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4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坦纳夫妇?坦纳夫妇……”弗莱德竭力思索了一下,“啊,对了。他们一直不怎么出名,是他们吗?”

  “不错……不怎么出名。”查理张了张嘴,还是把电话挂上了。

  不久以后,邻居们到弗莱德家做客,把那幕惨剧讲给了他们听。

  “……丈夫本来能脱险,可他没想走掉。他用胳膊紧紧抱着妻子,紧紧地抱着她。这时候那个信号工听见他说:‘我跟你在一起,玛丽!’他俩紧紧搂在一起火车前灯的光照在他们的脸上。他始终跟妻子在一起。”

  威廉·坦纳用他的死证实了人世间不乏高尚的情操和行动,也使那些玩世不恭的人和欺诈虚伪的人在他面前相形见绌。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姑娘都应当扪心自问:“我是否曾经使一个男子对我这样关怀?”同样,这个故事也向男人们提出问题:“如果你在自己身上没找到促使威廉做出那种举动的那种感情,那么你对爱情究竟懂得多少呢?”

  我敢肯定,克拉拉和弗莱德之间关系的好转就是从那个晚上开始的。通过威廉·坦纳的行动,其他的人开始认识到他们的婚后生活还有尚待探索的深度,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Number:1795

Title:献给孩子们的六件礼物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6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陈智毅、柳夕良

  从儿童时代看出成人,犹如从清晨看出一日。密尔顿

  当今世界风云多变。人类,尤其是青少年,该怎样生活和工作呢?他们如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而又不致误入歧途或显得无能为力呢?怎样才能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呢?这是每一位父母所关心的。罗丝·斯坦福·皮尔女士提出了孩子所要具备的六大品质。她说:“假如我再度作为一位年轻的母亲,我就会把这六大品质作为礼物,奉献给正在思索和追求的孩子们。”

  自信心

  从蒙昧与幻想中走来的孩子,面对着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世界,会感到新鲜好奇,也会感到手足无措,还会茫然、失望,重新升起对童年天真的向往。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自信心。

  具有自信心也就是要充满胜利与成功的信念,勇敢地按照自己的观念、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父母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仔细发掘孩子的天赋之所在,然后加以耐心的引导,让孩子具有足以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本领。

  记住一位诗人的话:“不要惧怕,孩子,你的父亲曾经战胜过它!”

  热情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散文家爱默生有句名言:“没有热情便无大成。”这是因为,失去热情或没有足够的热情,就会缺少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人的热情往往是脆弱的,会由于嘲笑,奚落和失败而受挫以至丧失,需要倍加爱护。

  皮尔女士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人送给我儿子约翰一本夹满战争中搜集到的邮票的书。有一天,他回到家,边摆弄着邮票边挥动着小拳头。我们都莫名其妙。他爸爸问道:‘你究竟在干什么?’小约翰捶打着一张邮票,大叫‘我在为胜利而战!’对于孩子这种无知而又有趣的举动,我和丈夫都很注意,没去笑话他。因为我们知道,决不能刺伤他天真无邪的心。”

  同情

  中国有句古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作为父亲和母亲,要培养孩子对一草一木、小猫小狗的同情心,在家庭中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气氛,让孩子们在幼小的心灵中就萌发同情火花。让我们来听听十九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海涅的歌吧:

  ……

  那花园里开满了红花,

  月亮在放射光辉,

  玉莲花在那儿等待,

  在等她的小妹妹。

  紫罗兰微笑地耳语,

  仰望着明亮的星星,

  玫瑰花悄悄吐露着她甜蜜的心情;

  那温柔而可爱的羚羊,

  跳过来细心倾听;

  远处那圣河的波涛,

  发出了喧嚣声。

  ……

  这委婉动听、诗情隽永的歌,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向我们奏出了多么悦耳的小夜曲。告诉你的孩子们,去爱那“红花”、那“月亮”、那“星星”、那“羚羊”……那么,以后他们就会去爱人、爱人类。

  尊重

  它包括两个方面: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我们应该看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正是通过我们的尊重而得以保持的。不正是由于对法律缺乏尊重而导致犯罪吗?不正是由于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不予重视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吗?不正是由于忽视了质量而生产出次品吗?也不正是缺乏对真实尊重而使谬误流传吗?由此可见,尊重是何等重要。

  母亲们应该用温柔的劝导来教育孩子们懂得:不尊重别人的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幽默感

  今日世界正如专家和学者们描绘的那样,变化万端,日新月异,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初出茅庐的孩子,都要正视激烈的竞争和迅猛的变化。对于经验丰富的父母来说,也许能“临危不惧”、“左右逢源”;然而,对于孩子,便会遭遇困难、经历坎坷和受到挫折。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幽默感。

  遭受打击和挫折后,能不灰心丧气、淡然处之、保持愉快与诙谐,确实难得。它会“医治”心灰意冷,让孩子们尽快忘记不悦与烦恼,重新鼓起对生活与事业的勇气。

  “天道谁无烦恼,风来浪也白头。”有了一种开朗、幽默的品质,就能不因失败而一蹶不振。

  希望

  人生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失去希望。在欧洲,70年代15~24岁的青年因丧失希望后自杀的人数,比50年代增长了2倍,占整个青年死亡人数的1/3。可见具有希望是多么重要。

  一个家庭,一旦为悲观、惧怕和忧郁所笼罩,孩子们先天的乐观就会荡然无存。因此,父母亲应该首先抱有希望,使孩子们明白“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这个道理,从而让他们争取进步,努力前进,直至胜利。

  千万不要忘记:当失败或挫折的黑夜来临后,要让孩子们看到东方希望的曙光!

 

Number:1796

Title:金恋

作者:曹复

出处《读者》:总第64期

Provenance:新观察

Date:1986。7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人们通常称结婚五十年为金婚,赞佩这种婚姻的美满、幸福、天长日久,就如同金子一样经受住了岁月之火的锤炼和考验。中日一对年近古稀的恋人经过半个世纪的热恋、挫折、期待和寻觅,终于结为伉俪的事迹,人们称为什么呢?

  五十年前一见钟情

  1936年夏季的一天,两位身穿和服、留着刘海的日本少女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青岛中山路一家绸布店。其中身材较矮小、眉目清秀的叫齐田喜美子。当时她年仅18岁。她是从日本福冈市专程来青岛探望舅舅的。另一位是她的表姐。此刻她让表姐陪同她来绸布店购买丝绸。

  接待她们的是19岁的店员黄伯平。两位日本少女不懂汉语,黄伯平也不懂日语,一时间双方都感到有点儿局促不安。这时黄伯平忽然想到日文中有许多汉字,何不试一试呢?于是他便用简单的汉字加英语会话和她们交谈起来。两位日本少女顿时快活起来,刚才尴尬的气氛为之一扫而光。

  齐田喜美子小姐立刻对黄伯平产生了好感。她注意到,眼前的中国小伙子长着高高的个儿,身着合体的黑色西服上衣和雪白的西装裤,说话时露出一排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显得英俊而潇洒。

  此后,齐田喜美子小姐经常出现在黄伯平的柜台前。为了接近黄伯平,她想尽了各种办法。当然,她并不是每一次都买东西,也不再需要表姐陪同了。

  两人仍用彼此都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交流,以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

  慢慢地,他们由相识到相爱了。待到两个月后齐田喜美子要返回日本时,两人已是难舍难分。

  黄伯平一直把喜美子送到船上,临别前又送给她一张自己的照片。喜美子向黄伯平吐露了心底的秘密,表示一定要和他结为夫妻。两人海誓山盟,任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就这样,这对一见钟情的不同国籍的恋人订下了婚约,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而依依惜别了。

  战争恶魔破坏了他们的婚姻

  齐田喜美子出身于日本福冈市屈指可数的名门望族,是家中最小的女儿,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她的父亲是“西日本新闻”社的副总编,与吉田茂首相和稻山嘉宽等政界要人有很深的交往。

  齐田喜美子回到日本后,立即将与黄伯平相爱的事告诉了父母,母亲却无论如何不同意这门婚事。其理由是,黄伯平身在异国,又是一个店员,不门当户对,而且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一样……

  齐田喜美子气得几次离家出走,以表示对母亲干预的不满和与黄伯平结为百年之好的决心。

  可是,她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却遭到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于第二年发动的“七·七芦沟桥事变”而点燃的侵华战争的炮火的更加无情的打击。他们断绝了音讯。

  尽管与黄伯平相会的希望已变得非常渺茫,但齐田喜美子仍不肯善罢甘休,在爱情力量的驱使下于1940年来到中国,寻找她日思夜想的未婚夫的下落。

  此时的黄伯平正在他的家乡江苏省海门县一所小学校教书。他原先所在的绸布店因战争爆发而倒闭了。

  齐田喜美子当然无法找到黄伯平,她只听人说黄伯平可能在上海。冷酷的现实使她意识到,如果继续寻找黄伯平,很可能会使黄伯平因和自己这个日本女人有了婚约而被视作“汉奸”,而她自己也难免遭到侵略中国的日本宪兵的暗算。她只好怀着惆怅和绝望的心情踏上归途。她伫立在船舷旁,望着烟波浩淼的的大海,在内心里深深地诅咒罪恶的战争将她炽热的爱情埋葬。

  在父母的反复劝说下,她迫不得已和一位牙科医生结了婚,但由于彼此缺乏理解和真正的爱,几年后就分手了。她的心中只有与之初恋过的黄伯平。与牙科医生的离异使她更加思念自己的心上人。从此,她和唯一的女儿相依为命。

  黄伯平自从和齐田喜美子分别后也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早日和她重逢。他苦苦地等待了她六年,越演越烈的战争毁灭了他的希望,才于1943年和家乡的一位农村姑娘结了婚。

  一往情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者走进了他们为自己掘好的坟墓。这之后,随着日中关系的改善、日中邦交的恢复、特别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埋藏在齐田喜美子心里的爱情的火种重新燃烧起来,而且越烧越旺。她在向四面八方发出查询黄伯平下落的信函的同时,又到处托人代为寻找。

  在她居住的福冈市,中国每年都举办一次“中国物产展览会”,她每次都前去参观,见到中国人就上前打听是否认识黄伯平。为了便于在人群中寻找黄伯平,并让人们注意自己在找人,她还在展览会上选购了一枚中国象牙印章,请人刻上黄伯平三个字,佩戴在项练的醒目处。为了找到心上人,她真是煞费苦心。

  不仅如此,她还在自己开设的、坐落于福冈市早良区野目的酒吧间的招牌上特意写上用英文字母拼写的“黄”字和日文中的汉字“帆湾”(日语读音近似“黄”字)。1936年,她和黄伯平就是凭借书写简单的汉字和英文才相识并相爱的。往日的一情一景深深地铭刻在心,令她永生不忘。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她时常面对黄伯平的照片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时光流逝,1985年度的“中国物产展览会”又在福冈举行了。一天,她偶然和一位姓程的旅居日本的华侨谈起自己的苦恼。程先生安慰她,说他妻子的弟弟王耀琪就居住在上海,他可以立即写信到上海,请他帮助寻找黄伯平。

  唱一支献给伯平的歌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程先生的内弟王耀琪通过他在上海市公安局户籍科工作的朋友的辗转查询,终于在1985年6月3日找到了黄伯平。原来他在抗战胜利后就来到了上海,在崇实小学任教,后又调转到卢湾区委党校工作。他的妻子已于5年前病故,给他留下一儿一女,儿子现在湖南襄阳钢铁厂工作,女儿在江苏省海门县老家务农,都已成家立业。

  齐田喜美子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夜提笔给黄伯平写了一封长信,述说了自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