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幽谷百合-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她一向沉默寡言,心神集中,警惕着灾祸的偷袭,像是一家人安全的可靠哨兵。有时脸上洋溢出笑意,揭示她爱笑的天性,不过,这种天性已经埋没在生活强加给她的神态中了。她的妩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只能引起人们的遐想,不会激发一般女子所希冀的男人的追求,但显露了她早年的烈火般的天性、蔚蓝色的梦幻,犹如乌云绽开的缝隙中露出的湛蓝天空。这无意中隐现的天性,会使还没有体味到心中的泪水已被欲火烤于的人陷入沉思。她的动作极少,尤其是眼睛很少顾盼(除了她的孩子,她谁也不瞧),因而做件事,说句话,显得无比庄重;大凡女子因流露真情而有失体面时,都善于摆出这样一本正经的面孔。那天,德·莫尔索夫人穿一件粉色密条纹衣裙,细布绉领上镶着宽宽的折边,扎一条黑色腰带,穿一双黑色皮靴。她的发式很简单,只是盘在头顶,用一个玳瑁梳子卡住。这就是我许下的不完整的素描。然而,她那不断向亲人身上流溢的心灵的力量,她那像太阳放光一样大量输送的营养汁液,她那内在的本性,她那安宁时刻所持的态度,阴云密布时表现出来的隐忍,所有那些展示性格的生活漩涡,有如变化莫测的天穹,只有深处的本色相似;要想全部描述出来,就不能脱离这个故事中的种种事件。这是一部真正的家庭史诗,它在贤者心目中的伟大程度,不亚于百姓心目中的悲剧。它定会扣紧您的心弦,不仅因为我在这个故事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因为它反映了大多数女子的类似命运。 
  ①即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中的女子。 
  ②菲迪亚斯(公元前440—431),雅典雕塑家,是希腊古典艺术的杰出代表。 
  ③迪奥达蒂别墅,位于日内瓦湖畔,英国诗人拜伦曾在此小住。巴尔扎克曾两度来访。 
  葫芦钟堡非常整齐洁净,处处显示英格兰的特点。伯爵夫人常待的客厅,全部镶了细木护壁,涂成两种不同的灰色。壁炉上摆着一个座钟,钟罩是一块整桃花心木雕成的,上面立着一只高脚杯,还摆着一对白色金丝大瓷瓶,里边插着从好望角移植来的欧石南花。托架上放着一盏灯。壁炉对面摆着一个双六棋盘。白色薄纱窗帘没镶流苏,由两条棉布宽带系着。坐椅的罩子是灰色的,镶有绿边。绷在架子上的绒绣布可以表明,伯爵夫人的家具为什么都有罩子。这种简朴可以说达到了伟大的程度。葫芦钟堡的这间客厅宁静肃穆,跟伯爵夫人的生活极为相称,看得出她平时的活动很有规律;我后来见过许多客厅,没有一个给我留下如此充实丰赡的印象。我的大部分思想,甚至那些在科学上、政治上最大胆的设想,都是在那里产生的,好比鲜花散发芳香一样;正是那里生长着一株不为人识的奇花,它把花粉撒在我的心灵上;正是那里照耀着温暖的太阳,它使我的好品质发扬光大,使我的坏品质枯萎消退。从窗口望去,整个山谷景物尽收眼底,从横卧昂昂桥的丘峦起,沿着对面蜿蜒起伏的山坡,以及沿线矗立的弗拉佩斯勒的塔楼、教堂、小镇、雄踞草场的萨榭小古堡,直到阿泽古堡,一览无余。这地方与闲适的生活非常和谐,把宁静注入人的心灵;除了家庭风波,再也没有情绪变化。假如我在那里同她第一次相遇,看见她在伯爵和两个孩子中间,而不是身穿舞会的衣裙像仙子一样,我绝不会猎取那狂热的一吻,当时我正痛悔莫及,以为那将葬送我的爱情!不,我绝不会那样做。在我身遭不幸、痛不欲生的时候,我可能跪下来,吻她的靴子,洒下几滴泪,然后去投安德尔河。可是,我接触了她那初绽的茉莉花般的皮肤,喝了那盛满爱情的杯中奶汁,心灵领略了超凡的快意,便燃起了希望;因此,我要活下去,等待欢乐时刻的到来,有如野人窥伺报仇的时机;我要藏匿在树上,匍匐在葡萄园里,潜伏在安德尔河中;我要寂静的夜晚、孤独的生活、火热的太阳做我的同谋,以便吃掉我曾咬过的甜美禁果。即使她要我采撷会唱歌的花①,找到赛海神摩尔根②的同伙埋藏的财宝,我也一定要全部献给她,以便换取可靠的财富,换取我渴望的缄默之花!我久久凝视我崇拜的女子,盘桓于梦幻之乡,这时一名仆人走进来,向她禀报什么事;于是我停止幻想,听到她提到伯爵,这才想起一位女子应该属于她的丈夫,不由得头脑一阵眩晕。继而,我暗暗气恼,倒要瞧瞧拥有这个珍宝的究竟是什么人。两种情绪控制着我:仇恨与害怕;这种仇恨无所畏惧,敢于冲破一切障碍;这种畏怯既模糊又真切,担心这场搏斗及其结局,尤其是担心她。我被无名的预感搅得心烦意乱,害怕蒙受耻辱的握手;我已经隐约看见这种有弹性的困难,意志最坚强的人碰上去,也要被消磨得精疲力竭;我也忌惮那种惰性,它使现今的社会生活里不再有火热的心灵所追求的激动人心的结局。 
  ①指曼德拉草,据说拔的时候它会呻吟。 
  ②赛海神摩尔根,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海盗。 
  “德·莫尔索先生回来了。”伯爵夫人说道。 
  我像一匹受惊的马,噌地跳起来。德·谢塞尔先生和伯爵夫人都看到了我这一举动,但谁也没有表露责备之意,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个小姑娘身上。我看进来的小姑娘有六岁,只听她说道: 
  “爸爸回来了。” 
  “没看见有客人吗,玛德莱娜?”她母亲问道。 
  孩子向德·谢塞尔先生伸出手,又十分惊奇地向我略施一礼,接着目不转睛地打量我。 
  “您对她的身体还满意吧?”德·谢塞尔问道。 
  “身体好多了。”伯爵夫人答道,她抚摩着已经偎依在她怀里的孩子的头发。 
  德·谢塞尔先生问了一句话,我才知道玛德莱娜已经九岁,原来自己估计错了,脸上不免流露出诧异的神色。孩子的母亲见我的表情,额头便聚起愁云。我的引荐者意味深长地瞥了我一眼,社交人物常用这种眼色给我们进行第二次教育。孩子的身体无疑是这位母亲的心病,外人是不应当触碰的。玛德莱娜形体孱弱,眼睛无神,皮肤白得像激光下的瓷器,如果生活在城市那种环境里,肯定早已夭折。她就像移来的一株花木,栽在暖室里,与异地恶劣的气候隔绝,全凭乡村的新鲜空气、母亲的精心照料,才得以维持生命。玛德莱娜长得虽然没有一点像她母亲,却似乎有她母亲一样的心灵,正是这颗心灵在支撑着她。她的黑发稀疏,眼窝凹陷,脸蛋瘦削,胳膊皮包骨,一副鸡胸,整个形体表明,她身上正进行着一场生与死的决斗,而在这场无休止的决斗中,伯爵夫人还占着上风。她无疑是怕母亲伤心,竭力装出活泼的样子,因为,只要心不在焉,她的姿态就像一棵垂柳,无精打采了。真好比是一个波希米亚小姑娘,背井离乡,沿途乞讨,终日捱饿,虽然筋疲力尽,但仍鼓起勇气,打扮起来给观众表演。 
  “你把雅克丢在哪儿啦?”母亲问道,边说边亲亲女儿头顶的白色发缝;她的头发分在两边,如同乌鸦的两只翅膀。 
  “他跟爸爸来了。” 
  说话间,伯爵领着儿子走进来。雅克跟他妹妹一样,也是一副羸弱的病态。看到一位绝色的母亲身边有这样两个病弱的孩子,就不难猜出为什么伯爵夫人脸上浮现忧容,把只有天主才知晓的思虑憋在心中,因而眉宇间有一种奇异的神色。伯爵看了我一眼,同我见礼。他的目光不善于观察,只是笨拙不安,表明他这个人缺乏分析的习惯,疑心很重。伯爵夫人向他介绍了我的姓名家世,便起身让座,离开我们。两个孩子想要出去,都盯着母亲的眼睛,仿佛要从中汲取光芒似的。她对孩子说:“留下,亲爱的小天使!”说着把手放在嘴唇上。孩子们顺从了,可是,他们的目光却暗淡下来。听她叫一声亲爱的,别人怎能不百依百顺呢!她不在眼前,我同两个孩子一样,情绪当即冷落下来。伯爵知道了我的姓氏,便改变了对我的态度,即便谈不上热情,起码是殷勤有礼,不那么冷淡狐疑了,甚至还对我表示了几分敬重,显得非常高兴接待我。家父对王室忠心耿耿,从前扮演了重要而又默默无闻的、危险而又功劳卓著的角色。等到拿破仑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大势已去,家父便同许多密谋者一样,避居外省,过起隐逸的生活,自得其乐,任凭别人指责;那些无情而又失当的指责,正是孤注一掷的赌容应得的酬金,他们充当了政治机器的中轴之后,就成了替罪羊。我对本家族的发迹、往事与前途一无所知,对这段湮灭了的特殊遭际也不甚了了,可是德·莫尔索伯爵还都记得。他的殷勤态度弄得我局促不安。如果说这种欢迎是因为在他眼里,一个人姓氏古老便有高贵品质的话,那么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原因。不过,就当时来说,他突然改变了态度,倒使我的心情放松了。孩子们见我们三个大人又谈起话来,玛德莱娜便把头从父亲手中移开,望着敞开的门,像鳗鱼一样溜了出去,雅克紧随其后。两个孩子回到了母亲身边,因为我听见他们说话和活动的声音,远远传来,就像蜜蜂在可爱的蜂房周围的嗡嗡声。 
  我打量着伯爵,想推测他的性格。不过,我对他相貌的几个主要特征颇感兴趣,因此注意力停留在他的外表上。他只有四十五岁,长得却像年近花甲,因为在18世纪末的大劫大难中,他衰老得太快了。他已经秃顶,头发像僧侣一样,只有后脑勺残留半圈,延至耳边就消失了,鬓角是两绺灰中杂黑的汗毛。他的脸有点像界口沾满鲜血的白脸狼,因为他的鼻子也是红的。一个人生活规律被打乱,胃功能减退,老病缠身,脾气变坏,就有这样的鼻子。他的脸型上宽下尖,不成比例;前额扁平,刻着几道长短不一的抬头纹,表明他经常在露天活动,而不是动脑筋劳累的,也表明他长期遭逢不幸,却不是为战胜不幸而奋斗的结果。他的脸色灰白,颧骨很高,呈棕褐色,从而看出他的体格比较结实、能够长寿。他的眼珠发黄,明亮而冷峻,像冬日的太阳一样,耀眼而不温暖,不安而无主见,多疑而无缘由。他的嘴显得粗暴,表情专横,下颏儿直而长,身材又高又瘦,有一种单靠传统习惯支撑的绅士派头;他自知在权力上高人一头,而事实上却低人一等。在乡下生活随便惯了,他平日不修边幅,一身农村人打扮。对这样的乡下人,农民和邻居们也只是看重他的地产了。他的双手晒成棕黑色,青筋暴突,表明除了骑马,礼拜天去望弥撒,他平常是不戴手套的。他脚下穿一双粗笨的皮鞋。十年流亡生涯,十年乡下生活,尽管影响了他的外貌,但是他身上仍有贵族风度的遗韵。在自由党这个词还没有被窃用的时候,最激烈的自由党人能看出他身上具有骑士的忠诚,具有从《每日新闻》上得来的不可动摇的信念,会佩服他像个教徒,对事业非常狂热,政治上爱憎分明,可又不谙法兰西国情,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伯爵的确是个耿直的人,软硬不吃,在他面前什么也别想通过,他在指定的岗位上,可以抱着兵刃以身殉职;然而,他性颇悭吝,宁可要财不要命。席间,从他那瘦削的面颊上和偷觑孩子的眼神中,我看出他思想苦恼的端倪;不过,那些思虑刚要露头便消失了。谁见到他不会一目了然呢?谁不会怪他把缺乏生机的肉体传给孩子,造成可悲的后果呢?他可以自责,但不让别人评论他,犹如一位自知失误的当政人物,内心苦不堪言,但又缺乏高尚精神与魅力,以弥补他投在天平上的痛苦分量;因此,他的家庭生活必然频起风波;他那瘦削的面孔、时刻不安的眼神,就已经揭示了这一点。等他夫人左右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客厅的时候,我就觉察出这个家庭存在着不幸,正如一个人走到地窖顶盖上,双脚仿佛觉出下面很深一样。我端详这聚在一起的四口人,目光从一个转向另一个,捉摸各自的相貌神态,忧郁的念头便油然而生,就像在一个艳阳普照的美丽的地方,天空猝然阴霾,细雨霏霏一样。伯爵见话题谈尽了,便怠慢了德·谢塞尔先生,又把我推上前台,向他夫人讲述了我家的几件往事,连我本人也头一回听说。他问我有多大年龄。伯爵夫人听了我的回答,立刻流露出诧异的神色,同我听说她女儿年龄时的反应一样。也许她以为我只有十四岁。此后我便知道,这是把她同我紧紧联结起来的第二层关系。我洞烛了她的心灵。迟来的希望把一束阳光射到她的身上,照亮了这颗母爱之心,使它颤抖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