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止,如不听劝阻的话,可以开枪射击。唐生智的讲话经报纸报道之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声望急剧攀升,民众开始期待着国军能够在南京痛击日军。
然而,孙百里看了唐生智上任之后的兵力部署之后,立刻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训练总监产生了怀疑,因为划归南京卫戍司令部的部队已经达到十几万,可是还是全部配置在南京的周边地区,而在十九路军后方的锡澄线却没有部队驻扎。这样一来,只要日军愿意,随时可以从两条防线之间登陆,夹击十九路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别说坚持两周,恐怕自保都有问题!
孙百里急忙把自己的意见写成详细的电文,向大本营报告,希望督促唐生智调整部署,重视锡澄线的防御。结果,大本营却把孙百里的电文直接转交给了唐生智。唐生智看完之后,立即给孙百里回电,称由于兵力不足,无法把防线推进到锡澄线,如果担心后方的安全,可以后撤到锡澄线布防,南京卫戍部队就可以随时进行支援。孙百里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从唐生智那里得到任何帮助,只好先做打算了。
随后,孙百里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如何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防守吴福线。这时候,十九路军收拢的溃兵已经达到两万余人,其中原本隶属于中央军的有五千余人,川军的则将近一万人,其他的都是些地方部队。为了方便指挥,孙百里把中央军全部划归高山峻,川军则给了向文彬。向文彬和高山峻理所当然地代表收拢的中央军和川军参加了会议。
孙百里简单地介绍了唐生智对防御南京的具体部署,然后说道:“南京的地形本来就易攻难守,日军又有强大的海军助阵,随时可以封锁长江,切断后方的补给线和撤退的道路,唐生智却把兵力收缩在南京附近,摆出一付挨打的架势,仗还没有打就已经输了三分!如果我们真的撤退到锡澄线布防,卫戍区的部队连整补的时间都没有,如何和日军抗衡?我看了一下,南京卫戍司令部下属的部队大多数都是淞沪会战撤下来的,其中第88师和第87师损失的兵员比例高达50%,并且都是有经验的老兵,战斗力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最需要时间来修整部队。因此,我决定留在吴福线抵御日军,为后方部队争取时间,希望你们支持我!”
高山峻毕竟是第87师的人,立即表示同意,说道:“我支持孙将军的决定,同时也感谢十九路军弟兄的好意!高某誓与吴福线共存亡,一定要把日军拖在这里两周以上!”
钟武说道:“如果日军真的从后方登陆,夹击我军,岂不是连退路都没有了?”
孙百里回答道:“谢长风的补充师不日就会赶到,由他进驻锡澄线掩护我军后方,向文彬、高山峻两位老弟也率部前去增援,这样一来,也有将近三万人。日军如果还想抄我军的后路,至少要出动一个师团的兵力才行。”
向文彬和高山峻急忙说道:“吴福线必然是日军首先攻击的目标,我们怎么可以后撤,把十九路军单独留下呢?”
孙百里安慰道:“二位的心意我是明白的,但是收拢的部队军心不稳,迫切需要修整,更何况,很多弟兄连武器都没有,留下来只会增加伤亡,没有任何益处。谢长风会运送一批武器装备过来,你们先补充一下,如果日军没有登陆,只是从正面进攻的话,还可以上来增援的吗!”
李从文不放心地说道:“如果日军从太湖的右侧直接攻击南京,而只用少量的部队在这里牵制我们,占领南京之后,再从后面包抄,即使我们守住了两道防线也没有用。”
刘谦说道:“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吧。日军难道就不担心牵制的部队被我们击破,然后挥师东下攻取苏州,进而威胁上海吗?”
孙百里赞许地点点头,说道:“刘谦说得很对,日军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量!如果苏州被我们给夺回来,日本政府损失的就不单单是面子了!”
钟武说道:“以吴福防线工事的坚固和我军的战斗力来看,坚守两个周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太湖南路首先被敌人击破,南京失守,我们往哪里退呀?”听了钟武的话,其他几个指挥官全部把眼睛望着孙百里,显然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吴福线左靠太湖,右临长江,虽然利于防守,可是却不好撤退,如果后路被堵,形势就非常危险了。因为日军控制着长江,是不可能渡江北逃的。
孙百里看了看大家,用沉稳的语气说道:“我的计划是,一旦后路被堵,就集中兵力,击破当前之敌,然后攻占苏州,接着佯攻上海,往浙南转移!”
第九十三章 鏖兵吴福(二)
钟武说道:“这不是刘谦的建议吗,难道真的这么干?说实话,以我们的实力,防守的话绰绰有余,可是要去攻击坚城,还是很困难的。”
谢鼎新附和道:“是啊,上次歼灭第九师团,连土坦克都用上了。不过,好在出其不意,敌人没有防备才侥幸得手,如果还用这种办法来攻苏州的话,恐怕有些困难。”
孙百里看到众人对自己的意见提出疑问,而不是随声附和,很是高兴,说道:“你们的担心是对的,我们的确缺乏有效的攻坚武器。但是如果能够保证战役发起的突然性,未必不能突破日军的防御。歼灭第九师团与其说是土坦克的功劳,还不如归功于出乎敌人的预料,其实就算没有土坦克,也同样能够解决战斗,只是伤亡较大而已。”
廖启荣问道:“可是如何保证战役的突然性呢?一旦我军击破当前之敌,苏州的守军肯定会收到消息,提前做好准备。”
孙百里仔细解释道:“日军投入淞沪战场的兵力在20万左右,除去防守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兵力,可以投入南京战役的大概十六七万。日军的作战目的是迫使国民政府屈服,所以必定以歼灭国军的精锐为目的,需要包围南京。这样一来,至少要把部队分成两路(沿太湖两岸)以上才能达到目的,每路的兵力就不到10万了。如果沿京沪公路推进的部队被我们死死拖住,无法前进,日军就只有两个选择:第一,调集增援部队,力求突破我们防线。第二,重点进攻太湖以南地区,先驱南京,再从后面包抄我军。如果敌人采用前面的办法,我军可以逐次抵抗,慢慢向南京靠拢。如果敌人采用第二个办法,就必须从我军正面抽调兵力来加强南线,不要忘了,南京卫戍部队还有十几万人,日军如果没有兵力上的优势,是很难达到围歼的目的。如此一来,在我军的正面最多也就留下一个师团而已,却要防御数十公里宽的防线,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穿插。更何况我军本土作战,有地利人和之助呢!”
廖启荣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你丝毫不担心我们的阵地被敌人击破呢?”
孙百里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钟武就抢先说道:“怎么可能呢?你知道这条防线有多么坚固吗?地堡里面的钢筋直径都在30厘米左右,并且都是螺纹钢,小鬼子就是用飞机来轰炸也很难炸得动。咱们的步兵武器又不比他们差,怎么可能守不住!”
廖启荣摇头说道:“再坚固的防线也经不住连续的攻击呀,咱们没有空军,敌人还不是想怎么炸就怎么炸!”
刘谦接过来说道:“你难道忘了,我们还有一个高炮团呢!淞沪会战期间,军长一直把高炮团雪藏,现在应该可以用了吧!”
孙百里点点头,说道:“淞沪会战阴雨天气较多,而且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市区作战,限制了日军空军的作用,故而没有把高炮团投入使用,现在就不同了!上面给我军的命令就是坚守两周,就不用再保密了,打下几架飞机可以减少步兵的压力,多坚持一段时间。”
有了高炮团助阵,指挥官们的胆气壮了许多,打消了心头的疑虑,开始商议具体的作战方案。
孙百里提议道:“我建议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把防线前沿20公里以内的居民全部撤走,制造无人区,让日军不能就近得到粮食的补给,也没有向导给他们带路,增加其作战难度和后勤的压力。”
李从文说道:“可是这样对老百姓的伤害太大了,所谓故土难离,生活了几代人的故乡,哪里是说走就走的。”
钟武反问道:“不撤退的话就要在日本人的统治下当亡国奴,岂不是伤害更大?我赞成这么做!”
孙百里说道:“这里的人烟不是特别稠密,需要转移的老百姓不是特别多,可以先安置在锡澄线,再派部队护送到福建去,不愿意去的就给些钱,让他们转移到大后方去。有些特别偏僻的地方,没有任何军事价值,就不用迁了,日军未必会过去。”
李从文说道:“这样也好,如果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等打完这一仗还可以回来,有了钱就好办了。”
会议之后,向文彬和高山峻带领匆忙编成的部队转进锡澄线,其中大约有4000多人要求加入十九路军。刘谦按照孙百里的命令,把这批人单独编成一个补充团,由于武器不足,暂时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领到了半自动步枪,其他人都是用缴获的日军武器,不过,已经比他们原来部队的要好了。
十九路军派出两个团的兵力,把防线前沿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全部迁走,虽然是为了保卫国家,但是当老百姓扶老携幼,背着巨大的包袱,带着成群的家禽牲畜,哭哭啼啼地穿过阵地的时候,还是让官兵们感到羞愧难当!如果自己能够打败侵略者,还需要这些养育军队的人背井离乡吗?尤其是很多风烛残年的老人,宁死也不愿意离开,在他们看来,死在自己家里是一种幸福,鬼子虽然可怕,又能够把将死之人怎么样呢?
老百姓转移之后,十九路军的工兵部队开始沿着公里前进,一直到距离日军阵地几公里的地方才停下,然后调头往回走,把沿途经过的桥梁全部炸断,路标全部拆除。同时,军部直属的特务营分成几个小队,在公路沿线活动,时刻准备伏击小股日军。
11月25日,谢长风率领的补充师抵达锡澄线,为主力部队带来了急需的武器装备,十九路军完成了最后的部署。
11月27日,日军的前哨部队和十九路军的侦察部队遭遇,发生小规模的战斗,拉开了南京保卫战外围战斗的序幕。
第九十四章 鏖兵吴福(三)
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中日双方不约而同向后退却,选择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同时向总部报告敌情。
孙百里接到侦察部队的报告,马上命令和日军脱离接触,返回阵地,接着命令独立师放弃前哨阵地,与主力部队汇合。建立前哨阵地的目的是掩护后方修整防线,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如果继续留在那里很容易被日军包围。
和侦察部队交火的部队隶属于日军第3师团,曾经与十九路军交过手,在遭遇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就从中国军队密集的弹雨和士兵手中的半自动步枪判断出对手的番号,随即主动撤退,请求增援。
此次日军进攻南京,采取的是分进合击的战术,兵分三路,右路军沿京沪公路西进;中路军由宜兴经溧阳、句容攻南京;左路军由太湖南侧西进,先攻广德、宣城,趋芜湖,截断南京守军退路,再向南京合围。其中,右路军由上海派遣军下属的第3、第11、第13和第101师团组成,中路军和左路军则由第10军下辖的第6、第16、第18和第114师团组成。右路的几个师团在上海已经打了三个多月,伤亡数万人,虽然补充了兵员,但是增加了大量的新兵之后,战斗力减弱很多。
得知防守吴福线的中国军队是十九路军之后,右路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立即命令部队放缓前进的速度,接着出动侦察机对守军的阵地进行多次侦察,确定重点目标,最后出动轰炸机编队进行对地攻击。松井石根的计划是先用压倒优势的空军尽最大限度削弱守军,从而降低陆军的伤亡,对于能够全歼皇军一个师团的军队,如何重视都不过分。
作为十九路军唯一的高炮团长,本来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可是傅元勋非但没有这种感觉,反而觉得很窝囊——从抵达淞沪战场到现在,整整三个月过去了,自己的部队还一炮没有放过,总是眼睁睁地看着日军的飞机在头顶耀武扬威地飞过,却没有一点办法,因为军长不允许暴露。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十三架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出现在东方的天空中,由于中国空军主力已经被彻底击溃,日军连护航的战斗机都省掉了。轰炸机群呼啸着从高炮团隐蔽的树林上空掠过,对轰炸目标进行最后一次确认,接着在空中划个半圆转过头来,降低高度,朝防线俯冲过来。
“打!”傅元勋大吼一声,几十门高炮同时开始怒吼,连续的射击在树林的上空形成一张密集的火网,最前面的两架敌机一头撞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