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康雪-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桓看着张德,一字一句,慢慢的说道:“张德,你于九死之地为我大宋抢回传国玉玺,朕感谢你,才如此信任你,你发过誓,朕死之后,你会随着朕一起死,是吗?”

张德连连点头:“老奴对天发誓,绝无二心,此生只为官家而活,官家若是不在了,老奴就随官家而去,一直服侍官家!”

赵桓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说道:“那我要你再发一个誓言,你不许死,朕死了,你也不许死!”

张德瞪大眼睛,不知所措。

赵桓继续说道:“朕若死,振儿太小,鹏展还年轻,虽然威望很大,但毕竟年岁不够,震慑得住群臣,震慑不住家里那些废物,那些废物都是皇族,更别提太上皇……鹏展处理起来难免碍手碍脚,会误了大事,你是朕的贴身内侍,所有人都知道你的誓言,也知道你和朕的关系,那些混蛋也都知道,你能镇住他们!

朕给你留一道旨意,朕若死得太早,振儿继位,鹏展摄政,难免会有为难之处,若是皇族内有人暴起发难,为难鹏展和振儿,你就持此旨意,当场斩杀之!”

赵桓眼中流露出浓重的杀机:“无论是谁!无论是谁!你给朕记住,无论是谁,但凡有丝毫谋逆之心,你都要当场斩杀之!这是朕给你的权力!只此一次!只有你一人!你给朕记住了!无论是谁!”

张德瞪大眼睛,只是机械地点头。

“在振儿成年,鹏展归政之前,你都不许死,给朕好好儿的活着,镇住所有宵小之辈,等一切都安定了,你再来寻朕,朕在墓穴旁边,给你留一个位置,等着你……”

三百六十一赵桓开始为以后布局

赵桓的话给了张德极大的刺激,赵桓当即就挣扎着起身写下了一份密诏,交给了张德,接着,赵桓才沉沉睡去,张德紧紧握着那份密诏,将之放入怀中,为赵桓盖好被子,转身离开。

赵桓的身体终究还是出了问题,名医断言,如今可以使用昂贵药物和珍贵食材弥补元气,吊着赵桓的身体继续往前走,但是无论如何逆转不了三年大限,名医断言之后,张德转身下令身边人秘密将此人除掉,绝不让此事被其他人知道。

皇位的传承终究是大事,赵桓不得不做出许多的安排,尤其此时还是大宋的多事之秋,不知多少事情需要他这个皇帝去做出决定,但是透支严重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撑赵桓继续超负荷工作,那样会缩短本就不多的寿命。

岳翻回到府中深思熟虑良久,才于第二天抵达宫中,找到赵桓,向他征求一下今后处理政务的方式,岳翻认为,工作强度大是赵桓身体垮掉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赵桓的身体垮掉有多方面的因素在其中,不能简单的归类为过度劳累。

没有吃好饭,没有睡好觉,没有很好的放松心情,这是赵桓倒下的重要诱因,看似简单寻常的小错误,日积月累,就会成为大问题猛然爆发,和处理政务一样,任何细小的缺漏都会在某处引发大问题,赵桓的问题就是如此。

所以岳翻建议,赵桓之后将每天上朝的时间推迟到辰时四刻,天色大亮,大家的精力都比较好的时候去进行,简单快速便捷,尽量在上午把重要的事情商议完,然后在中午午睡一会儿,下午岳翻进宫帮助赵桓处理政务,具体方式就是赵桓躺下休息,岳翻朗读奏折。赵桓做出决定,最大限度地降低疲劳。

同时在宫中和民间求取补身体的药方和食材,有些时候身体不是药可以治疗好的,食物的滋补也能起到好的效果。不管那些庸医如何断言,咱们也不能全信,该做的还是要做,不能说那些庸医说陛下只有三年大限,陛下就真的只活三年。陛下真龙天子,怎可让区区一介庸医断定生死?!

岳翻愤怒的模样让赵桓心中宽慰,能得到如此能臣也是自己和大宋的福气,只要岳翻还活着一天,大宋就能安稳一天,他的能力和威望足以震慑群臣,和岳飞宗泽林冲他们的关系也使得岳翻可以掌握住军中战将集团,把握住国家最重要的权力。

岳翻是绝佳的托孤大臣,赵桓很放心,而赵桓最不放心的。就是皇室,失去了胆气和进取之心的皇室,一心追求享受,丝毫不管不顾大宋的未来会怎样,定都北京是一件危险的举动,北京的地势和所处地区注定一旦发生边疆战争,北京将受到影响,从理论上来说,长安或者洛阳是最适合定都的。

但是处于振奋人心,彰显大宋皇室奋发向上的气势。以挽回靖康元年和二年大宋惨败的负面形象,以及赵桓个人的情绪,还有燕云地区的特殊情况,都促使他选择了把幽州改为北京城。成为大宋的国都,强行把皇族迁移至此,而在皇族内部,反对此举的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九。

一旦赵桓不在了,赵宋皇室内部的某人当上了皇帝,第一件事定然是迁都。把都城迁离燕云地区,这是必然的,而一旦大宋都城离开了燕云,或者说是在此时离开了燕云地区,必然会造成北疆震动。

赵桓的存在是无可替代的,是大宋皇室绝无仅有的特例,也是大宋继续强大下去的重要保障,没有坚强的皇帝,大宋就无法坚强。

赵桓深深的明白自己所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他很不放心,很担忧,担忧自己一旦离开了人世间,大宋还能不能继续辉煌,中兴的局面来之不易,一群中兴名臣名将更是上天赐给的宝物,正如同岳翻曾经说过的,开国功臣常有,而中兴名臣不常有,因为中兴比开国更难。

大宋经过了痛苦的磨砺,涅磐重生,才有如今的中兴局面,文有赵鼎吴用张叔夜等人,武有岳飞林冲宗泽和西北诸将,还有一个岳翻文武双全鼎立其中,大宋有史以来最强的一批朝政班底汇聚在了此时,通过比较,赵桓甚至认为自己现在的朝政班底不比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时要弱。

但是,臣子们的奋发向上和开拓进取,需要国家的资金、物资还有稳定来支持,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合一,形成了这个时代的综合国力;没有强大的国力做后盾,大宋无法前进,而强大国力的前提,就是坚强的皇帝,在大宋的时代,这是毫无疑问的,得不到皇帝的支持,就万事皆休。

所以,赵桓突然发现,大宋现在的强大,居然如此脆弱,甚至一旦自己离开了人世间,这份强大可能在瞬间就崩盘。

他抱着年仅三岁的小儿子赵振,看着赵振稚嫩的面庞,赵桓心中痛苦不已,自己支撑不了多久了,根本看不到赵振长大成人的那一天,最关键的是,赵振是否可以成长为自己所希望的模样,赵桓并不清楚,也不敢保证,小小的孩子,如何能看出他今后的成就?

甚至于,赵桓想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优秀的赵宋宗室来继承皇位,他是赵光义的子孙,而赵光义是如何获得皇位的,赵桓心里是很清楚的,一代一代皇帝口口相传的密辛,赵佶也告诉了赵桓,赵桓也知道,大宋皇位的继承者,不仅仅是赵光义的子孙,还有赵匡胤的子孙。

赵宋皇室一直以来都有两支继承者,但是赵匡胤和赵光义之间的事情太过于敏感,其程度不下于唐代的玄武门之变,朝臣讳莫如深,史书也往往以春秋笔法避开,赵桓作为皇帝,更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关乎到大宋的社稷,一旦皇室密辛暴露,大宋危矣。

另一个时空里,赵构选择赵匡胤的子孙做皇位继承人,是建立在赵构自己失去生育能力,且没有存活的子孙的前提之下,另外据传说,赵构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赵匡胤,赵匡胤对他说,如果想要大宋继续下去,就要让赵匡胤的子孙继承皇位,赵构综合考虑之后,选择了后来的孝宗皇帝成为皇位继承人,而孝宗皇帝是赵匡胤的子孙。

历史是很玄妙的,或者也有其必然性,赵构变成了赵桓,南宋成了更北的北宋,但是,有一点没变——他们的继承人,很成问题。

所以,赵桓抱着自己的小儿子,在内心的痛苦之中,渐渐的下定了一个决心。

“张德,你过来,朕有一件事情要让你去做。”赵桓把赵振交给了乳母,带着张德进入了自己的寝室,确保只剩下他们两人之后,赵桓才缓缓开口:“张德,朕细细思考之后,觉得仅仅把未来全部压在振儿和鹏展身上,未免太过于沉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大宋这局棋太重要,朕不得不慎重,可以继承大宋皇位的,不仅仅是朕的儿子,也不仅仅是太宗的子孙,太祖皇帝的子孙,也能继承皇位。”

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张德就算是傻子也明白了赵桓的意思,惊呼道:“官家,您……”

赵桓摆了摆手:“此事你一人知道就可以,朕只能让你去做这件事情,太祖皇帝的子孙后裔数量并不少,优秀者想来也并不少,找到血统最正的孩子,细细想想,朕最多也就三五年的寿命,若要继承皇位,非十五岁以上不可,十二三岁的时候,一个孩子的性格和一切也就看得差不多了。”

张德强自按耐下心中的震惊,询问道:“陛下的意思,是要老奴在太祖皇帝直系子孙里面,寻找十二三岁最优秀的孩子?然后……那些孩子……”

赵桓点点头:“此时还不算太着急,朕允许你去查看皇族信息,一个一个的找,找最优秀的孩子,找到以后,带来给朕看,能多找几人就多找几人,也多一些选择,此事事关重大,除你之外,就算是你选的帮手,也不能知道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只当那些孩子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得打草惊蛇!”

张德领命:“老奴遵旨!”

说完正事,赵桓叹了口气,显露出无法掩饰的疲态:“这些日子,朕的精力一天不如一天,朕自己的身体朕自己清楚,别说三五年,怕是两年多也是困难,到最后,终日昏迷也怕是难免的,朕会无法处理政务,会无法支撑下去,两年以内,你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妥,知道吗?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朕只能让振儿继位,那时,你也要牢牢记住朕交代你的事情!”

张德浑身一震,点头应诺:“老奴明白。”

张德当天夜里就连夜出了北京城,赶赴第一个目的地河间府,消失在了深沉的夜幕之中。

三百六十二一个普通人的穿越所带来的

岳翻不知道赵桓为了大宋江山做出了什么样的安排,也不知道这会对自己之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所知道的,就是大宋的局面会因为赵桓的变化而产生巨大的变化,大宋的强大,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基础之上,如果皇帝不是赵桓而是赵构那样的人,大宋军力再强,也发挥不出力量。

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领袖对于整个团队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失去了坚强的领导,团队也会变得绵软无力,岳翻是很能干的宰相,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至少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岳翻还没到那个层次。

为什么自古以来明君少昏君多,作为一国至尊来说,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地狱级难度的职位,能够做一个合格的皇帝,那是几千万人里面也挑不出几个的程度,岳翻虽然被称为大宋第一名臣,虽然赵桓在很多事情上都听从岳翻的意见,但是岳翻自己心里清楚得很,很多事情,他并不能做出决定,甚至是难以作出决定。

经历了很多事情,岳翻觉得自己变了很多,之前的绵软无力犹豫不决都消失了,一个坚强的铁血军人、一个坚定的政治硬汉出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岳翻比谁都清楚,没有赵桓的支持,没有赵桓顶住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自己绝对寸步难行。

大宋政府远远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和谐。

皇族势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说到底还是自己的亲族,赵桓在压制的同时,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将一些职位交给皇族,让皇族好歹安稳一些,但是这却在不经意间培养出了大宋的反对势力。

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正面对抗强大敌人的勇气的。

大宋在恢复,正在慢慢的恢复,这需要时间,需要稳定的局面。需要强大的军队守住边境,不让异族人进入内地烧杀抢掠,一次战争,就足以毁掉十数年的经营成果。战争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大,而就目前来说,长城边境的战争依然较为频繁,虽然大宋军队的确强大善战,也筑起了很多京观震慑草原族。但是,遇到了真正的饥荒,他们战斗也是死,不战斗也是死,那还不如死战一下,求取一定的生存机遇。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到气候严寒之际,草原族难以生存下去的时候,他们还是会不惜一切代价南下向大宋发起进攻,而大宋遭受了不少损失之后。原本持中立温和态度的臣子们也渐渐转向了主战态度,原本他们支持岳翻提出的开放边境、互市互惠的绥靖政策。

岳翻曾经在朝堂上指出游牧民族南下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生产力很低,靠放牧存活,春夏秋的肥美时节他们自然不缺少存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