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大明-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南拒马河,二十年左右往往就来一次洪水;西南面的黑龙口,就是因为洪水肆虐之际,相传有人看见黑龙出没,才因此得名。

现时南拒马河堤上,多了好几个大型的水车,河水急淌而下,带着那硕大的水轮周而复始的旋转着,远远看去倒也算是一个新鲜景物。不过也有许多人不明白,这水轮似乎不是用来灌溉田地的,因为乘舟江中行时,看着在堤边有着一大排石头房时,也没有什么沟渠通向至少离堤边几百步的那些田。

有人询问起这事,容城的本地人却就抬起下巴来:“咱要能弄明白,还在这地头呆着?那是丁公吩咐办下来的,懂么?当今御笔亲赐‘白衣学士、无甲飞将’的丁公讳一,琢磨出来的玩意,能有差?”

若说丁公大约还不太好明白是谁,但说到御笔亲赐的,问者十有**恍然大悟:“丁容城?原来是这等人物!倒是俺的不是,这不正是丁公故里么。得罪、得罪!”或是不知道的,本地人自然又有谈资,把丁如晋事迹一一吹捧出来,无不赢来喝彩。

那杆残破的旗便在丁府门前,上面还有八个明黄的字:精忠报国,勇冠三军!

容城人都在说,明府若是去访丁家,便成了叩头虫:府前那旗便是御笔,拜不拜?入得内去,行到待客厅里。香案上供着的是丁如晋辞官回乡时,当今亲笔所书“白衣学士,无甲飞将”,拜不拜?丁公若是来了兴致,接见知县,分了主客撩开衣袍坐落,腰间便是当日出城厮杀,皇帝解下之后亲为丁公系上的玉带,拜不拜?

说得绘声绘色,仿佛真有其事一般。只不过其实整个容城县,又有几个见着县太爷?

丁一是否又傲踞到这程度,把皇帝所赐玉带,时时系在腰上?

谁会去较真?不论是县太爷还是丁公,他们虽在容城。却离升斗小民很远,大家茶余饭后。流传着谈资罢了。

其实。连南拒马河堤边那些石头房子,都几乎没有人能够进去看上一眼。

否则的话,大约就不会传出明府拜丁公这样的话题了,若是县太爷真要访丁一,也会到河堤旁来,而不会到县城的丁府去寻。自从京师辞官之后。丁一这几个月里,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耗在这里。

“砂岩、纯碱、长石、白云石、石灰石、芒硝,应该没错啊!”此时丁一便在河堤边的一间石头房子里。搔着头苦思冥想,最后一拍大腿,向边上的刘铁问道,“到底你请来的瓷窑看火师傅,妥不妥当啊?”

刘铁这狗腿子也是脸上苦得快要哭起来:“绝对是妥当的啊!昨晚、昨晚……”

“昨晚怎么了?”丁一听着便感觉到几分不对来,他把眼一瞪,数万瓦剌铁骑之中磨砺出来的杀气,让刘铁只觉得背脊生寒,方才醒觉自己说漏了嘴。

而此时却就不得不老老实实禀报:“昨晚萧逸他们几个,觉得先生对那看火师傅太好了,狗一样低贱的人,拿捏着架子,说不准就是他故意弄出来的毛病……入了夜,萧逸几人蒙了脸扮成先生的仇家,就去把那看火师傅收拾了一通,但是也一无所获。”

丁一摇了摇头,连训斥刘铁和萧逸的兴趣都没有,只是挥了挥手让刘铁下去,自己喃喃说道:“这不可能啊!烧瓷的窑,不可能没有一千七百度啊,怎么会烧不出玻璃来呢?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要打造无缝枪管,就得有钻头,光有水力传动的原始机床是不行的,没有高硬度的钻头,怎么钻出枪管来?于是便要涉及到炼钢,但是没有温度计,要炼出高炭钢,工具钢,就算丁某人记得炼钢的方法和配方,也是白搭,完全看运气。

所以看火是很重要一环,除了极度yy之外,否则在辐射高温计(radiationpyrometer)之类不必直接接触炉内钢水的测温计出现之前,炼钢就是靠看火来辨断炉内温度。

而丁一又没奢侈到用一炉炉钢水去判断看火师傅的水平。

那么按他想着,如果一个看火师傅,能准确辨断出六百度内的火焰变化,那么至少还是比较靠谱的,而按丁一的记忆,那就是水银温度计,可以测试负三十度到六百度的温差。

也就是说,他得有一支水银温度计,才可能避免因为看火师傅的水平低劣,导致钢水的浪费。至于水银温度计的刻度,只要一杯冰水混合物,一杯沸水,分别置入之后标出刻度,其他就是数学问题了。

总之,就得先造出玻璃。

而且只要造出玻璃,手榴弹就可以改成原始的拉发式,而不用明火去点!原本历史上的m18木柄手榴弹,就是钢管内装玻璃粉,将一拉毛铜丝卷成团放在玻璃粉内,铜丝一端接拉火绳、另一端通导火索和硫磺,利用铜丝与玻璃粉的磨擦发火点燃导火索和硫磺。

所以玻璃,成了丁一现在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烧不出可供吹制的玻璃液!

其实丁一这里有个记忆的误区,或者说这不是他所精专的专业,很多东西只是想当然。

元代的青花瓷烧成温度不过一千一百度到一千一百五十度之间;原本历史上明朝万历年的五彩盘才达到一千二百度;原本历史上千百年后现代的景德镇,大约也就是一千三百度的窑温罢了。

而丁一让刘铁去找来的那些看火师傅,搭着的窑虽然也算是这个时工的顶尖水平了,但也不太可能超过一千二百度。所以玻璃预热和烧结不成问题,但要熔制,也就是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却就是有所不能的事。那正常得一千五到一千七的温度。

没等丁一想出个所以然,外面便响起杜子腾的声音来:“师兄,你还是让小弟进去一趟吧,最好能让先生回县城看看……”能被丁一留在身边的杜子腾,绝对是个人才,办事的能力和处世的稳健,绝对要比刘铁这狗腿子性格的强许多倍,弄到他也没法子,要来找丁一回去的事情,实在不多。

丁一也中能抛下炭笔,提高了音量问道:“什么事?进来说。”

“师娘和小师娘吵起来了。”杜子腾无奈地禀报。这事的起源,是住在县城丁府里的那些雷霆书院的学生,有个唤作丁君玥的小孩,把县太爷家小公子打了,县太爷的小公子那些伴当也把丁君玥揍了一顿,谢雨城是当值的教习,听着马上带人就把丁君玥抢了回来。

但是回到丁府,柳依依就要整顿打人的小孩,自古以来,小孩打架先把自家孩子揍上一顿给人解气,似乎都是这么干的;但天然呆却非但不让柳依依动那孩子,还带了十几个护院,要去找县太爷的晦气,杜子腾苦笑道:“小师娘说是‘那狗官仗势欺人,欺本女侠的剑不利么?’师娘听了极生气,却是问道‘这府里看来是汝开的拳馆。’世昌师弟在那里劝着,弟子实在无法,只好来寻先生……”世昌师弟就是王越王世昌了。

他杜子腾再有本事又能有什么法子?帮哪边说话都不见得讨好。

丁一只觉得头痛欲裂,长叹道:“或是我太心急了,也许这书院办得太早了!唉,备马、备马,我回去一趟吧。”因为那个调去经历司的原锦衣卫百户张天赐,送来求学的几十个孩子,丁一觉得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又收罗了一些孤儿、土木堡里阵亡军兵的孩子,总共三百多人,准备在容城建个书院,此时书院还没建好,便让这些孩子住在扩建后的丁府里,想想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哪个是安生的角色?不时总是生出一些事,丁一这边在爬科技树又不太顺利,听着就觉头痛。

刚上得马还没起行,丁一就听着萧逸远远喝道:“先生!先生!”奔到跟前来,却是问道,“那琉璃烧不动,那些工匠说虽烧不成水,但也软了,不如刻些铁模,压成玉佛之类的吊坠,也好卖些钱银。弟子觉得似乎也是可行……”

“能卖几个钱银?你有本事就随我回县城,自己去跟你师母说去!”丁一没好气地否决了萧逸这提议,若是弄成玻璃镜倒也罢了,现时这些烧结了还没法熔制的废料子,就是弄成琉璃摆件,谁会要?要晶莹透剔谈不上,要色彩也说不上,只怕还卖不出烧它们的柴火价,“上回我跟你说的,改一改进风口,你接着试。跟那些工匠说,别想那些歪路子,好好把这玻璃烧成液体状才是正路。”

“弟子明白!”萧逸倒是答得干脆,接着一句却让丁一差点从马上跌下来,只听他说道,“就跟他们说,烧不出来,就他娘的杀他全家!”

ps:这两天大家月票砸得很神勇啊……一会就开始还债……

请假条&一小时后更新

五一要陪小孩啊,冲刺奥校,实在没办法,请三天假。中间有空,例如在等小孩考试时,我会尽力更的,但那环境,真的就不能保证。

本月的欠债,没想到诸位这么凶残,我。。。我。。。欠了六章……

等下二十四点,先还一部分……其他的,尽快还清,不会赖的。。。。

第二章万事开头难(二)【月票还债…1】

这萧逸本就是沙场厮杀汉,要他豁出命去打杀不是问题,要他来管理工场,实在也是强人所难,只是丁一此时也是无人可用,否则他也不会这边爬着科技树,县城里又在鼓捣书院了。

被萧逸气得不行,但却又不得不耐心跟他分说:“莫要如此,你这是要吓得他们自杀还是连夜逃亡?还有,下回听着你又变着法子体罚那些工匠,你自己去禁闭室里呆上三天,明白么?”

“明白!”

答得倒是响亮,但丁一摇了摇头策马向县城去了,他估计萧逸这厮,怕是和工匠说不上两句,绝对又旧态复萌了,但有什么办法?手底下、夹袋里真的没有什么可使唤的角色啊。

丁一带着刘铁和杜子腾,策马行了一阵才出了自家的地盘。

这一大片属于丁一的工场、田地占地很大,足足万亩开外,除了丁一辞官之前,柳依依私下买的,还有景帝赐的数千亩,当年风家被抄之后,得的二千亩地契,几乎南拒马河堤边,贾家庄、王家庄以北这一块,现时都是丁一产业。

丁某人此时也成了地主阶层的代表人物。

四月的风柔柔地吹着,催生着秧苗也催生着属于丁一的希望,尽管不会在一夜之间秧苗成熟,但只要风调雨顺,收获总是可期待的,便如丁一的理想。

辞官是有代价,不但丁一的八股,在题海战术之下,总算有了长足的进步,算是两位学霸也看得过去了;而且还得每个月去京师国子监一趟,接受学霸的摧残;若朝廷有事,随时要让丁一复职。不得以任何籍口推托——毕竟他双亲皆亡故了,也不存在丁忧。

丁一很清楚,这跟取保候审没区别。

大家都在容忍和让步。这其中也有于谦为丁一做的担保,毕竟于谦收了丁一为亲传弟子,真的丁某人搞出什么屎尿屁啊,于谦是撕撸不清的,亲传弟子四个字就是一种捆绑;当然,这也是于谦为景帝做的担保,他敢收丁某人为亲传弟子,也就相当于变相担保着景帝不至于吃相太难看。不至于在丁一遵守规则的情况下,无缘无故去折腾丁一。

这是朝堂上妥协的结果,但凡政治,总是存在许多妥协。

但要有一角地方可以爬科技树,丁一暂时也只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其实。还止不这样,还有随时监视的人员盯着他。

出了工场。便有二十余骑跟了上丁一他们。护卫头目差了数骑在前头侦察,其他二十骑便护卫在丁一身侧。这是景帝在丁一离京时特赐下来,说是丁一于国家有功,与瓦剌人已是死仇,恐怕瓦剌人会派人行剌,特许五十亲卫。

这不是丁一从敌营里救出的七百壮士。丁一回容城,除了带走文胖子那六七十个战时从军加入团营的“义民”之外,其他人等,是不可能跟他回来的。因为“义民”加入的是团营。也就是募兵制的性质,他们在战事之后,自然可以用各种藉口退出军队;那七百壮士是本来就随英宗亲征,之后被俘的,有锦衣卫的、有卫所的、有京师大营的,无一例外,都是军户出身,那是世代相传的军籍,不可能就这么退出的,在丁一辞官之前就把他们分派到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行局、分局去了。

也就是说景帝派出来的这五十人,是国家出钱养的,每月兵部会拔出钱粮来。

除了这二十余骑之外,另有二十余骑留在容城,护卫丁一的家眷。

当然,或者护卫丁一之外,未必没有监视丁某人的意思。

只不过丁一却是绝对不会让他们进入工场的,以侦知巡逻的名目,每回都是教他们在工场之外等待。这些个锦衣卫都是明白人,神仙打架不是凡人可以参与的,向来都是丁一怎么吩咐就怎么办。

虽说现时锦衣卫是卢忠当都指挥使,可是国土安全衙门的大使职位还空缺着,副使朱动就是丁一的门下弟子,十三布政司的行局大使、人员也尽皆出自丁一门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