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追根寻源,他立刻乘坐火车,忍受着一站又一站熬人的停顿,经历了将近上百个小时长途跋涉……
曾佐到达广东首府广州市后,直奔沙面法国租界里一座石头建成的宏伟天主教教堂。在这座闻名整个东南亚的石头建筑附近,是一家法兰西人创办的慈善育婴堂。
育婴堂的院长嬷嬷,是一位会说好几国语言的瑞典老妇人。她慈眉善眼,但大多是以“笑而不语”,来回答曾佐的苦苦询问……
曾佐只好就在珠江边长堤大马路的一家酒店里,租间客房住下。那一带号称是南国的“十里洋场”,消费高得惊人。曾佐晚上经常独自沿着珠江堤岸散步,千头万绪如同宽阔江面上的点点渔火,跳跃在他不平静的心头……
对于冯雪雁的“被迫自卫”事件,曾佐从一开始就跟大浦一样,绝非没有疑问。因为对冯雪雁一向的好感和友情,自己是在有意地回避那些疑问罢了。现在,无论是为了澄清事实真相,还是为了冯雪雁能够从此脱离复仇之矢的瞄准,他都有必要通过努力,解开所有的谜团。
正当曾佐还徘徊在水一方,等待法国育婴堂院长嬷嬷对自己打开尊口的日子里,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如下报道:冯雪雁在北平那场影星评选颁奖会上“亲自特别奉献”,上演了一出“精彩、逼真之至”的刺客暗杀小品。
花边儿新闻的写手们,大多文笔富于夸张和渲染,曾佐还是一眼便看穿了,那根本就不是一个节目,而是逼向冯雪雁的又一场真正的谋杀——
在“葡萄酒”与“鲜花”这两场暗算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一缕潜在的连接呢?
如果它们正如自己的直觉那样,确实是相互联系着,那么,两次未遂的暗杀便意味着:真正的危机,还没有到来。
广州夏天的白兰花,形象素雅、香气馥郁。它们被卖花的少女用弯曲起来的细小铁丝,巧妙地两朵、两朵插在一起,出售给行人和游客。羊城的女性们大都喜欢把白兰花别在钮扣上,从人身边走过时,便会留下一缕淡雅的芬芳……
曾佐每天早上都在珠江边上,向那些眼睛又大又黑的岭南少女,买几对含着晨露的白兰花。卖花的少女们一手挽着竹篮、脚蹬一种高底“拖拉板”,裤腿短而肥大,一条乌溜溜的辫子垂在胸前,最美的服饰,便是塞在大襟褂子腋下那一方水绿色的小手帕了。
曾佐还要向戴着竹笠、挑着担子,四肢精瘦、皮肤黝黑的小贩,买上一篮子新鲜的岭南水果——杨桃、芭蕉、龙眼……租一条小舢舨,由腰间挂着个大葫芦的少年船夫,缓缓地逆流向沙面附近的白鹅潭码头划去。
少年船夫的满口粤语,曾佐一句也听不懂。他估计那个葫芦,是个充当救生圈的物件。
作为中国人,沙面桥里侧那一小片被割让出去的国土,一般是不允许华人在里面过夜的。
其实,曾佐喜欢这片英法租界里的每一栋建筑、每一尊古铜雕塑和每一片街心小花园。它们会让自己深情地回忆起留学时代的生活。但让他感到格外悒郁的就是,每当走过那些大胡子印度血统的守桥巡捕时,自己都会因为他们恶狠狠的目光,不由得浑身发冷。
好在,守口如瓶的育婴堂院长嬷嬷,终于被这位中国律师感动了——他是那么耐心而又执著,英语说得极流利,拥有地道的英国绅士风度。连续整整一个星期,他每天渡江而来,亲手把一对对芬芳的小白兰花送给院长嬷嬷和修女们,把水果送给孩子们……
终于,院长嬷嬷承认自己,确实认识这位相片上的费阳女士。
时间跨度很大,如同只见几点星光,在夜空中微微闪烁,星光与星光之间,断断续续、若隐若现地连接着一根根蛛丝……
曾佐收获的,就是这样一个遥远而迷离的故事。
曾佐把从广州带回来的“土产”,送给紫姨——几张沙面的风景明信片上,一幢幢设计经典的英法建筑;欧洲各国的领事馆、洋行、露天音乐台;法国育婴堂的大门;还有那座完全是用石材砌建而成的天主教堂高耸入云;街心花园的草坪上,正在修女们的带领下,玩着“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孩子,每个人都穿着雪白的圆领罩衫……
天鹅潭的小码头附近和沙面桥旁边,向游客出售这种摄影明信片的小贩,向来不少。
那天,曾佐还是那样,一边摆弄着手里的纸牌,一边倾听着朋友们的倾谈,脸上还没有完全退去旅途的疲惫,但目光已经变得平和温柔了。
为此,最是感到深深欣慰的,还是紫姨。没有一天,她不是在用一颗几乎流泪的心,等待着自己这员大将的回归。为此,她再一次坚定了最初的信念——我没有看错他们每一个人,能够跟他们在一起,就是上天恩赐的缘分。
明天,紫姨就要亲自出马,拜访那位才华横溢的女画家、女先生了。严大浦他们几个人这些日子的经历,加上曾佐的广州之行,为自己做好了必要的铺垫……最关键的是,紫町牌友俱乐部的几颗心,又和从前一样,团团地聚在自己的身边。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加值得自信的先决条件了。
早起,就是一个凉凉爽爽的大阴天儿。
紫姨在秋姗和小町两个女孩子的陪同下,租了两辆黄包车。
紫姨出一趟门儿不容易,那部轮椅,就专门占用了一辆车子,在紫姨和秋姗和坐的那辆车子后面跟着跑。小町则骑上她自己那辆脚踏车,风风火火的跟在她俩的车子旁边……这支奇怪的出行队伍,令路人们的目光充满好奇。
北平有些年头的胡同,大多是汽车难以通行的狭窄路面。费阳住在什刹海附近一条叫“鸦儿”的胡同深处……星期天,她正在家作画。听到敲门声跑去一看,眼前这几位美丽的“不速之客”,着实让她吃惊不小。
紫姨连同她的轮椅,被几个女人合力抬进小小的独家四合院儿。沿着墙角一只只灰土陶花盆,立刻就吸引了紫姨的视线——
花盆里栽种着一种雅致的小花草,从扁长的碧绿叶片中,抽出一支花茎,从上到下地排队似的,挂着一朵朵铃铛状的白色小花。这种兰科的草本植物,盛夏时节,正值花期。
紫姨马上就联想到了,那天冯雪雁举办的家庭舞会上,费阳的旗袍和那幅油画……
她问秋姗和小町:“知道这种可爱的小花,叫什么吗?”
秋姗不假思索地回答:“叫‘铃兰’——在日本的关东和北海道地区,还是挺常见的。”
紫姨说:“对。但在北平,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啊——”
费阳见客人滞留在院子里看花,嘴角掠过了一丝意味深长的浅笑:
“难得在这北平城里,还有赏识铃兰的知音。”
紫姨充满感激地说:“这可是我最喜爱的野生花草之一呢。秋姗、小町,你们知道这铃兰,还有其他的名字么?”
两个女孩子面面相觑,一时哑口无言了。
紫姨扳着手指开始回想:“据我所知,铃兰的别名可是不少。咱们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就有‘草玉玲’、‘君影草’、‘香水花’‘糜子菜’、‘扫帚糜子’、‘芦藜花’什么的。费阳先生,我说得对吗?”
费阳露出感激的微笑:“难怪德凝公主在书里写道,您是一位经常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惊喜的小姑娘’。没有想到,您对植物还有这么丰富的知识。我斗胆请问紫姨,是不是仅仅因为这种植物是……‘铃兰’的原因,您才会有如此的研究呢?”
紫姨笑答:“因为你那件手绘图案的漂亮白旗袍;因为您肖像油画作品上那个‘五岁’的小闺女;还因为,我实在是希望在您这里,多拿几个一百分呀!”
费阳摆出了老师的架子:“正如您所说,铃兰也许是别名最多的花草之一了。在日本和欧美各国,它还被叫作‘鹿铃’、‘小芦铃’、‘草寸香’、‘谷中百合’、‘圣母之泪’和‘天堂之梯’……”
小町故做惊讶的瞪圆了眼睛:“就这么个素净模样的小花儿,还配有这么多漂亮的名字啊!”
费阳慈祥地摸着小町漆黑的娃娃头:“平凡的外表,并不意味着平凡的背景。你想知道有关铃兰的历史典故和……爱情传说吗?”
小町和秋姗点点头,毕竟是女孩子,不会不对这样的话题没有兴趣。紫姨在心里,暗自钦佩着费阳诱导女学生听课的本事。
“植物学的定义,铃兰属百合科多年生的球根花卉。花期一般都在初夏四到六月间,果期大多在六月以后。入秋,铃兰会结出一种圆球形深宝石红色的浆果,里面藏着五、六颗种子粒。欧美人喜欢用它装饰花坛,日本人常常用作插花材料——特别是叶子,具有独特的配饰效果……”
紫姨在心里暗暗发笑了——费阳大先生啊,你把铃兰在植物学中的知识,都给孩子们讲到这个程度了,却为什么偏偏“漏掉”了“铃兰的果浆和球根有毒,全草含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铃兰毒原甙、去葡萄糖墙花毒甙”的特殊药学属性呢?
费阳接着径自说下去:“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太枯燥了,对么?不过,就是小町你说的这种‘素净模样的小花’,人家可是芬兰、瑞典、南斯拉夫和法国,好几个国家当之无愧的国花呢!”
小町不免吃了一惊:“哎呦——是不是因为这些国家地方小,人的视野也小,居然认选这么小的花草当‘国花’啊?瞧咱们中国的大牡丹,多有国花的气派!”
秋姗到底是个在外国留过学的姑娘,一点儿也不喜欢小町这种狭隘的审美观念:
“说这种话,才证明了你的视野狭小呢!日本的樱花,细看一朵朵的,也是小花儿。可一旦开成铺天盖地的一片,那种气派,便是天下独一无二了。”
费阳对秋姗投去赞赏的一瞥:“在法国的婚礼上常常可以看到,送这种花给新娘,是祝贺新人幸福的到来。大概是因为这种形状像小钟似的小花,令人联想到唤起幸福的小铃铛吧。铃兰历来被欧美人认为是象征着幸福、纯洁、处女,象征着‘把幸福赐予纯情的少女’的美好祝愿。在苏塞克斯古老的传说中,勇士圣雷欧纳德决心为民除害,在森林中与邪恶的巨龙拼杀,最后,他精疲力竭地与毒龙……同归于尽。他死后的土地上,就长出了开白色小花的铃兰。散播芬芳的铃兰,被认为是圣雷欧纳德的化身,凝聚了他的血液和精魂。根据这个传说,人们把铃兰花赠给亲朋好友,意味着正义、平安与幸福之神,就会保佑着收花人的命运……
“乌克兰还有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的姑娘,痴心等待远征的爱人,思念的泪水滴落在林间草地,变成那芳馨四溢的铃兰。铃兰是古时候北欧神话传说的‘中日出女神之花’;也是北美印第安人心中的‘圣花’。浪漫的法国人,还有一个专门的铃兰节呢!在五月初的铃兰节那天,亲朋好友之间互赠铃兰小花,象征吉祥和爱情的祝福……”
就在两个女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时,费阳突然结束了她生动的讲述。小町扯扯费阳的衣袖:“还有呢,费先生?”
费阳抬头看了看天:“铃兰的故事真那么好听?那就留着下一堂课,再讲一个真实的,长长的‘铃兰的故事’——这草木之情,最是天长地久的啊!现在,还是请三位赶快到屋里坐吧。俗话有‘贵人出门多风雨’一说。紫姨您看,这北平都多少天没下雨了?现在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宾主几人进了坐北朝南的正房。房间显然是被一分为二了,隔着一道落地厚布帘子的左侧,不知道主人用来派什么用场。可以待客的右半边,果然是朴素、简洁中,透着优雅的艺术氛围——越南藤的靠椅一长两短,配着同样工艺的茶几、小柜子和装饰架。架子上放着来自法国和其他国家充满风情的纪念品,有土彩陶罐、木刻图腾、十几部装潢精美的欧文版世界名画彩印版画册……
还有一个碧色玻璃眼珠儿的法兰西洋娃娃,身穿一件墨绿色的古典丝绒连衣裙,足蹬一双做工精制的黑色羊皮系带小靴子,漂亮得令小町忍不住跟“她”四目对视了好一会儿。
小町忽然觉得:这个娃娃的脸,实在很像费阳为大浦疾笔而成的那幅肖像素描——那个她“亲眼见证”到的“舞会放毒嫌疑人”。
一位看不出具体年龄的中年女人,脚步轻得像猫一样走进门。她身着一套素青色的布衣布裤,一个油亮的小发纂儿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