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雷拥茏槌傻模庑┤耍恢阑ㄌ炀频兀闳庀缑瘢睦镌敢馍锨跋叽蛘蹋�
听说黄巢起义军已经打到了潼关,他们顿时慌乱了,纷纷找借口脱离神策军。但是,当时统军出战地田令孜,总不能做光棍司令吧,于是又下令将那些富豪子弟抓回来。后来不知道谁想出的办法,就是临时从街道上招收流氓、地痞代替自己出战,结果,大部分的富豪子弟,都用这样地办法,买人顶替自己出战。
最终,可怜的田令孜,就带着一大群根本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地流氓地痞,来到了潼关。这些人怎么可能有战斗力?于是,神策军和起义军一触即溃,潼关迅速被攻破。田令孜别的功夫不行,逃命地功夫倒是一流,迅速跑回去长安,将皇帝打包了就跑。要是他晚走半天,起义军就追到他了。
现在潼关的守军,战斗力无要比当初地神策军强大的多。孙儒的淮西军走投无路,只能拼命,关中早就没有他生存的空间,没有朱玫的帮助,他只有死路一条。朱玟如果想守住长安,最好的办法也是守住潼关,他麾下的宁军,属于边军,常年在边境作战,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为了守住潼关,朱玫和李朝廷,都许下了无数动听的承诺,只要守住潼关,所有的宁军还有淮西军,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奖励。不得不说,这些许诺,在某些时候还是能够刺激一下士气的。宁军还没有和鹰扬军正式战斗过,不知道鹰扬军的厉害,不经意之间,多了几分自信。
当然,鹰扬军的战斗力,显然也比之前的黄巢起义军更加强大。鹰扬军比起义军拥有更加严明的纪律,更加精锐的装备,更加严格的训练,更加高明的指挥。~潭都的战斗经验,已经相当的丰富。射声军、超乘军等新部队地组建,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进攻潼关而来的,在这方面的训练相对比较充足。
从战斗开始,鹰扬军一直使用黑色火药作为开路的利器,一步一个脚印的破坏潼关守军的防御。潼关周围地区,全部都是山地,大部分地区都是黄土坡,被雨水冲刷出横七竖八地沟壑。这些沟壑在别的军队面前,是典型的拦路虎,如果依靠人力,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打开道路。
但是在鹰扬军的面前,这些沟壑造成的难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在一阵阵的闷雷声中,那些无法通行的沟壑,都被**包炸开,成为可以通行的道路。哪怕是连片的沟壑,半天地时间,就能够将其全部变成通途。这样一来,潼关守军就无法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鹰扬军可以展开的兵力,也变得越来越多,七支部队轮番上阵,成为了可能。
同时,由于**包的广泛使用,使得潼关的人造防御措施,同样变得脆弱不堪。那些横在沟壑中间的围墙、碉堡、陷阱、机关,在**包的面前,全部化为乌有。
潭都作战的神机旅,还将数台投石机搬运到了前线,军的据点进行定点拆除。
震天雷在压制潼关守军的大型弓弩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地作用。
虽然震天雷的命中率要比**包差得多了,但是这种从天而降的毁灭性武器,对潼关守军的心理威慑极大,尤其是从来没有接触过震天雷的宁军,往往被这种武器轰炸得抱头鼠窜,惨叫不已,即使侥幸活下来,那也是申请呆滞,傻瓜一样。结果导致潼关守军的士气,不断的下降。士气的下降,带来的自然是战斗力的下降。
每天,萧迪、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庞师古、霍存和张归厚、张归霸等人,站在潼关地前面,听到的都是连绵不断的闷雷,好像暴风雨就要来临一样。事实上,他们很清楚,这不是真正地闷雷,而是**包连串爆炸的声音。随着闷雷地渐渐远去,说明鹰扬军的战线,也在稳步地向西扩展。
他们已经从萧迪那里,深切的了解到这种武器地神奇。亲眼目睹这种武器的厉害以后,他们除了敬畏之外,实在找不出对这种武器更贴切的感觉。当初庞师古在中牟的时候,就知道鹰扬军这种武器的厉害,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强悍一时的突厥骑兵才会被炸得人仰马翻,苦不堪言,在鹰扬军的面前是吃尽了苦头。
但是,当时的庞师古,同样不知道这些武器是什么,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又是怎么使用的,直到现在才彻底的了解。毫无问,这种武器带来的,是他们对刘鼎的深切敬畏。有这样的武器在手,鹰扬军还有什么敌人是不可战胜的?
在**包的爆炸声中,鹰扬军稳步前进,一个个山地,一条条山沟,一个个关卡的和潼关守军展开争夺。通过单筒望远镜,葛从周等人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次爆炸以后,鹰扬军都会迅速的冲上去,将被炸得昏头转向的潼关守军杀死,继而占领他们的据点。鹰扬军的旗帜,一步步的向着潼关主城墙靠近。
如果潼关守军反击,同样会遭受到**包的剧烈轰炸。潼关守军的反击越是凶猛,参与反击的人数越多,**包的威力,越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每一个**包落在敌人的队伍中,都要炸翻一大片,爆炸现场可谓是惨不忍睹。由于**包的威力实在令潼关守军胆战心惊,到后来,他们再也没有勇气发起反击了。
这样的战斗方式,进展的速度不是很快,却是稳操胜券,占领一个地方就控制一个地方,一步一步的逼近潼关防御工事的核心。只要中间不出现大的意外,拿下潼关,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同时,由于采取了这样的进攻方式,鹰扬军的伤亡,始终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朱玫和孙儒对鹰扬军的这种进攻方式,异常恼火,却也无可奈何。在鹰扬军的**包面前,无论是宁军还是淮西军,都深感沮丧。他们根本没有和鹰扬军面对面厮杀的机会,在反击的路上,就已经被这些恐怖地武器掀翻在地上了。到后来,潼关守军一致形成共识,发动反击,那简直就是自杀,任凭朱玫和孙儒威逼利诱,都没有人愿意参与。
鹰扬军唯一的障碍,就是时不时突如其来的雨水。这使得天气成了双方关注的焦点。如果是下雨天,潼关守军就值得庆祝了,因为在这样的天气中,鹰扬军的攻击,肯定不能发挥全部地威力。但是,如果一觉醒来,艳阳高照,秋高气爽的话,潼关守军就要哭鼻子了,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鹰扬军的进攻,会特别的疯狂,闷雷从远到近,绵绵响个不停。
光启五年的夏天,雨水说不上特别的充足,根据当地人的说法,和往常差不多,但是萧迪等人,还是觉得今年的雨水实在是太多了,哪怕是十天下一次雨,他们都要诅咒老天爷的不尽人意。主要是因为鹰扬军广泛地使用黑色火药,如果受到雨水的干扰,就无法完全发挥其威力。一旦遇到下雨天,基本上就只能停止攻击了。
七月中旬,鹰扬军逼近潼关主城墙,刘鼎也来到了潼关前线。萧迪、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庞师古、霍存、张归厚等人都来迎接。他们见面的时候,还是显得比较沉默,邓天王和孟绝海甚至有点郁闷的神色。
刘鼎自然知道他们的心思,于是笑着说道:“你们觉得有点失望?”
孟绝海老老实实的说道:“的确有点。”
邓天王也说道:“咱们都在后面看着,不过瘾啊!”
上次进攻潼关的时候,邓天王、孟绝海等人身先士卒,从禁沟潜入,率先爬上潼关的城墙,一举击溃了神策军,打开了同往长安地大门。但是这次,鹰扬军广泛使用黑色火药,他们无形中就被剥夺了作为前锋的权力,他们只能远远的在后面看着,看着那些才参加鹰扬军的小兵,踏着硝烟上去打扫战场。
刘鼎笑着说道:“以后机会有的是,潼关不过是一碟小菜而已。”
霍存说道:“大人,属下觉得占领潼关不难,难的是如何对付党项和回鹘的骑兵。”
葛从周、庞师古等人都忧心仲仲的点点头。
霍存说得没错,潼关总会拿下来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然而,即使拿下了潼关,在长安和潼关之间,还有大量地游牧民族骑兵,这才是鹰扬军同往长安的真正的拦路虎。鹰扬军没有足够地骑兵,想要对付数量众多的游牧民族骑兵,地确有点难度。
刘鼎笑着说道:“你们拿下潼关再说,以后的事情,肯定会有办法解决地。”
葛从周等人互相对望一眼,不知道刘鼎到底有什么妙计,但是刘鼎既然打了包票,他们也会追问。于是,他们督促各自的部队,对潼关发起猛烈地进攻。由于各个部队之间存了争强好胜之心,故鹰扬军的进攻,声势可谓是一浪接一浪,令潼关守军是苦不堪言。
射声军、超乘军、直荡军、旅贲军、熊渠军、监门军都是新成立的部队,在萧迪带领的~潭都前面,只能算是晚辈,~潭都作为老部队,当然不能在新部队的面前丢脸。故,~潭都每次进攻的时候,都要想方设法取得比其他部队更多的战果,否则就是“没脸见人”。
但是萧骞迪本人,在葛从周等人的面前,同样算是晚辈,葛从周等人,也不能在萧骞迪的面前丢脸。毕竟,在葛从周等人跟随黄巢起义军征战四方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很显然,葛从周等人都希望,能够在攻打潼关的时候,能够建立自己在鹰扬军中的地位。他们希望鹰扬军的所有人明白,他们是靠真本领
,而不是靠和刘鼎的关系。
于是,潼关前线的鹰扬军,对潼关发起了一浪接一浪的猛攻,无论是新部队,还是老部队,无论是初出茅庐的萧迪,还是久经战阵的葛从周等人,都将自己的所有聪明才智,用到了战场上。整个七月,潼关周围的闷雷,就没有停止过,哪怕是晚上,也传来隆隆的闷雷,让潼关主城墙上的守军忍不住心惊肉跳。
就是在这样的闷雷中,鹰扬军一寸寸的蚕食潼关守军地土地,逼近潼关的主城墙。每天早上起来,朱玟和孙儒都会发现,自己又丢失了不少的据点,鹰扬军距离自己是越来越近了。照这样下去,不用九月,潼关就要丢失掉。
“鹰扬军实在是太可恶了!”朱玫和孙儒都这样狠狠的想,却又找不到对付鹰扬军的办法。潼关守军既无法挡住鹰扬军的进攻,也没有足够地胆量发起反击,准确来说,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发起反击。其实鹰扬军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潼关守军主动出击,那样他们就可以大量的消耗潼关守军的有生力量了。
朱玫本来还准备怂恿党项骑兵和回鹘骑兵越过潼关,对鹰扬军发动袭击,将鹰扬军打回去。但是,拓跋翔、拓跋胤,还有药葛罗仁美,都不是笨蛋,他们坚决拒绝出关,坚决拒绝重蹈昔日哥舒翰的覆辙。依靠潼关的复杂工事,都无法阻挡鹰扬军的进攻步伐,他们这些骑兵,到了那些地形错综复杂的地区,和鹰扬军交手,那不是自己找死么?
无奈之下,朱玫只好不断的将后备兵力,从长安、骊山附近调集到潼关来,以补充兵力地损耗。由于鹰扬军的进攻非常的猛烈,闷雷不绝于耳,潼关守军的有生力量消耗得很快,每天的伤亡都在千人以上。一个月的时间下来,潼关守军已经不见了两三万人,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
鹰扬军同样出现了部分的伤亡,但是和潼关守军的伤亡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在持续不断的战斗中,射声军、超乘军、直荡军、旅贲军、熊渠军和监门军等六支新部队,正在快速地成熟,经历了战火洗练的新兵,正在向老兵的角色转变。
刘鼎每天除了关心前线的战况之外,就是检查部队的战斗力。很显然,实战大大的加快了部队的成熟,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来,到潼关战役结束的时候,六个新部队基本上都能够去掉前面的“新”字了。刘鼎原本还有戏担心,没有经历过战火地部队,一旦进入长安,会束手无策,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
事实上,当初的黄巢起义军,就从来没有系统地训练,所有人都是从实战中成长起来的,无论是纪律性还是自觉性,都存在极大地问题,尤其是纪律性,这导致了后来黄巢无法约束部队的致命后果。如果黄巢能够有效地约束部队,长安的大屠杀是可以避免地,起义军也不会因为丧失民心,这么快就败亡了。
因此,刘鼎在检查部队的时候,非常注意部队的纪律,如果发现有自把自为,不守命令的情况,立刻严惩不贷,即使是当初的起义军骨干,一旦犯错,同样被当场执行军法。经过他的亲自整顿,六支新部队的纪律情况,暂时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潼关方向传来阵阵闷雷的同时,在东线,宋州、毫州一带,也已经成为战场,鹰扬军和宣武军在这块平坦而广袤的原野,展开了捉对厮杀,战场从最北面的曹州,一直延伸到最南面的毫州,每天都要发生大大小小的战斗数十场。
朱温试图趁鹰扬军聚集在蔡州的时候,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