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人轶事-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名人轶事 │ 清·佚名
                            └─────┘
    ◎赖塔与郑经书
    郑经之初立也,清廷遣疆吏贻书招之,经请如琉球、朝鲜例,不登岸,不剃
发,不易衣冠,议遂中辍。至三藩既平,赖塔复与经书曰:“自海上用兵以来,
朝廷屡下招抚之令,而议终不成,皆由封疆诸臣,执泥削发登岸,彼此龃龉……
(删八字)足下父子自辟荆榛,且眷怀胜国,未尝如吴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
海外一弹丸地,不听田横壮士,逍遥其间乎?今三藩殄灭,中外一家,豪杰识时,
必不复思嘘已灰之焰,毒疮痍之民。若能保境息兵,则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
不必易衣冠,称臣入贡可也,不称臣不入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
福之日本,与世无患,与人无争,而沿海生灵,永息涂炭,惟足下图之。”经报
书请如约,惟欲留海澄为互市公所,而姚启圣持不可,议复寝。启圣督闽,务欲
灭郑氏收台湾为功,数遣刺客谋暗杀,事皆无效,经亦寻卒。于是王位继承之争
起,郑氏遂败。
    ◎李马奔与西班牙之战争
    明室叔季时代,中国国民有以一私人之势力,与欧洲雄国为敌者,后则郑成
功之与荷兰,而前则李马奔之与西班牙是也。郑成功海外之经营,史乘已略而不
详。若李马奔者,三百年来,姓名久已湮没,亦可想见吾国民族,对于艰苦卓绝
之殖民家,崇拜思想殊形淡薄也。余故亟述之,以告来者。李马奔者,泉州人,
故海贼渠魁,数出没远近,从事劫夺。会海上有帆船来自马尼剌者,为马奔所掠,
马奔即以捕虏为向导,率帆船武装者六十二艘,水陆兵各二千,妇女千有五百,
进征菲律宾。万历二年冬(一五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舰队达马尼剌湾,马
奔使部将日本人庄公(Seaco)将兵六百先入。时暴风起,舟多覆者,溺杀几二
百人。庄公以残兵薄马尼剌城外,进殪西班牙副将,西兵走保桑的亚哥(Santia
go)。会援军一队至,庄公以为大军也,稍稍引退。西兵乘势追击,血战亘数时。
庄公收败卒,退合李马奔之本营。时勒迦斯比已死,其孙温萨尔塞特,方经略吕
宋北部。及中国兵迫马尼剌,急还谋防御之策,两军战备已就,马奔集部将,下
进击之令。庄公引兵千五百人登岸,纵火市街,围其堡垒,而舰队自港外发炮助
攻。庄公遂以所部入城,西军殊死战,庄公阵殁。马奔复发兵五百继之,终无功
而退。于是马奔收余众,航吕宋岛西岸,数日至亚格诺(Agno)河口,降服土人,
得河上四里地,筑城居焉。温萨尔塞特闻之,复大举来薄。马奔知不敌,乃留兵
城中,牵制敌军,而乘间出海遁,其留者走匿深山间。至今菲律宾有伊哥罗德支
那人种(Igarrots Chinese)者,其苗裔也。近日无知少年,拾外人馀唾,动诋
吾国民族,无尚武性质,观于郑李之故事,当亦爽然若失矣。
    ◎林文忠之谠论
    龚瑟人名振都下,朝贵倒屣交迎,而口若悬河,每及当世事,纵横陈说,
四座皆喑,与之讦难,鲜不辟易者。一日觞于某贵人第,座有林文忠。定席次,
谈天雕龙之辩,风起泉涌,众唯唯,而深厌苦之。酒数行,坐客有言部胥多奸人
者,长喟不已。文忠笑曰:“君何易视奸人乃尔?而以若辈当之。”某曰:“何
谓也?”公曰:“子真未之知乎?吾与子言奸人。夫奸人者,言人所不敢言,为
人所不忍为,如公孙宏期年化俗,尚以为迟,安石万书言自拟伊傅,秦桧我有二
策可以耸动天下之类是也。盖辇毂之前,人文所聚,而彼辈乃大言不忌,咱信之
坚如此,亦非真有过人之材也。不过见当时人材脆薄,学识猥陋,故肆无忌惮,
挟其术以沽名猎位,眩其学以动众惊俗,一日得志,殃民生而败国是。如此辈者,
心逆而险,行伪而坚,老成谋国在所必诛者是也。此之谓奸人,君恶得以区区刀
笔吏为奸人哉?”言已,满座改容称善。定颇自矜持,闻者谓非文忠森严耸切
之论,未易折服之云。
    ◎兔园
    毕秋帆沅开府秦中,幕下时彦,各挟龙阳,多负宠而骄,时与皂隶龃龉,仆
从遂动辄得咎。公闻之,不胜其扰,而无如何,诸食客知公之同所好也(说部
《品花宝鉴》中之田春航与苏蕙芳即叙毕公与李伶事也),各纵之交争而不问,
且阴观其赌胜以为乐。一日公怒甚,于座上正色曰:“快传中军兵将来。”众不
知其故,郑重以请。公曰:“署中兔子太多,唤中军与我全行打出,为诸君图清
净也。”众默然,断袖之争因以小戢。后公移镇汴梁,幕下男风复竞,公怒如前。
有老宿在座,徐曰:“是间恐非大帅兵威所能奏凯也。”公曰:“何故?”客曰:
“此处本梁孝王兔园也。”语未终,举座哗然,公怒亦霁。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是故居高位者,不可以不慎。
    ◎日本诗人题《郑延平焚儒服图》诗
    明末遗臣力图恢复,捐躯殉国者,先后相望。求其才略冠世,战功卓著,其
事业道德,犹足垂法千古,当首推郑延平王郑成功。成功者,芝龙之子,而其母
故日本肥前田川氏之女也。唐王之立于郑氏也,成功以年少材武得幸,赐国姓,
世谓之国姓爷。唐王曾抚成功背曰:“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尽忠吾家。”因改姓
朱,仪同驸马,寻封忠孝伯。芝龙之降也,成功痛哭而谏,芝龙不听,成功母抗
节死。成功初以读书为事,未曾预兵柄,至是慷慨募兵,焚所著儒服,拜辞孔庙,
乘巨船而去。后成功竟以台湾之役,使国姓爷(Roksing Koxiga)之名,显于欧
洲。近见某书馆所编英文法中有海盗郑成功一语,吾国新学少年,于国史素未研
究,拾西人余唾,以为独得之秘,无识可嗤。日本人以康公我之自出,故艳称之。
至谓中国四万万人,不能为明室报仇雪耻,独赖半个日本人,具此赤心血性,以
点缀明室三百年之结局。成功母,日本女,故云。近见日诗人藤森大雅有《郑延
平焚儒服》诗,慷慨激昂,特采之以勖吾国民焉。诗曰:“朱火欲国步难,
杀气腥膻白日昏。万岁山头哭龙髯,延秋门外哀王孙。党祸纷纷击且掊,四海士
气斫丧久。草章偷活何奄奄,崩角稽首惟恐后。延平郡王真男儿,忠义之心确不
移。一死酬恩无反顾,一木欲支大厦欹。慷慨倡义意激烈,先师庙前矢立节。脱
却儒衣付焚如,仰天低回沥心血。昔为孺子今孤臣,向背去留异所遵。旁人乍听
心潜动,呜咽无声气自振。呜呼志业虽不遂,足为万世鼓忠义。君不闻此子受生
日域中,山川钟秀胆气雄。又不闻母氏清操亦奇特,泉城烈死惊异域。母教自古
贤哲多,何况男儿性所得?莫怪金陵丧败气犹刚,直取鸡笼作金汤。戈一挥紫
飓息,鳄鱼远徙鲸鲵僵。三世供奉明正朔,衣冠堂堂四十霜。永为臣子示仪表,
昭回并悬日月光。”
    ◎郑成功遗诗
    明季郑成功氏,明末汉种中一奇男子也。虽事之成不如其志,然当神州陆沈
之后,犹得据海南一片土,其所建树,亦足以表白于天下矣。近有人见其手书诗
一律,诗字皆佳绝。良稀世之宝也。其诗曰:“破屋荒畦趁水湾,行人渐少鸟声
闲,偶迷沙路曾来处,始踏苔岩常望山。樵户秋深知露冷,僧扉昼静任云关。霜
林犹爱新红好,更入风泉乱壑间。”嗟乎!英雄所留剩之遗迹,一鳞一爪,无不
可珍,况其发自性灵,而形之声律,见于文字者乎?近人林廉访氅云,台北避乱
内渡,返厦,谒江口郑氏庙,题诗云:“海山苍莽水泱泱,二百年来旧战场。赐
姓延平有遗庙,草堂诸葛尚南阳。望断燕云十六州,书生涕泪海天愁。重瀛缔造
披榛昧,同抱东南半壁忧。扶襟海砦大王雄,富贵还乡不负公。凭吊沛中诸父老,
登台如见旧歌风。”气象沉郁,词意悲壮,抚今怀古,不尽低徊矣。
    ◎李秀成感事诗
    李秀成亦工翰墨,喜亲文士,据苏州后,常月夜泛舟虎丘,引怀觅句。金陵
被围已久,李恒西望咨嗟,忧形于色。或有劝进者,则怫然拒之。有感事诗两律
云:“举觞对客且挥毫,逐鹿中原亦自豪。湖上月明青箬笠,帐中霜冷赫连刀。
英雄自古披肝胆,志士何尝惜羽毛。我欲乘风归去也,卿云横亘斗牛高。”“鼙
鼓轩轩动未休,关心楚尾与吴头。岂知剑气升腾后,犹是胡尘扰攘秋?万里江山
多筑垒,百年身世独登楼。匹夫自有兴亡责,肯把功名付水流?”其睥睨一切之
气象,真不让翼王答曾文正四律也。
    ◎曹振镛之误清
    清世大官谥文正者七人:汤斌、朱、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
孙家鼐。七人中汤斌以理学,朱以学问,曾国藩以勋业,皆无人訾议。李鸿藻、
孙家鼐皆以师傅得之,则成惯例矣,其人盖尚无大过。杜受田以文宗师傅,相从
最久。受田卒,文宗哭失声,故恤典亦至渥。若曹振镛则拘牵文义,挑剔细故,
箝制天下人心,不得发舒,造成一不痛不痒之天下。洪杨猝发,几至亡国,则曹
振镛之罪也。初宣宗倦于大政,苦于章奏不能遍阅,振镛在枢府,乃献策曰:
“今天下承平,臣工好作危言,指陈阙失,以邀时誉,若遽罪之,则蒙拒谏之名。
此后中外章奏,皇上无庸遍阅,但择其最小节目之错误者谴责之,则臣下震于圣
明,以为察及秋毫,必无敢肆者。”宣宗从之。其嗣后章奏中,有极小错误,必
严斥罚俸降革,中外震悚。皆矜矜小节,无敢稍纵,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
及洪杨难作,互相隐讳,莫敢上闻。至于屡陷名城,始为奏达,皆曹振镛隐蔽之
罪酿成之。阙风濡染,以至晚清之将亡,在政府者尚循斯辙。当其得谥文正时,
当世已有不文不正之谤,则振镛之罪恶可知也。乾嘉以前,应制书虽工,仍满纸
碑帖字,诗亦有拗体者。其时虽号台阁体,亦尚有雅气也。自曹振镛在枢府,挑
剔破体帖字,不问之工拙,但作字齐整无破体者,即置上第,若犯一帖字,即失
翰林。海内承风,殿体书直成泥塑,上习茸,厌厌无生气,皆曹振镛所造成也。
名臣谥法,古以文正为最荣,今人亦踵其说,而不知其所自始。按《梁溪漫志》
云:“谥之美极于文正。司马温公尝言之,而身得用之。”清代谥文正者七人,
远过宋、明(宋只三人)。然考清《鸿称》册中,所载群臣得之用谥,以忠为第
一字,而文为第五字,正为第四十一字,则竟以文正为佳谥之首称,亦似无所据
矣。
    ◎总戎佳论
    项城于大海,永历时予铁券封伯。清质其母而招之,乃降,改授总兵。顺治
中,由滇南还,椎牛设宴,大会故乡父老曰:“向者捐亲戚,背井闾,藐是一身,
远游万里,一旦躬擐甲胄,出入戎马间,兵刃雪飞于前,炮石雷斗于侧,当是时
余岂复有生之心哉?战必受伤,伤必重创,甚则洞胸穿腹,自期必死,而卒未尝
死也。懦夫弱卒,锋镝未交,心怀退缩,而枕尸于疆场者不少矣。避死者顾反得
死,忘生者顾反得生,是有天焉,无容逆计也。”因袒其体遍示坐客,瘢之痕
如绣,见者无不惊叹。彝陆总兵张忠孝,贤而好文,待文人尤有礼貌,降阶握手,
备致谦仰,酒酣自述其生平曰:“仆固武昌一守城卒耳。犹忆少时,与亡妇栖止
茅舍,岁暮绝粮。乞恩主帅之阍,赐钱二百,易面一斗,将藉为夕餐。而腹枵心
棘,趋蹶仆地,斗面遂失其半。归而告妇,相对垂涕,以为无复伸眉之日也。惝
恍出门,负暄东墙,偶以柳枝画土,晃然若有物耀于目者,手坎之得白金三两。
是年进百夫长,家亦不阜。幸今上拔擢,建牙于兹,而糟糠之侣,久游泉下,念
之未能辄忘。仆举此以告人者,要知困极则亨,理有必然。凡人遇小不如意,动
生怨尤,此自绝于天耳。彼苍仁而爱人,俟命者乃知天之君子也。”二公虽武人,
然其言皆当于理,可为偷生疾贫之鉴。
    ◎淄川小圣人
    淄川孙先生名若群,学瞻品端,言动有则,乡里咸称为小圣人。早岁成进士,
谒选京师,任少司寇克溥延之官邸,训其子彦方。处以广厦,坐不易床。供以丰
肴,食不兼豆。虽隆冬盛暑,衣冠如。司寇知孙有二子,已就童试。适是时山
左学使者与司寇有旧,将为之地,而未详二子名,屡欲请之,惮其严正,终不敢
发。先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