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1909-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总办既然有为国尽忠的心,那就要把行动落到实处啊,不过,此番改组关系重大,靠魏总办一个人恐怕办不过来,这样吧,三天后本督会差人亲自查验,顺便帮一帮魏总办。”叶开起身说道,“时候不早了,本督就此打道回府。”

魏允恭想哭的心都有了。

回到总督署,已经是傍晚了,一来一回,今天走的路确实不短,连叶开这样精力充沛的人,都微微感到疲累,不过“战果”倒是颇丰,把制造总局拆分军用民用两部分,正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技术,人员,机器,什么都是现成的,他梦寐以求的重工业,就这样有了底子,虽然有打劫明抢的性质。

总好过啥也没有吧。。。

第二百八十七章拜访虞洽卿

(第一更)

正想着,张啸光来了。

“大帅,武备厅回信了。”

“念”

“奉良帅之命,军谘处武备厅,下属二十五人,于昨日乘火车南下,现已到鄂皖地境,预计再有两日,即可抵沪。”张啸光道。

“好”

听到这个消息,叶开着实感到喜悦,他的谋划一环扣一环,到了这一步,安排的刚刚好,在下令改组江南制造总局之前,他就给武备厅打了招呼,让他们派专人过来,全面接管总局,当然,他们的任务还不仅如此,除了在改组过程中稍微“清洗清洗”之外,他们的还负责后续的增产计划。

总之,目的只有一个,把江南制造总局变成一个强势的军工企业,毕竟它的底子在那,而且,最好跟叶开一条心。

“都哪些人来了?”

武备厅是新成立的部门,相比于军谘处中其他几个厅,他还真有些陌生,当然,作为军谘处的缔造者和最高长官,他必须要做到知根知底。

“上面说,是厅长杨文恺亲自带队,同行的还有枪炮局的几个负责管事。”张啸光道。

“杨文恺?”

听到这个名字,叶开还稍稍有些惊讶,虽然他之前交待此事十分重要,最好派可靠人员南下,但没想到身为厅长的杨文恺亲自来了,正好等他到了,叶开在详细询问一下武备厅的筹建情况,特别是禁卫军直属的那三个兵工厂。

“还有什么消息吗?”叶开抬头问。

张啸光接着道:“内阁发来了官报,说法部大臣南下,专办中外会审之事,不日即可抵达上海,让两江总督良弼配合行事。”

“光儒兄终于来了”

这的确是一个不可不扣的好消息,同时也是叶开期盼已久的。

股票风潮闹得这么大,要想轻易结尾可没那么容易,特别是这件案子涉及到了中外数个国家地区,阻力方方面面,这也是为什么叶开几次三番建议戴鸿慈,亲自来一趟上海,试想一下,堂堂一国司法部门的最高长官,亲审此案,他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和国际影响,恐怕要远远大于案件本身,或者,借着这股东风,往日的不利地位会彻底改变。

有他在,阻力会减到最少。

“好好好,他们都在忙正事,咱们也不能闲着。”

叶开忽然起身,心情大好。

“收拾东西,跟我去拜访一个人。”

“谁。。谁啊?”张啸光还没反应过来,冒冒失失的问道。

叶开弹了弹桌子,说道。

“一位大亨”

。。。。。

叶开要拜访的人名叫虞洽卿,他的的确确是一位大亨级别的商人,不但生意做的大,遍布金融娱乐实业领域,而且名号极为响亮,甚至放眼上海滩,都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

他是租界第一位华人董事,据说还是青帮老字辈“大哥”,即便是日后那三位笑傲上海滩的青帮大亨,在它面前恐怕也只能算他的孙子辈,虽然清末时期的青帮远不如民国之盛,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虞洽卿为其奠定了基础。

最让他出名还是1905年的“大闹公堂会审案”,起因是租界巡捕寻衅挑事,酿成了一连锁的冲突,最后造成了洋人和华人之间紧张对峙,全沪罢工长达半月之久,虞洽卿作为商界代表,游走于官商之间,几番游说下来,硬是让租界当局低头道了歉,纵观一百多年租界史,这样的人绝找不出第二个,在其六十大寿时,法国总领事特地以一条街道改成了“虞洽卿路”,以华人名字命名的街道只有两个,一位是朱佩珍,而另一位就是这位大亨虞洽卿了。

当然,叶开这次拜访,可不是冲着他的传奇性去的,自有正事要拜托这位大亨。

虞洽卿的府邸位于租界,高门大院,并不难找,叶开没有惊动其他,只和张啸光两人上了门。

表明来意后,虞府施以最隆重的迎接。

“总督大人登临,鄙府蓬荜生辉,大人,这边请。”

虞洽卿匆匆忙忙下楼,他得到消息时,几乎以为管家报错了,直到见到真人才诚惶诚恐,之前他是见过的。

“虞老板,本督贸然来访,叨扰了,叨扰了。”

“哪里,哪里。”虞洽卿边走便说,“良督镇守东南一隅,劳苦功高,虞某敬仰的很。”

“实不相瞒,本督这次来,是有要事请教虞老板。”

虞洽卿当即领悟,屏退了其他人,把叶开专门请到了茶室。

“良总督请坐。”

虞洽卿拿手指了指,顺便差人送上了热茶。

二人坐下后,叶开这才有功夫观察虞洽卿,他黑卦长衣,装扮十分考究,脑后没有辫子,头上微微谢顶,尽管脸上有些许皱纹,但精神头却很足,不像是那种斤斤计较的小商家。

“多谢虞老板了。”

叶开顺理成章的坐下,虞洽卿摆了摆手,一旁的下人依次退下,这应该是他们早就有的规矩。

“虞老板生意做得如何?”

“微薄产业仅供家眷伙计勉强度日而已。”虞洽卿很谦虚。

叶开笑道,“若虞老板都只是勉强度日,那本督真该叫食不果腹啊。”

虞洽卿亦笑,“劳良督挂怀了,一切都好。”

“股票风潮席卷全沪,虞老板似乎未受波及啊?”叶开同样笑眯眯的道,“据我所知,虞老板业下也有一家字号钱庄。”

“鄙人对钱庄涉足不深,所以。。股票买的不多,之所以未受波及,纯属侥幸。”虞洽卿道。

“哦?这样啊。。”叶开摇了摇头,半笑道:“本督初到上海,就碰上了这么一场大灾,真是令本督大感意外,虞老板你不知道,要是治不好灾,本督可是要掉乌纱帽的啊。”

“依我看,良督碰上的是人祸。”虞洽卿忽然道。

“哦?人祸?怎么说?”

谈了这么久,叶开总算找到了突破口。

(国庆七天假,不出意外,绝不大部分时间应该在码字了,大家什么安排?旅游见网友吃大餐约炮什么的叫不要说了,闹心。)

第二百八十八章股票交易所

(第一更)

“股票融资源于西方诸国,从荷兰国,到英吉利,美利坚,实践长达百年之久,近四十年方传到东方,国人只不过晓其皮毛,不论根本,便大肆发送股票,鼓吹其利润几何几何,而官家亦不知约束,致使百姓争相购买,股票滥发,到后来,股票的所显货值远远超过实际,股票便成为了空头支票,融的资也进入了私人的口袋,所以,本次的股票风潮,与其说是大灾倒不如说是一场人祸。”

虞洽卿一番通篇大论说下来,头头是道,个被观点鞭辟入里,可不像他说的那样对金融一窍不通,即便叶开这个后来人,也大体赞同。

“虞老板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为什么还购买了一些?”叶开问道。

虞洽卿回答道:“良督可知道当时市场是怎么样的,股票价格一日三涨,从一票四十两,到后来的近两千两,如此巨大的利润,足以让人铤而走险,甚至不惜赔上家产借款购买。股票市场一派红火,总市值达数万亿两之巨,这想想便觉得不可能,大人以为那些钱庄老板真不知这其中的猫腻和风险?他们清楚地很,也知道早些收手,就不会惹祸上身,只不过当时的行情实在太好,晚一日抛售就会多挣一笔巨款,即便股市崩溃在即,他们还盼着明日再涨,人心本如此啊。”

这些钱庄商人大多白手起家,在上海滩摸爬滚打几十年,哪个不是在风口浪尖上挣钱,而有钱白赚谁不干,即便风险再大,他们也想着祸水摸鱼,谁会知道这霉运偏偏会落在自己身上?只要最后的泡沫不是在自己身上破灭,赢者便通吃。

“虞老板说的入木三分,本督大为感慨啊。”

“良督过奖了,只不过是虞某混迹商场多年的江湖经验罢了。”虞洽卿笑道。

“既然这股票如此害人,倒不如一纸封条,尽数取消掉,不就一劳永逸了么?”叶开抛砖引玉。

“断不可”虞洽卿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股票虽然有风险,但对于商业的发展,融资的变通,却有着益国益民的好处,政府有公债,百姓有股票,资本才能无中生有,用明日的钱办今日的事,事半功倍。”

“本督研习西方商业史,发现股票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洋人尚且乐此不疲,可见这东西对富民强国确实大有好处,如今中国要想富强,赶超西方,缺的就是银子和时间,时间这东西倒无可厚非,关键就在银子上,想必虞老板也知道,国库里没有钱,而借洋人的款总不是长久的办法。”

叶开接着道:“那虞老板觉得该怎么管理股票?”

虞洽卿对此早有对策,立马便道:“效仿西方,建立统一的股票交易所。”

这句话,一下子说到了叶开的心坎上。

要知道,清末时期的上海,商业氛围空前自由,“股票交易所”早就遍地开花,不过,这些“交易所”大多是民间自发创办的,挂一个招牌便可以兜售股票,还有的钱庄本身就有股票交易的地点,更有甚至,茶楼,礼品店这样的商铺也兼职起贩卖股票的生意,总之,购买几份股票简直轻松之极,叶开初到上海之际,下令封城逮搜捕,查封的主要就是这些私人股票贩卖点,自从颁布紧急状态令一来,这些场所基本被涤荡一清。

如今的上海,谈“股票”色变。

而虞洽卿说的,关键就是“统一”二字。

取缔一切不正规的“交易所”,创办统一的证券交易地点,提高股票发售的门槛,建立企业上市制度,做好前期的审查和监管,把所有的交易置于阳光下,这才是叶开真正想要的。

“实不相瞒,这次找虞老板来,正是商谈建立股票交易所的事。”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叶开直接摆明了来意。

听到叶开的话,虞洽卿并不感到惊讶,两人谈论了这么久,他要是连这点暗示都听不出来,倒是辜负商人那敏锐的嗅觉了。

“良督真有此意?”

“千真万确”叶开坚定地说道,他算是铁了心。

“虞老板,我这次来,就是想聘请你,筹建沪上股票交易所。”叶开接着道。

叶开之所以找到虞洽卿,当然不是随意而为,中国第一家正式的股票交易所,正是拜虞洽卿所赐,只不过这个设想要推迟到十年之后,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爱国商人。

这一点,从日后抗战时,虞散尽家财,毁家纾难,便可轻易得出。

沉默了良久,虞洽卿答道:“愿为良总督驱使。”

“好,有什么困难,你可以随时来总督署找我。”叶开郑重保证,“只要本督能办到的,一草一木都许给你。”

虞洽卿点头。

。。。。

含着笑回到总督署,叶开着实高兴,没想到这么大的事,虞洽卿干脆的应了下来,这在几年的官宦生涯中,着实少见。

当然,喜事还不止这一件,他委托银商联合会派发的二百万两公债,也在昨日有了眉目,这种官府担保的公债,确实比股票靠谱的多,在股票风潮闹得满城风雨的现下,那些兜里有些余钱的老百姓都选择了这种稳妥的投资方式。

有了这笔钱,他就能办许多大事,要知道,发给联合会的救济银一下子又划去了九百万两,即便有一千六百万也不经花啊,更别说还有筹建浦东新区,那又是个吞金巨兽,短期内不要想有回报了。

叶开的裤腰带只能扎紧。

不过,有一件事,却要紧巴着抠出银子来办。

组建上海新军。

第二百八十九章革命风潮

(第二更)

在三十六镇新军之外,再组建一支新军,这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且不说陆军部不会给予军饷,说不定连番号都不会派发,严重的还会背上私自募兵的罪名,但既然已经和奕劻撕破脸皮,那他的命令叶开就基本无视。

坐镇东南,双翼渐丰,叶开必须壮大自己的实力,其中,最实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组建新军。

叶开的目标是筹集三镇兵马,但对外宣称的编制只有一镇,这也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关注,新军会以军官为主,士兵偏少,战时可大量扩充,类似于一战后德国那一套。

当然,这支新军不会等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支。

首先,叶开不打算另行招募新兵,然后零基础训练,主要考虑到江南地区革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