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西凉-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牢关,西凉军大营。

“主公,三万骑兵可以出征了!”

贾诩匆匆进了内堂,向罗征拱手说道。

“好!”

罗征顿时精神一振,猛的一拍桌案,长身而起道:“速召众将前来议事!”

“遵命!”

贾诩答应一声,立刻又奔了出去。

许昌,南门。

惊天战鼓声中,密密麻麻的西凉兵举着盾牌,推着攻城云梯,向许昌城头发起了舍生忘死的冲锋。攻城云梯被装在了底座上,下面还装上了轮子,可以推着走,不但省力,而且还十分稳固,只要把车子推到城墙下面,拉动缆绳,云梯的上半部分就会压在城头上。

再把卡扣给卡上,士兵往上面一压,就很难再把云梯从城头上掀翻。

加上底坐的重量,七个个士兵都很难再将云梯撼动。

西凉军在军械装备方面已经完全走在了其他诸侯前列,受到激励的匠人们穷尽心思研究出了许多五花八门的军械,特别是在攻城器械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良。

这种新式的攻城云梯,就是军器司最新搞出来的成果。

与此同时,一座座被装上了轮子的木楼被推到了阵前。

这些木楼足有三丈多高,比许昌城墙还要高出不少,正面装了许多挡板,最上面是个很大的平台,每一座木楼上都能站五十名士兵。

上面座木楼上,全都站满了弓箭手,居高临下的向许昌城头倾泻箭雨。

喊杀声、惨叫声充斥天宇。

许昌城头的曹军顶着箭雨。拼死阻击西凉军爬上城头。

“该死!”

有曹军小校忍不住气的破口大骂道:“这些西凉狗崽子的攻城器械花样可真多,竟然还能弄出来这么高的会移动的木楼。什么时候攻城的军队也能用弓箭压制守城的军队了。”

于禁眸子里一片寒凉,心情沉重之极。

之前一直听说西凉军的器械装备十分精良。但也只是听说,从来没亲眼见过。

直到此刻,才算亲眼见识到了。

这些川军的装备很一般,也就和主公麾下的军队差不多。

但西凉军的这些攻城器械,却是让人大开眼界,特别是那些会移动的木楼,竟然比许昌的城墙还高,弓箭手站在上面,就可以居高临下的用弓箭压制自己麾下的兵马。

轰!

就在这时。城门洞里一声巨响,城墙都似乎抖了几下。

“火油!”

于禁低头看了一眼,立刻大喝一声。

只见一架完全用铁皮包裹起来的狰狞冲车从城门洞里倒着冲了出去,一直冲过吊桥五十余步才停了下来。冲车上装了四个轮子,看不见人,好像自己在动似的。

冲车当然不可能自己动,这个代年可没有蒸汽机和燃油机。

推着冲开撞城门的士兵就躲在冲车下面,站在上面自然不可能看到。

当然,看不到。想也能想到。

等到冲开再次冲过来吊桥的时候,城头上的曹军士兵立刻合力将一锅煮沸了的火油合力抬了起来,准备泼下城头,然而就在这时。又是一拨密集如飞蝗般的箭雨倾泻了过来。

“啊啊啊……”

凄厉的惨嚎声中,合力抬起油锅的士兵至少被射翻了四分之三。

大半士兵被射翻,油锅里沸腾的火油还没有倒下去。就直接扣翻在了城头上,滚烫的火油立刻将附近的曹军士兵烫的惨嚎不止。滚倒了一大片。

轰!

又是一声巨响,冲车再次狠狠的撞上了许昌城门。

“去死!”

于禁奋力挥刀。将一名跃上城头的西凉小校斩杀,扬刀大喝,“杀,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

城头上的曹军士兵稀稀啦啦的大吼响起,并不怎么激烈。

概因许多士兵都是临时从各县征集的郡国兵,根本无法和正规军相比。

如果不是退无可退,这些郡国兵绝对会一触即溃。

纵然有坚城之利,情况也十分的不乐观,因为东门、南门也先后响起了喊杀声,西凉军有近十万,而许昌城中不过两万兵马,还有近半是郡国兵。

如此巨大的兵力差距,所有人都乐观不起来。

于禁、陈宫已经做好了与亡皆亡的决心。

官渡,袁绍大营。

天刚刚亮,太阳还没有出来,军营里已经热闹起来。

袁绍眉头拧在一起,在帐中烦躁的来回踱步,像只螃蟹。

乌巢的大火已经烧了三天,还没有熄灭,派去截击曹军退路的韩猛、蒋奇大军也没有消息传回,张合、高览猛攻曹军大营,轮番上阵也没能攻破。

最近没有一件事情能让人顺心,袁绍实在烦躁的不行。

“来人!”

袁绍踱了一阵,忽的向帐外断喝一声。

“主公有何吩咐?”

值令官应声入帐,恭恭敬敬的立于帐下。

袁绍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了?”

值令官道:“张合、高览二位将军尚在猛攻曹军大营。”

袁绍怒道:“曹阿瞒兵微将寡,五万大军猛攻十余日竟不能下,要他们何用?”

值令官噤若寒蝉,不敢答话,拼命的抹着额头上的冷汗。

“再探!”

袁绍怒气冲冲,使劲挥了挥手,值令官飞快的退了出去,不想在帐中多呆。

郭图刚刚走到军帐外面,听袁绍问起前方战事,心中就是一突,踌躇半天,等值令官退出帅帐,转了几个念头,才轻手轻脚的进了中军帅帐。

袁绍看到郭图进来,立刻抓到了发泄的对象,“郭图,都是你们干的好事,反对吾派兵救援乌巢,今大军猛攻曹营十余日不下,你还有何话说?”

郭图心里那叫一个委屈,暗忖不派兵救援乌巢本来就是你的意思,我们做臣子的也不过是赞同你的决定罢了,怎么把责任全推到我头上来了。

当然,这话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了。

郭图念头一转,立刻就想到了推卸责任的办法,忙道:“主公,在下只是参军事,又非是领军杀敌的将领,提出了战略目标,却没能实现,跟在下没有关系了,实在是张合、高览等将有二心,不肯尽力,才一直未能攻破曹营。”(未完待续。。)

第368章 栽赃

“什么?”

袁绍勃然大怒,“真有此事?”

郭图低眉道:“张合、高览确实没怎么用心攻打曹营!”

袁绍气的脸色铁青,不过能混到现在,他终究也是位雄才,岂是那么好糊弄的,立刻就反应了过来,看了郭图一声,向帐外喝道:“来人!”

“主公有何吩咐?”

值令官应声而入,立刻帐下。

袁绍问道:“前方大军还需多久可攻破曹营?”

值令官面露迟疑,道:“这个,五万大军想要攻破曹营怕是很难!”

袁绍摆了摆手,道:“知道了,退下吧!”

值令官不敢多说,看了一眼郭图,连忙退了出去。

郭图心里跳了跳,顿时暗叫妙。

就在这时,忽有小校浑身是血的冲了进来,吓了袁绍及郭图一跳。

“主公,大事不好了哇!”

小校冲进来后,就直接扑倒在了地上,嚎啕大哭道:“蒋奇、韩猛二位将军引军截断曹军退路,不料曹军假扮成淳于琼将军的军队,偷袭我军,我军措不及防被杀的大败,蒋奇和韩猛二位将军也被曹操麾下悍将曹纯斩杀!”

“什么?”

袁绍这下是真给惊的跳了起来,脸色彻底变了。

郭图也是脸色大变,马上知道要遭。

“乌巢屯粮大营如何了?”

小校泣声道:“淳于琼将军喝多了酒,曹军趁夜袭营,乌巢大营已被击破。淳于琼将军也被曹操生擒,我军的粮草已经全部被曹操一把火给烧了!”

“啊……”

袁绍刹时呆若木鸡。再说不出话来。

郭图也是一阵心惊肉跳,脸色变了又变。

刚刚闻讯赶到的审配、逢纪、辛评、辛毗、沮授、荀谌等人听到这消息。也是顷刻间脸色大变,沮授、荀谌长叹一声,神情落寞,审配、逢纪等人则是脸珠子乱转。

“曹阿瞒,吾与汝誓不两立!”

足足过了半晌,袁绍才大吼一声,脸色狰狞的仿佛要吃人。

闻讯赶到的一众谋臣和武将则心惊胆战,全都不安的望着袁绍。

审配、逢纪、郭图等人则在不停的擦着冷汗,飞快的思索着该如何推卸责任。

当初反对救援乌巢虽然是袁绍的意思。认为淳于琼大将之才,又有两万精兵,不可能会被曹操偷袭得手,对淳于琼能力的误叛袁绍固然有责任。

但审配、逢纪、郭图等人也都是极力赞同的,也有不小的责任。

况且提议挥军猛攻曹营,可是他们的主意,现在乌巢大营被烧,数十万大军的粮草付之一炬,他们的责任绝对不小。更重要的是,袁绍还是个好面子的人。

出了这样的事情,袁绍肯定不会承认错误,这责任得由他们这些人来担。

郭图小眼睛急转。立刻就想到了嫁祸毒计,忙道:“主公,乌巢大营有失。实在张合等将不尽力攻打曹营之故。若是张合、高览等将能及早攻破曹营,曹操必然会回军救援。也就不会有乌巢之失了。所以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皆是张合、高览等将。”

“张合、高览匹夫!”

袁绍这会已被气疯了。哪里还能静下心来分辨其中的勾当,当时就气的脸色铁青,咬牙切齿,若非张合、高览不在这里,怕是早命亲兵推出去斩了。

沮授再也忍不住,大声道:“郭图,你这小人不思为主公谋,还敢陷害别人,乌巢之失乃主公不肯派兵救援之故,与张合、高览二位将军有什么关系。”

郭图也气了个脸铁青,怒道:“沮授,难道我说错了吗?要是张合、高览能在曹操袭破乌巢大营之前就攻破曹营,曹操必然会回军救援,又怎么会有乌巢之失?”

“你这是借口!”

沮授气的怒发冲冠,厉声道:“此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之言,亏你也说的出口。强攻曹军大营不下,那是因为曹军营盘十分坚固,防守十分严密,跟乌巢之失有什么关系。要不是你们全都反对派兵救援乌巢,乌巢又怎么可能有失,你这是在推卸责任,栽赃嫁祸!”

郭图气的几乎想要骂娘,我栽赃也没给你沮授栽赃,你着急个什么劲。

刚想反驳,审配已经阴恻恻地道:“公则说的没错,若非张合、高览怀有二心,不合力攻打曹营,这围魏救赵之计又怎么可能失策。”

逢纪也连连点头道:“此是正理,围魏救赵乃先贤兵法,我军计谋没错,乌巢之失的确是张合、高览等将怀有二人,不能尽力攻打曹营所致,请主公明鉴!”

辛评、辛毗、郭图等人全都点头赞同,他们可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要真把乌巢之失的罪责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是一个都跑不掉。

这样的责任没人愿意承担,自然要抓个替死鬼。

“匹夫、匹夫!”

沮授气的嘴皮子都哆嗦起来,指着审配等人说不出话来。

审配等人只是冷笑,一**定了乌巢之失罪责全在张合、高览等钭身上。

荀谌则是暗暗叹了口气,直到今天,他才看清袁绍的真面孔。

想起河北军现在的局面,心中不由一片悲凉。

当初郭嘉投到袁绍帐下,不数月便趁袁绍出征在外时离开了邺城,当时就是荀谌送他离开的,更是知道郭嘉不看好袁绍,没想到郭图还真的没看错。

当初河北未定,袁绍还能听得进去良言,勉强算是个贤明的主上。

可是等实力强大之后,本性立刻就露了出来。

三十万河南军南下中原,如今却陷入了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可以说都是袁绍这个主君一手造成的。虽说审配等人反对出兵救援乌巢也有一部分原因在内,可谋士提出的也只是意见罢了,最终如何执行,还是要看袁绍这个主君的决断。

当初田丰、沮授、荀谌都是赞同出兵救援乌巢的。

可袁绍刚愎自用,并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现在闹成这样,乌巢大营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被曹操一把火给烧了,袁绍自然要负最大的责任。

沮授和审配等人吵的不可开交,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未完待续。。)

第369章 杀田丰

沮授和审配等人吵的不可开交,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

袁绍听了一阵,心头就没来由的一阵烦躁,断喝道:“够了!”

大帐中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了袁绍,再没人开口说话。

袁绍恨声道:“速将张合、高览召回大营!”

“遵命!”

值令官答应一声,连忙下去传令、

众人见袁绍正在火头上,这时候哪里敢劝,全都默不作声。

袁绍又问,“营中尚有多少余粮?”

辛毗忙道:“尚有五日之粮。”

“五日之粮?”

袁绍差点没气昏过去,这下是真想吐血。

还有五日军粮,这还下个屁的中原。

要知道春上小麦收割后,几乎所有的军粮都被征调了上来,屯于乌巢,现在被曹军一把火给烧了,急切之间去哪里弄到数十万大军的粮草。

这个时候别说南下中原了,最多五日之后大军就要哗变。

郭图念头一转,干脆一不作、二不休,猛的出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