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对坐,半晌无语。
最终,还是赵石先开口道:“才人之后有什么打算,尽管说来,我一定尽量办到,只是,才人之后无论身在何方,都已不宜太过显于若是没什么忌讳,名姓就都换。”
女子幽幽的声音响起,“如今连凭栏而望都不可得,又能有何其他奢望?妾身尝自听闻,大将军杀伐果断,方才已然动了杀机,却为何强自收敛,不将沈氏毙于殿上,来个一了百了呢?”
“若是之后想找个无人处。。。。。。那却是要费些麻烦,怕是也让人小瞧了将军”
这女人到是不出所料,很是不能小视。
不过赵石心中却是冷笑,看上去说的很是决绝,但求生之意也很明显,蜀中沈氏到是养出一个好女儿。
想想自己在蜀中杀的人里面有没有多少姓沈的,却也没想出几个,那会杀人太多,整个蜀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可谓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成都沈氏死的人就算少,却不定少到哪里去。
想到此处,更是主意已定,蜀中沈氏若是老老实实也就罢了,若是还有他想,却要早早埋下一个
(求月票,求赞,更新晚了,晚上还有一章,也不知十二点之前码不码的出来,大家耐心等待。)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女人
“才人多虑了,有的时候,成千上万人死在我面前,我也不会眨一下眼睛,有的时候,我的心肠也会软之后才人随我出宫回府,也不至于在这里连望上外间几眼,都成奢望。”
“之后在我府中等上些时候,我自会有所安排,不过。。。。。”
赵石的目光瞬间转为凌厉,像刀子一般在女人脸上刮过,“我奉劝才人一句,不要多生事端,都说红颜祸水,若在我府中闹出什么事来,便是负了皇帝陛下所托,又能怎的?再有,才人非是独自一人,还有蜀中沈氏一门,也许看上去有着些许风光,但在我眼中,皆如蝼蚁,才人出自蜀中,我的手段,想来才人也清楚,切切不要自误误人才好。”
沈氏眼中终于有了一丝畏惧,蜀人提起这位大将军,皆呼其魔鬼,现在好些,换做当年,只名字,便可止小儿夜啼。
蜀中大族,更是惧其如猛虎豺狼,现在也少有人愿意提起当年旧事,到底有多少族人子弟肇难于其人之手。
那时她年纪还小,却也记事了,成都沈氏府邸中,人人胆战心惊,夜不能寐的景象,她是记得清清楚楚。
甚至于,当初听到平灭蜀国的领兵大将赵石年纪也不大的时候,族人也有着将她许配给其人,以换得秦人手下留情的说法,那对于她来说,真真是一场噩梦。
而当日在这宜春殿内初见此人之时,实是壮着胆子,才戏弄了此人两次。看上去趾高气扬。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自己手心后背,冒出来的都是冷汗。
经过这几年,她其实也想的明白,虽有着当今陛下的庇护,但也不是长远之计,想要出这宫门,今生无望不说,随时也都有着命断宫闱的危险。
实际上。她已经不奢望于什么,先献于太子,后侍于先帝身侧,致使宫闱生变,遍数史册,这样的女子,又有哪个有好下场了?
自古红颜多薄命,与帝王纠缠之女子,刹那芳华过后,多数皆是凋零殆尽。她一个小小才人,蜀中败落之家的女儿。下场无非就是被人遗忘或者丢掉性命罢了,对于这个,她已经不愿多想什么了。
其实,自她入宫开始,便已经注定了这样的命运,利钝成败,都是男人们的事情,作为一个纤弱女子,或可助人成事,想要保全性命已属难能,再想荣光加身,却是痴心妄想了。
蜀中沈氏之女,书香门第,却也难逃以色事人,想想自小在府邸中,听到的那些大义微言,见到的书生意气,搁在如今的她看来,却多少透着些可笑了。
幽居于此久了,甚至在心中会偶尔生出些怨恨出来。
不过,如今峰回路转,却好像有着另外一条路摆在她的面前,这是方当妙龄的她所无法拒绝的诱惑。
没有在景帝驾崩当夜,便自缢而死的她,早也就抛下了自小的那些教诲,在宫中呆的久了,心性难免变得果断而又深沉。
能够逃出宫禁之地,在她想来,是可以付出任何代价来争取的。
入宫之时,兰心蕙质,蜀中佳女子,到得现在,却也满心算计,再无复当日之纯真烂漫,皇宫这个大染缸,真的是无人可以稍有例外。
对于大将军的威胁,她心里无疑存着几分畏惧,但当她听到,也许今晚或者明日,便能离宫而去,心里的欢喜,真的是无以言表。
她慢慢垂下头,用秀发遮住已经挂上嘴角的笑意,传出来的声音,却带着委屈的味道,“将军多虑了,妾身一介弱质女子,在将军面前,何能掀起什么风浪,之后行止,皆凭将军之意便是,不过听将军方才在陛下面前所言,意有所指,不知能否告知于妾身,也好有个准备。”
赵石饮着茶,心道,你掀起的风浪差点连老子都受了没顶之灾,现在却来装什么可怜?“不用多想,只管安心等待便是。”
“那沈氏便多谢将军了。”
一边说着,一边轻轻起身一礼,又凑过来,小心的将赵石面前的茶盏注满,从始至终,宾主之间的转换,是如此的自然而然,就好像本当如此一般。
淡淡的芬芳传入赵石的鼻端,赵石嘴角露出些笑意,却明显带着几分讥讽,轻轻一拍桌案,示意她离的远些。
女子绽开一个足以让许多男人神魂颠倒的羞涩笑容,轻轻的退后了原处。
赵石心里却在恶意的想,日后风吹雨淋,也不知道这位从小不曾吃过什么苦头的大小姐能不能受得了。
心里这般想着,目光却四处逡巡了一番,“也不知才人走后,这里又会是怎么一番情形。”
“妾身不祥之身,只愿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也免了这睹物思人,触景伤情的。”
“嗯,也是,不知才人出宫,要不要带些什么人,也好早做安排。”
“此间,皆为陛下选用之人,非是妾身能够左右。”
回答的虽是滴水不漏,但赵石也算明白,此女也许并非凉薄之人,但在宫中呆的久了,却已经成为了一个厉害人物,与宫中那些勾心斗角之嫔妃一般无二。
除了到了自己府中,要好好看管之外,却也正符合他的预期,若非如此,放之于西北,也就不合适了呢。
。。。。。
在这宜春殿中,与一个姿容艳丽,知情达意的女子相谈,却并非什么苦差,时光飞逝,很快便来到晚间。
殿中已经开始掌起了蜡烛,沈才人说话一直不温不火,偶尔低眉浅笑,或是话语中露出些亲昵,却也都有着极好的分寸,任一个男人与之相对,也挑不出半分毛病,只能感觉出从内到外的舒服。
连赵石也不得不感叹一声,此女那时能够专宠于后宫,实非幸至,若无这样的手段,也许皇帝陛下也不会时常到这里来游逛,而时常相对,还能未及于乱,只能说是皇帝陛下有着旁人难及的定力了。
当然,皇宫里面这些糟烂事儿,谁能知道个清楚呢,也许皇帝陛下早已吃干抹净,现在却又觉着麻烦,这才有了送此女出宫的意思也说不定呢。
这样的女子,看上去,可要比后世那些高呼男女平等的女人厉害了不知多少。
到得有人前来相请,赵石起身,微微点头示意,“才人不必相送了,早做准备。”
“将军之情,妾身记下了,早晚必有厚报。”
一句话间,便小小的显露出了峥嵘,沈氏之女,又曾艳冠后宫,又哪里真个那么容易受人摆布。
赵石一笑,并不答话,干脆的转身离去。
在他身后,女人雪白的牙齿咬了咬红唇,她所自负的地方,在这个男人面前好像并无多少用武之地。
这是一个与她之前所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的男人,雄心勃勃,却又真正的心狠手辣的人物,不论是之前的那些传闻,还是亲身经历的一切,甚或是他的言谈举止,都让她敏锐的感觉出这一点。
而她之后的一切,都将交付在这样一个人手上,真的让人难以预料,这人会怎样对待于她。
还好,这人也非是真正的无情之人,据说此人至孝,对妻子也颇看顾,到了此人府上,却还是要打起精神来,若能得些庇护,将来许就有着好处。
而赵石此时已经随着来人出了宜春殿,抛开其他心事,开始琢磨起了见到太皇太后之后,该说些什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归义王的亲事。
慈安宫离宜春殿可不近,直走了小半个时辰,才来到慈安宫所在之处。
宫门内外,灯火通明,老远就能瞧见。
赵石来这里的次数不算少了,每次入宫,都会来这里给太皇太后请安问好。
这位太皇太后虽然属于强拉的亲戚,但无论景帝一朝,还是现如今,对他都是慈爱有加,时常还叫定军侯府的几位夫人入宫说话,显得分外亲近。
当然,这里面有着赵石乃赵氏一族,头一位大将军的缘故,即便是强拉的亲戚,可以借助之处,着实不少。
到得如今,更是如此,太皇太后这一族,出类拔萃的人才不多,不论是赵布宗,还是赵幽燕,甚至是其他几个已经崭露头角的族人,却都是出自赵石麾下,可以说,如今秦州赵氏的尊荣,不是太皇太后支撑起来的,而是大将军赵石一身担着。
连那位曾经任过凤翔团练使的赵老爷子,如今已经七老八十,人都有些糊涂了,却还数次提请,让赵石来任秦州赵氏的家主,可见,秦州赵氏之荣辱,太皇太后在宫外的依靠,都牵连在赵石身上,再没有什么办法割舍开来了。
当然,话说回来了,不能得到好处,却全都系于利益之上,从始至终,太皇太后赵氏对于赵石这个后生晚辈,都是照看有加,并无任何亏欠之处,这个由不得赵石不。
(求月票,求赞)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献女
慈安宫里太监宫女,进进出出,显得很是热闹,赵石一到,不用通禀,就被带了进去。
赵石看了看,这里张灯结彩的,显然已经开始为将要到来的年关做准备了,而离皇帝大丧,三年之期已过,宫中看来是要热闹一番了的。
景帝驾崩,对于太皇太后赵氏来说,可能会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对于慈安宫于宫中的地位而言,却没有任何的影响,甚至尊荣犹胜于往昔。
成武皇帝登基,没有从景帝侧妃中选一位出来,奉为皇太后,这样一来,为表孝道,对于慈安宫这里,也就越发的看重。
皇家亲情淡薄,多数都是利益使然,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而此时看来,太皇太后在长安之乱前后一言不发,也实是明智之举。
进到内殿,太皇太后还没有出来,却已经传谕宫人,传上酒菜。
赵石等了片刻,太皇太后才在宫人搀扶之下,笑呵呵的行了出来。
见礼已毕,太皇太后来到主座坐下,摆手吩咐赵石落座。
赵石看了看,相比几年之前,太皇太后老的厉害,头发已经白了大半,走路也已蹒跚,容颜之上,也只有偶尔才能让人想见当年之风韵。
二十多年过去,算一算,太皇太后也是奔七十的人了。
没有什么外人在,赵石也随意了很多,坐下之后便笑着道:“几年在外,心里多有记挂,今日看着娘娘身体康健。臣也就放心了。而娘娘这里。看着可也比往日热闹多。”
太皇太后看上去兴致极为不错,只是无论说话,还是动作,都有了些迟钝。
“人老了,什么热闹不热闹的,都还不是那么只是今天你来了,这里才算有了些人气,平日啊。怎么会这么闹腾,你这常年在外的,入宫一趟也不容易,别拿那些奉承话来糊弄本宫,陪我这老人家多聊一阵子,也就算你有那个孝心了。”
“对了,瞧这听说你又在草原上纳了个胡女回来,还是个公主来的,你没回来之前,这宫里宫外可就传遍了。怎么,这次入宫没带进来。不说让人带着过来给本宫瞧瞧吗,怎么,嫌本宫老眼昏花,记性又不好,就不当回事了吗?”
长安之乱后,这位太皇太后娘娘确实骤然衰老了许多,说话也开始絮絮叨叨,与百姓之家的老人并无二致。
只是到了这个岁数,也就少有什么顾忌之处了,想笑就笑,想怒便怒,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其实正是说的这个年龄。
赵石笑着解释,“臣这次入宫,是为谢恩而来,哪里敢带女眷,娘娘若是想见,过几日臣便将她送过来,不过胡人不懂规矩,可别惹恼了”
太皇太后那边已经笑了起来,虽然到了这个岁数,但耳不聋眼不花,别看老的厉害,身子确实康健的很。
秦州赵氏屡出高寿之人,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如今赵氏一族,两位重要人物,皆都健在,正是明证,同样,也是家族的福分所在。
“你啊,看上的人儿,本宫可清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