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来呢!
“明日把欧阳某人抬到那宅院门前,除非丁某人出来叫停,要不然后的话,总要给他一个交代,免得士林非议老夫。”王来吩咐着,却不住揉搓着太阳穴,只因这事又扯上厂卫,那就不止是要给丁一交代了,他还得上奏折去给皇帝交代,要不然手下幕僚这样胡作非为,他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彼要做孤臣,老夫便帮他一把好了,上折子,弹劾方瑛不法吧!”王来长叹了一声,对那些幕僚说道,“愤概一些,也弹劾丁容城,就说他结交军中将领,结党营私!”那些幕僚是跟了他多年,自然也不用多问,听着吩咐便马上在书房里开始磋商用词用句,该怎么操弄。
王来坐在椅子,望着窗外满天的星光,苦笑道:“欧阳某人,真是自作自受!”
他这是很实在的话,如果欧阳文不去扯上厂卫的话,大致他是不用受这样的罪
因为丁一真的不太可能去和欧阳文计较这样的事,当年丁一拔刀杀了那些得罪他的小混混,那时他不是今天这样的地位和权势。丁某人再不要脸,再不讲究,也不可能治欧阳文,一和他计较,不论结果如何,丁一就已经先吃亏了。
但扯上厂卫,欧阳文就真的取死有道。丁一不得不和他计较,不得不摆出姿态。
否则的话,丁一便真的说不清为什么要忍受这样的污辱来和王来交好了。
王来这份奏折是连夜就送出的,比起厂卫的线报,只晚了两天。
“先生怎么看?”景帝把厂卫的线报与王来自己上的折子,递给了于谦,这时节景帝还是极为依赖于谦的,不单是烧竹沥、称先生而不名,政事上也大都以于谦的意见为主。
于谦早就知道此事了,只不过接过景帝递过来的奏折,他还是很仔细地看了一回,才放下对景帝说道:“于律不合,便是诬告,也当由有司判定行刑,安有这么行私刑的?这事说得极对,如晋是做得差了,徒然落人口实,到底是年少气盛,不够稳当……或者,教他滚回广西好好平叛?以他这样的性情,广西那边又未复全境,这边便委他督师云南重任……”
于谦罗罗嗦嗦说了一大通,基本上都是在唱衰丁一,全没有一句好话。
不单单是提出让丁一滚回广西去的说法,还提出将丁一投置南京养老的提议。
以至于于谦辞去之后,景帝皱了皱眉头说道:“如晋怎的人缘这般差?连先生也不帮他说话……”说着他却就笑了起来,拿起那两份奏折掸了掸,向边上侍候着的兴安问道,“大伴,你觉得如晋这事,如何料理才是?”
兴安犹豫了一下,却很清楚景帝绝对不容许他不发表意见,所以他便道:“如晋少爷怎么处置,不是老奴该插嘴的事。但如晋少爷被鞑子称为阿傍罗刹,老奴以为,世上无空穴来风之事,故之如晋少爷说这天象不太对,老奴以为,得多安派些人看顾小爷才是……”
景帝听着点了点头,他是很在意自己儿子的,当下却就笑道:“于先生方才是在为如晋乞命啊……但若是如晋能真的以朕为靠山,朕又安忍相负?”他在意的并非丁一做得错或对,而是丁一对于皇权是否敬畏,对于他这皇帝,是否忠诚。
第二章筚路蓝缕(九)
景帝没有想到丁一人还没有到云南,就先上了奏折,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丁一居然放下身段来跟他卖萌。其实臣子向皇帝卖萌是常有的事,但先前丁一可不是这个风格啊,一到面圣,就是腰腿有疾跪不下去,搞到景帝没办法,又怕被人说得位不正清除功臣,每回下旨都要先赐丁一不跪,但丁一去见太皇太后,可是跪得全无阻碍啊。
这也是景帝时时不忘要捏爆丁一,只要他一天不死,景帝就放不下心来的根本原因。因为丁某人那做派让景帝压根就没法放下心来!但这回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丁一上了奏折,向景帝投诉王来不经有司审判,草菅人命,把幕僚活活杖死在丁一宅院门前。
对于之前向欧阳文施刑,丁一有自己的解释“臣因国事与白莲、侯逆、鞑靼皆有不共戴天之深恨……舍妹平黄萧养之乱,其残余党羽也尽迁怒于臣……”然后再列举欧阳文的行径,然后开始卖萌,“深思极恐,非有大仇怨之辈,安有如此致臣于死地之举?故擒获之后以白莲妖人审讯……后有右都御史王来遣仆来,谓彼为其幕僚,臣即由来仆领走……”反正一到卖萌就全都是道理,全都极为无辜,“来若亦以彼为白莲妖人,当交厂卫刑审;若果如来仆所谓年少无知,应当训斥导以正道,竟因何故,视人命为草芥,杖死当场,置部院、律法于何在。置天子于何处?昔日王振倒行逆施,犹知厂卫拿人先至刑部开具驾帖……”总而言之,王来。就是一个比王振还猖獗的家伙,“据闻贵州军将不堪其虐,怨声载道,虽无实据,然臣为御史,风闻此事当上达圣听……”这不是卖萌是什么?
但是对于丁一提出,与方瑛了解云南战况之后。知道云南前线火器不堪致用,所以提出请调方瑛所部去云南的请求,景帝却并没有因此就照准。总不能丁某人一卖萌。就得给糖吃吧?再说让方瑛镇守贵州,朝廷也是有着自身的考虑,贵州苗寨叛乱也是不少的,没有方瑛镇守于此。如何保证云贵通道的畅通无阻?
其实就算景帝同意。于谦也不会同意这样的分派,当这份奏折递到于谦手里时,于大司马立刻就拍案而起:“丁如晋放肆!若是如此,朝廷何必教他督师云南?开口便要镇守贵州的方瑛至麾下用命,要是照准,这仗谁不会打?”从明面上来说,于谦这话是绝对没有错的,丁一人还没到云南。就要求后军都督府右都督,也就是全大明几大军区的副职。兼任着省军区部队长方瑛,去他麾下用命,这的确是荒唐了,按于谦说的,这样谁不会打仗?只要不是军事白痴到王振的程度,精兵强将开口要来,放权给下面去操作,谁不会打啊?
但景帝听着,却温和地笑了起来:“如晋是有难处的,先生也太严厉了。”皇帝看得很清楚的,他要捏爆丁一的时候,于谦是没有开口,不知道背后有没有什么动静,总之,于谦是不想让丁一被干掉的;但如果丁一想好好当官,要官要权,于谦却就不让丁一如意了。
说来无他,也就是一个权力派系的问题,于谦是标傍不结党的,但是,门生弟子这种不是派系的派系,怎么也回避不了。而丁一如果在朝廷里崛起,那些门下弟子,难免就会和丁一走得近,师兄师弟师叔等等的,不论是于谦还是景帝,都看出一个问题:丁一很擅长结党!
于谦清廉这点谁也抹杀不了,于是他也没什么太大好处给那些门生弟子,连保举他儿子的石亨,都被于谦黑了,何况其他人?再亲能亲过他儿子?他这求身后名的人,想抱大腿升官,那基本就不可能。但丁一不同,丁一有钱,而且会赚钱;丁一还仗义,不光江湖上,就是朝廷里那些年轻的下级的官员,都知道丁容城仗义,国子监那些举监生,先前还和他争辩过,后面这些人,好些都是丁一保举了官职去的。举人授官是有,但无钱无势无权,想得到授官的机会?那是天方夜潭了!但丁容城就把他们保举上去了,这仗义的名头,传得很盛。
事实上,这一点,景帝和于谦是对的,这大明年间,大约没有人比丁一更擅长结党。因为丁某人在现代,从开蒙读书就一直在学习如何结党,教科书里不厌其烦地告诉丁一和他的同龄人,历史上各种组织,因为不严密,因为结构有问题,是如何被当其时的政府铲除,而一个成功的组织,是应该如何缔造,中间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知识,和如何造反一样,都是考试的内容,都是学分。论结党,真的是这大明年间,无人是丁一的对手。
而于谦不想让丁一好过,就是如果丁一在朝廷上结党的话,那么他就将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于谦绝对不允许有人来分去他手上的相权的,历史上他就问过李贤,说天官老王直为何还不乞骸骨?这么老了还贪恋权位不肯求去之类的。
景帝不觉得这是坏事,这才让他有被需要的感觉,所以他没有听丁一的,也没有听于谦的。他做了一个折衷,就是把王来召回,让他到南京当尚书去了,算是闲职养老;而丁一,景帝笑着对于谦说道:“便教如晋督云贵吧,若是先生觉得方瑛不得轻易调动,下份公文告诫一下便好了。”于谦也是无法,景帝还是很尊重他的,他说方瑛不能调到丁一麾下,的确也如愿了。所以对于这个结果,便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这份圣旨和兵部公文一同到达云南的时候,丁一正在经历着他第一场云南之战。
到云南要打仗本是题中之意。只是丁一根本就没有料到遭遇到这样的战事,他在到达云南前线之后,马上就去看了那些新军,沐王府前任的黔国公已逝世,现任的才三五岁,所以云南地界倒也没有谁要专门和丁一过不去。
此时由于黔国公只有三五岁,总不能让他充任总兵官,所以朝廷派了都督田丰挂平蛮将军印,都督佥事张锐、李强分任左右副总兵。军中有五千新军,都是装备了火绳枪和火绳手雷,由左副参将李强率领,丁一到得了昆明,提出要看看新军,总兵官田丰倒是连连点头说道:“此器本是容城先生所创,若先生能解火药之弊,新军方才名符其实。”
这五千新军事实上也曾被寄予重望的,毕竟丁一就以两万新军在广西站稳了脚,光复数府并且步步推进,光复的地盘,从军报上再也没有出现侯逆出没的消息。甚至作为军将,田丰和张锐他们,更有自己的线报,广西侯逆所部,似乎已被丁一牢牢锁定圈死,外界再不闻侯逆的探子消息,尽管他们不知道侯大苟其实早已成擒,但久经沙场,他们还是清楚,用火铳和手榴弹的新军,战力是十分可怕的。但是,广西这两万新军,却就让他们失望了。
丁一刚刚到了军营,尽管军兵集结的速度比起大明第一师慢了许多,但是队列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些兵员的素质,要比大明第一师的强悍许多,看得出来,原本都是沙场厮杀汉的出身,和大明第一师那些放下锄头的农家子弟,明显是所不同。
可是就在丁一频频点头之际,就有硬探回报,思任发之子思机发领军三千,从孟养过伊洛瓦底江,向孟密的蛮莫出发。于是总兵官田丰便派副总兵官张锐领步骑二千去拦住思机发。
这不是第一次了,正统十四年,明军为惩罚从孟兴威夺地的孟密,出兵攻打孟密,孟养以协助明军为名派出军队渡过伊洛瓦底江,准备从孟密手中夺取了蛮莫等十三地。在没有丁一出现的历史上,正统十四年,思机发就得手了,但现在因为丁一的出现,导致了王骥被召回去南京的时间有了变动,于是蛮莫十三地却就还没落入到思机发的手里。
“为何不派新军前去?”丁一不解地问道,要知道这些兵,和军户是不同的,他们是从正统开始实行的募兵制招募来当兵,他们不是卫所正军,不是按着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卫指挥使这样的世兵制,而是按着由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统属。而这种军制尽管不完善,但明显要比卫所军有战斗力得多,到了后来,基本就是卫所军户防守,而招募的战兵出战这样的形象。
新军也是兵,不是军户,所以也是有战斗力的,丁一就奇怪为什么不派新军去?
“总宪,新军因为火器问题,着实不堪战啊!”总兵官田丰苦笑着解释。
丁一当然教谭风和刘铁,取了列队士兵的弹药,装填施放,却全无问题,于是丁一便对总兵官田丰说道:“学生也不知道为何火器不堪以战,不若派上两千新军接战,再以副总兵领步骑在后,以防不测如何?”田丰听着苦笑,但他能说什么?丁一是总督云南军务啊!
于是丁一便遭遇了他在大明的第一场败仗。
第二章筚路蓝缕(十)
不单是败仗,而且是惨败。因为前头两千新军中了伏击,那也是思机发那一方擅长的计谋,象兵,他们用驯服的大象伏到山坡下,然后在那二千新军经过之际,突然暴起;若单单是这样,也就是败仗罢了,可是那两千新军着实是有血性,不是那些卫所里混吃等死的农场兵!可怜他们手上的火器,真的没有什么战力,战象那么大的目标,第一排百多把火铳发射,丁一在阵后用望远镜看着,居然只有两三发命中,而命中的部位也不是致命所在,那战象皮厚肉糙,竟然毫不在意,依旧飞奔而来,而那些新军里,便有人吼道:“上刺刀!干他娘的!”
于是两千新军真的就上了刺刀,冲那上百头战象冲杀过去,这年月,用刀剑之类,如何和战象这样的庞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