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秀才家的小娘子-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的泡菜走的是低端路线,靠量赚钱,但是若想赚大钱,剩下需要腌制的东西一定要走高端的路线,比如腌鱼的味道确实不错,但是太费时间和调料了,被淑德否掉了。剩下的高端腌制品就是制作火腿,一想到上一世的金华火腿,淑德就直流口水。

古代不比现代,随时都能买到新鲜的猪肉,所以火腿一定会有市场的,这边只有赶集的时候,屠户们才会宰一头猪来卖,卖不完的话还得反复到镇上卖,什么时候卖光什么时候完事,冬天还好,猪肉能放久一点,但是一旦到了夏天,这些猪肉基本上一天就变质了,卖不掉的猪肉,虽说可以放在井里保存,但依旧存放不了多久,所以一到夏天,经常会出现两集才卖一次肉的状况。而那些想吃肉的人就只能等着屠户杀猪的时候才能吃到肉,而若有了火腿,那些想吃肉的人就可以随时吃到肉了。

镇上卖猪肉的人比较少,除了镇上的一位,剩下的就是村里的张屠户了,不过淑德在镇上从来没买过张屠户家的猪肉,自己说要去张屠户家买猪肉的时候,也总是被相公阻止,本打算就近买点猪肉的淑德,只好等着相公去镇上买回来了。

淑德现在被自家相公禁足了,即使搞定了范老头,但淑德依旧被自家相公禁止去镇上做买卖,淑德软磨硬泡,依旧没法改变钱兴旺的主张,淑德问理由,钱兴旺也不说,拗不过自家相公的淑德只好让步了,让自家婆婆去镇上把猪的四个腿全都买回来,淑德则自己一个人在家研究赚钱的食物,顺便给家人做午饭。

烤炉是钱兴旺刚出了正月就搭建好了的,这还是淑德过年的时候随口提那么一嘴,没想到小秀才的动手能力这么强,淑德随便那么一描述,钱兴旺就给搭建的成了,虽说样子不是那么的美观,但用着还是挺顺手的,这么能干的男人让淑德更加的喜欢了,有人陪着自己一起为这个家一起奋斗,让淑德干劲满满的。

过完年之后,村里的土豆剩了好多没有卖出去,土豆卖不上价格,再加上没有销售渠道,导致大量的土豆滞销。钱老爹的兄弟姐妹们上门来求着钱老爹收购,钱老爹挑了几个还算良善的人家,收购了一大批的土豆,留着制作成粉条。

年夜饭祭祖之后,村里人看到钱老爹家的富裕程度,就已经放弃了妒忌,调转风向打算抱钱老爹大腿,尤其是钱老爹的兄弟姐妹们,全都舔着脸来卖土豆,年前大家还一副我就是扔了也不富了钱老三家的样子,现在纷纷上门打脸,求着钱老爹便宜买了他们家的土豆。

淑德实在是搞不懂这些村民的脑回路,尤其是钱老爹的那几个兄弟姐妹,大家都那么大岁数了,这亲爹娘还健在呢,这兄弟姐妹之间怎么就能闹成这样呢,而且据自家相公透露,以前糟蹋他家田地的人就是他大伯父家的堂哥们,就是因为眼红他家靠卖药材赚钱了,就对他家的农田大肆破坏。

这亲兄弟之间为了利益竟然可以闹成这样,最亲近的人反而嫉妒心最强,不过幸好钱老爹其他几个上了年纪的兄弟姐妹还算有了点脑子,及时抱住了钱老爹的大腿,要不家里剩下的那几千斤土豆,还不全得烂在仓库里,不过钱老爹也不是圣母,兄弟姐妹的土豆全要了,独独没要钱老大家的土豆。

为此淑德有幸见识到了开年的第一场大戏,钱老大这么个六十多岁的白发老头,跟钱老爹来了个巅峰对决,钱家三个男人拿着大铁锹站在钱老爹的身后严正以待,一旦钱老大敢动手,钱家三兄弟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冲着他们的大伯父挥舞铁锹。

不过战争还没进入□□,两个老头骂战还没完事呢,钱老爹的几个兄弟姐妹就把钱老大给拽回家了,生怕得罪了钱老爹,影响他们挣钱。淑德这次是真的见识到了乡村版的世态炎凉了,大概自家是被攀附的胜者吧,这些人趋炎附势得如此的明显,在淑德的眼中竟然有种可爱的感觉了。淑德算是明白了那些智商情商都高的贪官为啥喜欢底下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了。到了古代,淑德发现自己的三观越来越不正了。

被收购的土豆被钱家几口人日以继夜的制成淀粉,剩下的土豆碎渣被淑德做成改良版的洋芋馍馍和洋芋擦擦饼。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多了,钱兴旺基本上每日都要赶着牛车去镇上去售卖,每日早出晚归的,看得淑德心疼,却无计可施。

钱老爹在春播之前,一共收了五千多斤的土豆,全都做成了淀粉,大概做了不到八百斤的淀粉,这些淀粉等着春播完事之后,天气好了制作粉条用,这东西能存得住,做多少都没问题。

五千斤的土豆都是一文钱五斤收购的,花了一千多文,不过做成的食物却卖了将近八千多文,刨出去各类的成本费用,一共赚了六千多文,淑德家分了三千多文钱,加上钱兴旺成亲之前原有的一千三百文和过年时已经赚了的十五贯银子,差不多已经二十贯银子了,这些银子已经足够盖一个乡村的大房子了,但是淑德和钱兴旺都是喜欢拉风的人,两人想盖让全村人都羡慕的,全是砖瓦的亮堂大房子,不过要盖这样的房子,就算再加上钱老爹给的五两银子,根本就不够。

☆、第33章 给嫂子们安排工作

这个时代砖瓦已经有了,不过工艺比较复杂,所以价格要比现代的砖瓦昂贵一些,但是质量绝对没得说,这个时代在农村若是能盖上一间砖瓦房,那绝对是时代的领跑者了,就连镇上的房子,全是砖瓦的房子都少见,只有几家比较大的商铺。房子建的还算大方亮堂。

如果淑德家真的建成了这个房子,钱家可就跻身富贵人家行列了,这不仅仅是一间瓦房,这可是富贵和地位的象征啊,以后村上找茬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少,而上门攀亲戚的人会越来越多。一间瓦房除了能住之外还能提高身份,跟现代人喜欢豪车一个心理,但凡开了豪车上路,其他车辆鲜少有主动赶超或者故意别车的现象,大家对有钱人都有种畏惧心理,这是千年不变的真理,不承认是不行的。

为了住上豪华大房子,钱兴旺两口子干起活来更加有干劲了,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了,光靠他们四人已经完全干不过来了,而且钱兴旺每日还要去镇上摆摊,所以现在需要雇佣人手来帮忙干活了。

淑德本想在村上的外姓人家中挑出几个干净勤劳的农妇来做工,但是钱兴旺觉得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而且做鱼丸的时候,钱家两个嫂子干得也挺不错的,淑德也就没再坚持,同意了先找两个嫂子帮忙做工,不过事先讲好了,一旦出现什么纰漏,立马就换成外人。钱兴旺见媳妇这么好说话,就立马满口答应了。

过年之后钱大嫂跟钱二嫂本打算继续做买卖的,但是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两人起了争执,两人因此大吵了一架,直接散伙了,买卖也不做了。现在两人正处在互相看不顺眼了的阶段,所以淑德给两人安排的活,都必须得分开,要不然两人肯定又得打到一起去。

毕竟这两人抄袭过自己的东西,淑德对两人并不信任,不敢让两人接触核心工艺,所以这磨面的力气活就都给了两人,根据去年承包收拾鲅鱼的经验,淑德把磨玉米面的活给了钱大嫂,工钱自然是很得钱大嫂的心意,为此钱大嫂干的十分起劲

钱大嫂只要能勤劳点,她这在家磨玉米面赚得钱绝对比摆摊要来的多,毕竟是在家里干活,两个孩子和相公也能跟着一起干,磨多少钱赚多少,也不用跟别人分钱吵架,钱大嫂对于这活计满意得不得了。

淑德之所以给钱大嫂安排这个活还给了这么高的工钱,大部分是因为见识到了亲戚之间翻脸不认人的可怕之处,钱家两个嫂子虽说是有前科的人,但是人还算是好人,淑德不想因为钱的事情让相公跟哥哥们反目成仇,那样对自家相公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小部分原因是淑德短时间内是找不到比较靠谱的人来干活。

正常来讲,钱大嫂给自家打工打习惯了,赚的甜头越多,等以后自家买卖越做越大了,钱大嫂第一反应肯定是高兴而不是眼红,那样自家就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淑德给钱大嫂安排完活之后,并没有马上给钱二嫂安排活,因为二嫂这个人属于那种贱皮子,对她好的人不珍惜,谁对她坏,她就上赶子人家,所以淑德就一直不给钱二嫂安排活,等着钱二嫂自己找上门来。

不过钱二嫂来求自己的时候,淑德并没有难为她,安排她磨小麦粉,给了她跟钱大嫂家一样的条件,钱二嫂见淑德这么好说话,就开始涎着脸讨价还价,被淑德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后,把说了一半的话又吞回去了,灰溜溜的走了。

看到钱二嫂被自己的眼神给威慑住了,淑德愈发的怀念自己前世的霸道御姐范。现在的自己在自家相公面前变得特别的爱撒娇,御姐范也就能在外人面前展示这么一下了。

春播开始之前,家里的生意被钱兴旺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淑德做的无水蛋糕卖得很好,非常的畅销,为此钱兴旺搭上了糕点店的掌柜,跟卖糕点的老板签了供货协议,每天给糕点店送货,一天一结账,这样即使自己投身到粮食种植事业中去,钱家女人们也能继续做买卖,反正挑着货物去镇上送货也不远。

因为只是送货,不是售卖,所以钱兴旺勉强同意自家媳妇每天跟着钱老娘一起去送货,心疼媳妇是一方面,但是老娘也是要心疼的啊,总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啊,现在淑德每日负责做蛋糕,然后跟着钱老娘一起把东西送到镇上。

钱家的老牛被拿去犁地了,为了赶时间,淑德跟着自家婆婆每日一大早就赶往镇上,不到中午就能回来,刚开始两人拎着筐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累,后来两人走习惯了,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拎着小筐悠悠的走得飞快,脸色也愈发的红润,身体也一天天的变好,果然生命在于运动啊。

镇上的糕点店并没有很大,三十多平米的地方,摆放着零星的几样糕点,大部分都是硬的酥饼和软瘫瘫的糕类,一看这面点师傅的手艺就不到位,但是尝起来味道还算可以,跟镇上的劣质糖果比起来,可是强了不少。淑德看到这样一间小店生意如此红火,基本上就没断过人,心里很是羡慕,同时也十分的雀跃,由此可以看出来镇上的消费水平还是挺高的,那自家生意以后肯定能好做。

淑德为了降低无水蛋糕的生产成本,是把精细玉米面、淀粉和小麦粉三种粉混在一起做的,糖浆也是自己熬制的,钱兴旺自己在镇上摆摊卖的价格是四文钱一斤,因为节约了摆摊的人力费和摊位费,所以给糕点店供货的价格是三文钱一斤,而这边糕点店直接把无水蛋糕的价格卖到了七文钱一斤,还卖得相当的火爆。这着实让淑德感到肉疼,果然经商还是要靠人脉和渠道啊,这糕点店要不是有一大批有钱的顾客,怎么敢卖这个价格,这可是翻了翻的赚啊。

不过肉疼归肉疼,能卖出去赚到钱就行,就算是三文钱一斤供货,对于钱家人来说也是非常满意的价格了,抛掉免费的人力不说,一斤无水蛋糕的成本还不到一文钱,所以这一斤蛋糕纯利润就能赚上两文钱,每天供货五十斤,每天净赚一百多文啊,这对于一个农家来讲可是大收入了,一千斤土豆才卖上200文,而且还是得有人收的情况下。

淑德虽说面上还保持着淡定的表情,但是心里却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把买卖做大了,绝对不让自己的利益被别人榨取了。

冻土层刚刚融化,化了雪的地面还没有完全干燥,钱老爹就雇了一些青壮劳动力开垦了自家周边的大片荒地,钱兴旺活学活用了自家媳妇的劳动承包制,给雇工们也分配了土地承包,按开荒亩数算钱,不仅解决了磨洋工,还一下子提高了开荒数量,在春播之前顺利的开好了十余亩荒地。

这新开垦的十余亩地是要去镇上备案了,要不然被人检举了,那可就是犯了王法的,不过幸好家里有个秀才,因为功名在身,一亩四两银子的田地,到了小秀才这,二两银子就行了,十余亩地也不过花了二十两银子,四家一均摊,每一家倒也没花很多钱。

这个时代的土地之所以这么的便宜,是因为连年战火导致农民们大量流离失所,大量田地被荒废,劳动力死伤惨重,为了鼓励大家种粮食,朝廷才颁布新的土地法,农民只要肯开垦荒地,只要上交了买地钱,就直接给地契,如若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可以到镇上土地管理府先备案,以后用粮食一点点还,十年之内能还完就行,这期间不涨利息。

不过对于这附近几个镇上的人们,种地并不能吸引他们,主要是这地方不仅靠海还靠河,鱼儿什么的可以随便捕捞,至于土地,大家随便种点地就够温饱了,粮食不值钱卖不上价,而一个人外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