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柯云路作品精选-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脱销,书出版后在一年内加印五次。 
  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写作,一方面使作者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受到了相当一批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激烈争论。一些人士认为,柯云路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写作是对“现实的逃避”。 
  1996年底,新华出版社出版了柯云路的新著《情商启蒙》。这是中国第一本关于情商教育的书籍。此书的出版引发了一股“情商热”。大量情商类书籍在1997年成为畅销书。 
  此外,在1991年-199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柯云路的三部格言集《人是宇宙的精灵》、《显现的灵光》、《复归于婴儿》。均受到读者的喜爱。 
  1996年—1998年,柯云路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 
  《超级圈套》得到了许多商界人士的叫好,认为写得地道。1997年该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东方的故事》以传统的爱情故事为框架,探索了男人、女人的关系、感情和相互关照下的成长。1997年该书先由《当代》刊载,同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成功者》写了一个在穷困中长大的小男孩如何战胜自身的怯懦,在大都市的商战中获得成功;但在成功的同时也不断被异化,在表面的成功下面是悲剧性的心理历程。该书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三部小说都受到读者的欢迎,其中《东方的故事》被新华书店总店评为该年度虚构类作品销售排行榜第一名。   
  柯云路简介(2)   
  2000年1月,电影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芙蓉国》。该书的“内容简介”这样介绍这部作品:作者经二十年的酝酿与准备,写成了这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长篇小说。作品在纵向上,概括了“文化大革命”全部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在横向上,描写了从上层到底层、从京城到乡村的各个社会场面及各个阶层的众多人物,揭示了在那段历史中形形色色的人格与心理。通过众多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生生死死与感情纠葛,反映出中华民族在十年浩劫中所经历的苦难。这应该是第一部描写“文化大革命”全过程的全景式长篇小说;这也是一部对“红卫兵运动”作出深刻反省与检讨的长篇小说;这又是一部对“老三届”、“知识青年”作出独特诠释的长篇小说。 
  《芙蓉国》写作期间,作者处境敏感,而《芙蓉国》描写的又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这一最“敏感”的历史阶段,故该书出版时未用“柯云路”,另署名“辛克”。 
  该书出版后,读书界与媒体做出了积极反应。一些评论家发表书评,认为是“一桩不能忽视的文化事件”。作者“辛克”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与猜测。一方面感到作品不像“处女作”,另一方面对作者“辛克”又闻所未闻。2000年5月24 日,《中华工商时报·新周刊》发表记者老愚对柯云路的的采访《柯云路为何隐姓埋名?》,文章导语为“长篇小说《芙蓉国》的作者‘辛克’原来就是赫赫有名的柯云路,他是故弄玄虚还是另有别情?”至此,《芙蓉国》的作者柯云路“浮出海面”。国内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2000 年7 月,《花城》杂志第四期发表柯云路的长篇小说《蒙昧》。该书内容提要这样说:他用一种与过去迥然不同的崭新语言讲述了一个奇绝的故事。这是一个男孩与一个女人的故事。在“文革”的动乱年代中,小男孩与这个大女人之间历经了各种生离死别。这个文本以罕见的真实与细腻揭示了男孩蒙昧时期的爱情与性心理,它具有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对历史的无情批判,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对爱滴滴见血的触动心灵的描述,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一部真正高尚的作品。 
  花城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部小说。 
  2000 年9 月,《大家》杂志第五期发表柯云路另一部长篇小说《牺牲》。“牺牲”是古人祭祀用牲的通称,将这部作品命名《牺牲》别有深意,最虔诚的祭献是将自己的生命做牺牲。这本书写了发生在“文革”中的一个故事。一个正直的男青年为思想自由而倒在枪口下,一个女孩从社会底层挣扎出来,向往和追求着她天堂般的爱情,走的却是通往地狱的道路。本书将她的心理历程以延绵不断的长镜头细腻地记录了下来;这些文字大概会使所有的女孩和成熟的女性都能重新体验自己从十五六岁年龄开始的爱情心理。 
  云南出版社于2001年1月出版了这部小说。 
  2000年11月,《花城》第六期发表柯云路又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黑山堡纲鉴》。这是作者第一次以“纲鉴”类史书的特殊样式进行的小说创作。一号人物刘广龙在十年动乱中夺取大权,将黑山堡建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他将全堡的权力与女人都当做战利品,玩弄权术和玩弄女人都登峰造极,并用秘密符号分别记录他对政治与女人的征伐。最后孤家寡人,连同整个黑山堡王国都毁灭在一场泥石流灾难中。 
  该书的结构十分独特,由“纲”、“目”、“批注”三部分组成。倘若想知道黑山堡历史的梗概,仅读其中的一条条“纲”就可以了,总计不超过三万字。倘若详读故事与人物,那就需连“目”一起读,共十八万字。倘若还要深入研究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则又有两三万字的“批注”供阅读。全书对现实进行了高度概括,使其具有象征和寓言的意味。 
  花城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部作品。 
  2001年夏天,《收获》发表柯云路长篇小说《那个夏天你干了什么》(原名《青春狂》),这是作者自2000年以来发表的第五部以“文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优秀教师,在“文革”这个特殊的背景之下,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受到学生们迫害,最终被乱石活活砸死,而在他死去的若干年后,这位教师得到的全体学生的纪念。 
  作者试图通过对一个事件的调查,表述对人性、对历史的一些思索。人是怎样在正义的口号下对他人实行着最残忍的迫害;记忆又怎样“利己”地改造着历史;人们是怎样在对“文化”的反思中回避着自己的责任;而“弑父”这一人类的情结又怎样在社会提供的机会中冠冕堂皇地张扬着进步的旗帜…… 
  2002年3月工人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作品。 
  2000年以来,柯云路共发表和出版了五部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反映了作者对中国近当代史的严肃思考。其中《芙蓉国》写了“文革”十年,上至领袖下至平民百姓上百个人物,是一部全景全过程的小说;《蒙昧》以南方的一个小镇为背景,写了两个无辜的小人物在动乱年代中的悲惨遭遇;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在读过《蒙昧》后对柯云路说,他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是一部全人类都可以理解和认同的小说,希望作者为他保留这部作品的电影改编权,一旦国内形势许可,他希望亲自将它搬上银幕。   
  柯云路简介(3)   
  《牺牲》则写了一个年轻人对“文革”从怀疑到反抗所受到的迫害,以及一个姑娘对爱人所做的奉献与牺牲;《黑山堡纲鉴》虽然时间跨度是十年,但写的是一个村堡的土皇帝如何从崛起到覆灭的全过程。《那个夏天你干了什么》,则是以一个事件的调查为切入点,深入地探寻了历史进程中人性的弱点。 
  2002年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合欢》。 
  合欢出身于社会底层,对人生有着在她的视野范围内的梦想。美丽既是她的幸运,也是她的不幸。 即使为着拯救关在狱中的哥哥,她也绝不出卖自己的人格。对她而言,无论是在招待所当服务员,还是在体面人家当保姆,还是坐台当小姐,都是一种无奈的挣扎。然而,即使在最艰难的处境中,合欢从未放弃过灵魂的纯净。她和她的伙伴们在污泥中也还坚持着互助和友爱,坚持着正直和善良。 
  一个女孩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向往着一种有尊严的生活,但在挣扎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种种她常常不可抗拒的伤害。在合欢身上,作者表达了一个小人物不甘沉沦的人格光彩。仅仅因为学生时得到的一点关注,她就把自己的爱情献给了这个性格软弱卑微的小学教师,并如牛重负般地为他寻找出路。小说结尾在她被爱人“出卖”的迷茫中。 
  2004年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童话人格》。 
  这是一部边缘性著作。该书对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童话故事进行了独特的解析。其中包括《狼来了》的故事、俄狄普斯的故事、《西游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本书的解析,使人们突兀地看到了一些原本可能并不觉察的重大的决定人格的情结,无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童话、神话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的角度阅读,都该是饶有趣味的。 
  2004年6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人物评传《温情马俊仁》。 
  作者在这本书中将文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结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亚洲怪人”马俊仁的人格形成史,全面披露了马俊仁令人惊叹的训练奥秘,重新诠释了震惊中国体坛的1994年“马家军兵变”,显示出了解剖人性的睿智和真正的人文关怀。 
  该书出版后,全国多家媒体选载并做出评论。 
  2005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父亲嫌疑人》。 
  这是一次大胆的文体实验。作者“潜入”一个年轻诗人的灵魂,用他的眼睛观察和叙述,从心理层面入微刻画了一个男孩在其成长过程中与众多父辈既卑微又高傲、既渴望承认又处处叛逆并想取而代之的复杂感受。那些他喜欢的女孩,一方面羡慕他的才华受其青春气息的吸引,另一方面还在父权的笼罩下。 
  作品语言诗化,情节诡异。 
  2006年1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心灵太极…现代工作革命》。 
  2006年6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柯云路作品精选》。 
  这是作者中篇小说的一本精品集,囊括了作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创作的最精华的中短篇小说。《底线》用啼笑皆非的幽默手法写出了一个医生一步步的道德堕落以至完全失去底线的故事。《黎明与黄昏》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陌生的小城》写了一个青年音乐家的爱情。《梅林山庄》、《死亡之谷》、《草帽山的传说》、《石头城》、《貌似深刻的无主题》、《冬天也很好》是系列小说,以梦魇的方式描写了一段特殊的年代。全书既有现实主义的描写,也有先锋色彩的尝试。   
  柯云路创作年表   
  1980年,处女作短篇小说《三千万》在《人民文学》发表,并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 
  1984年,《当代》刊登第一部长篇小说《新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书。 
  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小说连播”节目中播出,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将其改编为广播剧。 
  1986年,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于春节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极大轰动,曾创电视连续剧收视率最高纪录。 
  《新星》获人民文学奖。 
  1985年,《花城》刊登长篇小说(节选)《汾城轶闻——一个系统工程学家的遭遇》,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汾城轶闻》。 
  1985年,《黄河》1997年,新华出版社出版《情商启蒙》。 
  刊登长篇小说《孤岛》,同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6年,《当代》刊登《新星》续集长篇小说《夜与昼》,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夜与昼》获人民文学奖。 
  1986年,花城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集《黎明与黄昏》。 
  1987年,《当代》刊登《夜与昼》续集长篇小说《衰与荣》。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89年,《小说家》刊登长篇小说《嫉妒之研究》。1990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9年,《当代》刊登长篇小说《大气功师》,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90年,《十月》刊登长篇小说《新世纪》(上部),199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1年, 花城出版社出版《人类神秘现象破译》。 
  1991年,《当代》刊登中篇小说《陌生的小城》。 
  199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系列小说《十年梦魇(中国1966—1976)》。 
  199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随笔《人是宇宙的精灵》。 
  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随笔《显现的灵光》。 
  199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随笔《复归于婴儿》。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