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含经随身剪辑-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教徒喜欢赞叹佛陀的「一音说一切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佛
    灭以后,部派佛教中,「大众部」的佛陀观。历史上的佛陀,以神足示现
    、教诫示现及他心示现等三轮教化弟子,其中难免有神通威德的感召,但
    是佛弟子不要忘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
    之义」(剪辑一四八条)的遗训;中阿含∧伤歌逻经∨也指出「教诫轮」
    (言教及身教:法与戒律)才是最主要最殊胜的。由于众生的根器千差万
    别,因此佛陀的教导,也就因时因机有所不同,从本剪辑的「对治」章,
    可以看出其多元性。
        剪辑八二条∧增上心经∨所介绍的五种降伏心的方法及八四条∧水喻
    经∨提出五种消除镇恚的技巧,对于日常生活上都相当实用,必须时时实
    践,才能熟练。不过由于对治法门,常都是一种权宜性的修行指导,不能
    以此为究竟,因此阿含中,都会将对治法门加以提升,直接面对苦恼的「
    集」(原因)而达到贪镇痴止息的第一义上。这也是剪辑八一条∧漏尽经
    ∨所示七种不同的途径均指向漏尽(断除烦恼)的真正意义,如同龙树菩
    萨的「四种悉檀」,对治悉檀必须引导至第一义悉檀。
        相对于佛陀的观机逗教,现在有一些学佛的朋友,每每以自己的学佛
    经验或受用的专修法门,主观的或略带强迫推销式的介绍给其他道友们,
    这实在是不尊重因缘(差异性)的我执主宰欲冲动,从有漏善法来说,是
    一种「顺道法爱」的执著。要留意!执著就是不折不扣的烦恼。这也是剪
    辑八六条∧阿梨吒经∨所说的筏喻法门:连有益的「正法」都不可以执取
    。

              登峰必须由山脚拾级而上──道次第

        禅宗的典籍常记载,古德们在偶然的因缘下言下顿悟,这似乎令人有
    「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错误印象,姑不论开悟的内容如何,读者们往往忽
    略的是,古德们在悟道之前,千山万水披荆斩棘,艰辛求道的过程。在阿
    含经中,佛弟子与佛陀或圣弟子间,因法义的问难请益中,也常有闻法证
    果的情形,圣弟子的「非时得证」,必然要经历播种、灌溉、成熟(种、
    熟、脱)所谓闻思修证的次第,不可能跳跃而上的,在剪辑九八条∧七车
    经∨中有明确的宣示。
        在印度及中国的佛教发展史上,曾经发生专重「修证经验」取向的修
    行风潮(如部分大乘行者的「直从涅盘经验」下手),在这偏颇的现象下
    ,不从现实身心(蕴处界)的苦集灭道之正常道次第下手,于是禅定神秘
    经验倾向的道风,模糊并误导了原始朴实的释尊遗教。阿含经中,佛陀特
    别告诫:「不依六根来体验十二因缘,是无法通往涅盘解脱之路」(剪辑
    一○○条:「不问汝知不知,且先知法住,后知涅盘」),龙树菩萨在《
    中观论》中也强调:「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
        坊间,我们看到克里希那穆提及奥修的修行方法与宗风,其中颇有与
    佛法相似的地方,惟仔细分辨,可以发现两者均缺乏明确的道次第,令学
    人难有下手处。至于,这两位印度宗师的道法,是否与佛法的正见、正业
    、正命间有相异处,则须审慎地另为讨论。

              入道的第一道关卡──苦圣谛

        学佛的朋友,有时会自嘲地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
    佛在天边」,有一种入道难的无奈感,其中的症结在那里呢?佛法是一种
    生命的试炼,文字堆砌的沙屋,当然经不起小小浪花的冲刷。一个学佛的
    人,假如整个身心(五蕴),没有刻骨铭心的无常痛切感,是很难时时处
    处激发那出离苦恼的道心,更遑论对佛法的安忍坚定了!所以佛陀初转四
    圣谛法轮,就是以苦圣谛为入道的第一步。
        为免于说食数宝的流于概念上的「头脑作用」,剪辑的「味患离」及
    「四念处」两章分别介绍了两种加强苦圣谛体验的修行方法,前者是知非
    即离的「正思惟」观照法,后者是绵密的「正念」工夫,两者是相辅相成
    的。个人曾与春江师兄讨论某佛教团体的四念处修行方法──「当身体某
    部位有酸痛时,透过四念处的观察,酸痛自然会止息下来」,一般的酸痛
    ,可能可以经由四念处的修行,让身心放松(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而得到
    纾解。但是若酸痛的原因,是长期劳累或外力撞击所引发,就无法单靠四
    念处而成办了,必须另依正思惟「集」或「过患」才能出离酸痛(如充分
    休息或找医生就症下药治疗),换作是烦恼的观察也是如此,一定要四念
    处与苦集灭道四圣谛因果相应时,始能止息烦恼。

              佛教团体共修的游戏规则──无诤

        这个世间纷争的根源,大抵不出思想与感情两大问题,佛教的团体也
    不能例外,从佛法来说,就是人性上的「见诤」与「欲诤」。为化解众生
    的忧恼,佛陀在杂阿含四九六经(剪辑九一条)提供了──「如实的对话
    」、「选择对话的适当时机」、「对话内容有助于烦恼的止息」、「言语
    柔软」及「关怀悲悯对方不起情绪」等五个团体互动的原则,它可以作为
    佛教团体布萨共修之指南,值得我们一起开发学习。
        无诤代表和平非暴力精神的坚持,在剪辑九二条的提示说得很好:「
    对于世间的人文习俗,团体的共同约定,学佛者当以随顺、无诤的态度,
    柔软应对;但是对于佛法的价值观,则应以最坚定、严肃的立场予以表达
    」。什么是佛法的价值观?那就是肯定世间是因缘无常,人类应互助互容
    ,任何的行动都必须指向内心的寂静(宁静)及贪镇痴的止息。这也是佛
    法一贯谴责暴力的原因,此或许可供佛教团体在从事社会抗议活动时参考
    。

              无我的实践──无常因缘观

        人生的忧悲苦恼,阿含告诉我们是对于自我的错误认知,因此佛法首
    重「如实正观」──确确实实面对自己身心的问题,不预设立场地观察,
    发现自己与世间是无常、是因缘决定一切的。由于是无常,因此不愿意真
    正拥有什么(当然也不在意失去什么),也无意与人争高下(胜劣);又
    因体认到多重因缘的相互制约性,从中感受自我能力的微小,盲点很多,
    于是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型态渐渐淡薄下来。所以无常观与因缘观,落实到
    自己的身心,就是无我。
        因此,「无我」是佛法的标竿,阿含经的初果断三结,主要即是破除
    我见。无我并非否定行住坐卧中,生蹦活跳的我,而是五蕴身心和合,知
    情意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上展现的是觉醒、敏锐、理性及开放的成
    熟,是一个喜悦的活在当下的人。这在剪辑的「无常」及「因缘」等二章
    ,编辑者有精辟的发挥。

              学习佛陀的悲心拓展阿含的行践

        古印度,佛陀及部分圣弟子的菩萨风范,受到时空的限制,不能蔚为
    风潮成为时代的主流,是一件遗憾的事!印顺导师曾在「契理契机的人间
    佛教」一书中写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透露出他的观察
    ──现代是菩萨行的有利时机。他老人家在另外的场合对于「今之学者为
    人」补充解释说:由于交通资讯的发达,现代人不与人互动都很难,可以
    说不当菩萨都不行。我们愿意把握佛陀本怀复兴的契机!
        事实上,代表菩萨正常道的「六波罗密多」(六度)、「四摄」及「
    四无量心」等法门,在阿含圣典中,均可寻得其根源及脉络:如六度的纲
    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即智慧),在阿含中屡见
    不鲜;「波罗密多」(度到彼岸)与积极的「断尽苦边」意义相同。杂阿
    含六八一经(佛光阿含藏编号)谈五力道品时,即明确地指出「一切众生
    的事,皆是四摄的范围」。而杂阿含九○八经则引用「自通之法」的同理
    心(「自通之法」见剪辑八三条),发挥佛教戒律「护生」(护持一切生
    命)的精神,而将五戒的前四戒拓展为慈悲喜舍以落实人间的利济关怀,
    而不仅仅把四无量心局限在禅定的修持法而已。印顺导师更论证大乘「中
    观论」为阿含经的通论。
        我们以为,学佛的朋友,若能随份、随力、随因缘地将消除烦恼的方
    法与经验,直接或间接地回馈给生活周遭的人,那才真正可称为是学习佛
    陀人格的「佛弟子」,如用这种心态来系念佛陀的圣德,则是高品质的念
    佛行者。让我们一同携手前进!

              结    语

        春江师兄与本人,十五年来,在佛法的路上共同修学,相互增上,个
    人亲眼看到他深得佛法的法义饶益、梵行饶益,乃至不退于佛法的坚定正
    见正行,并敬重他发心的专精恳笃(如宏印法师在序文中所说)。欣逢本
    书的发行,深愿将之推荐给学佛的朋友,大家一起来学习佛陀的教诲,并
    共同开发阿含净化人心的大乘精神。
                                        一九九四·七·??  于 ??   ??

              凡      例

    ⑴中·一四一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中阿含》第一四一经;
      增·二二五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增一阿含》第二二五经;
      杂·四O  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杂阿含》第四O经;
      长·二    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长阿含》第二经;
      经数之编号,以《佛光大藏经》本为准。

    ⑵《大正·二九·六七五上》表示大正版《大藏经》第二九册第六七五页
      上段。

    ⑶「※」符号处,为剪辑者对该段经文之赘言,仅供参考。

    ④经文中,( )内之文字,或为不同经本之用字,或为不同的翻译用字
      ,或为诠释之用,而使经文更容易燎解者。

一、不放逸

    心灵的净化,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比赛。
    在这场比赛里,样样都得自己来。今天不做的,明天还是得自个儿做;今
    天做不来的,以后还是得靠自己的努力来克服,每个人都一样,不会有例
    外。成效,是点点滴滴努力的累积。不努力,必然是不会有成果的。
    经中说,不放逸就是多修「四意(正)断」──对不好的,革除、防范;
    对好的,开发、保持。广泛地来说,就是心中常有佛法,常自警策(杂·
    九九六),常以佛法的价值观,作思惟、判断,以及自我反省。
    不放逸,是一个修行者常要有的警觉,时时得做的反省。

  1。如山河、石壁、百草、五谷,皆依于地而得长大,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
    住不放逸之地,使诸善法而得长大。(增·二二五)

  ※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项,
    被称为三十七道品,这是早期佛教经典中,有关佛陀教化;佛弟子修学内
    容的归纳与整理。
    其实,不管作了怎样的归类,或者,开创了多么好的法门,如果离开了不
    放逸的基础,那么,都将一事无成。

  2。譬如伏鸡,生子众多,不能随时荫馏,消息冷暖,而欲令子安稳出壳;如
    是,不勤修习,随顺成就,而欲令得漏尽解脱,无有是处。(杂·四O)

  ※在心灵净化工程的领域里,没有投机客的生存空间,有的只是像母鸡,勤
    于孵蛋般的成功范例。
    孵蛋的母鸡,随时抱著蛋(荫馏),关怀(消息)著蛋的冷暖,只待因缘
    条件都具足了──时机的成熟(随顺),便见小鸡一只只地破壳而出(成
    就)了。
    修行,何尝不是需要像这样的孵蛋功夫呢?

  3。八大人念:①少欲、②知足、③闲(闲)居、④持戒、⑤三昧、⑥智慧、
    ⑦多闻、⑧精进。
    弥勒菩萨应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之力,超越成佛。
    诸佛世尊皆同一类:同其戒律、解脱、智慧,唯有精进不同。是故,此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