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如法事治,一处捣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日进三服,不拘
时候。
卷之十
补脾汤
属性:治伤寒汗后,脾胃伤冷物,胸膈不决,寻常血气不和。
人参 干姜 白术 陈皮(去白) 青橘皮(去白)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数沸,热服,入盐点亦得。又记有人患伤寒,得汗
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心不得宁,真劳复也。予诊曰∶劳心之所致,未复其初,而又
劳其神,荣卫失度,当补其子,入其脾,解发其劳,庶几得愈。授以补脾汤,佐以小柴胡汤
得解。《难经》曰∶虚则补其母。今补其子何也?予曰∶子不知虚劳之异乎?《难经》曰∶
虚则补其母,实则拂其子。此虚当补其母,人所共知也。《千金》曰∶心劳甚者,补脾气以
益之,脾王则感于心矣。此劳则当补其子,人所未闻也。盖母生我者也,子继我而助我者也。
方治其虚,则补其生我者,与《锦囊》所谓本骸得气,遗体受荫同义;方治其劳,则补其助
我
卷之十
健脾散
属性:治伤寒后,脾胃虚弱,不欲饮食,纵食不能消化。
诃黎勒皮 白术 麦 (炒,令微黄) 人参(各一两) 神曲(炒) 甘草(炙) 枳
壳(麸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服,热服。
卷之十
助胃丸
属性:治宿食不化。
缩砂仁 茯苓(去黑皮) 白术(各一两) 红豆 甘草(炙) 人参 枳壳(各五钱)
上捣罗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送下,米饮
亦得。
卷之十
神仙百解散
属性:治伤寒无问阴阳二证,其间所用药味,各随经络治病。如伤寒在表,未传入经,发热恶
寒腰痛,连进二服,汗出而愈;若已传经络,胸满短气,肢体烦疼,目睛微痛,耳聋口燥,
咽干,或渴或不渴,手足自温,或四肢厥逆,自利,或不利,小便反快,服之调中顺气,祛
逐寒邪。如头面感寒,风伤腠理,头痛项强,发热增寒,鼻流清涕,咳嗽痰涎,及治风湿相
搏,骨节烦疼,肢体沉重,洒淅恶风,时自汗出。此药大能调顺三焦,解表救里,温润肺经,
正四时之气,升降阴阳,进美饮食,不问伤风伤寒,中暑中 ,骨蒸头疼,气逆胸满,失饥
吐逆,眩晕恶心,及已经汗后不解,下之不当,吐之不中,此药清而不凉,温而不壅,无问
老人虚人,丈夫妇人,孕妇小儿,并宜服之,如连进二服,无不取效,春常服免瘟疫之疾,
夏常服不中暑 之病,秋服之不生疟疾,冬服之不感寒毒,真神仙卫生之药也,功效不可尽
述。
山茵陈 柴胡(去芦) 前胡 人参 羌活 独活 苍术(米泔浸炒) 甘草 干姜 白
芍药 升麻 防风 本 藿香 半夏(姜制) 白术(各一两)
立春以后不加减,立夏以后一料内加 柴胡 赤茯苓 当归(各半两)
立秋以后减柴胡(一分),不用当归赤茯苓,只加
干姜(炮) 肉桂(去粗皮,各一分) 麻黄(去节,半两)
立冬以后并无加减。一方无当归,有黄芩(去芦,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一盏,热服,不拘时,并进二
服。如要表散,加葱白三寸,淡豆豉三十粒,同煎服之,衣被盖覆,汗出而愈。一方无山茵
陈
卷之十
加减五苓散
属性:药中之宝五苓散, 专治伤寒有大功。
阳证见时须去桂, 阴加附子水煎浓。
狂言乱语辰砂末, 头目疼痛入川芎。
咳嗽多加五味子, 心气不定麦门冬。
胃中呕逆人参妙, 痰多半夏喜相逢。
定喘马兜零最好, 苍术去湿腹中空。
小便涩闭加瞿麦, 黄芩能使大便通。
腹中气块三棱术, 青皮能退热如烘。
麻黄用根除盗汗, 下部赤肿使椒红。
饮水烦渴加干葛, 鼻衄乌药却为功。
眼中黄色茵陈炒, 劳复桔梗有神功。
目赤令添赤芍药, 茵陈退肿又相逢。
眼中若赤石膏末, 陈皮止渴又参同。
急医水气甜葶苈, 伏暑灯心浸水中。
二十四证真妙诀, 专心尽救效无穷。
卷之十一
普济消毒饮子
属性:时毒治验∶泰和二年,先师以进纳盐济源税,时四月,民多疫疠,初觉增寒体重,次传
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如染之,
多不能救。张县丞侄亦得此病,至五六日,医以承气加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
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或曰∶李明之存心于医,可请治之。遂命诊视,具说其由,
先师曰∶夫身半已上,天之气也,身半已下,地之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目而
为肿盛,以承气下之,泻胃中之实热,是诛罚无过,殊不知适其所至焉。故遂处方,用黄芩
黄连,味苦寒,泻心肺间热,以为君,橘红味平,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以为
臣,连翘鼠粘子薄荷叶苦辛平,板蓝根味苦寒,马勃白僵蚕味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以为佐,
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不得伸,桔梗味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共为细末,半用
汤调,时时服之,半用蜜为丸,噙化之,服尽良愈。因叹曰∶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及。凡
他所有病者,皆方书以贴之,全活甚众,时人皆曰∶此方天人所制,
黄芩 黄连(各半两) 人参(三钱) 橘红 玄参 生甘草 柴胡 桔梗(各二钱) 连
翘鼠粘子 板蓝根 马勃(各一钱) 白僵蚕(炒) 升麻(各七分)
上件为细末,服饵如前法,或加防风薄荷当归身, 咀如麻豆大,每服秤五钱,水二
盏
肿势甚者,宜砭刺之。
卷之十一
治热病五六日,壮热狂语欲走
属性:鸡子(二枚,取清) 芒硝(研细) 寒水石(细研,各半两)
上先以新汲水一小盏,调芒硝等末,次下鸡子清,搅令匀,不拘时候,分为二服。
卷之十一
羚羊角散
属性:治热病发汗后,热毒未尽,因有所惊,发热癫狂。
羚羊角屑 犀角屑 茯神 黄芩 甘草(炙) 防风(各半两) 龙齿 人参 铁粉(各
一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十一
铁粉丸
属性:治热病,心神恍惚,悲喜不常,发狂欲走。
铁粉(细研) 牛黄(细研) 远志(去心) 丹参 茯神 升麻(各半两) 金箔(三
七片,细研) 银箔(三七片,细研) 麝香(细研) 白僵蚕(微炒) 白附子(炮,各
一分) 马牙硝(
上为细末,同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不拘
时薄荷汤下。
卷之十一
含化犀角丸
属性:治热病,心脾虚热,肺气暴壅,喉中肿痛,口舌干燥,咽津有妨,不下饮
犀角屑 黄药子 黄芩 郁金 大黄(锉,炒) 玄参 甘草(炙) 升麻(各半两) 络
石
上为细末,入马牙硝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小弹子大,每服不拘时,常含化
一丸,咽津。
卷之十一
生地黄煎
属性:治热病,心胸烦热,口干皮肉黄,宜服。
生地黄汁 生栝蒌汁 生麦门冬根汁(各五合) 蜜(二合) 酥酪(一两),生藕汁
(三
上一处相和于锅中,熬令稍稠,每服不拘时,抄半匙服。
卷之十一
刺蓟饮子
属性:治热病,头痛,壮热,鼻衄及吐血,心中紧硬,遍身疼痛,四肢烦闷,宜服
刺蓟 生地黄 生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赤茯苓 鸡苏 生姜(各半两) 青竹
茹(一
上 咀,水三大盏,煎一盏半,去滓,不拘时分温三服。
卷之十一
治热病衄血,日夜无度,身面如金黄色
属性:上以韭根一握,捣绞取汁,以罐盛,索系投于井中深处,良久,急取出,沥水同和,滴
二七滴于鼻中,瘥。
治热病鼻衄,若血下数升者,宜服。
上以好松烟墨二两,捣罗为细末,用鸡子白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用生地
黄汁下,如人行五里再服,以瘥为度。
卷之十一
龙胆煎
属性:治热病,口疮发渴,疼痛不可忍,宜涂。
龙胆草 黄连 升麻 槐白皮 大黄(各一两) 蔷薇根 竹叶(各二两)
上细锉,却以水两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入蜜三合,慢火煎成膏,涂于疮上,有涎
吐之。
卷之十一
青葙子丸
属性:治热病,毒攻于眼内,生翳膜,宜服。
青葙子 防风 枳壳(麸炒,各一两) 枸杞子 生地黄 石决明 泽泻(各一两半) 麦
门冬(二两半,去心,焙) 茺蔚子 细辛 黄连(各三分) 车前子(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粥清饮下,不拘时服。
卷之十一
解毒犀角丸
属性:治热病,毒瓦斯外攻,皮肤斑出,狂乱躁热,宜服。
犀角屑 黄芩 马牙硝 大青(各一两) 栀子仁 牛黄(细研) 天竺黄(细研) 赤
茯苓 甘草(生用) 黄连(各半两) 麝香(细研,一钱)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竹叶煎汤调下。
卷之十一
白藓皮散
属性:治热病,毒瓦斯不散,遍身生热毒疮。
白藓皮 升麻 黄芩 犀角屑 栀子仁 赤芍药 大黄(炒) 甘草(炙) 玄参 杏
仁(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渣,不拘时温服。
卷之十一
蓝叶散
属性:治热病,热毒盛, 疮出,头黑者为难治。
蓝叶 玄参 瞿麦(各一两) 犀角屑 升麻(各一两半) 木香(一两) 甘草(炙,
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盛,煎五分,去渣,不拘时温服。
卷之十一
茵陈散
属性:治热病黄胆,目黄如金,小便如血,心烦躁闷,口苦头痛,宜服。
茵陈 栀子(各三分) 木通 栝蒌根 柴胡 秦艽(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麦
门冬
上 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叶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卷之十一
承气丸
属性:治热病,若十余日不大便者,宜服。
大黄(炒) 芒硝(各二两) 枳实(麸炒) 火麻仁(研入) 郁李仁(汤浸,去皮,
研,各
上为细末和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以温水下,未
利再服。
卷之十一
木通散
属性:治热病小便不通,或淋沥疼痛。
木通 琥珀(别研,各一两) 赤芍药 枳实(麸炒) 茅根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大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十一
石苇散
属性:治热病小便不通。
石苇(去毛) 瞿麦(各一两) 木通 甘草(炙) 子芩(各半两) 葵子(三合)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十二
疟门(附论)
属性:疟之为病,其名有五∶一曰瘅疟,二曰寒疟,三曰湿疟,四曰牝疟,五曰牡疟。名虽不
同,其感皆由六淫七情,所伤饥饱劳逸。经云∶夏伤于暑,秋必 疟,体虚之人易感,发则
一发者易治,又有二三日一发者难愈。夫瘅疟,阴气独微,阳气独发,但热不寒,里实不泄
,烦渴且呕,肌肉消瘦也。寒疟自感寒而得,无汗恶寒,挛痛面惨,先寒后热也。湿疟冒袭
雨湿,汗出澡浴得之,身体重,肢节烦疼,呕逆胀满也。牝疟久受阴湿,阴胜阳虚,不能
制阴,所以寒多不热,气虚而泄,凄惨振振也。牡疟饮食不节,饥饱有伤,表里俱虚,致使
然也,病由邪气交争,阴阳二气,更相胜负,邪正相搏而作焉。卫气与邪气相离,故汗而解
。卫气昼行阳,夜行阴,得阳而外出,故发于日间。得阴则内搏,故发于暮夜。若邪气内搏
于五脏,横连于募原,其道远不能与卫气交并,故有隔日发之,又有三四日一发。卫气之行
迟行速,病作有早有晏。甚者内外失守,真邪不分,阴阳失胜,寒热互起,则休作无定时也
。《素问》论六经疟∶足太阳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 ,然热止
汗出,难已;足少阳疟,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
出甚;足阳明疟,令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