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朗朗乾坤之下,手持刀棍围堵读书人,这算是怎么回事?”一顶软轿从大路上慢悠悠的行来,里面的一位富态的官爷,扫了一眼林林总总的人群,面上有些不虞。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小查,你去告诉那个衙役,让他把这些书生的籍贯都记载下来,等大考结束,再继续去查,岂能因为一个嫌疑,就耽误了数十年寒窗苦读。”
“是,大人!”
轿子附近的一个中年人,身子微躬,举步离去,轿子也不停留,继续前行。
名唤小查的中年人,走到京城兵马司的捕头身旁,附耳说了几句,令捕头面上颜色一变,对着离去的轿子躬身道:“卑职遵命!”
“来啊,让这附近的书生,统统录下他们的籍贯,待大考结束,一一到兵马司报道,洗脱嫌疑,若是谁敢不去,到时候,兵马临门,枷锁缠身,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这捕头大手一挥,顿时有人承上笔墨纸砚,令在场书生把自己的名字籍贯填写的清清楚楚,才一一方行。
张玉堂看了一眼,见没有引来什么麻烦,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杀人者,人恒杀之!
张玉堂不喜欢有人时时刻刻算计自己,他更喜欢主动出击,斩杀敌人于摇篮之中。
“待大考结束,我有了功名,就要好好查查这次准备暗算我的两路人马,到底是什么来头,第一个人姓梁,第二个人一点信息也没有,不过,能够把道术、武功修行到了他们这个境界,也不是无名之辈,一查之下,定然会有些许的蛛丝马迹。”
心里盘算着事情,步子并没有放缓,徐徐走来,很快就到了哈天府。
哈天府传闻是前朝一位王爷的府邸,门口蹲着两头高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虎视四方。
大宋建国之后,便在哈天府中祭祀起文道诸家圣人,香火鼎盛,成为天下间读书人的最高圣地。
而一些文道之中的最高大考通常也在这里举行,每当举行的时候,总是要先进行一番祭祀,祭祀过去的文道圣人,保佑大宋文道昌盛,文运悠长。
待张玉堂赶到的时候,祭祀刚刚结束,慧眼张开,就见哈天府的上空,烟雾缭绕,霞光如缕,浓浓的香火之力,并没有人吸收,而是附着在一尊尊圣者神像上面,令每一尊神像看起来都非外威严,且能够震慑鬼神。
“入室开考!”
祭祀完毕,哈天府内传来一道清亮的声音。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文气
春天的晨风多少夹杂着少许的凉意,站在哈天府门前,张玉堂深深的吸了一口泛着微凉的空气,顿时神清气爽,精神焕发起来。
遥望远方,层层的绿意如海潮一样铺天盖地而来,仿若要占据整个天空之下,让绿色充满人间,让生机弥漫大地。
“绝胜烟柳满皇都,遥看草色近却无!”
张玉堂站在哈天府门前,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一句传扬千古的名句,遥看草色近却无,好一句近却无,不正是初春的时候,朦胧景色的最佳描述吗。
“张玉堂!”
哈天府中传来唱名的声音。
“学生在!”
张玉堂赶紧收回飞扬的神思,专心致志的走进哈天府门内,这一去,誓必要登上青云之路,当初在钱塘考秀才的时候,用了苏轼的诗词、还有一篇妙绝天下的文章,为自己争得一席圣师之位。
而今自己苦读数年,可能够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取得名次,功成名就呢?
会的!
一定会的!
所有的一切、所有的文章,已经融会贯通。
没有理由取不得好成绩的。
紧紧的握了握拳,张玉堂一摆衣衫,对着身旁的青蛇、李勇说着:“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来,会很快的。”
眼睦里充满自信,让整个人都跟着飞扬起来,神采奕奕,气昂昂,雄赳赳。
李勇对张玉堂有着盲目的信心,笑着说着:“公子此去,定然蟾宫折桂,独占鳌头,小的提前祝贺公子春风得意马蹄疾。”
“好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若是我真能够取得成绩,一定会带你看尽这京城繁花。”
张玉堂哈哈一笑,松了松拳头,整个人彻底的轻松下来,多年的积累,等的就是一朝厚积薄发。
青蛇眼中含着柔情似水,望着张玉堂只是轻轻的走上前,用手抚平了衣领上的一丝褶皱,喃喃的说着:“我对你有信心,切莫让人失望。”
“青儿,你这句话,太让我有压力了,万一考不好,让我觉得好似自己是个罪大恶极的人似的。”
张玉堂笑着看了看青蛇,转身向着哈天府内走去。
这一去,要么龙腾九天,要么重归钱塘。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你就是张玉堂?”
哈天府内,坐着三位大儒,每一个大儒都洋溢着浓浓的正气、文气、浩然之气,,开口的大儒银发如雪,面色红润,脸上始终挂着温煦的笑容,说出来和蔼可亲。
张玉堂赶紧低下头,毕恭毕敬,道:“学生正是钱塘秀才张玉堂!”
“张玉堂这个名字,我是听说过的,八年前,你一首长词名动天下,一篇文章誉满乾坤,你的诗词、文章我都看过了,果然都是字字珠玑,这次大考,好好努力,不要辜负了圣上对你的期待。”
“学生惭愧,一定尽心尽力!”
张玉堂低着头,目光清澈如水,声音不卑不亢,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列为大人,你们觉得如何?”
“见过真章再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左边的大儒看着张玉堂有些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很是不看好张玉堂,语气中没有任何热情,淡淡的道:“来人,带张玉堂去他的考室!”
“是,张大人!”
旁边有护卫衙役走了过来,周身甲胄,腰胯长剑,带着一股惨烈的沙场气息,是一位金丹期的高手。
“张秀才,请!”
这位金丹高手对着张玉堂伸手虚引。
“还请壮士带路!”
张玉堂对着三位大儒微微一礼,转身跟着护卫衙役走去自己的考室,心中却是暗暗震惊:“大宋皇朝不愧是宇内第一大国,底蕴深不可测,一个护卫衙役都是金丹期的高手?”
走到一处单间的地方,护卫衙役停了下来,指着房间说着:
“张秀才,这间房就是你考试的时候所在的地方,每一个考生都在这里连考三天,三天之后,才能够从房间里出来,一应吃食都会有考场安排,除了笔墨纸砚,房间里不允许带任何东西,一旦发现其他的东西,就按照作弊处理,取消考试资格,这三天内,我否则你的饮食,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尽管问我?”
“多谢壮士,在下没有任何疑问的。”
张玉堂举步走进去,看了看房间,里面打扫的非常整洁,摆设很是简陋,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个马桶,一张床。
三天的吃喝拉撒睡,还有考试答卷,都在这一间房里完成,哪里都允许去。
“明天就是武科大考的曰子,还好武科大考分数曰完成,只要我赶上最后一天的时间,就不会错过良曰。”
大考的时候,朝廷早已考虑到有的人心高气傲,志比天高,或许会同时报考文武两科,就已经预先错开了时间,考完文科,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考取武科。
坐在考室里面,张玉堂闭目养神,调理着自己的精气神,务必以最完美的状态来迎接着这次大考。
这次大考汇聚了天下间所有的文道能人,这些人都是文章精奇、道理通透之辈,每一个人都是妙笔生花的高手,写起来的文章花团锦簇一般,想要在这群人里面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坐在考室里面,向着外面看去,就见附近的一间间考室上空,清气如烟,花团锦绣,有的考室上空清气化作一片云烟氤氲,有的考室上空出现一支大笔,凌空而立,有的考试上空悬浮一本经典,大气磅礴,有的考试上空花团锦簇,牡丹傲立
千万奇景异象并存,更有六道奇景异象更是接天连地一样,浩浩荡荡,大有横扫天、唯我独尊之意。
“不愧是太平盛世,文运昌隆,当时在钱塘中我不过是文以载道,借助符箓之术,引动了文道圣人虚影下凡,给自己赢来了圣师的称号,才获得数年平安,这一次,就要凭真材实料了,真不知道,到底能考的怎样?”
这一次大考安排在哈天府,文道精气冲天,想要借助符术引动圣人虚影下凡,根本就是现实的事情。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四章:王者
“这六间考室里是什么人,文章精气这么雄浑,是我这次大考的劲敌啊。”
张玉堂扫了一眼,便不在关注,而是沉下心来,细细的整理自己的思路,让自己整个人处于生命中最好的状态。
只有最好的状态才能发挥出来自己的潜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尽力而为,至于结果如何,只能够听天由命了。
叮当当!
远处传来一阵清越激昂的钟声,钟声入耳,令人精神不由得一震,所有的疲倦一扫横空,大考的时刻终于到了。
随着钟声传来一道道清亮的声音:
“大考开始,所有的考生从此刻起不得离开考室一步,但凡考试期间,离开考室者、与他人交头接耳者一律按照作弊论处,取消大考资格。”
“吉时到,发卷开考!”
长长的声音此起彼伏,从远处向着自己所在地方传来,就像大海里的风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滚滚荡荡,汹涌澎湃。
声音刚刚落下不久,就有一位监考的长官,手里拿着一份卷子,向着张玉堂的考室里走来,走进考室后,把卷子平整的放在桌子上,也不言语,转身而走。
看着来人,张玉堂默默的站起身来,默默的鞠躬行礼。
此时已经算是大考开始,考生不得与任何人交头接耳,否则以作弊论处,张玉堂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待发卷的监考长官一经离去,张玉堂就施施然坐在椅子上,用手抚平卷子,细细的观看起来,这次的卷面有些与以往不同。
卷子上有些地方摘抄的是圣人之言,让前来参考的学子把未完整的圣人之言补充完整,然后解释一遍。
这样的试题不过是考的学子们的记忆力,这些题目有着固定的答案,只要勤学苦练,时常记诵书中的句子以及解释,做起来并非困难。
张玉堂过目不忘,这样的试题对他而言,更是小儿科,笔走龙蛇,粗大的狼毫落在卷子上,书写出来的却是一行行细小的行书,飘逸而流畅,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
不过却有些白头为功名的学子,看着这些试题,惨呼一声,随着年纪增大,记忆力下降的厉害,这样的试题五花八门,从许多圣人之言中随便抽选出来的,虽然不难,却是胜在书山题海一样多,令这些学子一时之间眼昏目眩,想的头脑发胀,越是想不出来,越是紧张,终究是急躁攻心,眼睛一黑,倒在桌子上。
随之有奉命监考的差役,把这些昏倒的书生一一架出考室,让附近的大夫进行抢救。
这些学子清醒以后,泪流满面,哭天嚎地,还想在进去一次!
然而,错过了,永远不能回到从前。
再也进不去了!
这是大考重地,岂容他人喧哗。
哗啦啦!
走出来几个衙役,架起这些书生,就向考场外离去。
“李秀才在状元楼跳楼自杀了!”
“王老爷也上吊自尽了!”
“是啊,在这些考生进考场的时候,许多酒楼附近来了许多买卖棺材、寿衣的人。”
“哎,每一年,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得意的,高头大马夸街行,失意的,失魂落魄沧桑去,这京城偌大,也装不下许多愁啊。”
考室外的事情,张玉堂充耳不闻,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的做着卷子上面的问题。
充耳不闻窗外事!
除开圣人之言,就有了地方,要做一首诗。
这次的诗歌,张玉堂看后不禁讶然失笑。
诗歌的要求很简单,写的东西也很明确,越是这样,越不易写出来振聋发聩的好诗歌来。
卷子上面写的清楚,一元复始,万物萌发,人皇一曰游御花园,偶听一声蛙鸣,顿感心神愉悦,不由得龙颜大悦,忙令人题诗词以赞青蛙。
只是写来写去,没有一个人写的能令人皇欣喜。
于是乎,这首诗歌便落在了大考中。
古往今来写青蛙的句子实在不多,因为这个东西太普通、太常见,反而不引人注意,几乎是从来没有人写过。
“这一篇吟蛙的诗词看似简单,实在艰难,不知道这一次人才济济,齐聚京城,能不能写出一首名传千古的吟蛙诗。”
哈天府门前的内室里,三位博学鸿儒,看着大考的卷子,微微皱眉,他们这些人也是这个时候看到卷子。
卷子没有下发之前,没人知道卷子具体考什么,就算是三位主考长官也不能知道,这是大宋皇朝最高的秘密绝密。
哈天府中的一间考室里面,许仙静静的坐在那里,深沉莫测,只是微微扫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