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7-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十高龄的管理大师写给所有有雄心的经理人和知识工作者的世纪箴言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章 策略一新的根本现实
经济实体和政治实体的差距扩大


在一个全球性结构改变和不确定的时代,拟定策略要依据的最后一项基础,就是经济实体和政治实体越来越不一致。
世界经济越来越全球化,而国家疆界却成为障碍和成本中心。如第一章所讨论的,企业和越来越多的组织,不能再以国家经济和国家的疆界来界定它们的范围,而必须以全球的产业和服务来界定它们的范围。
但是同时,政治上的疆界并不会消失。事实上,即使新的区域经济单位,如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munity)、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或是正在酝酿中的南美经济共同体(Mercosur),能不能降低政治疆界的影响都还不确定,更别谈超越政治疆界了。
早在1918年,就有所谓〃主权的终结〃(end of sovreignty)的说法。但是,一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政府和国家在公共事务上的角色。事实上,1914年以来,趋势倾向于更多的领土分裂。1914年以前,政治上统领世界上大块疆土的大帝国,如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法国、荷兰、葡萄牙、比利时、沙皇和共产主义的欧亚帝国,已经一去不返。同时,小型政治实体在经济上越来越活跃,因为金钱和资讯已经超越国界(事实上根本没有所谓国界的存在)。1950年以后,一个接一个的小型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它们各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外交,自己的税收和财务政策等等。但是直到目前,并没有任何类似全球中央银行之类的全球机构来管制川流不息的全球金钱流通,更别说一个全球性的机构来控制全球税收或全球货币政策。
即使在超越国界的经济单位里,国家政治仍然超过经济的考虑。比如,即使有欧洲经济共同体,由于政治上的因素,关掉比利时一个完全多余的工厂,而把业务并到属于同一公司,30英里外的法国厂,都不可能。
事实上,我们有三个重叠的圆。第一个是一个真正全球化的货币和资讯的经济体。第二个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在其中货物自由交流,对服务和人员的流通限制也慢慢减少(虽然绝不是完全消除)。第三个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方性实体,它们虽是经济性的,但它们更是政治性的。 
这三种都同时增长得很快。企业(和其他非企业的机构,譬如说大学)对此无从选择。它们要同时在这三个范围里生存和运作。这就是真正的现实环境,策略需要因此来拟定。然而,目前管理阶层并不懂得这个事实到底代表什么?因此都仍在摸索当中。
许多(或许已是大多数)大型跨国企业,如制造、金融、保险业,都设立横跨国家疆界的世界性〃商业单位〃。金融服务的租赁部门,不管在西班牙或香港,都当作一个企业来经营,并且与公司在当地的其他部门(如外汇单位)完全分开。但是,一个接一个的公司,都发现对当地政府、当地工会,或其他任何当地的政治单位来说,这个跨国性的〃商业单位〃是毫无意义的假想。对当地政府机构来说,西班牙或香港才是惟一的真实,因此只和西班牙或香港的公司打交道。我所知道的企业里,还没有哪个公司能够预先知道,哪些决策和行动应该由跨国性〃商业单位〃进行;哪些又必须以当地的〃本国单位〃来处理,更不用说预先知道如何做出能够.同时符合超越国界的经济实体以及香港或西班牙统治下的政治实体两种现实的决策。但是有些含义是已经清楚的。至少,我们知道什么不应该做。那就是,不能因当地政府的利诱,而不顾经济的根本条件。政治单位在经济上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越需要提供各样的优惠如免税、特别的关税保护、特许经营(垄断保证)、形形色色的优惠补贴等等,来取得经济上的有利条件。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东南部某些州,提供日本和欧洲汽车公司很大的优惠,吸引它们去设厂,此外,当然还有成千上百不胜枚举的例子。
这些欧洲和日本汽车公司,还有经济上的原因在美国设厂,至少它们认为如此。还有其他更糟的例子。许多小国家提供优惠,诱使一个公司到它的国家设立公司,惟一的理由只是希望这个公司可以挽救当地的其他公司。毫无疑问,许多基于优惠而非经济考虑的政策,必定一败涂地。
每个在60和70年代,因为当地政府保证可以享有垄断的市场而在拉丁美洲小国设厂的制造厂商,就是例证。它们伤痕累累,无一幸免。
应了〃这事没商量〃的老话。要在经济实体和政府实体的不协调中取得折衷,首要原则,就是不要做任何不合经济实体利益的事。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假如我们没有得到优惠,我们的策略还会不会要我们这么做?〃如果答案是〃不〃,不管优惠有多么诱人,都不应该这么做,它会导致惨重的失败。即使这个回答为〃是〃,不接受所提出的优惠大概一定还是明智的。很多的例子都证实,接受这样的优惠最后会付出代价,而且会付出很惨重的代价。
与前一个〃不〃息息相关的是另一个〃不〃字。除非与公司的〃企业理论〃和整体策略一致,否则〃不〃要扩张进人全球市场,特别是不要经由并购而扩张。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会有不同表现。譬如:在法国,可口可乐公司销售果汁比销售其他碳酸可乐好得多。在日本它的主要的产品是自动售货机的咖啡。果汁、咖啡与可乐虽然是不同的饮料,在其他任何方面而言,与可口可乐的企业理论和策略却完全相符。
让我再重述一次,在本章里已经提过的:策略使组织有目的地伺机而动。即使看来像是好机会,如果不能使组织在策略上更进一步,那就不是真正的机会。这种情形只有分散注意力。即使某个机会看来适合政治上的现实,它仍然是一个歧途,应该弃之不顾,否则必定会导致失败。
说了〃不〃以后,下面谈谈两件我们已经知道应该做的事。
不同地区,企业的成长扩张,越来越不会依赖收购。购买或合并,甚至不会是创办新的、完全自己拥有的公司。企业会运用联盟、伙伴关系、共同投资和各种在不同政治区域辖管下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来进行扩张。换句话说,会越来越以经济结构上的关系,而非法律或政治结构上的关系来扩张。
公司成长要通过各式各样的伙伴关系,而不是直接经由所有权或是威权控制来实现。这种趋势有许多原因,有些已经在前面提过了。但最主要的原因,乃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性经济,却政治上分裂的环境里,而我们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来运作。伙伴关系绝对不是对这个问题完美的解答,事实上伙伴关系也有它自己很大的问题。但是至少,运用伙伴关系、联盟或共同投资的形式,就只是经济上的单位而不是法律上的单位。如此一来,在经济实体和法律实体之间的冲突会减少很多。这种经济实体的关系可以与政治和法律的关系分开来。
最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学习怎样管理外汇风险。每个企业,甚至纯粹地方性的企业,今天都笼罩在世界经济的氛围中。因此,即使它不把货物卖到国外,也不从国外买进货物,都会受到汇率上升或下降的影响。即使最地方性的墨西哥公司,几年前都因为墨西哥比索突然崩溃而遭受严重打击。1998年印尼货币突然崩溃,甚至最单纯的地方性印尼公司也遭严重冲击。
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使自己的币值免于这然涨跌的冲击。最简单的理由,就是这个世界湮没在〃真正的金钱〃里,这些金钱没有投资在不动产、企业、制造业或服务业中,却到处流通,投资在起跌很大的〃组合投资〃(otfoio investment)里。没有几个国家,在国库里有足够的余额来支付这些组合投资的利息,更别说当投资在一夕之间崩跌。换句话说,每个国家的币值,都跟着这种短期投资的涨跌起舞,更危险的是,这种涨跌常常没有经济上的道理可言。
1973年尼克松将美元汇率由固定变为浮动时,结果与预期刚好相反。当时的用意本是因此币值的涨跌,会限于比较小的幅度。但是因为各个政府(美国政府为始)滥用了这种新的〃自由〃,币值就开始极度不稳定。我们可以预期币值将持续不稳定。没有一个政治单位,也就是国家,会把它们的财务、金融和借贷的政策交给除了自己以外的政治权力。我们盼望新的欧洲银行(Empean Bank)可以维持欧元的平稳,但是我们不能奢望在欧元体系里的联盟国家,会牺牲自己的国内政策,来换取欧元的稳定。
换句话说,策略的拟定一定要假设货币持续的波动和不稳。目前管理阶层很少懂得怎样管理外汇的风险,而这是每个管理人员都需要学习的课题。
本章所讨论的现实,并没有告诉每个机构要做什么,更没有说该怎么做。我们只是在这里提出一些问题,每个机构要拟定策略,找出答案。这些问题,目前很多机构在策略上根本都还没考虑到。但是除非一个机构开始思考这些现实,不然根本不会有可以应付的策略,对未来几年或几十年内的挑战就无从准备。除非企业可以成功地面对这些挑战,否则就无法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结构改变,经济、社会、政治、科技都在脱胎换骨的转型时代里存活,更别侈谈繁荣了。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