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26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ate :1997。9

Nation :

Translator :

  

  神奇的“狗计划”

  威克斯来到俄勒冈州的麦拉兰学校时,是个满口脏话、动辄出拳相向的愣头青。但两年后,他变得彬彬有礼、温和谦逊起来,这是因为他养狗的缘故。麦拉兰是美国惟一在校搭起狗屋实施“狗计划”的感化机构。学校收容流浪或受到虐待的狗,让在校的少年罪犯认养,希望通过人与狗的相处,激发青少年关怀他人,珍惜自己的品性。

  威克斯为他的狗取名“巴克利”,因为篮球名星“光头恶汉”巴克利是他崇拜的人物,而他的遭遇和“光头恶汉”也有几分相似。他的母亲与继父居无定所,他的生父则因犯罪入狱。同学们常常因威克斯穿着破烂而取笑他,他则只能以拳脚回答。最后,威克斯因性虐待而成为少年囚犯。

  “巴克利”是只受主人虐待的狗。它自幼就戴着的项圈因为太小而弄得颈部皮开肉绽,经常发炎。在两年的与狗“同病相怜”里,威克斯看到了自己,并成为一个对狗也对自己负责的人。他说:“它帮助我与他人交谈,至少它教会我耐心。”

  这当然是莫大的善事,在美国,人做不到的,狗却做到了;但狗做到的,人却为什么做不到呢?

  (容 华摘自《看世界》

  1997年第7期)

  马 疗

        ●赵文城

  近来发现,人类最好的朋友除了狗以外,还有马。与马作伴及骑马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疗法——马疗。巴西有50家马疗中心,已经治愈了1600多名病人的运动功能失调、自尊缺乏症等肉体和精神上的疾病。

  4岁的杰西卡畏惧任何动物,连游乐园也不敢去,甚至怕见幼儿园的木马和塑料动物。在首都巴西利亚马疗协会经过每周四次、每次半小时的治疗后,杰西卡重获自信,反应协调。他母亲说:“杰西卡还老想去公园玩呢。”

  6岁的恩利克顶着一个大脑袋,他患有先天性脑积水,行动迟缓。接受马疗前,连身体都支不起来。1994年母亲带他去治疗,仅仅4个月后,他就可以不用母亲帮助,或坐、或躺、或站立,随心所欲了。恩利克说:“我喜欢跟马作伴,特别爱坐在马背上。”

  马疗适合各年龄组,效果不尽相同。对23岁的姑娘卡特琳来说,效果则表现在精神方面。她说与马相伴使她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感和自立感。卡特琳患有先天运动功能失调,兼有语言障碍,那是她母亲怀孕时得风疹所致。

  其实,马疗并不新鲜。早在公元前351年,古希腊神医希波克拉底就将该疗法作为最后一招来使用。马疗看似奇特,其实有着科学道理。接受治疗者骑马时,人马同时做着一致的前后左右和上下的立体运动。骑者在30分钟里变换了1800~2200种位置。这些位置变化深刻而直接地刺激着骑者负责平衡和空间的神经系统。马的简单的行走起到了一种医疗器械的作用,能部分恢复患者因病受阻的运动功能,尤其对病理性萎缩有效。□

 

Number : 9861 

Title :不要急

作者 :苏童

出处《读者》 : 总第 197期

Provenance :今晚报

Date :1997。8。18

Nation :

Translator :

  

    多年以前在我们那条街上曾经发生过一起令人唏嘘的车祸,死于车祸的是一个初为人父的男子。据说是婴儿的尿布在那个阴雨天都用完了,而头天洗的尿布都在工厂的锅炉房烘烤着,婴儿的母亲让做父亲的去工厂取那些尿布来救急,这件事情使年轻的父母心急火燎的,那男子的自行车骑得飞快,结果被一辆卡车撞了。

  后来事故现场的目击者都说,他的自行车确实骑得太快了,他赶路太急了。

  想起这个不幸的故事完全是缘于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不要太急哦。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牌桌上,我打牌一直没什么风度,输多了就很急躁。那位朋友相反,输得越多人越轻松,而且妙语连珠,他从来不急,是真正那种好牌风的人。有一次他像是对自己也像是对我们说,不要太急了。他的声音使热闹的骂声沸腾的牌桌突然安静下来,然后我们听见那位朋友说,最近流行这句话,这句话真好。

  这确实是一句好话,是不多见的具有劝世意义的流行话语。不知怎么,又想起另一个好脾气的朋友。有一次他的孩子发高烧,他的妻子急得手忙脚乱,光着脚抱起孩子就往医院冲,而那位朋友一如既往地穿戴整齐才尾随妻儿而去。事后他妻子指责他,他说,再怎么急也不至于光着脚出门呀。他妻子便一时无言以对。

  我想人的性情通达至此,生活便是另一种坦荡的境界了。那两位朋友对于危机的处理方法出于天生的性情,其实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他们不肯受制于危机的打压,他们用理性控制着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此,危机便仅仅成为正常生活的一个部分了。

  不要太急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金玉良言,但做起来却不容易。急躁不是美德,却几乎是我们共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每一次急躁都有其自然而然的理由,正如你的小宝贝没有尿布换了,而尿不湿这种新产品还没有面世;正如你在牌桌上大输特输,而你口袋里的筹码却不多了;正如你的孩子高烧四十度,病因却不详。你有理由着急,但是我们却总是容易忘记这个常识:急有什么用?

  不要太急了,说的是嘛,我们急了这么多年,生活中该有的有了,不该有的还是没有,急出什么名堂来了?一着急说不定就像那个不幸的父亲,为了尿布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我不提倡市侩哲学,但我一直认为为了生命献出生命是值得的,为了尿布献出生命却是很可惜的。□

 

Number : 9862 

Title :人生三层楼

作者 :谢明洲

出处《读者》 : 总第 197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1942年10月18日,丰子恺先生正在遵义旅寓星汉楼里收拾东西,准备迁往重庆,突然接到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的消息。他放下手中什物,在窗下静坐了数十分钟,默默承受着心中的沉痛。在丰子恺先生眼里,弘一法师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弘一法师是“有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之事”的。

  弘一法师死后,丰子恺在他余生30多年中,没有一刻忘记过法师,还通过对弘一法师的回忆与思考,总结出人生的真谛——即“人生三层楼”。他说: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慈父孝子,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界也很多,即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世界就不过这三种人。”

  在谈及弘一法师的时候,丰子恺先生是这样说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破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

  丰子恺先生关于“人生三层楼”之议,虽然我们未必能够完全然诺,但依此审视一下,自己究竟住在哪一层人生的楼上,想也未尝不可吧!□

 

Number : 9863 

Title :吴冠中的情感与艺魂

作者 :翟墨

出处《读者》 : 总第 197期

Provenance :圆了彩虹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一

  福楼拜说,寂寞,是无声的蜘蛛,善于在心的角落里结网。未必是蜘蛛,18岁的吴冠中却感到自己的心底也在结网了。

  在网的中央,是一个既清晰又朦胧的娉婷素雅的白衣少女。吴冠中没有姐姐,他想叫她姐姐。他渴望宁静沉默的她真是自己的亲姐姐。

  她是白天给自己的脚疮换药的不知道姓名的女护士。

  吴冠中患了脚疮,很厉害,几个月不愈,成了门诊部的常客。门诊部有三四个护士,给吴冠中换药的总是那一位护士小姐。

  她文静、内向,总是默默地低着头,擦洗疮口,换新药,扎绷带。吴冠中有时低声说谢谢,她也好像没有听见,没有反应。

  她越不说话,就越激起吴冠中的神秘感和好奇心。

  吴冠中看着白衣天使那纤纤十指灵巧地为他擦拭,一种麻麻的痒痒的感觉传到腿上,传遍全身。

  失眠,并未影响吴冠中的精神。他明知星期日休息,还是一大早过江赶到门诊部。他在门诊部和护士宿舍之间的街道上走来走去,希望侥幸能碰上她。

  她果真一人出门了!吴冠中大胆追上去惴惴地问:“小姐,今天是否有门诊?”这显然是明知故问。

  “今天休息。”她善意地回答。

  “小姐尊姓?”吴冠中抓紧时机问自己最想知道的事。

  “姓陈。”

  “是哪里人?”

  “南通人。”

  吴冠中不敢再细问下去,推说因收不到江苏的家信才来向老乡打听消息。

  陈小姐踏着轻盈的脚步款款离去了。

  吴冠中心怦怦跳着,在漫天大雾中渡江回老鸦溪。

  吴冠中沉浸在这次幸运邂逅的兴奋里。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在慌乱之中没有问清陈小姐的名字。他本来可以向张医师打听这位护士的情况,但他不敢。他太害羞。

  有一次换药时姓陈的护士不在,由另一位护士代替她。吴冠中托词南通同乡有事传信,问经常给他换药的那位南通人陈小姐叫什么名字。

  那位护士略略迟疑了一下,用钢笔在玻璃板上写了“陈克如”三个字。

  “陈克如,陈克如……”吴冠中如获至宝地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未记牢。

  回到学校,他在难言的依恋之情驱使下给陈克如小姐写了一封长信,介绍自己,表示希望能认识她,希望永远知道她的踪影,希望得到她的回音,别无任何奢望。全篇没有一个“爱”字,但每个字都像一颗红豆在蹦蹦跳跳。

  信发出去,吴冠中焦急不安地天天等她回信。回信不来,也就不敢再去换药,像罪犯一样不敢再露面。

  长沙大火,危及沅陵。学校又要迁往昆明。师生们分批先到贵阳集中,再转昆明。

  吴冠中千方百计拖到最后再走。在焦急痛苦的等待中,他又给陈克如寄去了几封沾着斑斑泪痕的长信,并告诉她自己不得不离开沅陵,同时附上艺专在贵阳的临时通信地址。

  学生中只剩下吴冠中和他的同学朱子慕两个人了。

  在子慕的同情和鼓励下,吴冠中决定在走前去见陈克如小姐一面。他带上一幅自己最喜爱的水彩画,预备送她作为告别的礼物。

  冒着狂风在黑夜中渡过江,子慕在护士宿舍门外的街角等候,吴冠中穿过长长的幽暗过道摸了进去。

  “你找谁?”过道尽头的灯光下一位传达人员问。

  “找陈克如。”吴冠中壮着胆子回答。

  传达人员登上破旧的木楼。吴冠中退回阴暗处等候动静。

  伴着楼梯的格格响动,一声高呼从楼梯上传来:

  “谁找我?”

  吴冠中一看,走下来的不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少女,却是一位老太太!他立即回头拔腿就跑!

  穿过过道,找到子慕,一把拉住就往江边跑。

  “见到了吗?”子慕急切地问。

  吴冠中气喘吁吁地说不成话。上了渡船,才诉说刚才惊险的一幕。

  第二天早上,吴冠中和朱子慕冒着大风雪爬上货车的车顶,用棉衣紧紧裹住身子,在颠簸的山路中失魂落魄地驶向贵阳。

  有一天,吴冠中收到了一封未署名的信。信中说:

  “青年人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