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中瞻望明府谓如仲尼,非颜回不敢以迎孔子。’更问风俗人物。太守甚奇之,曰:‘仆非仲尼,督邮可谓颜回也。’遂历职股肱,举孝廉”也。 
  注'二'历法,太岁在丁﹑壬,岁德在北宫,太岁在亥﹑卯﹑未,岁刑亦在北宫,故合于干位也。 
  注'三'易坤卦上六象词也。以爻居上六,故云其道穷也。王弼注云:“阴之为道,卑顺不逆,乃全其美,盛而不已。固阳之地,阳所不堪,故战于野。” 
  注'四'申,重也。 
  注'五'姑,且也。息,安也。小人之道,苟且取安也。礼记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也。 
  注'六'续汉书曰:“穆举高第,拜侍御史。桓帝临辟雍,行礼毕,公卿出,虎贲置弓阶上,公卿下阶皆避弓。穆过,呵虎贲曰:‘执天子器,何故投于地!’虎贲怖,即摄弓。穆劾奏虎贲抵罪,公卿皆臱,曰‘朱御史可谓临事不惑者也’。” 
  时同郡赵康叔盛者,隐于武当山,清静不仕,以经传教授。穆时年五十,乃奉书称弟子。及康殁,丧之如师。其尊德重道,为当时所服。 
  常感时浇薄,慕尚敦笃,乃作崇厚论。其辞曰: 
  夫俗之薄也,有自来矣。故仲尼叹曰:“大道之行也,而丘不与焉。”'一'盖伤之也。夫道者,以天下为一,在彼犹在己也。故行违于道则愧生于心,非畏义也; 
  事违于理则负结于意,非惮礼也。故率性而行谓之道,'二'得其天性谓之德。'三' 
  德性失然后贵仁义,'四'是以仁义起而道德迁,'五'礼法兴而淳朴散。故道德以仁义为薄,淳朴以礼法为贼也。'六'夫中世之所敦,已为上世之所薄,'七' 
  况又薄于此乎! 
  注'一'礼记仲尼叹曰:“大道之行,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郑玄注曰:“大道,谓三皇﹑五帝时也。” 
  注'二'率,循也。子思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 
  注'三'天之所命之谓性,不失天性是为德。 
  注'四'道德之性失,仁义之夡彰。 
  注'五'迁,徙也。 
  注'六'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注'七'中世谓五帝时。 
  故夫天不崇大则覆帱不广,地不深厚则载物不博,'一'人不敦厖则道数不远。'二' 
  昔在仲尼不失旧于原壤,'三'楚严不忍章于绝缨。'四'由此观之,圣贤之德敦矣。老氏之经曰:“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五'夫时有薄而厚施,行有失而惠用。'六'故覆人之过者,敦之道也;救人之失者,厚之行也。往者,马援深昭此道,可以为德,诫其兄子曰:“吾欲汝曹闻人之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得言。”斯言要矣。远则圣贤履之上世,'七'近则丙吉﹑张子孺行之汉廷。'八'故能振英声于百世,播不灭之遗风,不亦美哉! 
  注'一'帱亦覆。左传曰:“如天之无不焘,如地之无不载。”“帱”与“焘”同。 
  注'二'敦厖,厚大也。左传曰:“人生敦厖。”数犹理也。言人不敦厚,不能入道之精理也。 
  注'三'原壤,孔子之旧也。礼记曰:“原壤之母死,孔子助之沐旘。原壤登木而歌曰:‘狸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亲者无失其为亲,故者无失其为故。’”注'四'说苑曰:“楚庄王赐髃臣酒,日暮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柰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髃臣百余人皆绝去其冠缨,乃上火”也。 
  注'五'此老子*'道'*德经之词也。顾欢注曰:“道德为厚,礼法为薄,清虚为实,声色为华。去彼华薄,取此厚实。” 
  注'六'俗之凋薄,以厚御之;行*'之'*有失,以惠待之。即上孔子﹑楚庄是也。 
  注'七'履,践也。言敦厚之道,孔子﹑楚庄已践履之。 
  注'八'宣帝时丙吉为丞相,不案吏,曰:“夫以三公府案吏,吾窃陋之。”子孺为车骑将军,匿名远权,隐人过失。 
  然而时俗或异,风化不敦,而尚相诽谤,谓之臧否。记短则兼折其长,贬恶则并伐其善。悠悠者皆是,其可称乎!'一'凡此之类,岂徒乖为君子之道哉,将有危身累家之祸焉。悲夫!行之者不知忧其然,故害兴而莫之及也。斯既然矣,又有异焉。 
  人皆见之而不能自迁。何则?务进者趋前而不顾后,荣贵者矜己而不待人,智不接愚,富不赈贫,贞士孤而不恤,贤者□而不存。故田汀宰鹣灾掳补穑ФТ居谝怨髨艘浇浴#Х蛞院⒌灾伲褐祝模挥滩荒苷褚黄断停鲆还率浚挚銎湎抡吆酰〈饲菹ⅰ⑹酚闼宰谇埃逃诤笳咭病#澹Ч适倍厮酌溃蛐∪耸卣荒苡找玻皇狈袼妆。渚游埃宀荒苤挂病#ЯШ卧颍肯冉呒韧环矗罄凑吒聪八锥分且孕榛⒍倚盼ⅲ瘫〕矶矿葡 K垢枪确缬小捌琛敝荆撸Хツ居小澳衩敝樱。О耍А�
  注'一'悠悠,多也。称,举也。 
  注'二'田汀�*(武)**'景'*帝王皇后同产弟,为太尉,亲贵用事。韩安国为梁王太傅,坐法失官,安国以五百金遗汀‘为言太后,即召以为北地都尉也。 
  注'三'翟方进,成帝时为丞相。淳于长,元后姊子,封定陵侯,以能谋议为九卿,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也。 
  注'四'前书曰:“天子以韩安国为国器,拜御史大夫。”又曰:“翟方进智能有余,天子甚重之。”故言名宰也。 
  注'五'韩诗外传曰:“禽息,秦大夫,荐百里奚不见纳。缪公出,当车以头击闑,脑乃精出,曰:‘臣生无补于国,不如死也。’缪公感寤而用百里奚,秦以大化。” 
  礼,大夫殡于正室,士于适室。韩子曰,史鱼,恚Т蠓颉W洌押笄蕖m'君吊而问之。曰:“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以尸谏也。 
  注'六'皆牵于时也。 
  注'七'诗小雅曰:“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 
  注'八'诗小雅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也。 
  嗟乎!世士诚躬师孔圣之崇则,嘉楚严之美行,希李老之雅诲,思马援之所尚,鄙二宰之失度,美韩棱之抗正,'一'贵丙、张之弘裕,贱时俗之诽谤,则道丰绩盛,名显身荣,载不刊之德,'二'播不灭之声。然*'后'*知薄者之不足,厚者之有余也。彼与草木俱朽,'三'此与金石相倾,'四'岂得同年而语,并日而谈哉?” 
  注'一'事具韩棱传也。 
  注'二'刊,削也。 
  注'三'彼谓薄也。 
  注'四'此谓厚也。老子曰:“高下之相倾。” 
  穆又着绝交论,亦矫时之作。'一' 
  注'一'穆集载论,其略曰:“或曰:‘子绝存问,不见客,亦不荅也,何故?’曰:‘古者,进退趋业,无私游之交,相见以公朝,享会以礼纪,否则朋徒受习而已。’曰:‘人将疾子,如何?’曰:‘宁受疾。’曰:‘受疾可乎?’曰:‘世之务交游也久矣,敦千乘不忌于君,犯礼以追之,背公以从之。其愈者,则孺子之爱也;其甚者,则求蔽过窃誉,以赡其私。事替义退,公轻私重,居劳于听也。或于道而求其私,赡矣。是故遂往不反,而莫敢止焉。是川渎并决,而莫之敢塞;游豮蹂稼,而莫之禁也。诗云:“威仪棣棣,不可筭也。”后生将复何述? 
  而吾不才,焉能规此?实悼无行,子道多阙,臣事多尤,思复白圭,重考古言,以补往过。时无孔堂,思兼则滞,匪有废也,则亦焉兴?是以敢受疾也,不亦可乎!’”文士传曰:“世无绝交。”又与刘伯宗绝交书及诗曰:“昔我为丰令,足下不遭母忧乎?亲解缞绖,来入丰寺。及我为持书御史,足下亲来入台。足下今为二千石,我下为郎,乃反因计吏以谒相与。足下岂丞尉之徒,我岂足下部*'民'*,欲以此谒为荣宠乎?咄!刘伯宗于仁义道何其薄哉!”其诗曰:“北山有鸱,不絜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揽,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凤之所趣,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盖因此而着论也。 
  梁冀骄暴不悛,朝野嗟毒,穆以故吏,惧其衅积招祸,复奏记谏曰:“古之明君,必有辅德之臣,规谏之官,下至器物,铭书成败,以防遗失。'一'故君有正道,臣有正路,'二'从之如升堂,违之如赴壑。今明将军地有申伯之尊,'三'位为髃公之首,'四'一日行善,天下归仁,'五'终朝为恶,四海倾覆。顷者,官人俱匮,加以水虫为害。'六'京师诸官费用增多,诏书发调或至十倍。各言官无见财,皆当出民,搒掠割剥,强令充足。公赋既重,私敛又深。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猒,遇人如虏,或绝命于棰楚之下,或自贼于迫切之求。'七' 
  又掠夺百姓,皆托之尊府。遂令将军结怨天下,吏人酸毒,道路叹嗟。昔秦政烦苛,百姓土崩,陈胜奋臂一呼,天下鼎沸,'八'而面谀之臣,犹言安耳。'九' 
  讳恶不悛,卒至亡灭。昔永和之末,纲纪少□,颇失人望。四五岁耳,而财空户散,下有离心。马免之徒乘敝而起,荆扬之闲几成大患。'一0'幸赖顺烈皇后初政清静,内外同力,仅乃讨定。今百姓戚戚,困于永和,内非仁爱之心可得容忍,外非守国之计所宜久安也。夫将相大臣,均体元首,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 
  岂可以去明即昧,履危自安,'一一'主孤时困,而莫之恤乎!宜时易宰守非其人者,减省第宅园池之费,拒绝郡国诸所奉送。内以自明,外解人惑,使挟奸之吏无所依托,司察之臣得尽耳目。宪度既张,远迩清壹,则将军身尊事显,德耀无穷。天道明察,无言不信,惟垂省览。”冀不纳,而纵放日滋,遂复赂遗左右,交通宦者,任其子弟﹑宾客以为州郡要职。穆又奏记极谏,冀终不悟。 
  报书云:“如此,仆亦无一可邪?”穆言虽切,然亦不甚罪也。 
  注'一'黄帝作巾机之法,孔甲有盘盂之诫。太公阴谋曰,武王衣之铭曰:“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镜铭曰:“以镜自照者见形容,以人自照者见吉凶。”觞铭曰“乐极则悲,沉湎致非,社稷为危”也。 
  注'二'说苑君道篇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臣术篇曰“人臣之术,顺从复命,无所敢专,义不苟合,位不苟尊,必有益于国,必有补于君”也。 
  注'三'申国之伯,周宣王之元舅。 
  注'四'冀绝席于三公。 
  注'五'论语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注'六'水灾及蝗虫也。 
  注'七'贼,杀也。 
  注'八'前书淮南王谓伍被曰“陈胜,吴广起于大泽,奋臂大呼,天下响应”也。 
  注'九'秦胡亥时,山东兵大起,叔孙通谓胡亥曰:“鼠窃狗盗,郡县逐捕之,不足忧。”诸生曰:“何先生言之谀也!” 
  注'一0'质帝时,九江贼马免称“黄帝”,历阳贼华孟称“黑帝”,并九江都尉滕抚讨斩之。九江、历阳是荆扬之闲也。 
  注'一一'即,就也。 
  永兴元年,河溢,漂害人庶数十万户,百姓荒馑,流移道路。冀州盗贼尤多,故擢穆为冀州刺史。州人有宦者三人为中常侍,并以檄谒穆。穆疾之,辞不相见。冀部令长闻穆济河,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及到,奏劾诸郡,至有自杀者。 
  以威略权宜,尽诛贼渠帅。举劾权贵,或乃死狱中。有宦者赵忠丧父,归葬安平,'一'僭为玙А⒂裣弧⑴既恕#Ф挛胖驴ぐ秆椤@粑菲溲厦鳎旆⒛蛊使祝率鲋掌浼沂簟5畚糯笈髂乱柰⑽荆渥髯笮!#模А�
  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讼穆曰:“伏见施刑徒朱穆,处公忧国,拜州之日,志清奸恶。诚以常侍贵宠,父兄子弟布在州郡,竞为虎狼,噬食小人,故穆张理天网,补缀漏目,罗取残祸,以塞天意。由是内官咸共恚疾,谤讟烦兴,谗隙仍作,极其刑鼟,输作左校。天下有识,皆以穆同勤禹、稷而被共、鲧之戾,若死者有知,则唐帝怒于崇山,重华忿于苍墓矣。'五'当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