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狱"里的温柔--卡夫卡-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更高的法庭上,在天光一样朦胧而眩目的仁慈、理解和爱意面前,哪怕只是
把过去非理性的、不公正的、不由分说的判决摆到桌面上,也意味着至深的慰藉和
舒展。还不用说,在反抗和否定这一判决的冲动中,不仅包含着洗刷“莫名之罪”
的渴望,而且包含着重新获得“最亲爱的父亲”的更隐秘的渴望。毕竟,我们的潜
意识比谁都更清楚,正是”最亲爱的父亲”,而不是任何别的人,代表着那个我们
无法进入而渴望进入的世界。不能进入那个世界,乃是我们身心至深处的缺憾。
    爱,意味着神秘而巨大的链式反应。和小说本身一样,“献给菲莉斯·B 小姐”
这句题辞中当然不会狭隘地只包含着某一种含义,然而,正因为如此,它可能包含
着各种可能的、哪怕是至为微妙、同时也至为刻骨铭心的含义。
    1912  年10  月,卡夫卡向布洛德朗读了短篇小说《司炉》;《司炉》是长篇
小说《美国》的第一章,这部长篇小说的前七章在该年9 月至次年1 月间完成;1912 
年11  月到12  月,卡夫卡完成中篇小说《变形记》。
    和《判决》一样,《司炉》和《变形记》都属于卡夫卡遗嘱中被他自己认可的
极少数作品。《变形记》尤其属于经典的卡夫卡代表作。这三部形式完全不同的作
品都包含一个相同的内容:儿子被生活或代表生活的父母和家庭不由分说地判决给
了某个不幸的、甚至可怕的命运。“《司炉》是梦呓,是对永远不会成为现实的什
么东西的回忆。”它让卡夫卡深灰色的大眼睛充满哀伤。《司炉》所从属的长篇小
说《美国》“是对狄更斯的不加掩饰的模仿”。区别在于,狄更斯生活在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是那个时代先进民族(英国)的公民。如果说狄更斯“给人以野蛮的印
象”和地平线上的一线希望,卡夫卡则更多地让人看到潜在的荒诞和阴暗面。那些
迷宫似的神秘甬道、漫无尽头的肮脏楼梯、令人窒息作呕的公寓之夜、其控制力无
所不在的庞大机构等等,让人隐隐看到后期作品《审判》和《城堡》的端倪。而《
变形记》则是“一部明察秋毫的伦理学的惊人的画卷”,也是人突然变成动物(一
只巨大而丑陋的甲虫!)后所感受的骇人而惨痛的“异化”。
    然而,那只甲虫无声的、非人的心事和语言,那无人理解、无法表述、无法申
辩的委屈和痛苦,归根结底仍然不过是对亲情之爱、伦理之爱以及人类之爱的一种
梦魂萦绕!是与菲莉斯相关的因素让这种刻骨铭心的爱之憾恨得到了升华,凝结为
艺术的形式,并让小说的主人公“在十分平静的、谅解了所有的人的心情中死去”。
而卡夫卡,也许随之也相对缓和了对父母的故意。恋爱的人也许总是这样富于爱的
能力。
    有必要指出,《司炉》和《变形记》虽然也落点在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但是,
与《判决》相比,它们对个人境遇背后人类整体的生存状态有着明确的表现。这表
明卡夫卡艺术和思想眼光的拓展。
    卡夫卡在文学的汪洋上极度紧张而欢乐地向前航行,凭借被菲莉斯所触发的某
种神奇的力量去“固定夜晚的幽灵”,“完成对幽灵的抵御”,超越和升华那源远
流长的不幸、孤寂和痛苦。与此同时,他与菲莉斯之间的感情也在迅速发展。尤其
是菲莉斯11  月12  日来信中把对他的称呼由“您”改为“你”时,卡夫卡更是一
发而不可收拾。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菲莉斯和她的来信,甚至写作也因思念而受到影
响。只要一天不收到柏林来信,他就会坐立不安,甚至急匆匆穿过办公室的走廊托
人代他查询究竟,或者亲自跑回家中,看是否寄往家中去了。他会在夜里梦见邮差
一下子送来两封柏林的挂号信,甚至梦见楼梯上下都铺满了菲莉斯来信,并因而高
呼“好梦”。他可以把一封信读上20  来遍,而回信时自然也左思右想、疑虑万干,
生怕词不达意。……
    不难理解卡夫卡,“——在我们相遇之前,……我似乎失去了与世界的一切联
系,……而现在我有了你,我最亲爱的……”然而,如果以为那些日子的卡夫卡完
全就像一位堕入情网的小青年,那我们就完全错了。不要忘记,跟克尔恺郭尔或克
莱斯特这样的人一样,卡夫卡是复杂无比的矛盾综合体,是分裂的自我,是绝对独
一无二的“单数形式”人格。与其说他是文学海洋上一艘忘乎所以的航船,不如说
他是生活大海中某种罕见而独特的“海洋生物”,紧紧攀附着文学这唯一赖以生存
的险峻礁石。就在这“海洋生物”看似不可收拾地喷射爱情和幸福之感受的同时,
一些阴暗的文字也越来越多地夹杂而来:“几天来你的小伙子又疲乏和悲伤了,成
了无法打交道的人。”“我的生活中有某种来自精神病院的成份。我是无辜的,当
然也是有罪的,未被关入一间牢房,而是尖入了这座城市,我呼喊着最亲爱的姑娘,
希望平静而幸福地获得她,但事实上我呼喊的仅仅是城墙和纸,而我可怜的姑娘在
经受着痛苦的煎熬。”“……我感觉到,倘若我不写作,我就会被一只坚定的手推
出生活之外。
    明天我可能会写下比今天的格调明朗一些的信,但同样是一封真实的信,因为
顾虑所带来的痛苦甚于真实所带来的痛苦。”“因为只有通过我的写作我才停留在
生命中,停留在你,菲莉斯,脚踏的那艘小船上。我不能够成功地跃上小船是可悲
的。但是你要理解,最亲爱的菲莉斯,一旦我失去写作,我便必然失去了你,失去
了一切。”“最亲爱的,如果我不能再写作了,那将会怎么样呢?这个时刻似乎到
来了……”“最近你……来信询问我的计划和前景。我对这个问题感到惊讶,……
    我当然是毫无计划,毫无前景的,我不能走入未来;而跌入未来、滚入未来、
磕磕绊绊地进入未来是我能做到的,我最大的能耐是躺着不动。……我若情况不佳,
我便连当前也诅咒,更何况未来!”“你说得对,菲莉斯,近来我时常强迫自己给
你写信,但是我给你的信与我的生活靠得很近,而我也在强迫自己去生活;难道我
不该这么做吗?”“我真怕……我将永远占有不了你。即便在最好的情况下,我恐
怕也不过像一只无意识的、忠诚的狗,去亲吻你心不在焉地伸给我的纤手——那并
非爱情的标志,而只是那狗的绝望的标志,它被判决只能保持沉默和永远的距离。”
而他的日记中更是越来越多地出现我们十分熟悉的、阴郁不安、甚至阴森可怕的文
字:
    1913  年5 月3 日:“我内心世界可怕的不安!”s 月4 日:“不停地想象着
一把宽阔的熏肉切刀,它极迅速地以机械的均匀从一边切入我体内,切出很薄的片,
它们在迅速的切削动作中几乎呈卷状一片片飞出去。”6 月21  日:“我头脑中有
个广阔的世界。但是如何解放我并解放它,而又不致粉身碎骨呢。宁可粉身碎骨一
千次,也强于将它留在或埋葬在我心中。
    我就是为这个而生存在世上的,我对此完全明白。”7 月1 日:“希望一种放
弃思考的、不顾一切的孤独。只是自己面对自己。”7 月2 日:“我永远不会与一
位同在一座城市生活一年之久的姑娘结婚。”7 月3 日(他的30  岁生日):“通
过婚姻拓宽和提高人的生存。说教。
    不过我几乎感觉到它了。”在通信中,在恋爱中,在布拉格和柏林两地之间的
来往中,他感觉到了一场婚姻的逼近。
                            第三节 婚姻综合症
    人似乎不可能永远处于恋爱之中。恋爱给人以无法言喻的幸福,但恋爱自然而
然会结出同样是难以言喻的结果。
    对于一般人,婚姻是恋爱的自然结果。但是对于卡夫卡,它意味着难言的综合
症。婚姻令卡夫卡不安。不安是卡夫卡的本色,然而此时此刻它却有着十分具体的
涵义。
    正像克尔恺郭尔所说,恋爱属于“美学”的范畴,而婚姻属于“伦理”的范畴。
恋爱更多地意味着美好,而婚姻则更多地意味着承诺。
    卡夫卡不愿承诺,他是“美学”的人。
    卡夫卡无力承诺。他对伦理—人际关系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敌意和恐惧。更何
况,他又真是个艺术家,艺术创作是他的生命,他担心这生命会在一场婚姻中惨遭
阉割甚至彻底毁灭。
    然而卡夫卡又渴望。毕竟,婚姻是恋爱的延续;而且,婚姻也许能帮助他走出
几十年如一日无比可怕的孤独;最后,婚姻代表着他内心深处一种理想的境界,婚
姻可以实现他的移情:“毋庸置疑,结婚是最明显的自我解放和自立的保证。一结
婚,我就会有一个家庭,在我看来,这可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峰了,而且,这
也正是您' 父亲' 所已经达到的最高峰。这样,我就会与您平起平坐,所有的耻辱
与凌虐,不管是旧的还是新的,统统只不过是往事一桩罢了。”的确,正如卡夫卡
自己所说,结婚问题在他身上引发了无比复杂和激烈的内在冲突,以及相应的分裂
的行为。
    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一一例举卡夫卡在婚姻问题上的迟疑不决、揣揣不安、
三心二意和左右彷徨,几则日记足以表明他内在冲突和行为分裂的程度。
    1913  年7 月21  日:
    “不要绝望,即便对于你不绝望这一事实,也不要绝望。当一切似乎就要完结,
新的力量便会应运而来,而正是这一点意味着,你还活着;如果它们不来,那么一
切就此完结,一了百了。
    总结了所有赞成和反对我自己结婚的论点:
    1。无力独自承受生活,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生活的能力,……但我无力独自承受
:我自己生活中猝然的风雨,我自己人格的需要,时间和衰老的打击,朦胧的写作
冲动,失眠,濒临疯狂的状态——我无力独自承受这一切。我自然会加上“或许”
一词。与F。' 菲莉斯' 的结合会给我的生存更多的力量,使之坚持下去。
    2。一切事情直令我踌躇不已。幽默小报上那些笑话;我头脑中关于福楼拜和格
里尔帕策的回忆;父母床上为过夜而准备的睡衣;马克斯' 布洛德' 的婚姻。昨天
妹妹说:‘所有结了婚的人(就我们所知)都很幸福,这事儿我真不明白!’这话
也让我踌躇,我又害怕起来。
    3。我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单独生活,我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单独生活的结果。
    4。我讨厌与文学无关的一切事情,交谈(即便与文学有关)令我厌烦,串门拜
访令我厌烦,亲戚的苦乐令我厌烦得要死。交谈使我的一切思考失去重要性和严肃
性,使它们不再真实。
    5。对结合的恐惧,对失落于对方的恐惧。以后,我再不能单独生活了。
    6。在妹妹们面前的我和与他人相处的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这在过去尤其
如此。无所畏惧,坦率直爽,强大有力,让人惊讶,富于感情,——此外只有在我
写作时才是这样。要是通过我妻子能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现为这样一个人,那该多好!
然而,那是否要以放弃写作为代价?那可不行,那可不行!
    7。如果单独生活,有朝一日我真有可能摆脱我的职业' 而专事写作' 。要是结
了婚,那绝无可能。”8 月13  日:
    “也许一切都完了,我昨天的信也许是最后一封了。这肯定会是最好的结果。
……一年来我们哭泣,我们折磨自己,已经够了。”8 月14  日:
    “发生了相反的事情。收到了三封信。最后一封信我无法抵御。我尽我的能力
爱着她,然而,在恐惧和自责中,爱被窒息了,被埋葬了。”是什么东西令他如此
恐惧和自责呢?在同一天的日记中,他谈到了所谓“结合恐惧”中一种重要的含义

    “对于两情相依的幸福,性交是一种惩罚。要让我有可能承受婚姻,那只能尽
可能过禁欲生活,比单身汉还要禁欲。可是她呢?”8 月15  日:
    “在床上痛苦转侧直到凌晨。看到了唯一的出路,那就是跳出窗外……”在这
种心情中,他与关心他婚事的母亲发生了口角。他认为关心他婚事的舅舅全然不理
解他,全然是一个陌生人。母亲伤心地反问他:“那么谁也不理解你,我想我对于
你也是陌生人,你父亲也是。我们都不是为你好。”卡夫卡回答:“当然,你们对
于我全是陌生人,我们不过只有血缘关系,而这血缘关系绝不说明什么问题。”虽
然他承认母亲并非不为他好,但他似乎真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