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神道-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入法网以后,这才在监牢中礼拜佛祖,图谋免除自己的罪恶。况且,生存与死亡,长寿与短命由自然法则主宰,施行刑罚或恩德的权柄由君主掌握,贫穷与富有、高贵与卑贱由人们建立的功劳业绩所招致。然而,愚蠢的僧人假托名义,进行诈骗,一概说成是由佛造成的。可见,佛教窃取君主的权威,独揽自然创造化育的伟力,他们的作为损害朝政,这实在是令人可悲的了!

自伏羲、神农以下,以至于汉朝,从来没有佛法存在,但君主贤明,臣下忠诚,国运长远,历时经久。汉明帝在位时期开始设立佛像这一胡人的神明,西域的僧人自然就要传播佛法。在西晋以前,国家设有严厉的法令条规,不允许中国百姓擅自去做剃发为僧的事情。及至前秦苻氏、后赵石氏在位时期以来,羌人与胡人搅乱了中华的秩序,君主昏庸,臣下奸佞,朝政残暴,国运短促,梁武帝、北齐文襄帝的下场,值得借鉴。现在,全国的僧人与尼姑的数量,超过了十万人,他们剪裁文缯彩帛,装饰打扮泥土制作的佛像,争相以诅咒之术压伏鬼魅,以此迷惑百姓。请让僧人与尼姑各自婚配,就会成为十万多户人家。他们生男育女,经过十年的生长养育,十二年的教育训导,可以使兵源充足。全国免除了资财逐渐遭受侵吞的祸殃,百姓懂得了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妖言惑众的风气就会自然革除,淳厚质朴的习俗就会重新兴起。

臣私下里看到北齐朝章仇子佗的表章说:‘僧人与尼姑人数众多,就会浪费损耗国家的资财;建造寺塔挥霍无度,就会白白耗费金银布帛。’由于诸僧人依附宰相,在朝廷上公然恶言诋毁他,诸尼姑倚傍王妃与公主,偷偷地非议埋怨他,章仇子佗竟然被囚禁起来,结果在都城的闹市中被杀害了。北周武帝平定北齐以后,颁布制书为他的坟墓培土。臣自愧不才,私下里还是仰慕他的行为的。。。”

李世民重重的合上奏折,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傅奕所提及的话,是在是有些震撼,虽然几次听黄俊明所说,佛教是如何如何不堪,但由于几年前少林寺武僧曾经协助过他,所以李世民并为把黄俊明对待佛教的话听到心里去。但如今,一封条理清晰的奏折却让他不得不去,思考这佛教是否该去废除。

但是若是废除了佛教,整个大唐境内佛教信众又有多少!定然会造成不安和动荡,现在的大唐,可不是一个应当出乱子的时候,李世民想来想去,索性不想,待到次日早朝让众人议一议吧。实在不知道李渊为什么将这份奏折压了下来。

——————————————————————————————————————————————————————————————————————

第二更,收藏终于上三千了,嘿嘿。下一章主角还是不会出现,嘿嘿,朝堂上的唇枪舌战即将开始喽~第一次佛道论争也要开始喽~

再求收藏,推荐,评价票。下周上三江。朋友们记得到时候投个三江票哇~

65 太史令傅奕(二)

65太史令傅奕(二)

次日,太极殿早朝。

李世民环视众臣,出声说道:“众卿先将其他事放下,今天朕这有一题,众卿先来议上一议。”说着将傅奕的折子让太监传了下去。

众臣依次读过傅奕的折子,看向站在大殿中间靠后的傅奕的目光有些诡异,此时傅奕还未看过折子,并不知道李世民要大家议论的奏折正是他两个月前递上去的。原本以为灭佛事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了。没想道,今天时来运转,竟然将此事摆在了大众面前。也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过了将近两刻钟,傅奕的奏折总算在众大臣中传了个遍。一时间大殿中的气氛有些浓重。

李世民看众大臣一个个面面相觑,沉声问道:“众卿家可有什么意见?”声音中包含威严,嫣然一副君主风范。

似乎众大臣并没有人相当出头鸟,一个个的依旧沉寂着。自汉朝时佛教传入中原,上层社会的人们大多都成为了佛教的信徒,在这大殿之上信奉佛教的也有不少。自然对这件事是反对的,只是见李世民的面色,也知道,这时候抢先出头反驳可是不好的。于是都等待着有一个出头鸟,来讲这个话题引开。

突然众臣只见有人向前迈了一步,无论李世民,傅奕还是众大臣都是眼前一亮,不过此人正是太仆卿张道源。张道源的家族世代信奉道教,见有人贬低佛教,自然要出声响应。

“臣以为,太史令傅大人所言句句属实,我炎黄子孙怎能信奉胡人的蛮夷道统?臣恳请殿下下旨灭佛!”

一句话说完引起了轩然大波。信奉佛教的几位大臣自然不会愿意灭佛。纷纷出言喝止张道源。

李世民觉得众臣子吵来吵去太过聒噪。不由得一种心烦的情绪涌上心头:“够了!一个一个说!”说着对着几个吵得最欢的众臣只见随意一指,说道:“萧大人你先说。”

萧瑀历经隋唐两代,自然是有这个身份来做这个第一个反驳的人,萧瑀对李世民施了一礼,开口说道:“我佛是圣人,傅奕却要非难佛,非议为难圣人的人实在是目无法纪,臣请殿下,惩治傅奕想要灭佛之罪!”

萧瑀话声刚落,信奉佛教的臣子们纷纷符合:“臣请殿下诚挚傅奕想要灭佛之最。”

李世民也没想到佛教的势力已经在朝堂之上留下了这么多的信徒,不由得感到骇然,如此,佛教不就能间接的影响朝政了么?若为一国之君决不能让任何势力插手朝政,哪怕神佛都不可能!不过已经闹成这样,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要听听傅奕如何说的。

“傅奕,你有何话要说?毕竟这事是由你引发的!”李世民言语之间既不偏向,又无感情。让人摸不到头脑。

傅奕也正等待着自己说话的机会,只听李世民点到自己,站出队列,出生辩解道:“人们的伦常大道,没有比君主、师尊与父亲更为重要的了。佛作为嫡长世子,却背叛了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弟子,却背叛了自己所在的玄门,作为一个平民,却拒不执行天子的命令。萧大人也并不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无父而生,却要遵从目无父亲的宗教。我大唐以孝道治天下,不是说臣为难非议那些自称孝道的人目无父母,臣说的仅仅是萧瑀萧大人这样的人。”

傅奕此话一出,可是激起了一众哗然,言论句句不离人父,就像现代人骂娘一样,让大家怎能忍受?不过他说的话句句在理,也没办法反驳。但这话听在李世民耳中,却也十分的生涩。谁叫李世民刚刚造成了玄武门之变呢?

不过李世民也没打算找傅奕的麻烦,人家是就事论事,也没指李世民,所以李世民的目光看向萧瑀。

萧瑀此时也很尴尬,一来自己被骂了不好受,而来人家说的句句在理实在是没法反驳,只好苦笑着,双手合十对着李世民说道:“哎,我佛设置地狱,看来正是为了傅奕这种人。”说罢退回队列中,不在言语。

傅奕见萧瑀败退,心知这事成了一般,连忙继续说道:“僧人逃避赋税和徭役,却不遵守戒律,吸取民众的香火,却不造福于民。有些寺院不像道观设立在深山,二十余市井民居相连,和屠户,酒楼混杂在一起,怎能修身养性?况且佛教讲求逆来顺受,若天下人都信奉了佛教,我大唐哪还有可战之兵?!”傅奕说着为了,让灭佛一事更加稳妥,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殿下,可曾去过少林寺?想当年殿下领兵在外,受到少林武僧的帮助,其实只是少林的一种投资而已!目的就是为了改朝换代之后更好地发展,而少林近来又画了幅壁画,说的就是当初帮助殿下之事,却将少林武僧画的各个精神抖擞,将殿下画的十分惶惶。殿下若是不信,可去一观!”

李世民本来自尊心就强,原本还为曾经少林寺帮助有些不愿灭佛,今听这事,怒火嗖的一下窜了上来,也不去求证。直接开口说道:“拟旨!即日起全国淘汰僧侣、尼姑。捣毁小寺庙,那些全心专心勤奋修行的高僧可以转到大的寺院中去,国家供给寺院所需的衣服、食物,禁止寺院私自耕地,从商,每月所收香火由当地衙门审核。只要不让他们缺少什么所需就好,对那些庸俗畏缩、粗疏丑恶的人,必须勒令他们全部停止修行,强制他们返回家乡,或农或商。若有人要出家,必须由当地官员许可,亲自发出度牒,长安、洛阳保留三所寺庙,其余各州分别保留寺庙一所,其余寺庙一律拔除!”

旨意发下,全大唐所有佛教徒都是内心惶惶,佛教受了大损,道教自然弥补了没有佛寺的地方,佛道两家的怨念更深了。同样,和尚们纷纷记住了两个名字,一个是傅奕,另一个就是站在天仙宫,目睹这一切的黄俊明。

一场佛教和道教的暗战,即将缓缓展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更!另:此事发生在武德九年四月,由李渊发召,也涉及了道教,再此做了些改动。诸位读者大大莫要较真。

66 人走茶未凉

66人走茶未凉

轰轰烈烈的除佛运动在整个大唐开始蔓延开来,四处都有光头的和尚被从佛寺中赶出来,遣返回乡,进行劳作。当然这除佛运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些僧人暴力顽抗,只是武功再强,信仰再深夜敌不过国家的暴力机器。反倒被衙门尽数捉了回去,结果这一捉,倒也牵扯出了几个江洋大盗。几年以来衙门总抓不到他们,没想到躲到了寺庙里面。这事上奏到李世民案前,自然让李世民更加坚定了除佛的决心。

说实在的,自从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后,李渊也很少理政了,把所有的政务全都推给了李世民。这几天下来。李渊自己也在煎熬中度过。一是对自己的深深地自责,自责自己没有处理好自己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二是伤心,对李建成,李元吉的身死伤心,对李世民杀了自己的亲兄弟而伤心。几天只见一头黑发缓缓转白,竟有了些老态龙钟的模样。

黄俊明应邀来到太极宫正见到李渊步履蹒跚,佝偻踟蹰的样子。看起来哪还有那一代开国君主的样子?不过黄俊明也并未嘲笑李渊,任谁置换一下,也得是这个样子,没什么比白发人送黑发人更值得伤心,没什么比明知道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是另一个儿子更让人心寒。不过伤心归伤心,心寒归心寒。难道还要严惩“凶手”?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唯一值得欣慰的,也就是李世民处理器政事来井井有条。会是一个好皇帝。

“陛下,好久不见。”黄俊明在李渊耳边轻声说道。

李渊从未遇见过这种招呼,不由得觉得有些好笑,可心事重重的他,也只能勉强挤出一个苦笑:“是啊,仙师,好久不见。坐吧,一会裴寂他们也该过来了,哎。”

李渊也并不愿意多说话,黄俊明也不想自讨没趣,坐在李渊右下方,看着太极宫的御花园发着呆。

不过在这太极宫内就算发呆,黄俊明也是想着身边的李渊,和正在东宫的李世民。自古以来中国上至帝王,下至贫民百姓一家之主,所能接受的正规接班人,都是嫡长子,从东周时期的礼制也规定了,嫡长子立为太子这一正常的法则。但李渊能够得到这个天下,大半是李世民的功劳。李建成虽然称不上平庸低劣,却也称不上英明神武,反而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位居李世民之上做了太子。二人所处的地位自然容易产生猜忌,二人所拥有的权力又互相的威胁,所以这两个人必定不能相容。

不过如果李渊要是有周文王的睿智,李建成又泰伯的贤达,李世民又子臧的节操,这玄武门事变又怎能发生!归根结底,就是权利害人。

虽然李世民所作的也是逼不得已,但若是等李建成首先发难,然后在采取行动,那这大唐也不会有一代明主李世民了。如果这样去想,逼不得已的李世民这样做,也算是比较好的了。但这事无论前因如何,后果只有一个,就是李世民对自己的同胞兄弟兵刃相加,自然是李世民人生中的一大五点,同样的,一般来说,创立基业的君主的所作所为都会被后人所效仿的,也难怪在唐朝的历史上几乎每个皇帝都是踩着自己兄弟的鲜血上位的。

黄俊明如此想着,却不敢在李渊面前透露出半点口风,也只是把这话埋在心底而已,一切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臣裴寂参见陛下。”一声高诺将黄俊明从发呆中惊醒。原来是裴寂来了想来李渊也要开始今天的正题了。

“裴寂啊,你我相识也有多年了吧,记得那时朕还是太原留守,你也只是个晋阳宫副监,你我经常在一起赴宴,饮酒,下棋,赌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