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门城楼。此时,全世界的电视镜头几乎都摄入了这一场面,将这位改革者和那辆红旗检阅车当做历史进程的一部分永久地保存起来。

  可是,谁又知道制造这部车克服了多大困难?更鲜为人知的是为保险起见,已进口一辆日本检阅车待命顶替“红旗”。

  结果,“红旗”不辱使命,进口车白花花的银钱真的白花了。

  此时,红旗车停产已近4年,设备、模具有的已不齐全。但是,一汽的工人听说是小平同志将乘坐检阅车,仅1个多月就造出了这台红旗车,同时又加装地板升降系统,供检阅者调节身高,增强国家领导人的形象。

  西德总理科尔访华点名坐“红旗”

  红旗轿车已渐渐被国人淡忘了,可是,它在国际上的声威不减。

  前不久,德国总理访华,点名要坐红旗轿车,接待部门急调两台772红旗保险车。一共使用3天,身高体胖的科尔乘坐后,极其满意,认为太舒服了。

  无独有偶,来中国访问的日本众多县知事来中国只要看到有红旗轿车,绝不放过。就连汽车王国来的美国人也是一样,有几位到一汽谈判的美国人,在谈生意期间,点名只坐红旗轿车。另一位来自华盛顿的商人,千方百计买回国一台红旗轿车,平时放在车库,非重大节日或有意义的场合不坐。

  “红旗”再生

  92北京国际拍卖会上,最引人关注的是两辆红旗轿车。两辆车出价不低,最高价达18万美元,终因车底价为20万美元未能成交。

  目前在东南亚一带生活的华侨,不少人已托人到中国来买红旗轿车,尤其一些收藏家更看好红旗车。一位台商出巨资买了两台,准备自己在大陆使用。市场上的这种供求关系必然会引起政策上的变化。1989年4月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复恢复红旗牌高级轿车的生产。虽然该厂生产已大伤元气,但当年还是生产出20辆轿车发往北京,满足国庆40周年用车。

  到了1993年3月20日,红旗轿车再一次受到国人的瞩目。

  如今,上门来订做红旗车的人已排成长队,汽车的价格虽然是涨了又涨,可依旧供不应求。

  改革开放给红旗轿车的生产带来了腾飞的新契机,也为国人带来了新的企盼,新的祝愿:“红旗”永远不倒!

Number:5161

Title:佛教故事选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63期

Provenance:佛教故事选

Date:

Nation:

Translator:郭鹏

  人与鬼

  从前,有5个道人一同在路上行走,碰上下大雪,便到一座寺庙中住下来。这座庙中有鬼神的木像,国内的官员百姓都信奉这些鬼神像。其中4个人说:“今晚上太冷了,我们可以把这些木头鬼神像点燃来煮饭。”

  其中一个人说:“这是人们所信奉的神,不能损坏。”

  于是,他们便没有毁坏这些木鬼神像。这个庙中的鬼神经常吃人,晚上它们便互相商议说:“这个人可以吃掉,因为就他一个人怕我们,其他4个人不怕我们,太厉害了,我们惹不起他们。”

  那个阻挡不让烧鬼神拿来的人半夜听到鬼神说的这些话,便立即起来,把同伴们叫醒,说:“你们为啥还不把这些鬼神木像拿来煮饭呢?”

  于是,大家便将木鬼神像烧了,吃人的鬼便逃跑了。

  药草

  天下的草木皆可入药治病,只是不善于识别的人不知道它的用途而已。从前,有一位神奇的医生,名叫耆域,他能和合药草,做成小孩子的形状,凡看见的人都很喜欢,各种病都能治好,有时他用一种药草治许多病。凡天下的草,没有不被用来治病的;天下所有的病,没有不能治的。后来耆域死了,天下的药草一齐放声痛哭,齐声说道:“我们都能用来治病,只有耆域能认识我们。耆域死后,就再没有人能了解我们了!后世人或者用错了,或者用量多了少了,使病不能痊愈,却说我们不灵验。想到这些,所以痛哭流涕呀!”

  无我

  从前有一个人,奉命到很远的地方去,一天晚上,一个人住在一间空房子里。半夜时分,有一个鬼扛着一个死人来,把死人放在他面前。后面又来了一个鬼,追来怒骂前面来的那个鬼说:“这个死人是我的,你为什么把他扛来?”

  说着两个鬼各抓住死人的一只手争夺。

  前面来的鬼说:“这里有个人,你可以问他,看这死人是谁扛来的?”

  这个人想:“这两个鬼力气很大,我如果照实说也是一死,如果胡说也免不了一死,两者都是一死,我何必说谎呢?”就说道:“是前面来的那鬼扛来的。”

  后来的鬼听了大怒,便抓住那人的手臂拔了下来,扔在地上。前面来的鬼就拿死人的一只手臂给他补上了。就这样,他的两只脚、头、腿都被鬼拔了出来,又用死人的身体给他安上,和原来的一样。于是,这两个鬼一起把换下来的人身共同吃完了,擦擦嘴走了。

  那个人想道“我父母生养我的身子,眼见被两个鬼吃尽了,现在我这个身子全是别人身上的肉,我现在是有身子哩,还是没有身子哩?如果说有,可全是别人的身子;如果说没有吧,现在又有一个身子在这里。”想来想去,越想心里越糊涂,就好像发疯一样。第二天早晨,寻路而行,到了前面一个国家,见到有佛塔和许多僧侣,他不问别的事情,只问自己的身体是有是无。许多和尚问道:“你是什么人?”

  这个人回答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人不是人。”于是就向众僧把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众僧说:“这人自己知道无我,可以很容易地得道了。”

Number:5162

Title:胡适的白话诗

作者:黄炳麟

出处《读者》:总第163期

Provenance:湖南日报

Date:1994。9。24

Nation:

Translator: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鼓吹白话文学的“八不主义”:一不言之无物,二不摹仿古文法,三不讲求(拘泥)文法,四不作无病呻吟,五不用滥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俚语。他以创作许多白话诗歌实践着自己的文学主张。1916年8月23日胡适写了首诗叫《朋友》,据说是我国第一首白话诗,发表于1917年2月号《新青年》杂志上,诗题改为《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首诗,讲平仄,讲对偶,行文自由,意象清新,诗意浅露,格调不算高雅,但在当时封建禁锢几千年余威未尽的情况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大胆创新。所以后来胡适干脆把他的白话新诗集命名为《尝试集》。

  胡适是一位著名的文字学家,他写过一首关于文字方面的白话打油诗:“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古人悬梁,今人上吊;古名虽未必佳,今名又何尝少妙?至于古人乘舆,今人坐轿;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帽;若必叫帽作巾,叫轿作舆,岂非张冠李戴,认虎作豹?……”(见《胡适文存》第一卷)这样深入浅出、诙谐幽默地介绍古今文字知识,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确实妙趣横生。

  胡适还写过政治白话诗。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前后,蒋介石和汪精卫联名邀请全国各界名流学者到江西庐山开谈话会。7月11日谈话会上,蒋、汪发言后,胡适慷慨激昂,发表了一通抗日救国演讲。在座的胡健中听后,即席赋诗一首:“溽暑匡庐盛会开,八方名士溯江来。吾家博士真豪健,慷慨陈辞又一回!”言语中颇含戏谑之意。胡适也随手写了一首白话打油诗回赠:“哪有猫儿不叫春?哪有蝉儿不鸣夏?哪有蛤蟆不夜鸣?哪有先生不说话?”四句反问,信手拈来,类比生动,饶有风趣。据说后来《中央日报》登出这首诗,蒋介石看了,也忍俊不禁。看来胡适也不无幽默。

Number:5163

Title:乐器趣闻

作者:沈洪

出处《读者》:总第163期

Provenance:音乐爱好者

Date:1994。

Nation:

Translator:

  有位意大利音乐家持一支横笛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奏,所到之处听众如醉如痴。他吹奏的乐曲悦耳动听,所用的横笛更不同一般。这横笛竟是用人骨制作的!原来音乐家的一位同事逝世前立下遗嘱说,希望拿他的骨头去制作乐器,让他死后仍能发出美妙的乐声。音乐家便用他的胫骨制成一支横笛,进行吹奏,用精彩的演出实现同事继续献身乐坛的遗愿。荷兰的马特支城有个奇特的乐队,是由家庭主妇们组成的。她们所用的乐器也很奇特,全部是家庭厨房中的炊具和餐具,如煎锅、炒勺、菜碟、茶盘,以及刀、叉等,利用这些不同器皿发出的声响,演奏“锅碗瓢勺交响乐。”由于她们演奏不同凡响,情调别具一格,很多大剧场经理都争相和她们签订演出合同。新西兰的一名乐师米尼菲从来不愁身边没乐器,只要随手拿起一根胡萝卜,用刀削几削,钻几个洞,就能放到嘴边当笛子吹。这是他用小刀反复雕琢,“报销”了一箱箱胡萝卜后才研究成功的。每当音乐会演奏到高潮时,他便当众宣布:“下一曲我用胡萝卜为大家吹奏。”一曲吹罢,掌声雷动。米尼菲成名后,他的果菜乐器类也越来越多,芹菜、青瓜、西红柿、菠萝等经雕琢后,也都能传出动听的乐曲。

  无独有偶,日本人樽神谷也能将不少蔬菜做成乐器演奏。他将萝卜、南瓜、辣椒等雕琢晒干,然后吹奏。经音乐大师鉴定,这种“乐器”的音色不亚于长笛、小号、黑管,并更具甜美圆润的自然音调。

  英国一位46岁的农民马丁是用武器演奏乐曲的高手。他能从手枪枪管处吹出一串串浪漫优雅的乐曲,多次持枪置身喜宴为新人献上《婚礼进行曲》。马丁用旧自行车车架吹奏的民歌《雏菊,雏菊》美妙悠扬,别具情趣。兴之所至,他拔下椅子的一条钢管脚也能韵味十足地吹上一阵。在他劳动的田野和居住的庭院内,总是充满了迷人的乐声。

Number:5164

Title:新加坡“透明”的文官制

作者:庄素王

出处《读者》:总第163期

Provenance:海外星云

Date:

Nation:台湾

Translator:

  顶尖人物的使命感

  “如果我们没有把事做好,会让很多新加坡人遭殃。”40岁的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林勋强说。就如同其他新加坡政治家及高级文官一样。林勋强出身清寒,极珍惜新加坡今天的成就,也对新加坡有着极高的休戚与共感。

  整个新加坡政府有6万多名文官,主要分成4个等级,其中有200多个管理职文官属第一等级,站在金字塔的最顶端。对于新加坡的未来,他们负有最高的责任。

  新加坡财政部公共服务署副秘书长陈文发相信,新加坡政府是全世界最诚实的政府。新加坡人民也相信,他们有一个最干净的政府,绝对没有桌下交易。

  贪─精英的坟墓

  新加坡对人才的管理是配套的。一方面要吸收精英,要他们有使命感,另一方面又不要贪污。所以新加坡政府给他们高薪。部长月薪高达台币77万元。但对福利规定很清楚,只有总统与总理配有座车与司机,其余部长要自己开车,如需要司机,要由自己的薪水支付。

  然而不管你再怎么身居高位,一旦犯了错,尤其是贪污罪,不是被免职,就是降级或长年不加薪,直至判刑。

  1994年年初,新加坡法庭才判定前贸易发展局局长杨胜德犯了22项贪污罪,在1993年年底,新加坡贪污调查局结束调查,将案子送到法院开始控诉时,杨胜德就被停止贸易局局长的一切职务。他被判必须在半年之内偿还过去5年所贪污的钱,约达750万元台币,并且要坐牢4年。他是在任内,介入古董买卖,开立不实发票,赚取中间差价。

  这位49岁的局长,曾对新加坡贸易发展有相当卓越的贡献,是新加坡5个超级公务员之一,所面对的不仅是牢狱之灾,他如锦的前途也毁了。

  他的殷鉴不远。1986年底,在7年部长任内有卓越贡献的新加坡前国家发展部部长郑章远,曾因一时失足收了建设商人约170万元台币的贿款,当贪污调查局准备移送法办之前,他就自杀了。他人死了,政府仍要收回他的贿款。

  “新加坡政府对反贪污的立场非常明确。不管他的地位如何,一犯贪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