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坑世界-第5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什么说”一旁听得李梅听了心里一紧,这李梅这段时间的变化还真大,以前她再怎么样,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你也不分分场合,不用讲,也知道是一个恐怖的故事。”

见李梅的脸上泛起了一抹潮红,眼睛没敢看吕涛。只是柔声道:“恐怖谈不上,只是一种盗墓者的经历。听说过古人一个叫“刘去,的这个名字吗?”

“刘去?”吕涛声音有一点怪,李梅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脑子飞快地一转,于还是老实地回答了吕涛的问题:“是不是景帝曾孙。广川缪王子?”

“是的”吕涛的心稍微平静了下来,李梅说得不错,刘去就是广川缪王子。心里这样想着,嘴上还是不自主的道:“春秋战国时代诸国割据,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经历几番征战,在华北一带就分布有燕、齐、晋、魏、赵等诸国,这些诸侯国的王公将相死后都建有墓地,至今仍能在华北一带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这些古墓埋藏了很多的奇珍异宝,成了几千年来盗墓贼凯觎的对象,广川王刘去就是其中的一咋”

广川王刘去的封地内有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刘去平时喜好聚集一些无聊少年游玩打猎,做事放荡无羁,没有节制。封国内的古墓,无一例外,全都被他挖掘过。据说广川王挖掘的古墓多得无法统计,其中墓葬丰富奇异的,他给刘向列举了十多件,被刘向记录如下。魏襄王墓是刘去盗窃的古墓中规模很大的一个。据《太平广记》的记载,魏襄王墓是用带纹理的石料做成的外挂,高八尺,宽窄能容纳三十人,用手触摸,光滑如新。外挂中间有石床,石屏风,刘去看到的时候,依然摆放周正。但是棺枢和陪葬的珍宝全部不见踪影,只是床上还有一个玉痰盂,两把铜剑,几件日常应用的金器像新的一样。广川王便把其中的一把铜剑拿起来带在自己的身上。

襄王墓的挖掘很让刘去费了点功夫,不知是出于防盗的目的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襄王墓上面是用铁水灌注的,刘去带人整整开凿了三天才打开。开凿后,从墓穴里冒出的又苦又辣的黄色气体浓得像雾一样,强烈地刺激人们的眼睛和鼻子,使人无法进入。刘去别无他法,只好暂时用兵把守,等七天气出净才又来继续自己的恶行。初进襄妻墓时,刘去遇到一个门,门上没锁。里面的石床长宽四尺,上面有石几,左右各有三介。石人站立侍奉,都是武士装扮,身佩刀剑。再入一室,石门上有锁。

推开门就看到了棺材,黑亮亮的可以照人。用刀砍不进去,用锯截

道棺材是用生漆杂以犀牛皮做成的。有好几寸厚。腆一层。由于当时的力量不是很够,刘去他们没有办法打开,只好作罢。随后又进一室,也有石门,打开锁,看到一张六尺见方的石床。有石屏风,装饰铜叶的帐幔一具。铜叶有的散落在床上,有的掉在地上,显然是因为帐子腐烂了,所以铜叶坠落到地上。床上还有一个石枕,旁边很厚一层黑乎乎的灰尘,好像是衣服腐烂后形成的。床的左右各有二十个站立的侍女,有的是拿着面巾、梳子、镜子的形象,有的是端着盘子送饭的姿态。没有其它的器物。只有铁镜数百面。广川王刘去收罗了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并且把这些归为己有。

刘去盗墓并不总能满载而归,有时候也是收获甚不过他只在乎盗墓游戏的过程,结果怎样他并不怎么放在心上。非常不幸的是,晋灵公这位伟夫君主的墓竟然也位于刘去的封国境内。晋灵公在如今山西修县城东口公里的磨里乡南刘家村。墓冢如馒头状,长田米,宽的米,高刃余米,五花土堆成。据刘去所说,晋灵公墓内非常瑰丽壮观。四角都放置用石头雕刻成的鹰犬。男女石人四十多个,捧着灯烛站立在周围。棺穆已经朽烂不成原形,但尸体还没有坏。九窍之中都放入金玉。墓穴内其它的器物全都朽烂得无法辩认,唯有一个拳头大的五、蟾螓,腹中是空的。可盛水,光洁润滑,像新的一样。广川王刘去就把这个玉蟾蛤掠走,用作储水磨墨用的水盂。刘去虽然热衷于盗墓这种可耻的行当,并能从中体会到不少乐趣,但是在盗墓过程中,也有让他感到恐怖甚至让他心惊胆战,寝食难安。《太平广记》载,刘去在盗魏王的儿子且渠的墓时,发现墓既浅又窄也没有棺材,只有一张石床。石床宽六尺。长一丈,除此之外还有一面石屏风。床下全都是云母。床上有两具尸体,一男一女,全都二十来岁。两具尸体头朝东裸身躺卧,没有盖被和穿衣服。他们皮肤的颜色像活人一样,鬓发、牙齿和手指也看不出同活人有什么差异。广川王非常恐惧,不敢触动他们。慌忙退了出去,并按当初的模样将墓穴掩盖。

刘去在挖掘幽公的墓时发现,幽公的墓很高大。墓道的门打开以后,再下去一尺左右里面全是白垩土。将白垩土铲除一丈多深以后,见到云母,再下去一尺左右就是一百多具尸体,横七竖八相互枕压,都没有朽烂。奇怪的是,这些人当中,只有一个是男子,其余全是女子。有的坐着,有的躺卧,也有站着的。衣服的形色同活人一样。更为神奇的是广”王在杂书墓里的遭遇。杂书墓棺椅和器物全都朽烂了。

墓穴中有一只白色的狐狸,看见有人来吓跑了。随从们追赶着去刺它,没能抓到,只把它的左脚刺伤了。当天晚上,广川王梦见一个男子,鬓发眉毛都是白的,走进来对他说,“何故伤吾脚?”并“以杖叩王左脚”广川王睡醒后,发现自己的左脚肿了起来并且生了疮,到死都没有好。

广川王刘去在汉朝可谓是臭名昭著,他残暴成性,曾派人将自己的老师一家全部刺杀,又亲手杀死自己的两个姬妾,并将她们的尸体挖出来挫骨扬灰。这种令人发指的暴行,在广”王府已是寻常之事,单是被刘去肢解的姬妾就多达旧个。后来刘去的丑恶罪行被揭露,朝野哗然,汉宣帝下诏革去了刘去的王位,将他贬为庶民,流放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刘去在流放途中自杀身亡。广川王虽死,但他大开贵族官僚盗窃之风。据《陈书》记载,陈叔陵“好游冢墓间,遇有茔表主名可知者,辄令左右发掘,取其石志古器,并骸骨肘脸,持为玩弄,藏之库中。”

不知为什么,刘去在古代盗墓者中并没排上首位。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首先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据晋人葛洪编著的《西京杂记》记载,在其封国内“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有点名气的古墓几乎没有一座能逃过刘去的铁锹。刘去盗掘的对象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晋灵公的陵墓都让他掘开了。魏襄王墓是石料做成的外穆,中间置放石床,石屏风。为防盗掘,入口用铁水灌注,刘去派人凿了三天才掘开。棺材是用生漆杂以犀牛皮做成的,有好几寸厚,刀根本砍不动,刘去则让人用锯子锯开。石床上放有一个玉痰盂,两把铜剑”几件金器。刘去看上其中一把铜剑,当场就拿起来带在身上。

第五百八十五章古代早期盗墓分子

二灵公莫在今山西绎县境内,慕冢如愕头状,系五花六刘去进去时看到,墓室豪华富丽,四角都放置用石头雕刻成的鹰犬,上刻有壁画。在棺程两边。有男女石人四十多个,捧着灯烛什么的站立在周围。虽然棺接已经朽烂。但尸体还没有坏。晋灵公的九窍之中都放有金玉。刘去看上了陪葬品中一个拳头大的玉蟾徐,拿回去当储水磨墨用的水盂使。被刘去盗掘的有名古墓还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晋幽王墓、杂书墓等一大批古墓。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刘去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史称,刘去盗掘古墓的数量”不可胜数”但具体有多少。又获得多少宝物,现在已无从考证。

诉说历史,的确是件很伤脑筋的一件事。此时蹙了蹙眉头的吕涛。也只能是记得多少说多少了:“凡盗墓者皆胆子很大,刘去也是这样。但胆子再大。也有害怕的时候。刘去在盗开了魏王子且渠的墓后。便看到了极恐怖的情景。最后是把盗洞堵上,恢复原状退了出来。”

“为什么?”听得津津有味的李梅这次没有反驳,反而瞄着吕涛的目光追问道。

8涛缓缓看了李梅一眼,随即又继续盯着前方。神色平静道:“且渠到底是哪个魏国国君的儿子,史书上没有交代清楚。盗且渠的墓,刘去并没有花多大力气就打开了。因为墓穴挖得不深。不只墓穴浅。连葬具也没有,看不见棺材。但里面有一张石床,长一丈,宽六尺。也有石屏风。石床下面尽是云母石。

古人认为,云母石是石的根小故取此名。

此石质韧,可层层录离成薄片。薄片光滑透明。有弹性,古人常用它作镜屏。也会用在墓中作防腐材料。让刘去胆怯的是床上的两具尸体,一男一女。年纪都在力岁上下,头朝东脚朝西,身上一丝不挂。**躺着,没有衣服,也不见遮盖的被单。刘去怕的倒不是美女帅哥的裸尸。而是这两具少说下葬也有两百年的尸体竟然如活人一样,连头发和牙齿也和常人无异,真是活见鬼了。

刘去很害怕,很可能是吓得半死了,哪还敢靠近尸体寻找随葬品,赶紧退了出来。刘去的所见很奇怪。为什么魏王子连葬具也没有?还有,为什么会是两具裸尸?再穷也得给他穿身送老衣给衣啊。而且,两人怎么会同时死去?有人怀疑那个女的很可能是王妃或是王子的侍妾。是殉葬的。

一种推测,魏王子的墓可能也是早期被盗,因为墓室内不见衣物和棺材什么的。在中国盗墓史上,盗墓贼常会干这样的事情,如孙殿英盗清定东陵时,便把慈禧的衣服扒光了;同治皇帝载淳的皇后阿鲁特氏,曾被民国时期的盗墓贼扒光衣服。并遭开肠破肚。还有。魏王子和那名女子的棺材可能很漂亮。可能被盗墓贼抬走了。如明朝时苏州一带就有盗墓贼专盗棺材和死人身上的送老衣卖,他们把尸体从棺材内拖出来,把尸体的衣服录光后。再把尸体随便往地上一扔,就算完事了。魏王子墓中惊现帅哥美女的**。是不是这个原因?当然,这仅是推测。真正的原因不得而知。魏王子墓里没有盗得东西,而真正让刘去失望的是袁盎墓,原来袁盎实行的是薄葬,墓内除了一面辟邪用的镜子外,别无他物,自然让刘去一无所获。

袁盎墓是刘去所盗墓中,离他的年代最近的一座墓,下葬时间应该不长。袁盎实有其人。在《汉书》上有记载,他是楚人。官至太常进入了九卿序列,品级应该很高了。袁盎敢于直言进谏,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怨恨,最后被赐死。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死后也无法大操大办,丧事从简。

刘去打开袁盎的墓后,爬进去发现,袁盎连副像样的棺材都没有,棺材是陶瓦做的,即所谓“瓦棺”而过去常用的葬具是“木棺”所用木材,最高档是金丝楠木、紫檀,因为紫檀木太珍贵了,贵比金子,所以比较罕见,以楠木棺材为多。一般手头比较拮据的人家。则使用柳木。袁盎虽然是被赐死的。但不至于连一口柳木棺材也置办不起吧。据此可以推测,袁盎的安葬方式是典型的薄葬了。

而在西汉初年。薄葬一度成为一种时尚。先秦的厚葬之风所造成的浪费,所可发的盗墓曝尸。让后人摇头叹息和心寒。所以。有识之士便率先行动起来,实施“用瓦棺给常服”的薄葬。如开创”文景之治”盛世的汉文帝刘恒,生前便提倡实行薄葬。至于后来从他的霸陵里发现了大量的随葬品,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盗墓贼最烦遇到这种薄葬。会十分扫兴。如果已知道是薄葬墓了,他们干脆就不去挖,免得白费劲。葬也成了种反盗墓年《大平广记》转南齐川愕一《荆州记》所记,魏征南将军司张詹,便以薄葬骗过了好多盗墓贼。其墓在冠军县东,墓上刻着“白揪之棺,易朽之裳,钢铁不入,瓦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我伤”

当时盗墓贼都信以为真,即使在晋末“八王之乱”后盗墓风最盛的时候。也没有盗墓贼光顾张詹墓。但到了南朝元嘉六年,天下闹灾荒,盗墓贼也不管有无随葬品了小将墓盗开,结果随葬品很丰厚:“金银铜锡之器,朱装雕刻之饰,烂然毕备”当然,盗到张詹这样的假薄葬墓是很幸运的,但如果真的如刘去这样,盗到了袁盎这样真正的薄葬墓,恐怕就要骂娘了。刘去当时也应该是很不高兴的。不过,也仅是不高兴而已,因为刘去盗墓是游戏心理。是冲着好玩去的,他家里钱财多的是,并不要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