人的言语中听到他们为何迟迟不肯去少林。

  原来二人皆有私心,皆想在少林大会中出人头地,尽管他们的名声已经够响了,但是没有谁会在乎名声更响亮一些吧?但是偏偏问题就出在由谁去少林。一旦某一方带队去了少林,另一方自然会担心他抢尽风头;但是在少林的那一方同样担心,万一留在武当山内的人搞些什么鬼把戏,把多年来苦苦支撑的平衡局面给破坏掉,那事情则大大的不妙。故此二人是谁都想去少林大会,可是偏偏谁也不敢去少林大会。所以虽然离着少林很近,也是最早收到少林寺请帖,可是时到今日倒底由谁出面,也都没有商量定。

  当然,上面的事情都是林国余知道承清、承德不合之后的猜测,承清承德可是没有亲自说过这些话。林国余不禁暗笑,这两个人居然为这种事情操心,事实上不是很容易吗?

  林国余道:“两位道长。我想永慧方丈既然力邀各门各派一同出席,说明日本方面肯定实力也是不俗,而这一战定开封,实在是咱们法术界、武术界难得了为国效力的机会,为何两位道长不同时出席呢?以两位道长的功夫、资历,少林一战定可以战胜日本人。”

  第八七四节武当峰(36)

  第八七四节武当峰(36)

  承清看了一眼承德,叹道:“我和师弟也曾经商量过一同出席,只是武当山上事务众多,你们也都见到了,到了八月十五,来上香祈福的人比起平常来更要多了数倍,说不定有军政大员要来。我们师兄弟二人都离开,怕有不妥啊。”

  林国余心道:“什么不妥,还不是你们俩怕下一代的双方弟子不能够维持平衡,怕有一方坐大,回来不好收拾?”

  林国余道:“其实武当派中不是有八位执事吗?纵然两位道长都离开了,八个部门不是照样可以正常运转?更何况武当离少林很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