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89红色攻略-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夫送上门来,让他还有机会抓住这次机会,又面临着索夫的忠诚问题,迫不得已,他才出此下策,给索夫来一个杀威棒。幸好有后世的记忆,半遮半掩的表达自己苏联关系网络如何强大的效果还不错。

李路突然问道:“索夫,你愿意加入华夏籍吗?”

索夫眉头皱了皱:“老板,那样的话在外行事会有些不方便,您别误会,事实上我的家人已经拜托刘团长接到了华夏。”

点点头,李路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么等你退休之后再说吧,一切我都会给你安排好。”

“谢谢老板。”索夫有点小感激,继续往下说:“佐亚尼夫联合了军区的一些将领以及一些政府高官,企图建立一个政治和军事完全独立的共和国。他曾经是我的教官,虽然不知道他的具体计划,但是根据他的行事作风,我敢肯定这件事情已经筹备了很久。最有利的证明就是,总局对我下达抓捕令之后,他却通过当年在特工学校的老式暗语让我去远东,他会为我提供安全保障。我想,他一定是想把我拉进去,若不是雅科夫失踪太久,恐怕也会接到类似秘密召唤。”

李路努力地回忆历史上有关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却找不到一丝有用的记忆碎片。他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存在,这个时候,不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有独立的强烈愿望,俄罗斯联邦的一些州一些自治共和国也蠢蠢欲动,尤其是七八千公里外的远东地区。

遥远的距离足以抵消中央政府的任何影响力,更别说此时的苏联以及以后的俄罗斯中央政府,对边远地区州府的控制力简直是弱到极点,甚至比军阀时代的华夏都不如。当年的华夏,老蒋发电说几句话,其他人还应付几下子,俄罗斯初立时期,边远地区的州府根本是应付都懒得去做。

君不见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普京那个强人都还在为中央政府对下面州府、自治共和国的影响力头疼吗?

叶利钦时代,请了美国佬当经济顾问的叶利钦,那个时候的俄罗斯,简直……混乱不堪!

就好比一个女人自己把自己的双腿双脚绑了起来,然后叉开了双腿,还他妈的不停地摆出各种撩人的姿势各种媚眼抛给西方国家,一副“快来搞我”的表情!

无论捞钱抢人拉废铁,还是捎带脚地渗入自己的势力,再没有比现在更美好的时代了,这,简直就是“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况且,那一片辽阔的西伯利亚、远东,在华夏人民的情感上一直都认识是属于咱们的土地。如果有一个机会,采取另一种兵不刃血的方式,把那片广阔的土地融入大华夏圈,何乐而不为?

“我想,佐亚尼夫应该团结到了很多人,他的枪准备好了,只是,他极度缺少弹药,你觉得呢?”李路微微一笑,说道。

索夫含笑点点头,恭维李路一句:“他们没有能力维持军队开支,以美元开路,是非常完美的方式。”

李路摇摇头:“不,不是他们,是你们。”

索夫疑惑地看着李路。

“索夫,有兴趣在即将诞生的哈巴罗夫斯克共和国谋取一官半职吗?”李路笑着问道。

索夫被震住了:“老板,您的意思……”

李路自顾说下去:“远东军区警卫旅有一个叫做瓦西里的少校营长。我的意思是,你要参与佐亚尼夫的计划,要促成它,然后你要有意识把军队的中层军官团结起来,首先把要警卫旅掌控在手里。这样你才有资本在新政权里获得一个满意的职位。而这个瓦西里,是我朋友的一位亲人,我会安排你们见面。明白吗?”

他突然想起杰克跟他说过,有一个远方亲戚在远东军区任职,当时杰克想把他拉过来,李路下意识觉得让瓦西里留在那里用处更大。没想到,此时却是派上了大用场。

索夫还能不明白吗,当然这个惊喜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他不敢相信:“老板,我觉得雅科夫比我更能胜任这个任务,他在远东的私人关系比我的要多得多。”

摆摆手,李路说道:“老雅我自由安排,你也不必有什么顾虑。既然我决定相信你,就会给你足够的发挥空间。”他顿了一下,嘴角含笑地看着索夫:“只要你按照我指出的方向去做,一切都没问题。”

意思就是说,我能让你上去,也能让你下来。

“我一定会尽全力的!”索夫说道,“我恳请老板给我派一名财政助手,帮助我看管您提供的资金。”

索夫活了几十年了,岂能不上道,首先就毫不犹豫地把财权交了回来。

李路满意地点点头:“可以,我会给你配一个私人团队。当然,指挥权是在你手上的,助手也好顾问也好,都只会给你提供建议。”

“谢谢老板。”

李路皱了一下眉头,思索了一下,说道:“莫斯科准备在10月任命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尼古拉耶夫为雅库特的总统,这个人有更大的野心,他想要单干。我给你一个建议,设法说服佐亚尼夫他们,和米哈伊尔形成呼应。雅库特这个地方很重要,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地宣布独立,就等于给哈巴罗夫斯克竖起了一道屏障。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明白。”索夫心里震惊连连,老板连莫斯科要两个月后任命一个自治共和国的总统这种消息都知道,他在莫斯科高层得有什么用的关系?当下就更加畏惧李路身后蕴含的力量了。

李路何尝知道,他还想着是不是帮米哈伊尔一把,让他早日登上总统的宝座,早日踏上独立这条光明大道呢!

如果李路告诉他,现在米哈伊尔估计正在不断地把黄金啊这些贵重金属或直接或换成美元,送到莫斯科来,献给苏共的大佬,又或者直接打入这些大佬的海外账户,以此来换取对他的任命……

混乱不堪的10月,混乱不堪的莫斯科,自顾不暇的莫斯科,居然还通过了对米哈伊尔的总统任命,除了那些大佬们想要在崩盘之前多捞点钱,又还能有什么解释呢?

树倒猢狲散,却不肯散,咬一口,再咬一口,直到苏联露出那副巨大的却已老朽的骨架……

第263章无力回天

819闹剧一般的政变,结果在次日揭晓。历史上记载这次政变持续的时间是三天,实际上仅仅一天一夜,紧急状态委员会已经走不下去了。

19日晚,苏联总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政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帕夫洛夫在内阁晚间会议之后,突然高血压病发作。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定,由第一副总理古日耶夫履行总理职务。

得到这个消息,李路不由说了一句“帕夫洛夫比亚纳耶夫聪明”,听得众人莫名其妙。

真实的情况,恐怕没有一个苏联民众能够得知。

18日下午,正在享受晚会的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接到克格勃的电话,内容是开会讨论一项“可怕的紧急事件”。这个时候,克格勃已经把正在克里米亚福罗斯湾总统别墅度假的戈尔巴乔夫软禁起来,而亚纳耶夫根本不知道。

当天下午的会议,除了戈尔巴乔夫之外,苏联的重要领导人几乎都在场。会议是由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主持,他通报了如下情况:“克格勃得到消息,有人要发动武装起义……那些人要包围首都的一些战略要地……电视台总部、火车站、议员们居住的两个饭店……还有一个包含了在座绝大多数官员名字的黑名单……那些人要处决我们和我们的亲属……”

克格勃负责苏联领导人安全保卫工作的第九局局长普列汉诺夫为克留奇科夫佐证:“我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同样的情况,问题的确很严重。”

同时,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说戈尔巴乔夫病势严重,“可能是心脏病发作或者中风”。

总统跟前的人亲口证实了这件事,与会者再没有怀疑。自始至终,亚纳耶夫等人都完全没有自己获得信息的渠道,所有的消息都是从克格勃这里得知。

至此,819政变的幕后逐渐清晰起来,一力促成这次政变的不是台前的亚纳耶夫,而是克格勃总头子克留奇科夫!

这是一个真正想要保全苏联的人,至少,在会议召开之前,他没有像亚纳耶夫那样去参加帕夫洛夫儿子的生日宴会。

可惜的是,克留奇科夫无力回天,戈尔巴乔夫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一步步地腐朽了苏联的脊梁,新思维新浪潮把理想信念坚定的军人们特工们群体扔进了新浪潮,不断恶化的社会经济当中迷失掉信仰,从而背板了苏共。克留奇科夫所能依靠的力量不复存在,又怎能力挽狂澜?

如果他知道日后会背负一个叛国的罪名,此刻该作何感想?

如果他知道他死后,会不会对“真正的民主战士”这个评价无奈苦笑呢?

把民主战士冠于曾经叱咤风云的克格勃头子头上,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然而说起来,他和他的同志们当时没能阻止戈尔巴乔夫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绝对领导地位,然后放弃了政委制度在军队和情报部门中的存在,其实应该会预想到今日。

历史没有如果,可悲之处在于,军队打下的政权,最后毁掉它的也是军队。

纷乱之中又如何能一针一线明明白白地绣出苏联走到今天的路线图呢?归根结底也只能归结于,这个红色帝国在与北约的对抗中,没能坚持下来。

于是在22日这一天,返回莫斯科的戈尔巴乔夫立即撤销了由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或个别成员颁布的一切决定,接触该委员会所有成员的现任职务,任命了新的国防部长、内务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格勃总头子)。并且下达了逮捕令,除了内政部长普尔自杀外,其余人均被捕入狱。

然而,混乱已经蔓延开来,叶利钦为首的改革派趁机从联盟中央手中接管了原属于中央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部门和权力。叶利钦一派的力量大涨。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早在前日发表声明称对亚纳耶夫等人的行动完全持否定态度,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同时宣布中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向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施压。

在戈尔巴乔夫返回莫斯科之后,他们更是竭尽全力地呐喊:“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好样的!干下去!我们都支持你!”

仗着这些支持,还有大笔的经济援助承诺,叶利钦信心高涨,和几个加盟共和国打眼色的频率越来越高——哥几个,机会来了,再加把劲儿,一脚把苏共踹进历史堆里,咱自个当家作主的时候到了,实现资本主义富裕社会的时候到了!

戈尔巴乔夫返回当天就果断抛弃他的中立立场,完全倒向了改革派。他出现在电视台上发表声明赞扬叶利钦一派等人在事变中起了卓越作用。此举大大加强了叶利钦的地位,声望大增。两人很快达成协议,决定建立一个“看起来没有反动势力立足之地的另外一个社会”,甚至,他们还达成这样的协议——准许在紧急情况下,一方代理另一方的职务。

即便早已知道,李路也不禁摇头。这个戈尔巴乔夫小时候脑袋被门夹过的。再过几个月,叶利钦会想办法搞死你!

23日,叶利钦签发命令,停止俄罗斯**的活动,苏共中央大楼被查封,大楼正面的党旗被俄罗斯的三色旗代替。

24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他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国内的**和地方组织自行决定自己的前途,苏共财产交由苏维埃保管,同时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

同日,乌克兰宣布独立。

27日,白俄罗斯宣布独立。

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终止苏共在全国范围内的活动。随即,各加盟共和国**或被终止、禁止活动,或被迫自动解散,或者以此原有为基础改建新党,甚至有的被宣布为非法。

苏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克鲁齐纳跳楼自杀,曾任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在办公室跳楼自杀……

短短几天时间,93年历史、执政70多年、拥有1500万党员的苏共被摧毁。

在使馆人员目瞪口呆长吁短叹的当口,李路带着一个小团队离开了莫斯科,前往乌克兰。该看的他看了,该做的也做了,继续待下去只能徒添那一丝哀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又是带进华夏入门的老大哥,说没就没了,私人感情上李路难免不容易接受。况且,此时的乌克兰之行,时机成熟了。

至于现在踌躇满志的戈尔巴乔夫,在埋葬了苏共的同时,也给自己挖掘好了坟墓。他那个“新联盟条约”没有市场,叶利钦也不会让这么一个窝囊废再坐在苏联总统的位置上。苏联瓦解的缺口已经在波罗的海打开,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叶利钦更是联合乌克兰、白俄罗斯的领导人,一脚踹开这个脑门有胎记的废物,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紧接把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之外的另外9个共和国也拉了进来。随后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