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冥尘贯-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眉月儿拿来梳子,摸索着先是为老婆婆梳了头,又为小岁岁梳起来,滑润轻柔的发丝犹如小溪边新抽得细细柳条,蓬勃而不失娇嫩。

眉月儿忽然走了神,握梳子的手僵在半空:这还是个含苞待放的孩子啊!

为什么,连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也不放过?将厄运施加于她们身上。

再想想水肖殿里,那些与小岁岁同样命运的孩子,为什么,这么残忍?她们才刚刚从懵懂中走出来,或是还在懵懂中,却失去了美好的生命。

小岁岁似乎感觉到了眉月儿姐姐的不安心情,便扭过稚嫩可爱的小圆脸望着她,眉月儿仿佛也感到小岁岁清澈的目光,充满疑惑。

两年之后,眉月儿和小岁岁在阳间相遇后的那道目光,却虽异犹同。当然那是后话,单说这阴世。

由于村官里正在搜捕逃犯,毋自将原本宁静的村庄平添了几分紧张与恐怖。老婆婆家就只有一间小草房,偏房年久失修,顶帽露天,却没法住进去。

老婆婆最怕里正官爷来家里搜捕,却又干着急,想不出主意来。

这天,刚擦黑,白衣蒙面鬼士闪身进得门来。

老婆婆正在神龛前上香,祈祷平安。

神龛前是一条草帘子,遮住的仅是一面画着神像的墙。

小岁岁吓得一下子躲入眉月儿的怀里,惊恐地望着这个高大健硕的白衣蒙面鬼士。眉月儿单凭走路的声音便能判断出来者是谁。

“小岁岁,这是咱的恩士,就是你虎儿哥说过的白衣贤士,快喊叔伯……”

白衣蒙面鬼士低身打量小岁岁,瓮声瓮气地说:“好漂亮的小姑娘,你是?”

老婆婆拉他坐下,说道:“恩士啊!这又是个苦命的孩子,是眉月儿救下的,唉!这个妖蛛,一日不除,祸害不休啊!恩士,这孩子寿夭未尽,能不能设法将她送回阳间……”

“这个……”白衣蒙面鬼士眼有难色,“老婆婆,待我找个机会,听说,村里也正在搜捕你们,我想想办法,先将她俩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怎么?虎儿?是您家的什么亲戚?”

老婆婆说:“是我失散多年的儿子啊!他提起过您……”

白衣蒙面鬼士甚是惊喜。

“叔伯,要走都得走,我不想留下老婆婆一个人……”小岁岁说。

“这黑沉沉的阴世,能躲到哪里去?只恐怕这阴世并无存身之处,恩士,您尚有大事要做,还是先别被俺几个分心了吧!我们自然可以对付得过去的。”

白衣蒙面鬼士陷入沉思。

这时,村里的里正官爷突然在柴门外喊:“老婆婆,快些开门,我们要搜查逃犯了……”

老婆婆骤然紧张起来,不知将她们往哪里藏,白衣蒙面鬼士望着老婆婆,一挥手说:“老婆婆,别紧张,去开门,我自有办法!”

第三十八章 再遭劫难

村里的里正官爷带众鬼卒进了院子。

老婆婆惴惴不安的在前边引路,她故意磨磨唧唧的。

有个长相凶恶的鬼卒喊道:“滚一边去,跟生了个脚疮似的……”

老婆婆只好闪到一边。

另一个鬼卒拿长戈推她一下:“有谁来过?要是窝藏逃犯,小心老子斩了你……”

一个鬼卒一脚踢开草房门儿。

老婆婆揪心地闭上眼睛,太阳穴鼓得砰砰响。

屋内空空荡荡,连个影儿也没有,昏黄的油灯被吹得忽忽闪闪,欲灭非灭,欲熄非熄。

里正官爷还算好脾气,都是本村的邻居,他也正是例行公事。

不过,当着众鬼卒的面,只好装模作样地喝叫到:“老婆婆,若有逃犯过来借宿,可不准留下,这是犯法的事,记好了。”

老婆婆按着动荡的心顾自纳闷:咦?他们藏哪去了?

她眼睁睁的盼着这些鬼卒们快些离去。

鬼卒搜遍了屋里,也未发现疑点。

一个鬼卒走到神位前,喝道:“这是神位嚒?拉开!”

老婆婆便去拉开神位遮帘,鬼卒探头往里一瞧,火把的光却照见一尊“泥塑”,可能这一尊泥塑神像太逼真了,吓得他手一哆嗦,火把居然烧着了自己的头发,痛得吱吱的喊着。

另一个鬼卒问道:“有吗?”

“没有!”

鬼卒撤到院子里,再对后院搜查,将后院的一堆干柴引燃,生怕里边藏了逃犯。

老婆婆蹲在地上哀求着哭起来,众鬼卒这才悻悻离去。

白衣蒙面鬼士从神位龛里跳出来,又将眉月儿和小岁岁扶抱出来,拍去身上的尘土。

老婆婆擦擦眼睛说道:“恩士,当我一拉开帘子时,看到你,一动也不动,眼皮也不眨,连我都被骗过了,幸好,你扯去了脸上的巾子。”

白衣蒙面鬼士将綦巾装好,然后望着小岁岁:“这会儿,不怕我了吧!”

好险!

眉月儿说:“看来,这里已经不安全了,是不是他们听到了什么动静?”

白衣鬼士说:“看样子,不像是有目标而来,应是例行搜查,纵然如此,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待我找好住处,再来接你们。哎,对了,眉月儿,你的眼睛有些好转吗?这次我给你带的草药,安心服了……”

眉月儿幽幽地说:“恩士,这眼疾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治好的,倒也是习惯了,您忙你的大事吧!莫再为我们操心了。”

白衣鬼士向老婆婆深施一礼:“老婆婆,您养了个好儿子,年少有为,明辨曲直,真没想到,居然如此巧合,您和您儿子都是我们的恩公。”

“恩士,快别说见外的话,这就是缘哪!我老婆子又没有什么能耐,还结识了你们这些义士,死了也不悔了……”

接下来的几天,倒也平安无事。

小岁岁已经习惯了这个家,这种日子。

但是她欢快的表面下,仍是日思夜盼着见到阳间的妈妈。

她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弄不明白自己究竟在什么年代,这里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里看不到背着书包上学、放学的同学们,这里一天到晚没有作业,不用写字算题。

她遇到了善良的眉月儿姐姐和同样善良的老婆婆、虎儿哥、白衣蒙面人。

她把他们都看做人,因为他们和人一样,只是衣着不同而已。

老婆婆去田野里种庄稼,她临出门时,会把柴门从外边“锁”起来,她用一根长长的葛藤将柴门捆得结结实实,村邻一看,便知她不在家。

草房的门也从外面缠上,眉月儿和小岁岁只能躲在屋里。

眉月儿能体会到老婆婆的良苦用心,小岁岁却受不了屋里的寂闷,总想去院子里玩。

眉月儿便哄她,拿来锅灰,浸上水,然后以茼麻作笔,教她写字。

小岁岁望着眉月儿姐姐写的字,惊讶得张口结舌:“姐姐,你写的字,比我老师都写得好呢!”

眉月儿想到阳间的楚江童。

几天来,他一直在和自己说心里话,只是阴阳两隔九重天,他的话却听不真切,也不知,自己对夜空的自语,他是否能听的见?

小岁岁说:“眉月儿姐姐将来我找到妈妈后,你能也去我家吗?我妈妈会很欢迎你的,我的同学们,也肯很喜欢你,真的,到时候,你教我写字,写诗,好吗?”

眉月儿抚摸着小岁岁的头:“小岁岁,你得先去找到妈妈,随后,眉月儿姐姐才能去啊!”小岁岁伸出细嫩的手指:“姐姐,那好,咱们拉钩……”

眉月儿被小岁岁纯稚的狡黠与善良给逗乐了。

眉月儿更多的时间是穿梭纺线,小岁岁在一旁看着,感到神奇无比。

如此简陋原始的纺线机子,在小岁岁这个时代里,连见过也没有。

华夏几千年的传统文明,并非一下子跃上顶巅,而是来自于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从一根并不起眼的木棍,一块粗糙的原石开始的。

正是:

花开千朵,生于胚芽。

绢帛万匹,起于一丝。

春日的午后,院子里各种花儿开得正艳,几只小鸡咕咕叫着,在花丛里刨食。

一群灰色的家巧儿落于地上,如同秋日风中的白杨落叶。

正值如此暄暖的春季,身上懒洋洋的,筋骨好似锁了一个寒冬,才被放出来,春困秋乏。

老婆婆将葛藤缠好柴门,才欲去山坡上。

里正官爷突然气喘吁吁地跑来,把老婆婆吓了一跳,还未跑到跟前,就上气不接下气地喊:“老婆婆,快快快……鬼卒又来搜家,他们是听到了信儿,快让家里的躲……”

老婆婆看见里正官爷如此,反而不敢再惊惶,她不知道里正官爷的话是真是假,只好说道:“俺家里什么也没有,只管搜去吧!”

“哎哟,老婆婆,我岂不知道你家里的事儿,一定是有鬼卒秘密通报了的,快些快些,不然就来不及了……”

老婆婆将信将疑,里正官爷拖着年迈的步子又往回跑了。

里正官爷在大秦闹蝗灾那年,花百石米买了这个“里正”官。

他平时并不欺榨乡民,反而还处处护着他们。

老婆婆赶紧喊出眉月儿和小岁岁,推开柴门,顺着村边的岁柏河向山里跑去。

据说,这条小河的源头就是遥远的岁柏山。

也不知跑了多少路,小岁岁年纪小,体力有限,眉月儿一会儿背着她,老婆婆一会儿争过去,直到跑到村南边的大禹山时,才停下来。

大禹山林木茂盛,山石嶙峋,野兽出没,村邻种田一般只在山脚下较为平坦处,略有山林的田地,宁愿荒芜着,也不敢去种。

村邻倒不是害怕野兽,只因当地传说着山林里隐遁着一个千年旱魃。

此山为大禹治水时常常栖宿的大山,故被远古村民命名为大禹山。

大禹治水疏浚有方,从不以邻为壑,传为千古佳话。

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治水方得以成功。

成功之日,将山的半腰掩埋九九八十一条深海白鱼,此鱼身长过尺,据说是龙王的后裔。

却不曾料到,九九八十一条鱼中的一条,不甘寂寞,私自出穴,化为旱魃。

此旱魃出世后,专与龙王作对,凡有云雨降落,它必独占,闹得大禹山附近十年九旱,庄稼收成少得可怜。

村里的年轻力壮者,曾结伴去灭旱魃,却皆是有去无回,最后连堆尸骨也寻不见。

老婆婆望着山顶,心生胆怯,生怕那旱魃此时出来。村邻却不曾见过那旱魃,只是想象着它的模样。

小岁岁突然喊道:“老婆婆看,姐姐快看……”

老婆婆顺着小岁岁手指的方向望去,村边的草房燃起熊熊大火,浓烟翻滚,如巨浪腾跃。

那正是老婆婆的家啊!老婆婆跪地嚎啕。

眉月儿也哭起来,小岁岁更是哭得伤心。

家没了,往后的日子可如何过?

老婆婆哭了一阵子,恨恨地擦干泪说道:“都别哭了,旱魃虽是可怕,可比鬼卒强多了,咱们还得活着,走,去找个山洞先住下。”

在山的半腰里,终于找到了一个又高又宽敞的山洞。

老婆婆让眉月儿和小岁岁在洞外等着,自己先进洞探探究竟,若是过几个时辰还不见出来,你们就离开这里……

眉月儿和小岁岁全不同意。

眉月儿说:“老婆婆,我有xiaohun簪,不会有事的,洞里黑,我反正也看不见,正巧会适应了的。”

小岁岁扯住老婆婆和眉月儿姐姐,焦急地说:“老婆婆,眉月儿姐姐,我身子小,反应机灵,能进去就能顺利跑出来,让我去吧!求你们啦……”

“不行不行!”眉月儿和老婆婆同时拒绝。

最后还是眉月儿进了山洞,她耳聪心明,仿佛连山洞里的旮旮旯旯都能“看”得清澈明了,手中握着xiaohun簪,脚下的山石哗啦哗啦地响着,还分明听见洞里有山泉的叮咚声……

第三十九章 遁入深山

待眉月儿出来时,小岁岁蹭蹭几步窜过去,一下子抱住她的脖子,再也不松开。

老婆婆牵住眉月儿的手,左看右看,生怕缺了点什么。

眉月儿笑靥如花,说道:“老婆婆,小岁岁,快些随我来,洞里面不仅没有旱魃,而且还有生火做饭的家什,肯定是有谁住过的,快来……”

果然,山洞深处上方,有个幽幽洞口,犹如明亮的天窗。

洞内分几个小侧室,正如殿堂里的掖宫。

洞的中心便是客堂,客堂里有石桌木凳,锅勺瓢灶,一应俱全,并且墙上尚且挂着半袋黍面。

若仔细嗅嗅,尚有饭菜的余香。

老婆婆虽是高兴,却不敢动一下那些粮食果蔬,连坐一下木凳都小心翼翼地望着洞口,生怕搅乱了主家。

小岁岁感觉这里很新鲜,一会儿坐在这里,一会儿动动那里。

“咦,姐姐,老婆婆快看,这是什么?”小岁岁从石炕上的草毡下面找出一块绢布,细密的丝线,中间绣着一枚弯弯的月牙儿,“这块手帕挺好看的,可惜,姐姐又看不见……”

眉月儿虽看不见,去可以摸到,老婆婆说:“你眉月儿姐的心能看见,她的手也是眼哪!”

眉月儿待接过小岁岁递来的绢布时,猛然间迟疑了一下,然后伸出双手仔仔细细摩挲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她欣喜地说道:“祖父来过!祖父来过,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