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这里商议,就有人找机会通知了张家——这种事情没必要太保密,而及时泄露出去,不多不少也算卖份人情。
张兴旺闻听之后大怒,他将自己的女儿喊过来,“看你出的什么馊主意,人家现在要拆房子了,怎么办,怎么办?”
张老三已经七十多岁了,没多少日子了,人年纪大了就喜欢回忆,他对要回祖产,其实并不是抱很大希望,只是架不住儿女们撺掇,姑且试一试。
要不回来也就罢了,若是因为这个尝试,导致祖屋被拆,这是他完全无法容忍的,那可是张家人的心血啊。
现在这祖屋不在他手里,但是时常进去游玩一圈,总是无妨的,看到那些砖瓦花草,也能勾起他的很多回忆,如果因他的缘故而被推掉,他真的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
“这哪里能怪我?”张宝琳冲着她的父亲大叫,她并不是个脾气好的,“我拍的照片,是在第二天才传回去的,陈太忠他完全有时间来找我商量,我给了他时机的,而且这报道并没有后续跟上,我一直在给他机会,这不算诚意吗?”
“为什么要别人来就你?”张兴旺气得狠狠一拍桌子,“这是在大陆,要按大陆的规矩办事,你太狂妄了,狂妄到不把官员放在眼里。”
“不是我狂妄,是陈太忠狂妄,”张宝琳气呼呼地反驳,“大陆的官员听到投资两字,连膝盖都是软的,咱们在恒北和其他省,都很被人尊重,也只有他这样的奇葩,才会这般作死。”
说到最后,她越发地生气了,“前两天我出主意的时候,你不是也没有反对吗?结果现在就知道怪我了,公平吗?”
“起码那时他们没有要拆咱家的房子,现在要拆了,”张兴旺气得嘟囔一句,然后一摆手,“行了,不用吵了,还是想一想,怎么才能保住房子吧。”
第4321章市里要搭车
张兴旺退而求其次,打算先保住房子,但现在他这么想,显然已经有点晚了。
林继龙刚开完会,就见到了匆匆赶来的张家父女,他想着对方还有那么一丝投资的可能,就不好彻底得罪,“这个房子,想保住很难……这并不是我的意思,是陈书记的意思。”
“林书记能否向陈书记关说一二?”张兴旺愁眉苦脸地叹口气,“若是允许,我可以出钱赎回宅院,人老了,总是想个落叶归根。”
他这会儿说出钱了,但是林书记哪里敢答应他?别看林继龙在三轮镇一手遮天,但是他知道,这是陈书记信任他,包括很大的饲料厂,都是镇子里独立完成的,陈书记不但没有插手,还帮他找了一千万。
陈太忠找了资金都不插手建设,那区里别的领导也就不敢插手,林继龙很清楚,三轮镇能这么超然的发展,离不开陈书记的支持。
林书记真要信心膨胀到挑衅陈太忠,那就是自寻死路了,这一年多里,倒在陈太忠刀下的干部,真的不要太多,更别说,他本来就顶着陈系人马的招牌。
人都是贱皮子啊,林继龙心里感触颇多,嘴上却是胡乱地应付,“赎回宅院怕是不能,哪怕你另买土地盖房子,这都好商量……陈书记说了,这是性质问题,如果让你重新住进这个院子,那是对过去成绩的否定,对过去国家政策的否定。”
“那你们也完全可以在别的地方起新楼,”张兴旺想了一想,叹一口气,“这里颇多近百年的树木,房屋也没有老旧,何必一定要毁掉呢?”
为什么毁掉……还不是你们折腾的?林继龙咂巴一下嘴巴,“这个事情,你跟我说没有用的,去跟陈书记说吧。”
张兴旺沉吟片刻,终于发问,“若是我代镇上买块办公土地,能否不动这里的建筑?”
“老爸,”张宝琳气得叫了起来,有没有搞错,你提这样的要求?
“这个我依旧不能答应你,”林继龙摇摇头,心里却是暗叹,你早干什么去了?他看也不看张宝琳一眼,“陈书记若是同意,我倒能跟你谈这个事。”
“哦,那看来是要找陈书记了,”张兴旺见对方张口闭口陈书记,知道自己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站起身告辞。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之后,张老先生恋恋不舍地坐上车离开,不成想,他才一上车,做女儿的就嚷嚷了起来,“老爸你搞什么嘛,为什么要帮他们买地?”
“宅院的事,你以后少管,”张兴旺冷哼一声,铁青着脸回答,“难道你还没看到?不出银子,张家的祖屋就保不住了。”
“可是出资也有很多方式的嘛,”张宝琳气得撇一撇嘴,她真觉得自己的父亲,是老糊涂了,“我们可以投资产业。”
“投资什么产业?”张兴旺看一眼女儿,眼神有点奇怪,“灯具加工,还是夜总会?”
他当年携了三十多两黄金跑出去,经过苦苦的打拼,现在也有了过亿的身家,但是他大部分的资金,还是投到了房子上,长子目前经营着一个灯具加工的小厂,次子在加拿大开个木材厂,张老三本人只是开个小茶馆,再收一收房租。
而他女儿张宝琳嫁的是个道上人物,管理着一家夜总会,不过是男方家的产业。
基本上来说,张家所熟悉的产业,不合适在北崇投资,投资不熟悉的,风险却又太大。
你还真是老了,张宝琳叹口气,“陌生产业也不是做不得,比如说,我们可以承包荒山,同政府签定契约,我了解过,一亩荒地一年几十元,认真经营,十年便可有产出。”
“你真是太天真了,投资如何保障?”张兴旺冷笑着摇头,“钱投下去,鸡飞蛋打了怎么办?”
“大陆怎么可能对咱们……”说到一半,张宝琳闭嘴了。
“大陆的规则,不适用于陈太忠,他是敢扒咱们祖屋的,”张兴旺冷笑一声,“这是官本位的社会,官员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为他们办事,才是真正的投资,你还太嫩。”
他的想法不能说错,但是很显然,陈太忠并不是那么心胸宽广的人,听说张兴旺有意见面,年轻的书记直接表示——我跟他没什么好谈的,或许他可以去跟媒体谈。
联合考察团在北崇足足待了三天,北崇做出的业绩,真的令农业厅和省科委的领导们震撼,从大棚种植到娃娃鱼养殖,从移动大棚到农校,从剥麻机到烟炕……而无处不在的工地,更是颠覆着大家的认知:这真的是以前那个北崇吗?
北崇的变化,是一点一点发生的,陈太忠为此做出了太多的努力,其间的艰辛,只有跟他一路走来的人,才体会得到一二。
但是搁给外人看,这就是不折不扣的飞跃,农业厅常务副厅长侯海洋对此,感触最为深切,三年前他曾在阳州前后调研了三个月,对北崇的贫困和慵懒,印象极其深刻。
他调研时,北崇还是张区长,张区长对他抱怨最多的,就是前任太过好大喜功数据作假,让北崇失去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地位。
而他触目所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肯定不会是那个求贫困而不得的区长,只可能是陈太忠,然而陈书记到北崇上任,至今才有一年半的时间。
建设是最费力气和时间的,很多事情没有三五年时间,根本就见不到成效,所以,对陈书记做出的成绩,他由衷地叹服,“一年半不见,北崇真的是大变样了。”
年轻的人书记自是要谦逊一下,不过省科委的郭姓副主任,对他也不吝褒奖之词,并且表明,回去之后,会考虑对北崇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
这时候,谷珍就实在有点忍不住了,她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表示,需要科委支持的,可不止是北崇,整个阳州都需要呢。
“这个我可不敢随便答应,”郭主任笑眯眯地表示,“我只是看到北崇的效率很高,一时有这么个想法,成不成的,还得上会。”
“既然是要上一下会,就顺便把阳州加上好了,”谷珍死缠烂打,副厅级的领导开起玩笑来,也是很轻松的,“郭主任可不能太偏心。”
“加上好说,通过可是不容易,”郭主任笑着回答,然后又有意无意地看陈太忠一眼。
一直以来,北崇这个地方,都是被省科委无视的,但是前两天有科技部的人找过来,打听谁跟北崇的书记关系好——部里有个关系,跟北崇发生了点小误会。
大家这才注意到,合着那北崇的区长兼书记,就是大名鼎鼎的凤凰科委陈太忠。
好吧,就算以前有人也知道这个消息,但是一个已经出了科委系统的人,又被从天南发配到恒北的小山沟,谁会在乎呢?
接到这个电话之后,省科委的人也很奇怪,说这陈太忠应该跟科技部的人关系不错啊,部里随便找人关说一下很难吗?怎么会求到我们头上。
郭主任就是有心人,找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陈太忠在科技部也是有根脚的,深得安国超安部长的赏识。
有此惊人发现,他自然是要偏向一点陈太忠,郭主任也没想好,交好陈书记要得到什么,但是他非常确定——这个人,很有搞好关系的必要。
以陈太忠在恒北的人脉,帮郭主任升迁,大约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想到部里跑钱,或者要项目,这时候就绝对用得上陈太忠——那是手握钱袋子的安国超啊,而且安部长也相当喜欢做项目。
若是放在一般时候,他可能不会着意去巴结,但现在就是他在考察北崇,至于说往下拨款,拨到哪里不是个拨?
前文说过,科委目前搞的技术扶持,很多时候都是在乱撒钱,尤其像那创新基金什么的,一撒下去就没影了,科委实在穷得太久了,根本就没有形成管理、监督和追责的长效机制。
所以郭主任不怕许愿,哪怕大主任到时候不同意,他摆一下事实,估计也就过了——那是凤凰科委陈太忠,跟安部长关系很好……咱们以后肯定用不到他?
至于说谷珍趁机开口,他却是半点兴趣都没有——谷市长你别逗了,你真以为科委的钱就不是钱?
陈太忠却也是隐约猜到,郭主任为何对自己这么客气了,类似的事情,阳州移动公司的老总也做过——巧的是,那位也姓郭。
反正别人打算给钱,他是断断没有不要的道理,于是他笑着回答,“这可太好了,先谢谢郭主任,区里对科委的支持,真是望穿秋水,我现在就好几个项目,极端缺钱。”
“别,”郭主任吓得一哆嗦,通过这两天考察,他也知道,陈太忠到底有多么大的手笔——你极端缺钱,三五千万的项目,我也给不起啊,“你在科委干过,应该知道科委也不富裕,只能给你点小钱。”
“大钱小钱,都是领导的关怀,”陈太忠笑眯眯地回答,心里却更落实了自己的猜测:你果然知道我在科委干过。
第4322章技术指导
联合考察团来一趟,北崇的收获不小,农业厅的重点视察目标,是大棚种植和移动大棚的推广,前者发展得不错,尤其是北崇区政府很注重引导农民们销售,目前不但在朝田站稳了脚跟,还在向地北和海角拓展。
事实上,引导农产品的销售是农业里很重要的一环,政府责无旁贷,你不能光坐视市场的调整,卖不出去东西,老百姓是要骂娘的。
朝田周边,前两年也搞过大棚种植,不过那时候技术不算成熟,搞大棚不但有成本,也累,又赚不到多少钱,还不如去城里打工。
北崇在这一方面,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移动大棚,也很令领导们满意,视察了卢天祥的加工厂,仔细研究了大棚的结构之后,一干领导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表示说不但拆卸方便,而且充分地考虑了恒北的地理条件。
这基本上就算定下来了,侯厅长甚至表示,希望省农业厅在推广移动大棚的时候,卢总能派出十到二十个技术人员,来做技术支持。
卢天祥搞模具出身的,对技术支持并不陌生,但是被省农业厅邀请技术支持,他还是有点傻眼,“我这儿就是一帮工人啊,只懂得搭建大棚,这东西一学就会。”
“给你钱,”侯厅长淡淡地吐出三个字来。
“是要做地形勘测吧?”陈太忠在一边发问。
“没错,这个东西,厅里很重视的,”侯海洋点点头,移动大棚是个新鲜玩意儿,它不比固定大棚,盖得结实点就不怕风吹雨打,要知道,北崇的大棚,都曾经被大风吹得损失惨重。
事实上,省农业厅也不缺类似的技术人员,但就是那句话,上过战场的才叫老兵,有些东西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最直观地感到什么地方不妥。
由此可见,农业厅对这个采购,还是相当重视的,不光要买回来,还要指导对方选址和安装——不能让这个钱打了水漂。
“省里的魄力还真不小,”卢天祥也听明白了,他笑着点点头,“我一定安排最好的技术人员。”
“欧省长很重视的,”侯海洋淡淡地回答一句,然后又笑一笑,“关键你们是行家,哪怕在地方上直接开骂,有陈书记支持,别人也不能把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