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秀才家的小娘子-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弟媳妇在家这么邪乎呢?”八卦妇女们对这个敢跟钱大娘正面杠的奇女子充满了好奇感。

“这事也不能怪我弟媳妇,人家本来寻思乡里乡亲的,能帮点是点,谁知我大伯家太不是人了,天天上我公公家作妖去,搞得我公公家都做不了买卖了,都搅和走了好几个客人,东西卖不出去。”

“我弟妹一生气,就再也不想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都说了,明年谁家的土豆都不买了,这好心没好报,寒了心啦。”钱大嫂见大家这么爱听自己的八卦,立马来了兴致,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你小叔子家都盖上大砖瓦房了,不差这点收土豆的钱吧?”

“哎呀呀,有啥钱啊,我们家小叔子盖房子的钱还是我们三家凑的呢,我小叔子你们还不知道,爱显摆,刚攒点钱就盖房子了,一不小心盖大了,钱不够用了。”

“本来这土豆都不该收这么多的,都是我小叔子和公爹念旧情,寻思大家都是亲戚,能帮就帮点,谁知道,我大伯家闹那么一出,我弟媳妇立马就撂脸子了,镇上的小娘子都酸性,因为这事,跟我家小叔子闹了好几天,我小叔子也寒了心,就同意明年不收村里的土豆了”钱大嫂继续眉飞色舞的讲着,讲得好像真发生过似的。

“那三叔咋说啊?三叔也同意不收啦?”八卦妇女们继续探寻着钱老爹一家的动态。

“这事能光是她就能决定的吗,我公公婆婆也寒心了,大家都同意了,看现在这样,明年肯定是不收了,估计就算收也得去外村了,咱们这镇上种土豆的村子那么多,一文钱十斤都有人卖。”

“真不收啦?咱们村起码都知根知底的,咱们都是好土豆啊,那外村的人都得在土豆里掺泥。”一听到明年土豆卖不出去了,八卦妇女们也急了。

“咱们都一个村的,还都是亲戚,我家公公肯定是想收啊,最主要的不是我弟妹嘛,人家手里握着粉条的秘方呢,上次我爹收了我大伯家的土豆,我弟妹就不乐意了,前天我大娘又去闹了一下,还拿石头打她,我弟媳妇都气炸了,反正现在说了,就谁家的都不要,再也不当老好人了。”

“不过我这弟媳妇吧,也没准,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没准心情好了,就又收了,我大伯家要是能消消停停的,这事没准就过去了,不过啊,这可难啊,我大伯家啥样,你们还不知道。粘住了就甩不下来了。明年啊,你们少种点土豆吧。”钱大嫂叨叨的口干舌燥,终于步入了正题。

得知了这样的消息,八卦妇女们也明白咋回事了,敢情自家土豆卖不出去,全都是钱老大那一家子闹的啊。大家自然对钱老大一家恨之入骨,知道了信的村民们,全都在背后咒骂着钱老大这一家子缺德货。

生活向来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享受过好日子的人们,怎么会轻易原谅那些让自己过苦日子的人呢,现在钱家村的村民们都恨死钱老大这一家搅屎棍,尤其是今年还没把土豆卖出去的村民们,更是对钱老大一家恨得牙痒痒。

消息很快在钱家村蔓延开来,钱家两个嫂子出色的完成了散播八卦的任务,不到一天,整个村子都开始人心惶惶,卖完土豆的想着明年土豆还卖不卖得出去,没卖的想着今年的土豆还有没有机会卖出去了,一时之间大家都恨上了始作俑者钱老大一家。

对于这样的结果,淑德十分的满意,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钱老大不是喜欢拿孝道制造舆论嘛,那现在我范淑德就拿村民的利益做道德绑架,你闹吧,你要闹就是不顾全村人的利益,一村子人一人一口吐沫星子也够他一家子受了。

淑德其实也想跟钱老大一家正面杠,现在家里实力够了,打架能完胜,骂架也能完胜,正面杠多爽啊。可惜的是现在自家受制于人。

淑德只好用这些弯弯道道给自家解决麻烦了,古代最看重孝道了,而孝顺这事,只要钱家爷爷奶奶活着一天,基本上自家肯定就没法打翻身仗了,钱家爷爷奶奶虽说都到了耄耋之年,但是人家身体硬朗着呢,淑德可不想没事诅咒这两个老人,毕竟两个老人除了偏心之外也没啥大过错。

孝顺这事,说实话就是做给外人看的,只要外人不说啥,基本上当事人就不会有太多的负罪感。自家公公现在就是太过于孝顺了,还太注重别人的话,所以才被钱老大一家要挟至今。

不过现在形式好转了,自家控制住了舆论,不仅控制住了舆论,还让全村人都记恨上了钱老大一家,照这个趋势,钱老大一家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全村人都能上演全武行;这个计谋要是成功了,自家就可以远离极品,安安静静的赚钱了。

这件事情还有其他的好处,就是让整个村子的人都明白:大家家里的土豆,我们老钱家想收就收,不想收就不收,别用什么同村人要相互帮助这类的话来绑架我家,我们老钱家不吃这一套,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别惹我们家不开心,否则的话,你们的土豆就等着烂在家里吧。

在现代,淑德见过太多不识好歹的人了,对于别人给的帮助习以为常,甚至还想着占更多的便宜,淑德此举,就是告诉这些人,老娘我可不是那种冤大头,老娘是无所畏惧的。

虽说现在自己的名声算是被“败坏”了,但是在这个农村,已婚女人留下个悍妇的名声貌似还挺好的,不及能证明你在家的地位高高,还直接让外人对你望而生畏,倒是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虽说会损害自己贤良的名声,但是淑德还是不畏惧的,首先自家人还是知道自己真实性格的,其次对于淑德这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媳妇来讲,彪悍的名声也影响不到自己业余活动。

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名声还是有翻盘的余地的,毕竟往出宣扬自己的不好的人是自己的妯娌,妯娌之间说的坏话向来是不可信的,翻盘的话也会容易很多。

算计好了这一切,淑德整个人都舒爽多了,好久没算计人,这一算计就把所有人都算计进去了,淑德此时此刻只有一个感受:爽啊。

钱家村的小村民们毕竟还是见识少,被淑德这个现代老油条给成功套路了,均恨起了钱老大这一家,平时还跟钱老大家有些来往的人家,现在看到他家人,连招呼都不打,直接掉头就走。

很显然:钱老大一家子被孤立了。

看到这个结果淑德十分的满意,跟自己预料的差不多,村民们对钱老大家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但是在处事交往上,全都有意的避开了钱老大家,这正是淑德想要的结果,毕竟这村民们要是真跟钱老大家一样缺德,祸害庄稼放火烧山之类的,那自己多少心里还是会有点内疚感,毕竟还要殃及到孩子跟老人。

淑德看事件发酵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继续收土豆来收买人心了,只不过收的土豆量开始限制了,每家暂时只收三千斤。给这帮村民们吃点糖,但不一次性给他们,省得惯坏了他们。

不过通过这件事情,淑德还有了个意外收获,就是自家的两个嫂子对自己莫名亲近了好多,这倒是让淑德始料不及。

☆、第44章 废渣利用

大概也是感知到了村里气氛的不对劲,钱老大家最近超级识时务,本本分分在家待着,没来钱老爹家起幺蛾子闲找茬。

没有闹心事的钱老爹一家,终于可以安安静静的做买卖赚小钱钱了。

得益于镇上巨大的人流量和钱兴旺的推销有道,现在钱家的土豆粉条终于打开了临近几个镇子的市场,销量十分的好。

短短两个月不到,附近几个镇上的卖吃食的地方,凡是能放上五张桌子以上的餐馆,菜单上的特色菜都有蚂蚁上树和白菜炒粉这两道菜的身影。当然还有一些店家在此基础上独创了好几道粉条菜,竟跟现代的做法很相似,听到自己相公的滔滔不绝的讲完之后,淑德是愈发的佩服古人的智慧了。

不过酸辣粉这些东西暂时还没有人卖,这样淑德很开心,幸好钱家村这边不太擅长做麻辣酸爽的菜色,这样淑德拓宽自家买卖的时候,还是可以利用这些新奇菜色赚上一笔。

淑德家现在的粉条最大的主顾有两家,一家是钱兴旺的同期刘世勋,上次钱兴旺给刘世勋送粉条,只是因为刘世勋跟钱兴旺讲过那句“有好吃的一定要给我尝尝”的玩笑话,钱兴旺还真得只是单纯的给朋友送礼,并没有推销的意思。

钱兴旺一直有心思拉着刘世勋一起做买卖,毕竟刘家是镇上最富有的家族,而且刘家的产业遍布附近几个镇子,如果能跟刘世勋搭上关系,基本上钱家卖货会方便很多。

如果以钱兴旺跟刘世勋的关系,钱兴旺一句话,刘世勋绝对会不遗余力的帮着自己这个同期好友,不过钱兴旺不想去求人办事,钱兴旺更希望两人能成为平等的合作关系,所以钱兴旺一直都在努力扩展自家产业,等自己实力足够的时候,再跟着自己的好友一起合作赚钱。

不过让钱兴旺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次无心插柳,反倒让自己提早的跟好友成为了合作伙伴,也让刘世勋大赚了一笔,从此成为了钱家土豆粉条最大主顾之一。

刘世勋最开始只是批发了三千斤的粉条,放在家里的粮店售卖,没成想销量十分的好,还给粮店带来了很多新客人,为此被自家爷爷刘员外狠狠的在刘家人面前夸奖了一番,现在刘家粮店是土豆粉条在镇上最大经销商。

而钱家土豆粉条的另一个大客户,直接将码头小镇的土豆粉条垄断了,大客户跟钱兴旺签订了供销合同,独家经销码头小镇以及附近另外三个镇子的所有粉条业务,这样钱兴旺就可以省下很大的力气,不用再去这四个镇上推销了。

每次进货,都是这两家自己赶着牛车来钱家村拉货,倒是省了钱兴旺不少功夫,也让家里的老黄牛歇了一口气。

家里的土豆粉条有了固定的销路,钱兴旺再也不用每天的东跑西颠了,只需留在家里好好制作粉条就可以轻松赚钱了。

而且粉条的畅销还拉动了淑德家无水蛋糕的大卖,这两家每次派人来拉粉条的时候,也会顺便拉上几百斤的糕点。淑德家现在只靠这两样吃食,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了。

钱兴旺也可以维持住读书人的体面了,淑德明白去镇上摆摊推销,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讲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淑德也不是没看出来自家相公上次宴请的那帮读书人的主要原因,但是淑德不会讲出来,只会通过实际行动来让自家这个好相公开心,让他感受到他的付出是有回报的。

不过淑德还是很怀念摆摊的岁月,客人们吃完自己做的东西露出的赞赏眼光,是对淑德最大的鼓励,也是淑德来到这个世上后,还能证明自己是职场女强人的最有效的办法。

不过在家赚钱的淑德,也是舒服到了,脏活累活全都外包给了两个嫂子,剩下的几个轻巧活,自家相公也能帮着干,极品被自己打灭火了,在村里自己也一战成名了,淑德每天的日子过得是极其的优哉,闲不着也累不着。这样一对比,除了没有太多的娱乐生活,日子反而比在现代过得顺心舒服多了。

日子就这样忙忙碌碌的一天赶着一天,淑德家的土豆粉条刚赚点钱,那边雇人工和收土豆就又把钱花光了,手里没钱的日子,让钱兴旺两口子好不习惯,没有肉吃的两口子,只能挑自家的公鸡下手了,而家里好不容易做的那点腊肉,还没等腌制好呢,已经被小两口陆陆续续吃掉了三分之一。

看到自己相公对着猪肉大快朵颐,淑德就暗暗下定决心:明年一开春就开始腌腊肉,而且最少要腌制两个大肥猪。

经过钱家上下的努力,钱家终于将村民们家里的土豆收的差不多了,钱家村三百多口人,四十多户人家,总共收了三十万斤土豆,晒成淀粉不到五万斤,制成四万多斤的粉条。

土豆粉条的批发价格是四文钱一斤,零售价格是五文钱一斤,不过钱兴旺家的土豆粉条基本上都是按批发价格走的,零售价卖出去的只有零星二千多斤。

如果用买来的土豆做的粉条,一斤土豆粉条的人工原料成本费就高达两文半,也就是这一斤土豆粉条,淑德家也就赚了一文半,四万多斤下来,能赚个七八百两银子。

幸好钱家自家地里产的土豆比较多,如果将这些土豆粉条全卖光,钱兴旺家能赚个一千多两银子,等分完钱,每家至少能分上五百多两银子,这对农家来讲可是一笔超级大的进项了。

对于淑德来讲,忙忙叨叨三个月,最后赚上五百两银子也是不错的,毕竟自己跟相公两人除了揉面比较劳累之外,剩下的活计全都是钱家两个嫂子包了,小两口也算是比较轻松就把钱赚到手了。

不过淑德觉得这么多的土豆还没有充分发挥价值,自家忙忙叨叨这么久,不能光赚这点钱,淑德不想从工钱中省下点碎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