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要和协约国打,那么肯定是一个长期的战争之路了,因为同盟国很快就会崩溃了,到时候就只剩下一个中国在单独作战,基本上是与整个世界抗衡,虽然夏钧手上有兑换平台,但夏钧担心打到后面经济会发生衰退,从而导致民心下降,到时候连积分都没了,那还怎么搞。
虽然说胜率还是比较大的,但夏钧还是不愿意在此时帝国刚统一时就贸然加入战争的行列当中。
加入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以此时中国的基础,虽然可以做到面对协约国的围攻而不败,但最终只能得到一些领土,而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的打击。
要知道中国的很多投资都是在协约国境内的,或者在协约国的殖民地里的,而且协约国还欠中国的钱。
所以还是稳妥一些,再发展个十几二十年,到时候想怎么打都可以。
抱着这样的态度,夏钧再次重申中立,要求华东政府上下不要出现偏激的言论,也不要鼓吹中国参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虽然中立打酱油,但却也和日本较量了一番,并不算是无所作为。
在这次世界大战,中国已经谋取了很多的利益,没必要去为了一些看似很美好却十分遥远的利益而加入到战争的行列中去。
——————
第一更到
第一卷第两百七十四章:一个民族的重生
第两百七十四章:一个民族的重生
此时中华帝国的利益很明确,那就是收复沙俄侵占的领土,同时最好是能拿到赔款。
能不能拿到赔款没关系,重在一个借口,而且这不是无理要求的赔款,而是对沙俄在中国境内犯下暴行的索赔要求。
有了这个理由,中国随时可以对沙俄开战,在未来战后,中国不会成为无理入侵的强盗。
中华帝国此时提出的三十亿元复兴币赔款,让沙俄临时政府拿那是不可能的,但让苏联政府赔钱那就更加的不可能,因此帝国便能拥有良好的开战理由。
一个在战后能够说得过去的开战理由,以便于在战后塑造形象。
夏钧此时已经考虑到了战后的问题,虽然一切重在宣传,但如果不搞得有技术点,那么宣传效果会降低很多。
对于德国的拉拢,夏钧让外交部婉拒了,不过三月份,夏钧向德国派遣了两百艘潜艇,而且军火物资给了德国一个很优惠的价格。
意思很明了,爱莫能助
至于协约国,在美国参战后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美国参战了,那么离战争胜利也许就不远了。
中华帝国递交给俄国的照会,也因为沙俄政府的崩溃而中断。
夏钧却是不急,很快沙俄临时政府和沙俄共产党就会打起来了,到时候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就会出兵干预沙俄了,到时候中国可以以干涉沙俄为理由介入沙俄内战,从而光明正大收复失地,并且再从沙俄的领土上划出一块出来,重点在于能否挡住苏联的反扑。
历史上,苏联成功的将各国的干涉军击退,日本也退出了远东地区,不过日本乘机占据了库页岛北部地区。
……
德国在中国的大批运输潜艇到达港口后,也明白了中国的态度,中国此时已经是打死都不参战。
毕竟,欧洲太遥远了,也许对于欧洲人来说这是一次不得不打的战争,但对于亚洲国家来说,这并非如此。
加之此时美国参战,中国未必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中国此时没有对德国落井下石就很不错了,在这个国家利益至上的时代,中国政府的态度已经是非常道义了。
……
欧洲人打死打活,夏钧则开始筹划拍摄一部大制作电影——《一个民族的重生》,帝国成立之后,缺少一部能够比较完整的叙述帝国路程的影视材料,同时缺少一个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电影。
也许很多群众对于中华帝国的形成还有些懵懵懂懂,特别是那些北洋解体之后才被华东政府接管的省份。
也许知识分子仅仅参照书面文字,无法确切的模拟出帝国的成长之路,民族的重生历程。因此帝国需要一部能够宣扬民族主义的电影,以及能够真实反应当代真实历史的电影。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夏钧集合了当前中国所有导演、编剧,前期预计的拍摄成本为一千万复兴币,绝对是中国拍摄的电影之中最昂贵的一部,之前中国拍摄的电影之中,最为昂贵的一部电影也仅花了五十万元。
编剧上必须由夏钧亲自把关,因为他身上有很多解释不通的东西,这些东西不能拍进电影里面。
因此电影里的很多细节必须改变。
还有,夏钧那个叔叔,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了,这个叔叔为什么能在辛亥**时期就拥有大量的资本。以及这个叔叔的公司为什么具备一些超时代性的先进科技,公司之前又是在哪里?
这一切都的能够解释得通才行。
当然,夏钧也可以不解释,他的资料是帝国最高机密,但让这些东西成为谜团也不太好。
想来想去,这一切只能在印尼做文章。
印尼此时已经被中国所掌控了,因此可以做一些文章。
这个莫须有的叔叔的资料很快就被夏钧所完善了起来。
名夏海川,字复汉,福建建安人,祖籍南京,少年时出国经商,于南洋发家,有感于西方人科技之强大,遂倾尽家财培养中国留学生,后聚集了一批华人科学家,以南洋印尼为基地秘密从事科技研究,暗中谋划反清事宜。
这样就能解释得通为什么夏钧有一些先进科技了,而且此时中国的先进技术不断出现,也可以用他叔叔留下的科学家班底来解释。
随后夏钧家中遭遇土匪清洗,全家无一活口,夏钧于海外留学时听闻噩耗,随即带上武器回国。
回国后迷路了,然后到了西乡……
后面的经过就很好解释了,只要这个不存在的叔叔的身份漂白了,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至于这个叔叔后来,在辛亥**成功后将他的班底带回了国内,不过他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从不再公众场合露面。
最后,过几天就要挂了。
夏钧随即又策划一场葬礼,让秘密部门找来了一具中年人的尸体,然后签下最高级别的国家保密协议,然后这场葬礼也就展开了……
……
元首的叔叔逝世,这条新闻很快就出现在了各大新闻报纸上,同时对这位名为夏海川的神秘元首叔叔,顿时引来国民的高度关注。
“叔叔为人低调,死前叮嘱薄葬,不必将葬礼办得太隆重。”
夏钧以此为理由,草草的办了葬礼,他可不想太受罪,不过既然要装就得装得像一些,夏钧还是在公开场合抹了几滴眼泪。
李诗婧也跟着伤心的哭了,不过让他困惑的是,为什么这个叔叔回国了也不见她一面呢?毕竟是长辈嘛
夏钧解释道,“叔叔生前脾气奇怪,一心都扑在了科学研究上,不爱见人,做事也极为低调……”
这次葬礼办得的确非常低调,连悼词挽联之类的东西都不收,夏钧一概说是叔叔临终前的遗嘱。
办完了葬礼,夏钧一身轻松。
自己这黑户终于是漂白了,而国民也初步对元首的平生经历有了一些了解,申报等报纸对夏钧这个捏造出来的叔叔评价道:“复汉公一生奉献只为民族之振兴,苦心经营二十余载,终有今日之帝国,功成而不居功,甘于幕后奉献,实乃国民之楷模,亦为帝国之国父也”
夏钧看了大囧,却不好去反驳。
接着,《一个民族的重生》的剧本问题就好解决得多了。
夏钧如何起家,自然不可能完全真实的去拍摄,不过也不需要用假的,只要把那些不适合在电影出现的东西忽略掉就可以了,而且整部电影并非夏钧个人自传,很多东西都是一笔带过。
影片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辛亥前期,主要表现出满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暗流汹涌,民族复兴思想在建安的出现。
第二个阶段,是以辛亥**、二次**、护国战争为背景展开的,讲述中国推翻满清王朝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风气,以及民族思想的复苏。
第三个阶段,则是以中日战争为背景,此阶段乃是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入侵山东,华东政府不顾自身与日本的实力悬殊程度,毅然出兵山东,与日军展开了中日山东战争。
中日山东战争又分为两部分,届时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爆发,华东军于山东对日作战取得大捷。
其后英国出面调停,双方修战十五个月。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中日双方都在向山东派遣兵力,战争爆发前,华东政府发出了抗战号召,全中国各省纷纷响应,此段又达到了一个高潮阶段,预示着中国四亿人民从原先的一盘散沙,在面临日本侵略局势下的骤然凝聚,显示出了一个民族在危亡时期的高度凝聚力。
其后战争爆发,这里又是一段大高潮,当年华东军与日军在山东作战时拍摄下了大量的彩色影像资料,甚至有夏钧从兑换平台里兑换出来的高清摄像机所拍摄的影像资料,有这些影像资料的存在,可以还原中日山东战争的宏大场景。
如滚滚洪流般的战车群,如群鸟蔽日般的轰炸机群,以及六十余万威武的雄雄大军,以及轰炸日本联合舰队的壮观景象。
整部影片的最大卖点实际上就是战争,同时也是中国秀肌肉的时候,此时局势不同,那些先进的轰炸机、战车都已经可以公开了。
不过世人知道有这个东西存在,不过却也就只知道一个外观而已。
这部影片将主要展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还有中国军人的坚毅及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中国军人的精神面貌。
当前世界各国军人之中,最酷的也就是中国军人,穿的是质感十足的军装,吃的是时髦的加热罐头,拿的是世界最好的武器,开的是世界最先进的战车、飞机。
这部影片并非只是在国内传播的,同时也将在其他国家放映,
首先这部影片拍摄出来后可以给那些未独立民族提供一个指导,同时可以向世界秀肌肉。
更能改变世界一贯的对中国的认识,树立起中华帝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除了军事,还有一些中华精华文化融入影片之中。
影片的第四个部分,则是华东政府与北洋政府在中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袁世凯撒手人寰,北洋政府主动解体,中国完成了一个国家的统一,同样也完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彻底复苏。
这部影片也意味着,中国对外的文化传播正式开始,帝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力传播一些看起来很酷很帅的东西,以让世界的年轻人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时髦的,中国的屁都是香的。
——————
第二更到。
第一卷第两百七十五章:天价电影
第两百七十五章:天价电影
投入一千万元去拍摄一部电影,如此巨大的资金去拍摄电影,那么必须拍出一部经典,可以不断重复利用的经典。
如何拍出一部好的电影,这需要一个好的导演,同时还需要一个好的剧组。
让夏钧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后世的很多电影一定要加入一些十分弱智又脑残的爱情对白。
有时候一些很严肃的电影,偏偏又要强制性的加入‘性’的元素,就好比在人们吃饭时一个人蹲在边上拉屎一样恶心。
有的导演整天去冲击什么国际奖项,结果除了闹出一堆笑话之外没别的了,实在是自身能力有问题,按理说就不用再去冲了吧不过人家百折不挠,一部接一部的烂片砸到国际上水花都没溅起多少。
反而是一些有能力的导演无法上位,只能自己搞点小工作室什么的,有的连小工作室都搞不起。
总而言之就是制度上出了问题,当然后世的中国并不兴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电影在中国很不普及,人们以往没有形成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而当电影普及时,什么VCD、DVD,还有电脑出来了,盗版光碟加上网络盗版电影,也无法给电影业带去太多的资金,市场不好做,导致整个电影市场不繁荣。
这个年代的中国则不同,这个年代没太多娱乐项目,不像后世那样可以有非常多的娱乐选择,因此看电影是一项很重要的娱乐项目,加之各地人民陆续富裕起来,也经常到电影院里看电影,对于那些知识分子们来说,此时看电影是必须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电影也许是个很新鲜的玩意,因此也会去凑热闹,不过有时新鲜劲一过,也就不怎么兴了,特别是有的地方普通话不普及,很多百姓看不懂电影内容。
历史上近代的电影有个特点,那就是中国的民众文化水平不高,因此电影里带有大量戏曲的电影最为卖座。其实卖点就是唱戏的女主角,唱得多门票就贵,唱得少的门票就便宜些,普通老百姓图的就是去听戏看人的。
当前中国的电影也有这个问题,不过没有原本历史上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