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89红色攻略-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3月25日凌晨3时20分开始,到26日凌晨3时30分,航空兵部队对赤塔以东、莫戈恰、斯科沃罗季诺,以远东铁路为中轴线,边境线往北300公里这么一个长方形的狭长地区,展开了连续不断的轰炸。

装备了先进战机的空军航空兵摧毁了俄军的防空体系之后,那些老旧的q…5、h…6,甚至连j…8也挂上了航空炸弹,对所有的一切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军事目标、重要民用目标进行了轰炸。

随即,大规模的轰炸行动结束,持续时间仅仅为24个小时。至此,战区的天空上,只保留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和第2战斗机联队,作为地面部队的支援力量,提供空中遮断、掩护和火力支援。

原因在于,最高统帅部已经定下了基调——高寒滚雷行动是一次有限度的报复性军事行动。

因此,参战兵力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

航空兵部队的表演结束后,剩下的就是陆空战斗群的事情了。

获得批准越境作战的,仅仅是李路的陆空战斗群万余人马。而大量的陆军集团军部队在边境地区集结,却不能越过边境线。最高统帅部也做了两手准备,一旦莫斯科不管不顾地要把规模哦扩大,那么那些嗷嗷叫的陆军集团军部队就会全面越过边境线,向北、向西北推进。

一旦那样的情况发生,就意味着两国之间爆发了全面战争。

华夏想要把战争规模控制在既定的程度上,最关键的是要看陆空战斗群能否在既定的时间里,协助远东联军歼灭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

最高统帅部给出的时间是三天。

李路上报的作战计划,很早就提及到,一旦俄军推进到斯科沃罗季诺,就必须果断越境干涉。而现在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在斯科沃罗季诺基本上站稳了脚跟,这对能否在三天之内歼灭该师,增添了变数。

整体的计划上,歼灭第3近卫步兵师之后,就相当于斩断了俄军伸出来的一只手,从东北方向过来的远东联军增援部队,便会将俄军的十万大军挡在斯科沃罗季诺以西。

届时,巴托夫会率领驻外蒙的第39集团军起义加入远东联军,从乌兰巴托地区向北发起突袭,杀向俄军大本营乌兰乌德,切断远东铁路。另一部则会向东运动,和斯科沃罗季诺方向的远东联军,完成对莫戈恰地区的俄军十万部队的合围。

说白了,就是劫持十万俄军士兵当做人质,胁迫克里姆林宫撤军。如此一辆,远东独立的事实基本上就形成了。

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不仅要在斯科沃罗季诺挡住俄军的攻势,还要大规模地歼灭俄军的有生力量,最好是能把全歼第3近卫步兵师。这样才能把莫斯科打疼,让他们看到,依靠武力解决远东问题不现实。

所有的这些环节,首先就落到陆空战斗群是否能够协助远东联军全歼斯科沃罗季诺地区的第3近卫步兵师!

也就是说,高寒滚雷行动最重要最残酷的部分,要由地面部队来完成,在空军和陆航的一定规模支援下。

这里面,第2战斗机联队的第6大队,童满煜以及他的战友驾驶的三十六架恶棍战机,将会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遮断,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的红猫中队提供空中掩护,黑猫中队和白猫中队提供空中支援,第501特种直升机中队提供一定的战场近距火力支援。

26日凌晨3时30分,持续24小时的轰炸行动结束,701团侦搜队的十几辆猛士战斗车越过红龙江,成为第一支踏入远东的部队。随即,装甲营的t…64和t…80组成的装甲纵队,通过舟桥部队搭建在红龙江上的重载桥梁,越过了边境线,朝60公里外的斯科沃罗斯诺推进。

紧随装甲营后面的,是卫杰率领的第一营,全部猛士战斗车快速开进。在集结东北之前,701团队所有的车辆进行了改装。因为几乎所有功能车辆都是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所以改装非常的方便,只需要根据任务要求换上对应的模块便行。

比如装备数量最大的猛士战斗车,就按照配置需求,换上了12。7毫米重机枪或者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又或者60毫米后装填迫击炮,甚至,有的换上了7。62毫米加特林6管机枪!

至于那些装上了hj…9发射器的猛士反装甲车,就更是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了。

在第一营后面,是第70步兵旅的装甲输送分队,再更宽大的正面上,第70步兵旅的装甲部队以及机械化步兵部队,在各自的出发地域向北开进。

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黑猫中队呼啸着低空掠过,为地面部队的机动提供空中掩护,同时扫清前方有可能出现的俄军大型火力阵地。

而不见踪影的701团第二营,此时此刻出现在第501特种直升机中队的野战机场里面。

浓重的黑色中,一排uh…60c“红色黑鹰”通用直升机以及6架米…171“超级河马”运输直升机在跑道上一字排开,尾翼的示意灯和机首处闪烁着的航灯,汇集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场面。引擎低沉的轰鸣声,和旋浆高速转动拍打空气的佛佛佛声交响。

“登机!”

曹阳刚一声令下,第二营的士兵分成十几个小队,挂着枪猫着腰朝各自的直升机跑去,快速进入机舱。

随即,曹阳刚带着作战参谋和通信参谋进入周翼亲自驾驶的一号机。

火车站地下指挥中心里,也许是站累了,李路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手里夹着香烟,双眼却是一直盯着大显示屏,身边不断有相关的参谋向他汇报各部队的最新进展和位置。

“司令,突击手报告,一切准备就绪,请求出击!”一名参谋走近了低声报告。

“突击手”这个作战代号,正是第二营的。

李路抬起手腕看了看上面的军用精确腕表,扫了一眼,距离出动突击手的预定时间还差一分钟。他不由站起来快步走到旁边的一张大桌子前面,上面铺着一张纸质态势图,有两个参谋负责在这上面根据俄军的最新情况更新上面的位置。

不管技术怎么发展,手工作图图上指挥这种方式都不会消失,李路反倒认为,这种古老的指挥作战方式,是对现代化作战指挥的一种有效的弥补。

代表着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坦克旅的旗子被参谋移动了一下位置,李路扭头看向大显示屏,空中侦察表明,那个坦克旅的确在向斯科沃罗斯诺南部移动。

此时,他才确定,出动突击手的时候到了。

“突击手可以出击!”

第448章斯克诺季夫小镇

红龙江,也就是漠河以北的那条界河。

从这里向北,大约60公里外,有一个人口五千余人的城镇,远东铁路就从那里经过。

它就是此次远东独立战争中,双方争夺的焦点——斯科沃罗季诺。

前文曾经提到过,李路之所以定下“俄军推进斯科沃罗季诺必须越境干涉”这么一个原则,根本的原因在于,斯科沃罗季诺是远东铁路和北上连通西亚以及远东东北地区的m56号公路的交叉点。

一旦俄军攻占了斯科沃罗季诺,将会获得最少两条进攻路线,从而摆脱依赖远东铁路线的窘局。俄军地面部队可以向北展开,向北迂回,割裂西亚和波力之间的联系。立足未稳的西亚和波力极有可能在被分割之后,战败于俄军。

从华夏一方,站在军事的角度看,斯科沃罗季诺距离边境线仅仅为60公里。这对决定出兵干涉的国防军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距离。机械化部队最多一个小时,就能推进到斯科沃罗季诺城下。

即便考虑到地形天候等因素,整个过程也用不了两个小时。

事实上,作为陆空战斗群先锋部队的701团第一营,在出发五十分钟后,就已经和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的侧翼部队发生了接触。在短暂的交火中,第一营歼灭了那股人数为三十多人的敌军。

通信系统瘫痪状态中的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根本不知道,华夏人打过来了。

电磁脉冲炸弹的威力是世人皆知的,而华夏能够制造这种武器并且实战化果断地投入战场,却是谁也想不到的。

当美帝的侦察卫星捕捉到远东地区突然出现的大量脉冲信号,五角大楼都震惊了——华夏人什么时候掌握了这种技术?

且不说美国佬如何的呆若木鸡,就是陆空战斗群的地面作战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了斯科沃罗季诺地区时,一个由二十余架直升机组成的空中突击部队,正在树梢高度向北飞行。

701团第二营将近两百名士兵就在上面对地面虎视眈眈。

他们就是代号为“突击手”的空中突击群。

他们的目标,是斯科沃罗季诺以西大约100公里处的远东铁路线上的一个v型拐弯处,那里有一个被陆空战斗群称为斯克诺季夫的小镇。

攻占这个小镇,控制这个小镇,建立阻击阵地,割裂俄军东西部队,因为那里是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和俄军第32摩步师的结合部!

第32摩步师是俄军第13集团军的主力部队,也是远东独立战争爆发之后,第一支和远东联军交手的部队。在尼布楚战役中,这支部队和远东联军拼了个两败俱伤,最先退下休整。

于是,这个摩步师就成了经过紧急补充,首先完成休整并且重新踏上战场的部队。如此漫长的距离,在恶劣的天候下进行冬季作战,俄军需要已经适应了战场的部队担当更多的任务。

这个可怜的第32摩步师,恢复了80%战斗力就被赶上了战场,在坦克师之前开赴斯科沃罗季诺前线,目前,先锋部队刚刚和第3近卫步兵师的接上,便遭遇了大范围的通信中断,各部队不得不停下来,等候上级的命令。

130公里左右的距离,空中突击群三十分钟后,便已经到达了任务区域上空。

第二营五连二排五班长姚一了中士拉下战术头盔上的单筒夜视仪,低头朝下面看去。从黑鹰直升机的载员舱里朝下看,可以看到下面偶尔闪过几株光秃秃的树木,大部分是荒无人烟的雪原。

黑鹰直升机开放式的载员舱,让寒风轻而易举地吹入,里面的兵们只觉脸部冰冻而麻木,如果不是有防风镜,恐怕他们根本睁不开眼睛。

五班战士谭彦军活动了一下戴着保暖多能战术手套的双手,以便保持最高的敏锐度。

不多时,所有人的耳麦里都传来了营长曹阳刚的声音:“各小队注意,五分钟后降落!”

随即,连长向麾下的各小队重复了命令。

姚一了这才和各个小队长依次报告:“五分钟后降落,第55小队收到!”

谭彦军的心跳不禁加速起来,做了几个深呼吸,以此缓解紧张的情绪。他是刚入伍的新兵,仅仅接受了三个月的针对性训练,也是五班唯一一个服役时间不足五个月的士兵。

701团执行的是与其他部队不同的入伍时间,新兵在十月份便会完成挑选,春节前便会结束新兵训练,节后转入正常训练。因为备战远东,谭彦军下连队之后,便遇到了三个月的针对性训练。能扛过来,也证明了他本身的能力。

正在想着自己的心思的谭彦军突然被人拍了一下肩膀,扭头一看,却是姚一了。

“班长。”

姚一了盯着他的眼睛,凑到他耳边大声说道:“不用紧张,训练怎么练仗就怎么打!待会跟着我,朝着我射击的方向射击!明白吗?”

“我知道了班长!”

谭彦军大声回答。

虽然,他的回答方式不应该出自一名军人,但是,马上就要投入战斗此刻,即便你根本不会走齐步,也没有人会责怪你。

机师扭过头来竖起一根手指,喊道:“一分钟准备!”

姚一了站在驾驶舱后面,一只手抓着上面的拉环,另一只手竖起一根手指大声喊:“一分钟准备!”

此时,黑鹰直升机开始分散队形,下降高度,朝着各自的机降地点飞去。

载员舱里的士兵们纷纷抓住了固定物,以免在直升机倾斜飞行的时候掉下去。此时,一个只有一个十字路口的小镇出现在他们的夜视仪里,而更远处的北边,则是一个火车站的轮廓。

兵们知道,斯克诺季夫到了。

驻守在此处的俄军一个连队被天空中传来的轰鸣声惊醒,他们惊讶地看到数不清楚的航灯越来越近。军官命令士兵们朝那些航灯射击,同时呵斥士兵们去把高射机枪操作起来。

只是,他们的踪影早已经在黑鹰直升机机师的飞行头盔里。第一梯队的黑鹰直升机并未马上下降高度机降,而是以攻击的姿态进入,用机载加特林机枪朝那些暴露了自身目标的俄军士兵和火力点进行攻击!

然而,比这些黑鹰直升机动作更快的,却是几架不知道从哪来飞过来的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当年华夏引进了单引擎的ah…1s“眼镜蛇”武装直升机之后,立马着手进行国产化和改进,任务交给了红飞公司直升机研发中心以及红色防务联合承担。而红飞公司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休斯公司关于眼镜蛇直升机的终极改进版本的技术资料,居然先行一步把ah…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