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略谈证体启用百则-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活里活泼的,碰到事情的时候,不与外面的六尘粘着,不起贪嗔痴。所谓粘着,就是起贪嗔痴,不粘着就是空灵的清净心。以宇宙和人生的真理为标准,来观照你的言行举止。观照功夫纯熟,碰到任何事情都能做得了主,不起贪嗔痴慢疑,不粘着,心如如不动。八风过来,你心岿然不动。所谓不动,不是不起念,而是照样起念,但是每个心念起来没有贪嗔痴慢疑,每个心念起来没有粘着人事上,心还是空灵清净的。
     从时间上讲,三心了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般人不是想过去就是想未来,当下碰到问题就起烦恼。要知道三心了不可得,三心毕竟空。过去事已然过去,好的坏的全部放下,有错则改之,无过则加勉。不要耿耿于怀,老想着过去犯的错误,几个月睡不着觉,那就是挂碍。过去的,让它过去,想也无法改变。做了好事也不要老放在心里,等着人家回报,那就是有挂碍。未来的事情还没到,不要去预测我该怎么办,我老了怎么办,老了谁照顾我,老死了该怎么办?事情都还没到,你想这些事情,想什么?一切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因缘是变化的,到时候和你现在想的不一样,明天的事情你今天想好了,明天还会变化呢!未来心不可得,不要妄想未来,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情,过好当下的人生。只有把握好每个当下,才能真正把握好未来。当下每个心念起来,能够观照念起即觉,觉便化空,不随念走,觉所觉空。这是笫三步观照功夫。
     第四步观照功夫,做到空而常照,照而常空,空智极圆,空所空灭?。时时观照,保持空灵,空灵也时时观照着,能空的心和所空的空境都灭,不着在空上,这样才是真正打成一片。所谓一片,就是空灵清净心,任何境界现前,心如如不动,八风吹不动。所谓不动者,不起贪嗔痴慢疑之念。你的心处于绝对平和的状态,处于和谐的状态。还不要着在空相上,空所空灭。
     今天有人问,什么是打成一片了?有时候什么也没了,那不叫打成一片,那叫能所脱开,证见实相。打成一片是做观照功夫,做到行住坐卧全是空空净净、了了分明,不起烦恼,对任何事情不起粘着,这叫打成一片。所以,念佛念得一心不乱和打成一片还不一样。念佛时一心不乱,不念佛时心乱如麻,那不叫打成一片。念与不念都是一心不乱,那才是打成一片。所以说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都能够清净本然,才是真正打成一片。
     念佛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念得一心不乱。所谓一心不乱之时,是你这颗心念得没有妄念,能所脱开了,当下见到自性阿弥陀佛。念佛念得见自性阿弥陀佛,还要悟自性阿弥陀佛的无生道理,和禅宗的见性明心道理是一样的。禅宗见性就是见自性阿弥陀佛,念佛念得能所脱开,当下现前的了了分明的灵知之性就是自性阿弥陀佛,见自性阿弥陀佛之后,要悟无生嘛,花开见佛悟无生。念佛也好,禅宗也好,修心中心法也好,证见到实相之后,见到本性之后要悟明心地。这个悟明心地就是悟无生的道理,无生的道理悟明白了之后,再以这个无生道理观照你的言行,开始修行保任。
     你如果怎么观照还不知道,我们继续讲证体启用:
     二十五、考自己习性,不论好坏善恶,凡不易化除者,即属生死之根。万不可固执为善而保留之。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常与自己逆,便是进功。
     考察自己习性,不论是好坏善恶,凡不易化除者,即属生死之根。若说人的习性啊,有人爱好花瓶,爱好种花,爱好古物,玩古董,爱好股票,爱好琴棋书画,这是属于非恶的;不好的诸如好财,好占便宜,好吃懒做等等。不管好坏善恶,凡不易化除的习性,即属生死之根本。要时时警觉,
     你要考查考查自己的习气,最喜欢的是什么,再把最喜欢的那个习性化除掉,万不可姑息,认为这是善的爱好,这是好习惯,好习气,好的习气也一样,你不能姑息它,一点都粘着不得,越不易化除的越要化除。生死根本不除,粘在哪里就会到那投胎!要跟习气做斗争,万万不可顺着自己的性格,顺着自己的习性,认为是好的习惯,就姑息它,然后产生我执我见,粘在那里了。所以,时时要返观自察,循序渐进,铲除习气,在娑婆世界的五欲六尘里,哪个地方都不能粘着,要时时保持空灵?。
     二十六、凡一切挂碍恐怖不安等等,都由不空,不空由于少慧,少慧由于无定,无定仍由于不空。因空得定,因定生慧,因慧观空。而空力之不大,由于不痛切,保留一我见,执以为是。初意自以为好,不知反误了自己也。
     ?
     凡一切挂碍恐怖不安等等,是心不空故。因为心有挂碍,没有化空,而心生恐怖不安。若是空得了,就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空的力量最大了,你能够毕竟空,任何事情挂碍不住你,也没有恐怖的心理。你有挂碍呢,那就有害怕、不安、烦恼。当你烦恼之时,想一想,这个事情能空得了吗?若空不了,再想一想为什么空不了它?要了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变化的、生灭的、无常的、不可得的,都是毕竟空。若还是空不了,那是少智慧,在理上也没有完全悟明白。智慧少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定力,智慧从定而生,以定开慧,故要多修禅定。
     没有定力是因为空不了,碰到事情空不了,粘着上去了,把假相当真实了,烦恼就起来喽!世事生灭变化无常,刹那刹那地生灭变化,事情早就过去了,你却还在烦恼。就是因为不空,所以没有定力啊。怎么样才能有定力呢?能空得了就有定力,有定力就能生智慧,有智慧的人就能以智慧作观照,就能把一切观空了。这是一个循环,空生定,定生慧,又以慧来观空,空又能够得定,定能生智慧,智慧能观空。这是一个循环的连锁线,缺一不可。
     有人说,我只要开智慧就行,不要修定,不要打坐。那你就是把中间连锁线折断了一个,连不上去了,断掉了。若是空的力量不大,想空却是空不了。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我执、我见在,是因为你不下狠心化除我执我见,是因为你用功的心不够痛切;你如果痛切用功,把我执我见砍掉,把自私的心砍掉,那就能空得了了。所以空力不大是由于不能够痛切地去除我执我见,想要保留一点我见,还自以为是,以自己所学的,以自己这一辈子所经历的,总认为自己这样是对的,别人那样都不对。我对你讲,真正开大智慧的人,没有对与不对,对与不对是因为有定点。宇宙本没有定点。你固定一个点作为标准,说这边是不对,那边是对。若证知没有固定点,哪有对不对?只有时空相应不相应,没有对不对的。以有定点,就有对与错;没有定点,就没有左右、上下、好坏、善恶。
     有这样一个公案。一位老和尚和小和尚住在庙里。一天,两位小和尚争吵,一说这样对,一说那样对,你那样才不对,我这样才对。争了半天争不出结果,就找老和尚去评理。一位先进来问老和尚,我这样您看对不对?老和尚说,对。然后他出去了,他说老和尚说了我对呀。另外一位进来了,他说师父这个事情不应该是他对呀,我认为是这样的,应该是我这样才是对的。老和尚说,你这样说也对。旁边这个侍者听到了,你这老和尚怎么做好人啊,说他们都对。老和尚说,你这样说也没错。到了老和尚那里全部对,没有不对的。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所以,不要执着于我见我执。
     万不可保留一点我见我执,到了后面就麻烦了,稍微一点点我执就挡住你修道,不能进步,留一点我执我见不空,就误了自己的道业。因为不空,就少定、少智慧,有恐惧心理,有烦恼,有不安。不空呢,因为少慧;少慧呢,还是因为少定;少定呢,仍然是因为不空之故。而转过来就是说,因空能够生定,因定能够开慧,因慧能够观空。空力不大是由于不痛切,不能铲除尽我执我见,想保留一点,这样就耽误自己修道,这个要很清楚。
     二十七、般若之妙,只在一圆字,能圆其义,斯圆于心,即圆于事。若有所住,义即不圆。此由于本来尚末透澈,加以各种习气来会,把持之力弱矣。譬如贪财一事,明知本来不是好事,奈我所恃者,只一理志。而环境诸习气,如得失心、爱护心、好面子心、争胜心、比较心、未来恐怖心,此六心,足以助成其贪焰,加以眼前之困苦、压迫、责备,又足以驱策之,逼之不得不贪。此圆于理而未圆于事者也。所谓人天交战,此必百战而可克胜,原非一朝一夕之功。明心而后,方具可以交战之资格,此即启用。由小战而大战,小胜而大胜,而根本破敌,永无后患耳。
     般若之妙,只在一圆字,能圆其义,斯圆于心,即圆于事。般若就是智慧,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那就能圆过来啦。这个世界最不能圆的就是有和空,好多人就圆不过来,空和有怎么能圆得过来,一百万放在那里和一分钱没有怎么能圆得过来一样呢?圆不过来,空和色圆不过来,好和坏圆不过来,善和恶他圆不过来。圆不过来,就有对立,有对立就有矛盾,有矛盾就起烦恼。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二元对立矛盾,圆不过来就是没有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对于一切事情圆融无碍,圆融过来无一点障碍,不需要转,当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色不二。
     所以,见性之后要悟证,见性之后这些道理你不悟明白,智慧就开不了。智慧开不了,那么你都在对立的、相对的生活当中,要不烦恼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开智慧,要悟明心地。心地既明,就能够圆融无碍,一切事理到你那里全部圆融无碍,没有矛盾,内心就没有烦恼。处理一切事情也是按照你内心的这种智慧来处理,就能圆融无碍?。
     若有所住,就不能圆。所谓住着,就是粘着上去,粘着上去就不能圆融。义理不圆还是由于悟得不透彻。有些人见性是见了,而只是理悟了一点,没有完全透脱,没有彻悟,这力量就不够,所以一定要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圆融无碍。若是没有透脱的悟证,再加上还有习气,一旦习气袭来,就把持不定了。?如果完全透彻的悟证明了,习气来了,当下就能化空无碍。
     智慧的力量是最大的,真正能彻悟,当下就能放下,习气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相比较,智慧的力量大于习气的力量。如果放不下,就是没有完全彻悟。彻悟了,智慧就是定力。有人说自己开悟了,完全明白了。问题是没有大彻大悟,碰到事情还是做不到,习气来了把握不住。真正完全彻悟了,所有的理念都融入你的血液里面去了,融入到你的每个毛孔里面,你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真理,哪有什么习气能影响得了的。比如贪财一事,明知本来不是好事,境界一来,就把持不住了。有习气在就有得失心,包括名声、利益,财色名食睡,睡得时间长一点短一点还有意见呢,有得失心、有爱护心? 好面子心,每个人都好面子,面子放不下,这也是修道的一个很大障碍。还有争胜心,就是好胜心。还有比较心,修禅定还比较境界。还有恐惧心?,进入中年恐惧老年,担心未来,恐惧死亡。这六种心:得失心、爱护心、爱面子心、争胜心、比较心、对未来的恐惧心。这六个心,足够以助成人贪心的火焰,再加上碰到些困境,吃了上顿没下顿,住个茅棚风吹雨打?,环境困苦、逼迫责备,足以驱策之,驱策你这个心不安,然后逼着你不得不贪。
     贪嗔痴杀盗淫妄,贪心为根本,没有贪心后面的全没有。有人说,师父,我贪心没有,就是还有点嗔恨心。这句话讲得不合逻辑,修行还没有突破欲界的时候,就有贪嗔痴。到了色界、无色界,思惑里面就没有嗔心了,但是贪心仍然有,所以贪心是根本。如果没有真正大彻大悟的话,碰到这些境界心就会动。像这样困苦逼迫、责备,加上前面的得失心、爱护心、爱面子心、争胜心、比较心? 对未来的恐惧心,就逼迫你会贪一些好的,不喜欢不好的。此圆于理而未圆于事者,也就是理上确实能够明白了,理上能够圆融过来了,但是在事情上还做不到,所以只是理上圆融得过来,还没有真正的彻悟,我们说开悟了、大悟了、大彻大悟了,这还不一样,彻悟和大悟还有区别呢,所以,真正完全悟了就有力量。假如你理上觉得明白了,但是事上还是圆融不过来,说明理事还没有打成一片。与习气作斗争就像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