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又嚼蛆呢,昨晚就你惹的事,还不长记性。都要成亲的人了,到婆家我看你还怎么没遮没拦的?”夏玉一听就赶紧教训她。
“小姑,哪里还总有那么赶巧的事情,上次是人家从京城捎来送我的,二姑赶上了,要不,你等着我什么时候去京城了再给你买一对,你那时再嫁?”子晴逗笑着问。
秋玉拧了子晴的脸一把,正想说什么,春玉抱着五毛进来了,子晴打个招呼,正坐着无聊,萧秀英姐俩进来了,秀英的日子也定在明年开春,所以两人互相打趣。子晴拉了秀水坐在一旁说悄悄话。
不一会儿,就听到鞭炮的声音,客人陆陆续续进门了,可能是估计不足,预备的桌子不够用,子晴他们、大毛几个和子萍都没有安排上席面,等客人都走了,田氏才给孩子们找了七八样灶房的剩菜,有大毛他们几个在,子晴他们也不可能吃到什么好菜,子萍到底是大一些,强悍多了,好歹还抢到了两片肉吃。子福带着弟妹胡乱吃了几口,子晴想还真不如在家喝碗鸡汤,哪里想到连饭桌都没上。
晚上的哭嫁子晴也没兴致听了,拉着子福悄声说道:“哥,我们回家吧,留下来只会让我们做事,没准还要洗碗,娘还在家里等着呢。”
子福笑着掐了子晴的脸,“就你鬼头。”说完就跟曾瑞祥打个招呼,五人手牵手地回家了,独留曾瑞祥留下使唤。
次日,子福带着弟弟妹妹去送亲,因为离得近,连子喜都跟着去了。家里安安静静的,何氏借故去了后山捡鸡蛋,留下女儿女婿说点体己话。
曾瑞祥在家正和沈氏在商量子雨满月的事情,“玉梅,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可这不也是没法的事情,大哥大嫂好容易有了个孩子,嫂子那人还是个掰扯不清的人,她就认准了一个死理,非说是青原庙的大师说的,爹娘他们也都劝我退一步,我只好委屈你了,咱们就晚一天吧。”
沈氏说道:“我早料到会生事的,晚一天也没什么的,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我们过我们自己的日子,我娘才劝过我,人在做,天在看。我相信菩萨会好好庇护我的女儿的,我的雨儿一定会健康长大的。咱们不生这闲气。”
“那好,我就担心你想不开,其实我是无所谓的,就是心疼你受的委屈。你说的对,咱们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连爹都当大家的面夸你了,说你从不掰扯这些老婆子长舌。”曾瑞祥没有想到妻子的态度如此宽容,“他可是该好好夸我,分家时他怎么说我都应了,我也料到咱们占不了什么便宜,再说了,就那点家底子在那摆着,就算撕破了脸也没什么意思。分家后要什么看在你的面上,我也基本都给了,尤其是刚分家时,明知道咱们手里没有一粒粮食,一个端午节,张嘴就要一石麦子,也不想想我这一大家子怎么过?上哪里找我这么听话逆来顺受的好媳妇,可不是该夸夸我。其实我也想明白了,占了点便宜能怎么着?能过一辈子?眼皮子也太浅了,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你不是常说那个什么天道酬勤,你看看,到底还是咱家的日子过的好吧。”
“是,我知道这些年苦了你,所以我想跟你商量,我年底就辞馆回家来陪你吧。咱家如今也不缺这几两银子,我在家里开个馆,小三也要开蒙了,子福带着子禄在县学就可以了,子福毕竟大了,能照顾子禄了。这些年我一直不在你身边,那是生活所迫,如今,我想好好地陪着你。”曾瑞祥握着妻子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
“你真的舍得辞馆?你可要想好了,我不希望你后悔。你再仔细考虑考虑吧。那雨儿满月那日你能回来吗?”
“看看吧,刚休完十天假,下月你大哥的儿子成亲,不还得请一天假。我要回不来,你找你娘家嫂子帮持,你千万别累着了。”夫妻俩低低地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
子晴他们进家后,曾瑞祥才依依不舍地与沈氏告别,子福则拉着子晴到一旁说道:“妹妹,哥哥走后你一定要好好带着小三和小四,娘现在顾不上,家里的事情你多操一些心,帮外婆好好打理,哥哥知道让你做这些是为难了些,你也才八岁,可哥哥也没别的办法,娘在坐月子,外婆年纪也大了,只好你多辛苦一些,好在哥哥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子福说完就紧紧地抱着子晴,子禄在一旁也红着眼睛。
第八十七章,满月
十月十七日,沈氏一早起来,打开窗户,换好床单被套等物烧好热水,泡好澡,找了身新衣服穿上,又给子雨打扮一新,子晴也给子喜、子寿穿戴一新,“知道姐姐为什么给你们穿新衣服吗?这叫输人不输阵,虽然爹娘没争过他们,但我们首先要在气势上压倒他们,我们不在乎,心里想着‘随你们怎么折腾,我们就是要过的比你们好。,记住了吗?”子晴问着子寿、子喜。
“知道了,娘和妹妹也换上新衣服,我们就是比他们过的好。”子禄回道。
小子喜也严肃地点点头。
沈氏抱着孩子,带着大家一起去老房参加子荷的满月席,沈氏还给子荷备了一身新衣。到那一看,曾瑞庆和周氏正乐呵地抱着孩子迎客,子晴一看大爹和大娘也是一身新,子荷自然不必说,全新的一身,而且脖子上也有一个细细的银项圈和银锁。
“哟,看二嫂一家,真是齐整,不知道还以为今天二嫂是主人呢?”春玉含酸地说道。子晴有些意外的是大姑一家居然还没走,以为大爹不和大姑一家说话了,哪里还能留下来吃酒?这不一上来就讨厌了。
子晴见曾瑞庆和周氏皱了一下眉头,扫了沈氏他们几个一眼,这时,屋里的几家客人都瞧了过来,夏玉和秋玉一起陪着曾家本家的几家女眷说话,还有不少周氏家的亲戚,子晴都不认识。
“大妹这话说的可不对大哥大嫂好容易有了子荷,要给孩子做一场满月酒,咱们做孩子长辈的,怎么也要来给孩子捧捧场,既是捧场来的当然不能马虎了,自己穿体面些也是对孩子的重视,给孩子的一个体面,大哥大嫂,你们说我说的对吗?”沈氏说完,子晴把礼物递了“二嫂真会说话,我瞧瞧小丫头长得像谁?”秋玉上前打开孩子的包裹,推了春玉一下。
周氏接过礼物子晴见曾瑞庆的脸色好了一些忙拉了沈氏找地方坐子晴一眼撇到子萍,一脸不情愿地坐在灶房里烧火,炒菜的是子萍的舅舅,就是那个小名狗崽哩的,是村里的大厨之一。
好在一会就开席了,沈氏不用费神应对,倒霉的是,子晴一家仍是安排和大姑一家挤在一起凑了一桌,饭菜倒是很丰足看得出大爹他们也是花了银子花了心思的,可惜能吃到子晴他们嘴里的东西就十分有限了,好在子寿、子喜也非常懂事,随意吃了点就放下了碗筷。
饭毕,大家凑在一起夸了会今日的饭菜,又夸了会周氏的孩子,沈氏就便请三婆婆和四婆婆以及本家的几个妯娌明日过来吃酒。大家说会话也就散了。
回家的路上子晴问道:“娘,大爹不是不搭理大姑吗?怎么大姑他们还好意思留下来?”
“孩子,人都是要脸面的要名声的。
你大爹再怎么对你大姑有意见也不能独把她落下,外人知道了怎么会编排他俩呢?你大爹这边,知道的是说你大姑为人处事得罪了你大爹,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大爹眼里没人,连自己的亲妹子也容不下,你大姑那边,人家还以为她忤逆,自己大哥的孩子满月都不闻不问的,不管哪种情况传出去,对你大爹和大姑的名声都是一种损害。”沈氏耐心地教导几个孩子。
第二天一早,沈建山就带着沈家人员到了,两家除了一身孩子的新衣外,许氏拿出一对银脚镯给子雨戴上,赵氏则掏出一对小银手镯子给孩子套上,子雨脖子上还挂着何氏送的银锁。子雨已经长开了些,眉目清秀,粉嫩粉嫩的,十分讨喜,子晴觉得比子荷要好看多了。
沈氏拿了二吊钱,让沈建山和沈建水两人去采办些吃食,许氏和赵氏则开始杀鸡择菜,沈万福两口子开始淘米蒸饭,整理桌椅碗筷,子晴带着子寿、子喜和沈万福的两岁的女儿红玉在院子里玩,沈氏在屋外的空地上预备了五桌。
老爷子他们过来的时候,子晴抬头看了下太阳,大概有十点多了,明知道家里要准备酒席,没人做事,却没有一人能想着早些过来帮忙,即便来了也跟客人似的坐在厅堂喝茶闲聊,子晴想这家人还真不是一般的凉薄。
曾瑞庆和周氏没有过来,曾瑞庆去上班了,周氏说怕孩子吹了风,只打发了子萍送了块花布过来,夏玉和秋玉都是一人送了一身衣服,本家的几个堂婶也有送花布的,也有送衣服鞋袜的。
沈氏抱着小孩出来转一圈,众人看着孩子全身的打扮,又是银锁又是银镯子、银脚链的,都笑着说:“这个孩子是个有福的,一出生就有这么多人疼她。眉眼也长得不错,将来准是个标致的,错不了。”
“这人呀,相由心生,你们看玉梅就是个和善明理的,从来不争不抢的,一看脸就是个有福的,这不,你们这些人就人家日子过的最好,连带孩子也错不了。”三婆婆说道。
“那倒也是,她家几个孩子将来肯定错不了,这个小东西更是个有福的,一生出来就掉进了米缸里,你看这身上戴的,都全乎了。”
“还是得说是人家外婆家条件好,昨日的子荷可就没这些好东西,肯定不是孩子的阿公阿婆这边送的。”也不知谁嘴快说了一句这个。
沈氏见众人愕然,抱着孩子勉强应了几句,赶紧把话岔开。
子晴这才知道,原来孩子满月或满周岁,客人送的首饰什么的都要戴上,一是显示自己的福气多,有人疼爱,二是给送的人长脸。
田氏却是见了子雨身上的银饰十分刺眼,碍着本家几个妯娌和沈家的几个媳妇,才把话吞了回去。子晴见她看看子雨,又看看五毛,一会心疼,一会羡慕,一会不平,一脸的纠结表情,让子晴偷着乐了好久。
筵席的饭菜略微比昨日丰盛了些,沈氏也是费了番心思,既要让大家都吃好了,又不想显得比昨日太过,惹得曾瑞庆他们不高兴,只好在菜的质量和分量上下了些功夫。所以很是准备了几个正经的大菜,像什么红烧肉,红烧鸡,红烧鱼之类的,倒是便宜了大毛几个又过了一把馋瘾。
饭毕,沈氏给大家泡上茶水,众人稍坐片刻也就都回去了,临走时沈氏还不忘叮嘱曾瑞玉找人帮忙收洋薯。老爷子和田氏他们也都随着出门了。
许氏和赵氏收拾完毕,大家都坐在院内歇息,沈建山突然说有一件大事要跟沈氏商量。
第八十八章、何氏做寿
原来沈建山的小儿子是十一月二十八成亲,腊月初三是何我的六十大寿,沈建山的意思是这两年各家的日子都不错,手里也有几个宽松的余钱,想给何氏好好操办操办,请全村一天的酒席,让老太太风光风光,正好沈建仁一家子也能在家多住些时日。
沈氏一听就立刻答应了,说:“应该的,其实我也想着这事,准备给娘打一副金头面,这两年娘一直跟着我操劳,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大哥,现在白塘村有多少户人家?每家除了六个寿桃还用别的吗?我十多年没在家,也不知现今有什么新的讲究没有?”
“这个没有,就是条件好的用白面,差一点就白面掺些杂粮,全村大概是一百三十户吧,另外娘要一身全新的衣服,最好是喜庆点的。”许氏说道。
“衣服我知道。那我到时就准备八百个寿桃吧。你们大概要准备多少桌,打赏的荷包大概要多少?”沈氏接着问。
“一家一个就十七桌,加上亲戚本家的,二十五桌吧,打赏的荷包就预备一百个,一个里头六个铜板就可以了。帮厨的十个一人六十。”沈建山说。
子晴这才明白当地习俗,老人做寿,女儿出首饰,衣服,打赏的荷包,还有要发给全村的寿桃,当然是面粉做的,儿子只负责酒席就可以了。
次日,沈氏把一百个荷包的任务交给了子晴,每个荷包上绣一个“寿”字这两年的磨练,子晴的针线大有进步,绣花还是不行,属于起步阶段。沈氏去了一趟安州府,买了块紫红色的缎面又买了匹枣红色的细棉布,棉花一捆,还有几块散碎的红缎子,给子晴做荷包用白天有空的时候,子晴陪着沈氏坐在窗花下绣寿字,沈氏说要在衣服上面绣一百个“寿”字,为了节省时间,她把衣服先裁了分片绷在绣架上一片一片地绣晚上的时间多半是不做绣活,做针线,因绣活更费眼睛。
沈氏给何氏做一身新的棉袍,棉裤,外面准备用同色的缎面做条棉裙和鞋子。
“娘,那你那天穿什么啊?莫不如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