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赚大钱的秘诀-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屈森的指导下,IBM 迅速发展。该公司使用了科学的销售方法。到了
  1949 年,收益超过了3 亿美元。IBM 有雇员1 万2 千人。 1956 年,当屈森
  去世前一个月把指挥权交给他的儿子,汤马士·屈森二世时,IBM 在全美国
  有888 个办事处,6 家工厂,另外,IBM 的世界贸易部门在80 个国家有227
  个办事处和17 家工厂。在1975 年IBM 是美国第二家最强大的公司。而到了
  1980 年,IBM 有雇员34 万,获纯利润约240 亿美元。
  不言而喻,屈森本人也因IBM 的高速发展而获利,因为他是个大股东。
  他成了亿万富翁。正如我们已观察到的,他成功的秘密在于动员他人。他把
  他的雇员视为有自主权的个人,像他这样的雇主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屈森的一生是一个典范。他曾经是个劣质缝纫机和钢琴的推销员,而后
  来他成为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的总裁。屈森的故事证明了只要你坚持做
  下去,推销工作一样可以获利。
  卖股票发财的孔菲德
  在世界上各式样的发财梦中,最常见的一种,无疑的是从股票市场上大
  捞一票。在允许私人做股票交易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固然常做这种令人陶
  醉的美梦,就是在没有股票市场的国家,照样有人做这种美梦。很多到美国
  访问的俄国人,似乎都对华尔街向往不已。事实上,有些富有的俄国人时常
  透过瑞士和美国的银行,悄悄地做股票买卖。莫斯科就有晚一周的旧的华尔
  街日报和其他有关股市的地下刊物出现和流传。俄国人甘愿冒各种危险玩股
  票——不但要冒破产的危险,而且,还要冒被捕和判刑入狱的危险,由此可
  见股票的魔力的普及和强烈。
  这种魔力的根源是什么呢?显然、一部分是由于它具有几乎不可抗拒
  的,能“无中生有”的疑惑——股票市场给你一半的机会,可以低价买进、
  高价卖出。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是股票市场它给人们一条——或看起来给人
  们一条——好像极其容易发横财的道路。
  看起来赚钱容易。这才是它真正扣人心弦之处。
  对我们这些饱受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所凌压威协的可怜的中等收入的人
  来说,有上千种的事业可以经营,做为我们谋求发展的机会,以零售生意为
  例,任何一个店铺的老板基本上,都在奉行股票市场投机者所希望的做法: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某些零售商,正如某些股票投机者一样,就这样
  发了财。但零售商生意看起来比股票买卖可就困难而复杂得多了。要做零售
  商,你必须先要有个店面,你得有货品,还得有现金出纳机,以及其他许许
  多多的东西。再说赛马,它与做零售截然不同。猛一看,它也是很容易的。
  但是,任何人都知道,赛马是“赌博”——这两个字可怕的程度,使人都不
  愿大声提及它。而每个人都明白,赌博是十赌九输的,绝非发财之道。因此,
  到头来赛马并不见得比做零售生意容易发财。
  但是,说到股票市埸,啊!它可就与众不同啦!每一个证券经纪商或证
  券公司的职员,都不停地对我们断然他说,证券交易是“投资”,而不是赌
  博,他们这么说,差不多每一个人都信以为然。尤有甚者,把你的钱投入股
  票市场一就是说采取交易行动——实在是简便的不得了,比起开一家零售店
  固然是容易得多,就是比起赛马来,也算是容易的。但是:若说到收手不做,
  可就另当别论了。就程序上说,一个人涉身股票投机生意,真是毫无困难。
  只要打个电话给经纪商,就行了。这门生意,不受任何限制,无论在种族、
  宗教、国籍、年龄、教育、智能、身体状况或社会地位上有何不同,完全一
  视同仁。只要有钱,任何人都能玩。一旦你进入状况,“玩’’股票也就显
  得很容易了,你必须做到的,不过是当股价低时买进,在股价高时卖出。这
  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须受长时间的教育,只要懂简单的算术就行了。用
  不着看教科书,更用不着考试。什么都用不着学,只要记得一条简单的原则
  就够了;低价买,高价卖。
  多么简单!噢,我的天,看起来多么简单!
  然而,令人伤感和不解的是,极少有人能在股票市场上赚到很多的钱。
  玩股票可远不如它看起来那么样的简单。但这个事实似乎从未为大众所接受
  ——即或它偶然流传一下,也很快的因被人当做是空洞的悲观论调,而消声
  匿迹。股票的外观从未被改变,它继续被人认为是世界是最好赚钱的所在。
  美梦长存。
  现在,我们介绍一位出身布洛克林的穷孩子,他是靠股票发迹的。柏那
  尔·孔菲德(Bernard Cornfeld)进入这一使他发了大财的行道,完全是一
  种偶然。正如他的一位朋友所说,当初孔菲德可能连一张股票也没看过,对
  股票市场更一无所知,甚至不屑一顾。但后来迷迷糊糊地闯进这个圈子,看
  了周围的情况,不禁蓦然惊悟。他之所见,以及其所做所为,都证明了,这
  是一种100%的绝对安全的,利用股市赚钱的方法。这种方式并不是靠股票
  投机,而是把“投机的构想”卖给别人。
  这种令人惊奇的方法时兴了不久,就烟消云散,面目全非了。也许世俗
  的道学观念是容忍不了这件事。完全的致富捷径,只能求之于梦想,而无法
  求之于真实的生活。不过,在孔菲德走运的那几年,确曾令全世界的生意人,
  感到有如彩虹贯日,看得眼花了乱。
  这种方法,只有当股票市场在长期繁荣的境况下,才行得通。这时,一
  般人们普遍的对股市远景抱着乐观的看法,这种方法需要这种环境,正如种
  子之需要雨露的滋润才能发芽一样。60 年代之初期到中期,正是这样一个理
  想的时期。而孔菲德之能发大财,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配合得天衣无
  缝,无懈可击。这种天赐的环境,到60 年代末期,终归分能离析,迄今未见
  好转。但若在10 年内,股票市场能再度出现长期的繁荣景象,说不定孔菲德
  的方式,或另一种类似的方式,又可大行其道。
  看看蝴蝶。它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一只毛虫,在树叶间爬来爬去,丑陋,
  没有人理,没有人要。对这种默默无闻的辛勤的日子,它似乎过够了,不久
  它放弃了这种生活。它把自己裹在茧里,退缩到完全孤独死寂的境地。然后,
  有一天,他突然破茧而出,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灿烂的夏天,它在阳光
  下,飞舞于花叶之间,彩艳夺目的过了一段日子。它整个一生的旅行,进入
  了短暂的欢乐的高潮,这值得那么多辛勤劳苦吗?蝴蝶可能有点踌躇。因为,
  很快的接着就是凋零的来临,从此,一切都归于消失。
  孔菲德的机遇正是如此。开始时,他像常人一样,默默无闻,毫无恃点,
  每天为衣食奔波,为付税劳苦,在中下阶级的底层挣扎。然后,在60 年代,
  他的短暂面光辉的夏天来临了。他摇身一变成为国际互助基金这一行的大王
  和环球喷气客机上知名的王子。
  从来不会有人说他是一个“漂亮的人”。“漂亮”,这个字眼是安不到
  孔菲德身上的。他中等身材,微显得有点胖,圆圆的脸盘,由于头已秃了,
  看起来脸圆的特征更为突出。但是,除此以外,从其他各方面来说,在那个
  悠闲的,引人注目的超级收入的阶级里,他都算得上是个杰出的人。他在瑞
  士有大别墅,在巴黎、伦敦和纽约都有宽大豪华、摆设堂皇的公寓。他穿的
  是在巴黎订做的西装和在意大利订做的最新式的富人穿的鞋子。有一段时
  间,他有意的留了一簇小胡子,但并没有对他那满月式的圆脸盘的造型有多
  大帮助,他所到之处,都带着一群吨位比他小的五彩缤纷的雌蝶儿:修长的
  玉腿,迷你短裙,来自各国的天香国色,大部分都比他年轻10—20 岁。
  然后,夏天突然间结束了,就像它突然的来临一样。帝国崩溃,柏那尔·孔
  菲德也就此消声匿迹。
  当然,他消失时,荷包里已装满了钱。多少钱?实在很难说。孔菲德从
  未露过一点风声。有很多不同的猜测,但也都不过是猜测罢了。取中庸一点
  的说法,现在,孔菲德财产的净值大约有5000 万美元。在颠峰状态时,他的
  财产起码也有1 亿5 千万美元之多。
  详细的数字也许有误,但大致上是不会差大多的。在他44 岁的那年,他
  是非常非常有钱的。事实上,在40 岁以前他已是如此了。像本书中所述的其
  他人物一样,孔菲德又一次证明,即使在这个苛捐杂税和生活费用高昂,以
  及有种种明显的障碍的时代里,要白手起家大发其他财,仍然是可能的。
  孔菲德在1927 年8 月17 计生于土耳其。他的双亲是由中欧移来的犹太
  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家道小康。当巴尼(Barnie,柏那尔的呢称)念小学
  的时候,他们迁居美国,部分原因,是由于当时欧洲反犹的浪潮已渐渐兴起,
  后来不久就形成了很大的波涛。他们定居在布洛克林,这儿的居民对犹太人
  并没好感,但还算得上客气。他的父亲是:一个演员,也是个纸上谈兵的投
  机客,抵美后不久就去世了。于是家庭生活的担子落在他母亲一个人肩上,
  她做护士,收入勉强能维持最低的生活,她对昔日欧洲的宽裕岁月缅怀不已。
  因此,孔菲德可说是成长于家道中落的环境中。
  与本书中其他许多富翁不同的是,孔菲德在学校里是一个本分的好学
  生。他以乙上的成绩从高中毕业,在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在美国海军陆战
  队眼役,退伍后,进入布洛克林大学,毕业时,取得心理学学士学位。
  汤姆·品克尔,一位纽约的广告商,早年在大学时偶然认识了孔菲德。
  他说,“那时候没有一个人会想到有一天巴尼竟会变成大富豪。事实上,从
  他平常的谈话中看来,好像他很恨金钱。他是当年在学校里‘改革世界’运
  动的怪人之一。你是知道的,老是参加那些不可思议的政治座谈会,喋喋不
  休的谈什么社会主义,反对各种捐税和一些这类莫名奇妙的论题。他娘的,
  我猜他连股票是什么样子都不晓得。”
  大学毕业后,他漂泊不定的换了很多次工作,显然的是对于他人生的方
  向犹豫难决。有一次,他跟一位女朋友说:“有时我觉得人生就是要赚钱,
  有时我又觉得钱只不过是他娘的镜花水月的玩艺儿而已。”有一段时间,好
  像他已背弃金钱,而顺从了他在大学所具的社会改革的冲动。他加入了费城
  一个犹太民族社会文化组织,担任青年顾问的职位。
  “这个职位,正是我们大家以为他将终身从事的工作。”汤姆缅怀往事
  说:“事实上,那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比他对钱和安全有更大的兴趣。也许你
  还记得,我们是沉默的一代——被战争封住了嘴巴,被击倒的一代。我们所
  求之于生活的,是稳定的工作,有升迁、免费医疗保险及退休计划的保障,
  那个年头,大学的孩子们参加社会福利工作,可不像现在这么稀松平常。社
  会工作团体会付不起我们所企望的金钱和安全待遇。但在这方面巴尼的看法
  和我们不同。他不像是想赚钱的人,他和我们这些人的志趣完全背道而驰。
  结果他反而发了大财,你说这岂不是怪事!”
  孔菲德做社会工作者时,不过是身卧茧中的阶段罢了。
  在处于茧中的这个阶段,他在心智、情感和思想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蜕
  变,实在难说。孔菲德自己曾尝试就此一蜕变做理智的分析,但并不怎么成
  功,也没有别的人能成功地做出这一分析。这可能是孔菲德的这一段事迹不
  能理论的措辞加以说明之故。有一个奇特的事实,即一个人一生中大多数重
  大的改变,常是由不关紧要的境遇所引起的——真的是由于外在的境遇,和
  一个人的强和弱、愿望和恐惧,以及他内心的痛苦和渴望完全无关。人会在
  无意间撞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