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伽活佛 作者:佚名-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xtnovel。bbs。topzj涯散(牙牙)整理,祝大家新年快乐,春暖花开!!!
 第一章:梦回阿须  
活佛的家 精彩赛马节 欢乐的草原 
兄弟盲流 
来到阿须 
初识活佛 
佛家赛马节 
 欢乐的草原 
关于〃锤子〃 
上山。狗 
梦幻家园 
 第二章:活佛的家园  
玛尼堆和风马旗 活佛和他的家人 纳凉 
草台班子 
祭祀庆典 
办公大会 
和气生财 
马背上的民族 
藏地〃新风〃 
僧俗之际 
现代人的苦修 
扎西和拉扎 
 诠释婚姻自主 
小普穹的入市观 
兄弟之间 
活佛的境界 
视死如旅 
亲密情感 
流传 
身世 
 第三章:走出香格里拉  
美丽的阿佳拉 苦修庙僧众 活佛在草原 
活佛上学 
惹不起的汉语 
俗世红尘间 
落叶生根 
温老大得子 
佛性与俗念 
许愿 
毕业还家 
 失落 
丧失 
前世今生 
众生平等 
苦修庙 
荣耀之地 
挨涮 
***************
*第一章:梦回阿须
***************
活佛的家
精彩赛马节
欢乐的草原

兄弟盲流

  在路上,我总算明白了,买两瓶
  白酒喝一瓶半,留着半瓶干什么
  1989年以后,对都市生活厌倦了,渴望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从北京回到了沈阳父母的家里,闲着无事总给老二,我弟弟普庆,讲西藏的事,前几年在大学的时候曾去过西藏,去了之后总忘不了。
  有一天老二说:“哥,咱们去西藏吧,把我那小公司给关了。”我听了特感动。哥俩凑了点钱,上路了。
  我们在西藏呆了半年,漫无目的地到处走。然后回到了成都。在成都歇着,啥也没干。每天看一场川戏,太阳好的时候在外面泡泡茶馆。成都周围该去的地儿全去了一遍。有一天心血来潮,在青城后山上搭了两间茅草屋,第二年雪大,茅草屋全压塌了。
  钱从哪儿来呢?总有人好奇地问,到西藏倒腾点东西,民间工艺品呀,面具呀,唐卡呀,卖点钱,就这么活着。
  到了春天,在成都又呆不下去了,我们又走了,去藏区。
  从成都先搭客车翻过二郎山走了两天到康定。再往下走,只有一段儿一段儿地搭运货的大卡车。那时候只要驾驶楼里有空位都让搭,你可以给钱,可以不给,沿途给司机买饭就行,只花不多的一点儿钱。川藏线上,往外走肯定是拉木头,往里走没准儿是拉啤酒、日用品。我们进去的时候就是跟着拉日用品的车,沿途特别愉快。
  现在是全国山河一片“红”了,可那时在川藏线上就有了“小鸡”,虽然不多,但司机们都很知道在哪几个地方住站,一般不在小县上停,都在那种荒山野岭的鸡毛小店,开始我们还不知道是啥意思。长途司机很粗鲁,沿途都讲黄“段子”,要是没有点荤的,日子就没法熬,那么长的道路,那么充满艰辛恐怖的生活!
  出了康定之后住在一个巨恐怖的鸡毛小店,房间小到只有五六平米,床上的被根本分不清本来的颜色,小房子从外面看好像是只有二层楼,进里面恨不得隔出五层楼,一拐弯一个隔断,一拐弯一个隔断,特别吓人,整个一个黑店。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一些拉拉扯扯的小姐们,那时还不叫小姐叫服务员,跟那帮司机们打情骂俏。等吃完了饭,司机们利利索索上去躺着睡下,小店开始热闹起来,小姐们轻声浪语全上来了。一个个拿着手电棒挨个床地晃,“大哥,五篇耍不耍?”“五篇耍不耍”(五十元),我们是肯定不敢耍,司机小伙子们一个一个全都下去了。呆了一会,一个一个又全都上来了,见着我们就说,我操,你们怎么都不下去,何必呢?我们说不敢,接着问哪儿有厕所。“嘿,还他妈厕所呢,实际一篇就行,直接撒到她们里面就完了。”司机们嘲笑我们简直太业余!
  过一会看他们蹲在那儿哗啦哗啦洗,一个个呲牙咧嘴的。
  “干嘛呢?”
  “用白酒消毒呢!”
  我这才明白,买两瓶白酒,喝一瓶半,留着半瓶干什么。我问他们:“五篇给了没?”
  “给他妈什么,一分钱也没给。”
  “那你怎么好意思?”
  “我他妈把钱全藏在枕头底下,就背个空钱包下去,一拿钱,我说:‘呀,哥们儿不让我干这事,把我的钱全给藏起来了。’”
  “那小姐说什么?”
  “小姐乐了一下,说:‘没事,大哥,都是年轻人,再说我也来高潮了,下次你再到我这儿来。’”
  哈,真他妈潇洒。我们就这么一路的乐着,到了甘孜。
  有一天我们哥俩在一个小酒馆吃喝,一边喝一边高谈阔论,旁边酒桌上一个小伙子始终看着我们,一会儿,他过来搭腔:“你们哥俩是东北人吧?”我们说是呀。“哎呀,老乡呀!咱们一起喝,一起吃吧。”那时四海皆兄弟,感觉日子和古代没有什么区别,完全是一种自由自在游侠似的生活。那个小伙子特别高兴,我们也特别高兴,边吃边喝就聊上了。
  小伙子叫张道安,大道平安,多有意思,我们在藏区认识的第一个司机名字就叫得这么好。见到张道安以后,从此在藏区便畅通无阻。他是地质队的司机,地质队在一个叫竹庆的地方,他是到甘孜来给地质队采购吃的,正好让哥俩给碰上。后来我们才知道竹庆有一个藏传佛教很重要的寺庙。
  跟着张道安我们到了竹庆,一个离甘孜二百多公里的地方,这儿有一个巨大的寺庙正在兴建。寺庙对面一片雪山,漂亮极了。地质队就在寺庙的脚下,他们的生活很艰苦,没有多余的地方给我们住,我们住在驾驶楼里,盖件军大衣就这么睡。早上起来白茫茫一片,大雪把汽车全蒙住了,推开车门一看,哇!一片银色的世界。
  我们跟着地质队东跑西跑,到处去看牧民的生活,顺便打鱼。藏区的鱼特别多,都很胖,因为当地的藏民从不吃鱼。在那儿打鱼和别地儿不同,特别地简单。用一个像羽毛球网一样的粘网,往河里一甩,然后顺着河流走那么一二十米,把网一收,胖的鱼就被网塞住了,随便就能打着七八条。那天特别奇怪,怎么也打不上来,有一个陪我们的藏族小伙子说,干脆我们顺着三岔河到上游去打吧,那儿的鱼特别多。
  离竹庆不太远的地方有一条河分了三岔,我们找了条比较小的河岔顺着往里面走去。路很窄,很破,两边很荒凉,石头上不长草,一面靠着山,一面是十几米到三五十米不等的悬崖。一场大雪刚过,好多地方还残存着一些雪。我们顺着这条小山沟一直往里开,大概开了三十多公里,路上零零星星碰上了一些藏民,这些藏民骑着马,背着枪,枪上都有两个尖叉,是为了架在地上好瞄准打猎的。有时,突然前面的马和牦牛惊了,那些藏民便使劲地勒住马立在悬崖边,威猛雄性。
  后来我们知道了这条江叫雅砻江。

来到阿须

  阿须的静谧如梦似幻,以后的岁月中,我几乎再没有这样的感受
  走了大约三十多公里,眼睛豁然一亮,在我们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开阔地,三面环山抱着一片平平的草场,草场一片暖洋洋的金黄色,安静极了。沿着河岸出现了好多一球一球很古老的树,河道也变宽了。我们一下子被这种静谧镇住。在以后的年月中几乎再也没有体会过这种瞬间的感觉。那静谧,如梦似幻。
  我问小伙子这是个什么地方?
  “你不知道吗,这是格萨尔大王的家乡呀!”
  在西藏我找了很多的地方,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格萨尔王的寺庙,想看看格萨尔的壁画和雕塑,但一直都没见过。听他一说,真是老天开眼,简直太兴奋了,竟然突然就遇上了。
  这块迷人的地方就是格萨尔的家乡!我紧接着问:这儿有寺庙吗?
  他用手一指,你看,那一片就是寺庙。沿着一座山坡,从山脚到半山腰错落着一排排红房子,简直就像一个小城镇,走近再看时特别像美国西部电影搭的景。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寺院是这样由一个个的扎仓(就是和尚们居住的一个一个小单元)组成的社会小区域。寺庙的建筑跟民居很相近,一条一条的街道,没有完整的围墙,不是我们常在西藏看到的那种封闭完整的寺院,房子外面还拴着马和牛,跟其他地方的寺庙不一样。寺庙的中心有一个广场,主要的建筑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佛殿。
  我们在这儿看到了格萨尔大王的壁画,看到了描述整个寺庙建造过程的壁画。整个感觉简直就像梦幻一样。那天特别地奇怪,一个僧人也没碰到。
  藏族小伙子说,那边江畔有一个独立的小院落,就是格萨尔大王的纪念堂,格萨尔就诞生在那儿。
  一进格萨尔纪念堂,迎面遇见一个年轻的僧人,他当时不到三十岁,是从甘孜请来给纪念堂的僧人作短期培训,讲藏族历史、宗教的。他叫尼玛泽翁,在内地藏校受的教育,毕业后分到甘孜县藏校教藏语文。他实际是个出家人,在学校从不告诉别人他是出家人,跟地下党似的。他有单位,有工作,只是利用假期给边远的寺庙传授西藏历史方面的知识和宗教。只有这时,他才恢复本色,穿着一身袈裟。
  我跟他聊了起来,没想到一聊还挺投缘。他非常健谈,我们马上成了朋友,而且谈话很快进入激烈状态。我说藏族文化太美了,太迷人了,应该保存下去。这些东西都是财富。他马上反驳我:
  “你们这些汉人就希望我们永远这么落后给你们看,满足你们的虚荣,你们为什么不跟我们调换一下呢?你为什么不到这块土地生活呢?这片土地的老百姓也有权利过上现代化的日子,你凭什么要我们永远保持这种样子?你们说美呀,美呀,咱们俩换一下,吧!”
  我说:“你不要这样说,我也不是汉人,我是满族人。因为我迷恋这种生活方式。在藏人这样的地方我才能找到我朦朦胧胧中的理想的日子,出于这个原因,我热爱这块土地。”
  “满族,满族就更不要跟我谈了。满族受教育的程度是中国少数民族里面最高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最多,艺术家、科学家都有。我倒希望我的这个民族变得一点特点也没有,但他们在各方面都很优秀。”
  我非常开心,碰上了一个智者。然后他说起这块土地,他说:这是格萨尔大王的故乡,史诗里记载了这个地方,这儿跟史诗里讲的一点也不差。他还带着我看了一些圣迹。他指着远处一个大大的宅院,他说:
  “这一切在文革时都荡然无存了,是因为这个地方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活佛,这一切才得以恢复,这个活佛叫巴伽活佛。我可以带你去见他。
  巴伽活佛的封号为第六世格西·噶举朵杰丹增,巴伽只是他的乳名。但草原的人们已习惯这样叫他,一是亲切,二因为过去宗教被禁止时,他的封号也没人敢叫了。不过当地人们以他的名义祈求护佑的时候,心中默诵的还是他的封号全称。”
  司机们没兴趣,自己打鱼去了。我们哥俩跟着这个喇嘛来到一个大宅院。
  大宅院漂亮极了,远远地离开阿须的居民区,孤立地建在江边上。宅院内异常安静,房子很新,画栋雕梁,纯木结构的藏式建筑。这时出来一个小伙子,把我们接到他们家的大客厅,客厅相当华丽。
  客厅柱子全是红底彩绘,沥粉贴金,有神龛,最令人惊奇的是正面墙壁的藏式木柜中还摆放着电视机和录像机。家里有自己供电的发电机。1990年在这么偏远的高原山区,真是想象不到!对着院中整面开了窗,罩着纱帐,通贯的一排座位上都铺着名贵的卡垫,就是藏式的毛毯。
  尼玛泽翁给我们介绍巴伽活佛的扎巴(就是小和尚)杨嘎,小伙子留着俗人的头发,没剃秃,也没穿僧侣的衣服,挺奇怪。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精明强干,特别热情,他摆出好多吃的:风干牦牛肉、奶糖和油炸麻花、奶渣做的点心、水果等等。
  “你们不要多想,随便吃喝。所有外来的人没有不来拜访他的,他的家门对所有人都开放。”尼玛泽翁对我们说。
  一下子真正进入了贵族的家庭,并且受到了贵族式的接待,这在如此边远的高原上是足以令人惊叹的,这下真把哥俩乐坏了!
  小伙子告诉我们,巴伽活佛到县里开会去了,县城叫德格,离这儿有二百多公里,途中还要翻越一座六千多米的雀儿山。尼玛泽翁给我们介绍了巴伽活佛的情况,说这个活佛非常年轻,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尊重他,他很了不起,全靠自己化缘,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把这儿的宗教都恢复了。
  在他家那个中国人老式的大镜框里,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照片。我看到了巴伽活佛。
  第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