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鲁迅卷3-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
  一九二七,一二,二四。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七期。
  〔2〕 “大内档案” 指清朝存放于内阁大库内的诏令、奏章、朱谕、则例、外国的表章、历科殿试的卷子以及其他文件。内容庞杂,是有关清朝历史的原始资料。
  〔3〕 罗振玉 参看本卷第389页注〔7〕。辛亥革命以后,他曾在文章中咒骂武昌起义为“盗起湖北”,又自称“不忍见国门”;但他后来寓居天津,仍往来京津,常到故宫“朝见”废帝溥仪,并与一般遗老和日本帝国主义分子进行复辟的阴谋活动。一九二二年春,历史博物馆将大内档案残余卖给北京同懋增纸店,售价四千元;其后又由罗振玉以一万二千元买得。一九二七年九月,罗振玉又将它卖给日本人松崎。
  〔4〕 金梁 字息侯,驻防杭州的汉军旗人。清光绪进士,曾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奉天新民府知府。民国后是坚持复辟的顽固分子。这里是指他在《东方杂志》第二十卷第四号(一九二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发表的《内阁大库档案访求记》一文。《东方杂志》,综合性刊物,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九○四年三月在上海创刊,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停刊,共出四十四卷。
  〔5〕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学者。
  著有《宋元戏曲史》、《观堂集林》、《人间词话》等。他一生和罗振玉的关系密切,在罗的影响下,受清废帝溥仪的征召,任所谓清宫“南书房行走”;后于一九二七年六月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投水自杀。
  〔6〕 蒋彝潜 事迹不详。他的《论档案的售出》一文,载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一日《北新》半月刊第二卷第一号。
  〔7〕 Sandwich 英语:夹肉面包片。音译三明治。
  〔8〕 Sentimental 英语:感伤的。按蒋彝潜的文章中充满“追悼”、“痛哭”、“去了!东渡!——一部清朝全史!”等语句。
  〔9〕 “国朝” 封建时代臣民称本朝为“国朝”,这里是指清朝。
  辛亥革命以后,罗振玉在文章中仍称清朝为“国朝”。
  〔10〕 胡玉缙(1859—1940) 字绥之,江苏吴县人。清末曾任学部员外郎、京师大学堂文科教授。著有《许蚌学林》等书。
  〔11〕 南菁书院 在江苏江阴县城内,清光绪十年(1884)江苏学政黄体芳创立,以经史词章教授学生,主讲者有黄以周、缪荃孙等人。曾刻有《南菁书院丛书》、《南菁讲舍文集》等。
  〔12〕 夏曾佑(1865—1924) 字穗卿,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光绪进士。他在清末与谭嗣同、梁启超等提倡新学,参加维新运动。一九一二年五月至一九一五年七月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
  他所著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从上古起到隋代止,共二卷,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改名为《中国古代史》,列为该馆编印的《大学丛书》之一。
  〔13〕 F先生 指傅增湘(1872—1949),字沅叔,四川江安人,藏书家。一九一七年十二月至一九一九年五月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
  著有《藏园群书题记》等书。
  〔14〕 G主事 不详。
  〔15〕 殿试 又叫廷试,皇帝主持的考试。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16〕 实录 封建王朝中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编年大事记,由当时的史臣奉旨编写。因材料较丰富,常为后来修史的人所采用。
  〔17〕 Y次长 指袁希涛(1866—1930),字观澜,江苏宝山人。
  曾任江苏省教育会会长,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一九年间先后两次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次长等职。
  〔18〕 C参事 指蒋维乔,学竹庄,江苏武进人。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七年间先后三次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
  〔19〕 “念兹在兹” 语见《尚书。大禹谟》。念念不忘的意思。
  〔20〕 YT 指彦德,字明允,满洲正黄旗人,曾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郎中、京师学务局长。他在这“大内档案”中得到蜀石经《焚梁传》九四○余字。(罗振玉亦得《焚梁传》七十余字,后来两人都卖给庐江刘体乾;刘于一九二六年曾影印《孟蜀石经》八册。)
  〔21〕 《司马法》 古代兵书名,共三卷,旧题齐司马穰苴撰,但实为战国时齐威王诸臣辑古代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兵法而成;其中曾附及田穰苴用兵的方法,所以称为《司马穰苴兵法》,后来《隋书。经籍志》等就以为是他所撰。
  〔22〕蜀石经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命宰相毋昭裔楷书《易》、《诗》、《书》、
  三《礼》、三《传》、《论》、《孟》等十一经,刻石列于成都学宫。
  这种石刻经文的拓本,后世称为蜀石经。因为它是历代石经中唯一附有注文的一种,错字也比较少,所以为后来研究经学的人所重视。
                 拟豫言〔1〕
  ——一九二九年出现的琐事有公民某甲上书,请每县各设大学一所,添设监狱两所。
  被斥。
  有公民某乙上书,请将共产主义者之产业作为公产,女眷作为公妻,以惩一儆百。半年不批。某乙忿而反革命,被好友告发,逃入租界。
  有大批名人学者及文艺家,从外洋回国,于外洋一切政俗学术文艺,皆已比本国者更为深通,受有学位。但其尤为高超者未入学校。
  科学,文艺,军事,经济的连合战线告成。
  正月初一,上海有许多新的期刊出版,〔2〕本子最长大者,
                  为——
  文艺又复兴。文艺真正老复兴。宇宙。其大无外。至高无上。太太阳。光明之极。白热以上。新新生命。新新新生命。同情。正义。义旗。刹那。飞狮。地震。阿呀。真真美善。
  ……等等。
  同日,美国富豪们联名电贺北京检煤渣老婆子等,称为“同志”〔3〕,无从投递,次日退回。
  正月初三,哲学与小说同时灭亡。
  有提倡“一我主义”者,几被查禁。后来查得议论并不新异,着无庸议,听其自然。
  有公民某丙著论,谓当“以党治国”〔4〕,即被批评家们痛驳,谓“久已如此,而还要多说,实属不明大势,昏愦胡涂”。
  谣传有男女青年四万一千九百二十六人失踪。
  蒙古亲近赤俄,公决革出五族,以侨华白俄补缺,仍为“五族共和”,各界提灯庆祝。
  《小说月报》出“列入世界文学两周年纪念”号,定购全年者,各送优待券一张,购书照定价八五折。
  《古今史疑大全》〔5〕出版,有名人学者往来信札函件批语颂辞共二千五百余封,编者自传二百五十余叶,广告登在《艺术界》,谓所费邮票,即已不赀,其价值可想。
  美国开演《玉堂春》影片,白璧德教授评为决非卢梭所
  及。〔6〕有中国的法斯德〔7〕挑同情一担,访郭沫若,见郭穷极,失望而去。
  有在朝者数人下野;有在野者多人下坑。
  绑票公司股票涨至三倍半。
  女界恐乳大或有被割之险,仍旧束胸,家长多被罚洋五
  十元,国帑更裕。〔8〕有博士讲“经济学精义”,只用两句,云:“铜板换角子,角子换大洋。”〔9〕全世界敬服。
  有革命文学家将马克思学说推翻,这只用一句,云:“什么马克斯牛克斯。”〔10〕全世界敬服,犹太人大惭。
  新诗“雇人哭丧假哼哼体”流行。
  茶店,浴堂,麻花摊,皆寄售《现代评论》。〔11〕赤贼完全消灭,安那其主义将于
                四百九十八年后实
  行。〔12〕〔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七期,署名楮冠。
  〔2〕 关于当时出现的一些期刊,作者稍后在《“醉眼”中的朦胧》一文中曾说过:“旧历和新历的今年似乎于上海的文艺家们特别有着刺激力,接连的两个新正一过,期刊便纷纷而出了。他们大抵将全力用尽在伟大或尊严的名目上,不惜将内容压杀。”(见《三闲集》)可参看。
  〔3〕 关于美国富豪称北京捡煤渣老婆子为“同志”,参看本卷第548页注〔2〕。
  〔4〕 “以党治国” 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实行反共反人民的独裁统治而提出的口号。他在一九二七年四月三十日发表的《告全国民众书》中鼓吹:“我们是主张‘以党治国’为救中国的唯一出路”,“我国民党是负责的政党,所以我们不许共产党混杂在里面,……我们‘以党治国’的主张,自有苦心精义。”
  〔5〕 《古今史疑大全》 这是影射顾颉刚的《古史辨》而虚拟的书名。一九二六年六月,顾颉刚出版了《古史辨》第一册,内收他自己和胡适等人所作讨论中国古史的文字及往来信札;书前有他的一篇自序,详述其身世、环境、求学经过与治学方法等等,长达一○三页,就像是他的自传。书中各篇,往往以主观武断的态度对待古代的史实和人物。
  〔6〕 《玉堂春》 叙述妓女苏三(玉堂春)遭遇的故事。最早见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以后被改编为弹词、京戏、评剧、电影等等。按白璧德文艺思想的追随者梁实秋在论卢梭关于女子教育的意见时,曾说男女“人格”有差别,“正当的女子教育应该是使女子成为完全的女子”。(参看本书《卢梭和胃口》)这里是说,像玉堂春那样被践踏的女性,应该是最符合梁实秋的理论的所谓“完全的女子”。
  〔7〕 中国的法斯德 大概是指高长虹。法斯德即德国作家歌德诗剧《浮士德》中的主角浮士德,是欧洲传说中的一个冒险人物。高长虹在《1925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内曾说:“鲁迅则常说郭沫若骄傲,我则说他的态度才能倒都好,颇有类似歌德的样子。”
  又说:“听一个朋友说,……郭沫若醉后写了一副对联给周作人,意思是什么成文豪置房产之类”。文中所说“同情”也是高长虹的话,参看本卷第499页注〔2〕。按高长虹说鲁迅“常说郭沫若骄傲”,完全出于“捏造”,参看《两地书。七三》。又所说郭沫若写对联给周作人,亦无其事。
  〔8〕 关于束胸受罚,参看本卷第469页注〔6〕。
  〔9〕 指马寅初。作者在《两地书。五八》中说:“马寅初博士到厦门来演说,所谓‘北大同人’,正在发昏章第十一,排班欢迎。我固然是‘北大同人’之一,也非不知银行之可以发财,然而于‘铜子换毛线,毛钱换大洋’学说,实在没有什么趣味,所以都不加入。”
  〔10〕 指吴稚晖。他在国民党“清党”前后,常常发表这种反革命言论。这一句迭见于他在一九二七年五月、七月给汪精卫的信中。按广州报纸曾称吴稚晖为“革命文学家”。参看本书《革命文学》一文。
  〔11〕 《现代评论》为了扩大销路,曾在该刊“特别增刊”第一号(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刊登“《现代评论》代售处”一表,分“京内”、“京外”、“国外”三栏,详列代售处一百多处,其中有百货店、药店、实业公司、同善社等等。
  〔12〕 这是对于自称无政府主义者的国民党政客吴稚晖的讽刺。
  参看本卷第459页注〔16〕。安那其主义,英语 Anarchism 的音译,即无政府主义。
                   附录
                大衍发微〔1〕
  三月十八日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们使卫兵枪杀民众,通缉五个所谓“暴徒首领”之后,报上还流传着一张他们想要第二批通缉的名单。对于这名单的编纂者,我现在并不想研究。但将这一批人的籍贯职务调查开列起来,却觉得取舍是颇为巧妙的。先开前六名,但所任的职务,因为我见闻有限,所以也许有遗漏:
  一 徐谦(安徽)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委员,中俄大学校长,广东外交团代表主席。
  二 李大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