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为王-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卷夺门之变第五卷权倾天下第五百六十四章储备

更新时间:2011…7…270:15:57本章字数:4726

“如何?”内阁之中,赵荣摊手,苦笑:“学生就说了,太保太过心急,你看,有李贤和彭时这两人在,内阁也是铁桶一般,根本没有机会。”

“唔,学生会上复太保,将今日之事如实报之。”年富亦是苦笑,摇着头道:“是有点孟浪了,这一回,太保怕是失算了。”

赵荣倒是不以为然,反驳道:“内阁的反应,当在太保预料之中罢?”

“不然,”年富道:“太保现在是得意的时候,在他看来,可能内阁不一定有如此齐心。只要有一点变化,他就能抓住机会。现在看来,确实是失算了。”

“这且不论,”赵荣又回到开头,问道:“编练京营充实新锐的事,看来短期内是办不成了?”

“应该是无可奈何。”年富比赵荣敏锐的多,也是感觉到这是文官和张佳木在斗法,预料之中,不仅此事内阁会集体抗议,或是打太极,拖着不办。而且其余的事,也会多方掣肘。想到这里,这位在地方上就是以干练闻名,在中央也是清廉自持,官声甚好的兵部尚书也是摇头叹息,只道:“国事这么流于意气,真是伊于胡底”

赵荣倒无所谓,只笑笑道:“学生只等太保的决定,反正,户部的钱粮好歹是学生可以做主的,随意调拨就是。”

说起这个,年富倒是很有兴趣,他问道:“九边现在用粮极多,开中法也渐渐败坏,近来肯运粮到边境的商人是越来越少,我要请问,将来如何?”

“这能如何?”赵荣摇头道:“以往还能指望九边的卫所运粮到京师,现在当然不必做这个梦了。粮食们,他们能自给自足最好,不够,咱们贴补一些就是了。卫所么,有口饭吃就行,好歹他们自己有地,能自己收成一些,够糊口就行。”

年富听完,默然良久,才叹道:“这样,卫所的军人想有余力训练打仗,怕是难了。”

“这可不是?”赵荣道:“好赖有边兵,募来的都是悍勇之辈,给他们兵甲器杖,备边的事,要靠招募来的边兵来打。”

“非卫所制度募集来的,只怕承平和备边还够,一时有大战事,用的银子就不知道是多少了,这样的话,国家财政就难以负担。”

“是的,正是这个道理。”赵荣扳着指头算了算,又挠了挠头,这才又道:“就维持现在这样,也差不离了,就保喇那货,想犯边?再过一百年差不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年富倒是没赵荣想的这么轻松,不过,事关军事重事,他这个兵部尚书也根本当不得家,只能是上头这些大人物的棋子了。

想起来,还真是悲哀。

大明的边防现状就是如此,以前卫所制度未崩坏前,边境就是靠卫所军人镇守,他们不仅自己要种地养活自己,还要负责防秋打仗,然后还要上缴一部份粮食给国家,不足的部分,才由开中法来补齐。

除了粮食,各军镇还要上交铠甲、兵器、生胶、漆、尾羽、牛皮等战略军事物资。当然,这种不合理的现状是注定不会维持太久的,所以现在卫所中军户逃亡甚多,而且被大军头们盘剥之后,哪里还有余力往上缴粮缴物?卫所早就不能自足,军户不能富足,当然也就不能打仗。

卫所无用,就得用招募的办法充实边军,也就是说,大明脆弱的财政系统里要拿出相当高的钱粮金银来养兵,这也并非是明太祖之法,但,除此之外,别无办法。

财政不灵,养兵当然吃力,招募的边军开始待遇就不高,待国家财政更困难时,则边军待遇也就越低,待遇低到不能养活自己时,边军就成了造反的争先锋。

或者说,根本没有真正的战斗力。

而且,也有严重的问题,就是将领私兵化。边军是招募来的,在文官拨给武官粮饷后,怎么用,却是随便武官自己,反正只要武官仰视文臣就可以,等武将们装孙子领了粮饷,然后就是大爷了。

粮饷怎么,武器铠甲怎么分配,就完全是由武官自己决定。

等明朝中叶之后,一个总兵官级的武官养几百上千甚至是几千的私兵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了,军阀化之所以没有出现,是因为文官还勒着武官的脖子不松,把爵禄和粮饷放还把在手中不放,这种情形注定不会在乱世中维持太久,等到了崇祯年间,果然武官们大举反弹,很轻松随意的就把整个文官阶层踩在了脚下。

当然,这种文武相斗所带来的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的,文武不和,文视武为奴,武视文为仇,彼此敌视,明末很多事情,就是坏在此等劣政之上。

眼前两人,算是文官里的精英了,但此等事的恶果,却也是完全想象不到。

两人议论一会儿,也不觉得有什么办法可想,于是彼此作揖而别,各自回府了事。

年富虽是张佳木私党,但政治品格甚好,无事不到张佳木府邸私房,所以到了晚间,只有赵荣一人前来求见。

这一天张佳木也算是所获颇丰,皇帝召见了大半天,独对私见,还赐了午膳,皇帝和太子一并共坐。

这般亲近,不是一般大臣能有的尊荣。就算是英国公当年,也没有这么大的面子。皇家这么给面子,当然还是有驸马亲臣的身份。

驸马毕竟是自己人,比勋臣还近了一层,老实说,除了太监之外,大约也就是皇家最信任的外臣了。

用膳完,再又到得太后那里,请安问好,接了公主一同辞行,这才被放出来。

等他打算去内阁的时候,接到消息,内阁已经下值走了。

这等事,原本是在意料之内,张佳木所关心的,只是内阁究竟的应是怎么样的而已。

“这么说……”赵荣在他下,一边说,张佳木一边以指叩桌,在笃笃的响声中,沉吟着道:“李贤他们,很是坚持原议?”

“是的,太保。”赵荣很恭敬的道:“李阁老看来是绝不会退让。学生看来,这一场官司非打到御前不可。”

“戚”张佳木撇了撇嘴,笑道:“御前打官司,倒也不必害怕什么。”

“是”赵荣大声应道:“太保在御前,自然是说一声是一声,奏一回事准一回事,皇上可没有驳回的道理。”

“要圣旨,嘿,要圣旨……”张佳木很想说什么,但有一股恶气,堵在心头,却是想说也说不出什么来。

对方当然不是真的要一纸圣旨,而是明确的表明了态度。那就是不合作,彼此撕破脸,把这件事一直闹到御前

文官别的本事没有,扯皮的功夫倒是一流,而且惯于危言耸听,根本就不会依常理出牌。老实说,在御前辩论,张佳木胜算几乎为零。当然,皇帝可以用强压的态度把这股反对的风潮压下去,也会有不少人忌惮张佳木的权势,不会跟着瞎胡闹。

但可以明确的说,这件事将会是曹石之变后的一次大的政局动荡,直接会影响到现在安稳无事的大局。一旦闹起来,坊间市里,谁是谁非,难免会有争执,甚至是怀疑,害怕,惶恐。人心难定

李贤等人,也是瞧准了这一点,根本就不害怕打御前官司,也不害怕在御前和张佳木撕破脸。一旦破脸,凡事采取不合作之态度,张佳木也根本没有办法可想。

总不能凡事都请旨,事事都别扭?皇帝能帮他压一回两回,十回八回的也行,但如果事事都得皇帝出面,他这个大臣算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用军队来出头,那他又成什么了?不要说文臣们不依,满城勋戚谁能真服,便是皇帝,又岂能容他如此胡闹?

这就是一团浆糊,一团烂泥,一些说不出道不明分不清的叫人恶心的粘糊糊的东西这就是文官们用来对付武臣的法宝,不合作,以不合作的态度把你推向一个烂泥坑,凡事都粘住了,不能痛痛快快的施为。

你总不能时时刻刻和人争吵,拍桌子,用权势来压人吧?

或是张佳木在时,或是在御前,文官们退让,但转身一变,又是这种争到底的态度……说来说去,就是叫你有力也使不出

“罢了。”短短时间,他已经思忖万千,此时,还不是和对手翻脸的时候。这一次试探,张佳木决定退让。

“太保英明睿断,”反正张佳木说什么,赵荣都是赞同的态度:“不值得和彼辈争强斗气,太保身负重责,当以国事为重,如此决断,真真是英明”

“也罢了。”张佳木微微一笑,受用了这个马屁,接着便道:“总之,赵大人你要把该用的物资都筹备好了,京营,最近要有大动作,需着钱粮甚多。懂么?”

“懂,学生都懂。”赵荣的脸都要快笑烂了,点头哈腰之时,无比恭敬的笑道:“太保尽管放心,通州和京城加起来得有三百余万石粮了,不少粮库里头还有永乐年间进来的粮食,都霉烂的不可再吃,所以太保不必担心没有粮饷供应

第三卷夺门之变第五卷权倾天下第五百六十五章人选

更新时间:2011…7…270:16:01本章字数:4991

说起这个,张佳木倒是有点好奇,因问道:“真有这么多储粮?”

“有的,有的。”赵荣忙不迭的答道:“年年由江南一带送漕粮来,至通州卸船,一部运到京城,大半留在通州储存。从永乐年间到现在,好几十年,哪一年都有三百万石或是更多的粮运进来。这么多粮,京师里哪能吃这么多?所以向来是供给皇家新米,百官和市面上,就是陈米多一些了。”

“怪不得。”张佳木点头笑道:“当年关饷领粮,十次有十次是陈米,就没吃到过新米。要吃新米,就得自己去买。”

“可不是么。一年二年的,就是这个样。现在库里粮食太多,吃又吃不光它,可大家又不能说把米给扔了或是白给人,反正,这是皇上的库,怎么处置,也是皇上定。”

“太过浪费了”张佳木神色变的严峻起来,摇着头道:“真真是胡闹。”

明朝的漕运和粮食北调,也是一笔烂账。当年定的时候,标准过高,根本就吃不完。年年这么多粮,有“运军”,就是沿途调出来的卫所北运,后来时间久了,就成了专门运粮的军队,到了清朝,就成了漕帮,也就是青帮的前身,后人很少知道,青帮的前身就是明朝运粮的卫所,也就是正经的大明军人。

年年运粮,京师人口就是那么多,哪里能吃的完?所以就这么积累下来,到了正统天顺年间,仓储蓄满,粮食多至腐烂而不可食。

但一边是储藏太过丰富,一边是边军渐弱而无食,一边是京中禁军人数越来越少,国家明明有粮养军,却是如此苛刻,甚至连武官俸禄也不能及时放,扣饷,甚至不饷,都是常态,而文官的俸禄倒是一点儿不怕少,也不会打折扣的。

其中原因不必深思,则自然而然就可以明白了。

张佳木最不满的一条,便是文官俸禄全由太仓给,而在京所有的武官却是由皇帝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来。

这样虽然有皇帝与武官更亲近的一层意思,但无形之中,是把所有的武官都矮化了。

合着只有文官是正经的朝廷命官,武官却是皇帝养的小狗一般,随意丢几根骨头就得?事实也是如此,皇帝高兴了,便是足额放,甚至额外有赏赐。永乐年间,武官侍遇优厚,甚至有文官转武官的例子,因为文官太清苦,转了武官,收入增加,所以以文改武。

到永乐之后,武官待遇年年下降,到现在,十停俸禄能领到一半,就算是烧了高香了。

“不成,不成。”张佳木连连摇头,皱眉道:“这样不成,我看,以后武官俸禄,也由太仓出就好了。”

“太保,”赵荣小心翼翼的,用提醒的口吻轻声道:“现在不必改太多成例,不然的话,阻力亦太大了。”

“你说的到也是。”

“学生是一愚之得,太保见笑了。”

“哈哈。”

打完哈哈,张佳木便端茶送客,待赵荣退下之后,他才微微一笑。此人能力一般,品格更是卑下,不过,综合来说,却是比年富这样的品格高尚的文官要好用的多了。

就盼文官中的这种品格卑污的人越来越多,反正他照单全收。

等在文官中分而治之,条件成熟之后,再来收拾这些混蛋好了。

……

右佥都御史韩雍的心情很不愉快,甚至可以说是冷淡灰暗到了极点。

在曹石之变以前,他已经由右佥都御史的身份调为江西巡抚,从佥都御史到巡抚是一个跨越,从京官到巡抚一方,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以他的能力,手腕,当然,还有进士同年的人脉,在江西只要呆上几年,再内调回京,由九卿侍郎再转尚书,一生宦途就轻松写意,并且能有十足把握在墓碑上刻上少保某公的字样了。

可惜,事与愿违,一场大乱子打乱了他出京的计划,再下来,前几天都察院的上宪召见,说是内阁李阁老的意思,派韩雍以佥都御史的身份,前往京营各部查看清军勾军一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